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現如今手機已經佔據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現如今的孩子也是人手一部手機的。雖然說真實情況是這樣的,但我們也不希望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玩手機上。這兩位媽媽就因為孩子玩手機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結果竟然得到的結果截然相反!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小李因為平時不怎麼陪孩子,所以說給孩子買了一個手機消災解悶。可是自從孩子玩手機之後就不怎麼喜歡說話了,每天都捧著個手機,變得十分冷漠。小李非常後悔當時自己的決定,可又不知道該如何讓孩子改正這個臭毛病。而這一次孩子又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女兒對小李說道:"媽,我想要玩手機!"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雖然說小李並不願意,但還是對孩子說道:"就只能玩一會哦!"可是最後孩子卻玩了好幾個小時也沒有停歇,這真是讓小李覺得非常難辦。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也越來越沉迷於電子產品,有時候甚至會偷偷跑到外面去上網,從而文化成績一落千丈。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可這件事情同樣發生在張女士的孩子的身上,結果就截然不同了。張女士的女兒也很喜歡玩手機,可是在女兒對張女士說道:"媽媽我要玩手機。"的時候,張女士卻劍鋒一轉說道:"媽媽聽說附近有一個滑雪場很不錯,我帶去玩一玩啊!"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女兒聽到了之後立刻點了點頭,每一次孩子提出想玩手機的要求時,張女士都會用這樣的辦法解決問題,現如今孩子根本對手機不感興趣,因為外界的生活看起來更加美好,更讓人嚮往。

顯然,當孩子說出“媽媽,我想玩手機”這句話的時候,媽媽如何回答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甚至是未來,因此各位父母一定要慎重地回應孩子的要求。但其實錯的並非是手機,而是父母的態度。不過過度沉迷於手機等電子產品,無疑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會造成危害的。

電子產品有方便的一面,但長期使用的話依然對孩子是有害的,那麼作為父母應當如何幫助孩子不沉迷於電子產品呢?

1、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的話,那麼就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有些家長為了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就會阻止孩子去接觸這些產品。譬如像是一些手機遊戲,他們更是連碰都不讓孩子碰。但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做到如此,因為遊戲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他可以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所以家長沒有必要做到隔絕孩子和遊戲,只需要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就可以了。

2、培養孩子的興趣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一直沉迷於電子產品的話,那麼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其實這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將所有的注意力移到另一個事情上面。我們可以給孩子報名一些興趣班,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他們自然會放棄電子產品,將更多的心思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面。

3、多陪伴孩子

“媽媽,我想玩手機”,不同媽媽給出的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沉迷電子產品,其實就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關愛。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話,那麼需要做到的就是多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他們自然不會去想一些虛擬的世界,更不會再繼續沉迷於電子產品。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電子產品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小孩子更應該去外界看一看,享受一下外界的美好。如果總是把時間放在玩手機上的話,那麼今後絕對不會有熱和成就的。在這一方面,父母應該多多監督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有著別樣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