为什么科创板要对投资者设定50万金融资产的门槛?

南宁周立齐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国家连科创板也不让玩,简直在歧视散户。其实不然。


科创板投资风险高


由于科创板企业不需要盈利就可以上市,而且上市的企业大多数成长性企业,其中不乏一些公司后续经营不善,退市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以往用在A股中的操作策略可能就不适用了,风险非常大。

另外,从交易制度上来看,10%扩大到20%,也对交易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就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够分辨出好企业与垃圾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可是大多数散户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一旦放入,散户亏损了以后会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所以目前主要以基金的形式参与。


以股易金


科创板设定了50万的投资门槛,和目前开通融资融券的资金量要求一样,都是为了保护缺乏投资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散户朋友设置的投资门槛。

上交所强调,从数据测算看,50万资产门槛和2年证券交易经验的适当性要求是比较合适的。现有A股市场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约300万人,加上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超过70%,总体上看,兼顾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科创板市场的流动性。

创业板刚设立的时候,最初也有要求参与者需要具备2年投资经验(后来被取消)并未设立资金门槛。本次科创板的设立,要求了50万的资金门槛和2年证券交易经验,和当初的创业板有一定类似的地方。但是科创板的交易风险无疑更大。

先不论科创板上市企业本身的风险,单看交易规则,就明白风险在哪里。

1,科创板股票竞价交易实行涨跌幅比例为20%。目前我们A股4大市场除部分股票上市首日外,都实行10%涨跌幅限制,ST以及*ST板块实施5%涨跌幅限制。

2,科创板前五个交易日实行“自由定价”。即:不设涨跌幅。

3,科创板依旧是T+1交易规则,在前5日不设涨跌幅且第6日开始20%涨跌幅限制下,如果做错,将会面临较大亏损,当日无法有效止损。

目前我们A股有10%的涨跌幅限制,都有很多散户朋友呼吁要T+0,因为T+0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当天如果做错,可以有效及时止损。就像近期10倍大牛股东方通信在2月26日出现了近似于“天地板”的走势,如果有散户朋友当日开盘买入,就会面临当天大亏20%而且次日继续大亏的风险,但是如果能当日止损,那么最多亏损10%就可以正常止损。

如果科创板股票当天涨20%的时候买入,不幸收盘是-20%,当天就可能亏损40%+,而且由于依旧是T+1,无法及时止损,次日再低开,就会面临极大亏损。

综上,科创板对投资者设定50万资金门槛,以及2年投资经验的限制,实则真的是保护了一部分散户朋友。

科创板有风险就会有机遇,关键是能否有控制风险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更多行业干货与投资经验,敬请期待。

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分享实用而又专业的财经知识。原创不易,欢迎不吝点赞关注或评论转发,谢谢。


经年财经


科创板是采用试点T+0交易制度和涨跌幅50%的限制,从这两个角度可以推论找原因,为什么科创板要对投资者设定50万金融资产的门槛?

科创板采用的T+0交易制度而不是跟主板一样实行T+1交易制度,从这点可以看出科创板风险性是比较强的,投机性比较大;当天买入可以当天卖出,走势会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也是对投资者设定50万资产的门槛原因之一。

其次假如科创板还真实施涨跌幅50%的限制话,一天涨幅100%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让整个市场暴涨暴跌,而股票一天振幅最大是20%,一下子就改为一天振幅100%投资者是很难适应过来的;所以只能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入市门槛,设置在50万门槛已经把绝大部分的散户都拒之门外了。

从科创板的投资门槛要50万起,从这点要求已经非常的明显科创板是属于中大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足于说明科创板是大资金投资的市场;因为从这些科创板制度已经非常明显了,科创板风险性确实非常高,这就是科创板要对投资者设定50万金融资产门槛的真正原因。

科创板就是提供哪些你手头有点钱,而且风险能力比较强,而且还是有胆量,有挑战性的人投资,并非是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参与的市场。


老金财经


科创板可以说是近期非常火的,从上市以来就聚集了无数的焦点,可以说是万众瞩目。科创板有很多交易规则,比如说开通科创板需要50万资产存放22个交易日,上市交易后200股交易,前五日不设置涨跌幅度,之后涨跌幅度为百分之二十等等都是与主板有所区别。

而为什么要设置50万的门槛呢,因为有五十万的人对于风险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而中小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增加了一道门槛,就像融资融券一样,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一种保护。而从另一个方面去考虑,也是对有钱人的一种优势,很多中小散户对于科创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由于门槛达不到,所以只能观望,就像上市第一天科创板全线飘红一样,中小投资者就只能望洋兴叹。

对于科创板我觉得是一个新的试点,科创对于主板有一定的抽血效应,就像创业板一样,而对于其中的上市公司,审核也更加严格,退市更加规范,对于主板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所以设置50万也是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一种保护。


吕氏股经


因为科创板是T+0的交易模式,并且传言可能会是有50%的涨跌幅限制,那么对于散户来说这种模式下生存和赚钱的概率非常低,亏钱的概率和亏损的幅度会大大提高!所以50万的资金门槛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希望有能力,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而不是让那些小散过多搅局!!!说得好听点就是保护了散户,说得难听点就是不带小散玩!!


