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粗粮真的好吗?

陈西


糖尿病,准确来说应该是吃全谷物比较好,而不是吃粗粮好。

糖尿病最害怕的事 糖尿病害怕的是人体能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大于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处理碳水化合物的速度。那么结论其实就出来了。

想要让糖尿病患者,吃饭吃的更舒服一些,那么我们在同一时间呢身体摄入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要尽可能的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的要尽可能的低。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粗粮都好

在这里呢,我给大家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的正常的印象当中,大米和白面应该是糖尿病患者最忌讳吃的主食了。 但现实情况是粗粮细作当中的粗粮由于过度精加工,事实上它们的升糖指数还要比我们的大米白面还要高,而白面大米如果,他们不是我们传统吃的富强粉级这种精加工的,而是那种没有经过精加工的大米或者那种带壳眼磨的。小麦粉其升糖指数也不算是那么高。

最正确的做法

最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的吃一些消化吸收相对更慢的全谷物。比如说吃玉米糖尿病患者而言就要比吃玉米粥对血糖的影响要小。

做饭的时候,尽可能的在满足自己饮食习惯的情况下,不要把饭煮的那么烂,同样的食物加工时间越长,那么对血糖的影响就越大。

糖尿病吃饭了,跟减肥的类似应该遵循尽可能的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的整体上这么样一个事态,尤其是第一口尽可能的要吃蔬菜。

还有,那就是糖尿病人吃东西,不要太快。据我了解,吃太快对你绝对没好处。


营养海贼团


糖尿病人只吃粗粮是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呢?当然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糖尿病人把主食换成粗粮有哪些好处。1,相对于精白米面,粗粮在体内消化吸收的速度更慢升,糖指数更小,有助于平衡餐后血糖。2,粗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人因为主食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缺乏。3,粗粮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除了可以增加饱腹感之外,膳食纤维本身还可以抑制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那么把主食都换成粗粮有什么坏处呢?这主要是针对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的。粗粮相对于精白米面来说,要难消化,难吸收。如果本身消化功能比较弱的话,会出现胃部不适,腹胀,腹泻等一系列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营养不良。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也可以通过吃粗粮来平衡血糖呢?有!这就是五谷杂粮粉。所谓五谷杂粮粉,就是把粗粮打成了粉。市售的五谷杂粮粉由于纳入了全谷、淀粉豆类甚至部分坚果油籽,所以富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比精白米面营养价值高得多。

同时,因为焙烤之后打成粉,再用沸水冲成糊糊,不需要牙齿做工作,胃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同时细碎化的膳食纤维对肠道也比较友好。



但是大家肯定要问一个问题,这一磨,全谷籽粒的天然物理结构被破坏了,是不是生糖指数也提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加拿大一项关于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β-葡聚糖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增加肠道内容物的粘度来减缓胃排空,降低淀粉消化酶的活性,还能提高肠内容物的粘度,延缓了葡萄糖接触小肠内壁并被吸收入血的速度,从而做到慢消化、缓吸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反应。燕麦和大麦是这种葡聚糖的主要膳食来源。燕麦麸中尤其含有大量的β-葡聚糖,研究发现,只要往全谷杂粮糊糊里加点β-葡聚糖,餐后血糖就不会蹿那么高啦。



总而言之,控制血糖和补充营养是可以兼顾的。不方便吃耐咀嚼食物的时候,可以选择葡聚糖含量较高的速食燕麦片、各种杂粮粉糊来做加餐。如果方便烹调,也可以用压力锅煮软烂的杂粮八宝粥,吃的时候再加点燕麦麸。

很多人以为血糖控制住了就是胜利,总是吃得太少,或吃难以消化的食物,结果体质持续下降,反而不利于生活活力和健康长寿。

好消化的全谷杂豆粥或粉糊,配合延缓消化吸收的β-葡聚糖,在减慢消化吸收速度、减轻血糖负担的同时,又保证了各种养分的充分利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回答者:孙继红,执业药师,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头条号:注册营养师孙继红。


营养百事通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什么样的食物适合糖尿病人,取决于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所有并发症都是由于长期血糖高引起的,糖尿病治疗的成功与否,就看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所有有热量的食物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对血糖影响小的就适合糖尿病人吃。



对血糖影响最大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由于糖尿病人仍然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应能量,所以还是要吃主食。那么,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的主食就是糖尿病人应该吃的主食。

主食根据加工程度,分为粗粮和细粮。和细粮相比较,粗粮加工程度低,最大限度保留了膳食纤维,组织结构完整。因此粗粮的消化吸收速度比细粮慢的多。用专业的话讲,就是粗粮的血糖生成指数小,对餐后血糖影响小。例如燕麦片的血糖生成指数为65,糙米饭为66,而白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达88。所以糖尿病人适合吃粗粮。