要知道50%的涨跌幅如果一旦被确认,那就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对于大部分的A股散户来说,短线买卖交易和投机性交易依然是主旋律,所以追涨杀跌是大部分散户的习性!一旦给予低门槛进入科创板的机会,那么一定会让许多投机散户过多参与,这不但不利于科创板的试点,运营,甚至还会让A股去散户化严重!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所以设定50万的投资门槛其实就是潜意识里规定了:有钱,有实力,有胆量,你才能进场玩!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有什么疑惑和建议也欢迎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首先对科创板要有所了解。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我们宣布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引起了国内外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

一、对科创板的理解

①设立科创板的目的: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晚,制度还不够完善,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还不够,致使国内的一些著名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到国外市场谋求上市,例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腾讯、小米在香港上市。这些公司在发展初期由于盈利能力不足,很难符合沪深两市的上市条件,但这些公司具有较强的高成长性,都是未来的独角兽和巨无霸企业。国内资本市场痛失“BATJ”这样的优质公司是我们都不愿意再看到的,因此,我们通过设立科创板,一是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起到“试验田”的作用,二是用实际行动鼓励支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②科创板的特点。科创板就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2019年1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文件,2019年2月27日证监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大亮点:一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严格退市制度;二是严格信息披露制度;三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四是涨跌幅放宽到20%,且新股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五是个人投资者的门槛要求不低于50万;六是吸引国内外机构中长期资金入市。

二、为什么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设定50万的门槛

科创板设立的初衷是鼓励和支持机构投资者的中长期资金入市,由于科创板的交易规则与主板有较大区别,日内涨跌幅达20%,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交易风险明显大于主板,因此,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科创板的交易规则对个人投资者的适当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在24个月以上,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二是账户内的资金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些规则既是限制也是保护,我们可以预期,随着科创板日益成熟、交易规则日益完善、投资者教育日益进步,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可以投资科创板。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认可我们的观点,请关注支持我们,谢谢!


生命在于思考1


最近,除了股市走出技术性牛市后,科创板也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对象。早在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证监会就宣布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预计今年上半年科创板将会推出。

国家实要推出科创板原因有三个:首先,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欧美国家晚,制度也不够完善,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不够,致使一些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到国外市场谋求上市。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腾讯、小米在香港上市。

而这些公司在发展初期由于盈利能力不足,也不符合沪深两市的上市条件。但是这些公司又是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所以,国内资本市场再也不愿意看到痛失这些优秀互联网企业。而推出科创板就是要绕开现有的严苛的主板上市标准,妥善安置好这类互联网高科技企业。

再者,给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渠道。去年的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看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是极其危险的。为了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融资,用于研发创新,让中国的高科技技术能够走在世界的前沿。证监会开设了这个板块,意在解决中小高技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最后,科创板由于新设立的板块,并没有历史包袱`,正好给资本市场搞注册制的试点。而如果注册制放在主板推进,由于之前实行的是核准制,新股发行价有偏高的问题,所以市场担心在主板推进注册制,会拉低已上市股票的价格。所以,先在科创板试行注册制,一旦试行成熟,就会逐步在主板市场上推进,当然退市制度也会随后跟进的。

现在问题是,科创板既然是国家高度关注的板块,那为啥对个人投资者设定50万的门槛呢?一方面,科创板的交易规则与主板有较大区别,日内涨跌幅达20%,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创板的交易风险明显大于主板。监管层给投资者设置一定的门槛,有去散户化的意图。因为,散户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投机操作,而机构投资者和大户更倾向于对优秀股票的中长线投资。

另一方面,以后登录科创板的中小科技企业,都是一些投资风险较大的高科技项目。因为,研发投入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所以,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规定账户内的资金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而这些规则既是对中小投资者的限制也是保护,

科创板为啥要对中小投资者设立50万这条门槛呢?这主要是科创板的投资风险要远比主板大得多,更何况科创板实行的是注册制,会有大量科创企业上市,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而目前散户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再加上科创板若对投资者不设门槛,大量散户进来投资,会更加大亏损面,而且还会加大股价波动。所以,科创板设置门槛既有去散户化,又有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意图。


不执著财经


科创板设计50投资门槛,是投资适当性选择之一,和新三板以及期指的选择一样,其初衷就是适当性隔离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在相关市场中参与博弈。

尽管市场对比有较多诟病,但是,从本质来说,类似期指的门槛,既有剥夺了部分投资者的交易权,也有对投资者的保护,这点看似矛盾,其实的确有其根源和道理。

一般来说,股市交易保证金按照50万划分,资金低的人,往往其综合驾驭财富和博弈的能力,尤其是能够面对投资损失亏损的承受能力上也就相对较差。而资金越大的投资者,其从资金获取能力,以及自身对财富的管理能力,亏损风险承受能力肯定会高出很多。

多数投资者对投资者适当性选择非常反感,是有其道理的,但是,这也是不理智的,因为做任何投资,首先想的不是好处和赚钱,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不能只想着赚钱的机会而是要想着如果要亏钱,亏多少你能承受?目前中小投资者对投资者适当性选择诟病较多,其根源的确是对机会和风险的取舍判断上不够客观,只想到被剥夺了赚钱的能力而没想到市场风险对有限财富损失的承受能力。

从科创板来看,投资者适当性门槛,应该说可以屏蔽掉相当的投资者,按照官方统计,目前市场存量投资者数量在1亿左右,而其中,账户金额在50万以上的占比10%左右,对比大家还是会不满和不理解,事实上,在科创板初期必然要面临定价困难和波动巨大以及交易流动性不足等风险,中小投资者未必就能够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仅仅不满是不够客观的。


屠龙刀fei0598


不要以为注册制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有什么必然关联;

也不要以为新设立一个科创板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有什么必然关联;

更不要以为科创板的哪个股票和分红会有什么关系。

大陆股市不是板块不够多,沪市主板了,搞深市,沪市深市之后搞创业板。现在创业板也不灵了,搞个科创板。实质内容都一样。科创板搞了很多标准,唯独没有讲分红有什么要求。没有分红,会有长期投资者吗。大家都不搞长期投资,那还不就呵呵那样了么。它还有一句话:不以持续盈利为唯一指标。那就像那些共享单车企业,烧完钱完事?而中国的事情明显奇葩的是不能以盈利为指标的,人家倒是嘴上不说,像殡仪馆,但是一直这样做。需要让盈利作为一个指标的,大家却不提。股民难道是来养企业的?股民啥时候成了风投了?

现在股市缺什么,最缺什么,有人说是信心。信心来自哪里,规则。人愿意去赌场,不过是赌场也有规则,必须返还60%。要不玩不下去了。信心是内在的,不一定看得见,而能看到的那样东西一定是钱。没有拿着钱进来,你说有信心,这话谁听得懂,谁敢信。

以企业融资为目的的中国股市,历来是收割利器。28年股市之后,股民人数不是越来越多,而是日渐减少。从1亿股民,到8000万,到5000万,到去年年底活跃股民数仅剩3千多万。人走了,带走的是钱。不要以为留在股市里的人,还有平均每人100万,50万都不会有。和前几年的人均40万相比,现在肯定低于这个数字。

所以就科创板要求起步资金50万来说,摆明了就是要人带着钱来,而不是仅仅有信心。有值得收割的数量才行。要不就别来了。省的你哭爹骂娘的,就为了几万块。说实在,嫌烦。再说,今天的50万,你看很大,实际很小。在中国有资格炒科创板的股民不少,超过2年炒股的人有的是。2年内加入的是哪些人,都是一路亏过来的人,他们大多是拿着三五万块钱就来炒股了,剩下的就一个零头。这些人就算求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2年以上的股民,手里还有50万的,这些可以来。要是有1千万人来了,那就是5万亿。要是有2千万人来了,那就是10万亿。

去过澳门的知道,一般钱少的就一楼了,上二楼,那是有起步标准的。说白了就是二楼小包间。


大舟财经观


我是简繁,说到科创板,其实是有望接轨成熟市场的,故而交易制度或将有区别,且门槛的设定算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同时也变相告诉你,有钱再玩。

说到交易制度,目前的A股市场主要还是实行T+1,10%的涨跌幅限制,如果接轨成熟市场,恐怕就变成了T+0、无涨跌幅限制,在不考虑其它问题的情况下,客观的讲,现在A股市场的参与者恐怕无法用好成熟市场的交易规则。


这种交易制度放在A股市场,恐怕一出现康得新、康美药业这种标的的时候,怕是直接就打成港股佳源国际控股的情况了,你设想一下,你能不能扛得住?


这就跟当初创业板上市出台的两年A股市场交易一个样,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国内,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必然是少数。


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T+0,按A股市场投资者的尿性,恐怕会跟操作期货一样,死得很惨……


一点个人浅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欢迎评论区讨论,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分享不易,且读且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