当然,也不是说糖尿病人可以放开了吃粗粮。从碳水化合物含量看,粗粮细粮都差不多,在70~80%之间。所以糖尿病人吃粗粮也是要控制总量的,吃多了血糖还是会高。

另外,粗粮的做法对血糖也有影响。碳水化合物加热之后会发生糊化,加工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糊化得约厉害,消化吸收就越快,对血糖影响越大。所以,糖尿病人吃粗粮,最好吃粗粮饭,少用粗粮煮粥。即便是煮粥,也不要煮的太烂太糊,熟了就行。


福爸聊营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粗粮”一般是指未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常见的有荞麦、糙米、小米、玉米、杂豆等等。在临床上,一般都推荐糖友就餐时可加入一定量的粗粮,以达到控血糖的效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粗粮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1、粗粮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由于未精细加工,粗粮含更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会影响糖的分解和吸收,使得餐后血糖波动更小,也减轻胰岛的负担。

2、容易造成饱腹感:粗粮口感粗糙,更容易有饱腹感,从而能控制每餐的食量。

糖友要选择合适的粗粮

但粗粮有很多种,不是所有的粗粮都适合糖友。适合糖友的应是升糖指数低的粗粮,推荐玉米(非鲜玉米)、燕麦、荞麦、小米等常见品种,红豆、绿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扁豆等杂豆类。这些粗粮的升糖指数都比较低。

特别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玉米并非“鲜玉米”,鲜玉米中不管甜的糯的,升糖指数都与白米饭差不多,因此不作推荐。这里推荐的是玉米粒、玉米渣、玉米面和玉米粉。

另外,杂豆类升糖指数更低,配合玉米一起吃,会比单独吃玉米的血糖反应低。

吃粗粮,要注意总食量

糖友吃粗粮需注意总量,粗粮本身也含有大量淀粉,多吃必然导致过量摄入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吃粗粮的正确方法是:用同等数量的粗粮替代白米白面,最好能比此前所吃的粮食总量略有减少。举个例子,如果原来每天吃250克大米(两碗半白米饭),应该改成200克甚至150克杂粮。总的来说,粗粮可以占主食的一半,或者更多。粗粮的每日摄入量可控制在四五两不超过半斤。

另外,有胃肠病的糖友更要注意适量,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质地较硬,会加重胃肠负担,这种情况吃粗粮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烹饪方法

烹调粗粮要注意方法,做成饭比做成粥对血糖的影响更小,煮成羹汤、打粉冲水并不可取,因为粗粮煮得越烂,越容易被消化吸收,造成餐后血糖飙升,比精米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把粗粮当药吃

粗粮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减少糖量的摄入而辅助地控制血糖,而非直接地降低血糖。粗粮本身并无降血糖的功效。吃粗粮不能代替吃药和打针。

(610)


家庭医生杂志


肯定是有好处的,但也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需讲究选料与搭配。

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丰富均衡的营养摄入在辅助控制病情方面尤为重要。糖尿病人主食粗细搭配,适量吃些粗杂粮,有利于调节和稳定血糖。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所以出产的杂粮种类很多,运用不同的组合搭配和烹调手法,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主食品种。

烹饪手法:“越干越好”,煮成饭要比煲成粥要好。杂粮饭要比杂粮粥好,因为越稀吸收地越快,血糖就会升得比较快。比如全麦杂粮就比精制的白米要好,纯天然压制的整粒燕麦就肯定比直接冲泡的牛奶麦片要好!

推荐粗粮包括:

全麦杂粮——小米、薏米、燕麦、玉米、糙米、黑米、大麦、藜麦和荞麦等。

薯类——番薯(红薯、紫薯)、芋头、山药和土豆

杂豆——绿豆、赤豆、扁豆、花豆、猫眼豆,黄豆和黑豆

玉米面可以蒸窝头、菜团子、烙贴饼子,玉米糁可以与大米一起蒸黄金饭;

荞麦米可以与其它米一起煮粥、蒸饭,荞麦面可以做馒头、面条吃;

红小豆可以做成豆沙,也可以做豆饭、豆粥。

具体吃的份量:

推荐每天吃5两,不超过7两主食。

一般一碗就是2两啦。

比如早餐1两,午餐和晚餐2两。

粗粮种类多样,它的搭配也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同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粗粮。

虚寒虚热的患者

糯米、黄米、高粱米,阴虚内热或实热便秘的人不宜常吃,否则会加重病情。

小米、绿豆、薏米,体质虚寒的人不宜常吃。

肠胃不好的患者

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可以常吃一些山药、土豆、芡实、白扁豆等具有健脾、收涩作用的食物。

老年患者

老年人不可完全以粗粮为主食,老年人脾胃虚弱,粗纤维太多了胃会不舒服,豆类吃多了容易腹胀。煮粥、蒸饭时粗粮、杂豆类占三分之一即可。否则,不但吃了不舒服,反而会引起便秘。

肾功能不好的患者

肾功能不好的人、有痛风病史或尿酸高的人应少吃豆类及其制品,也不宜多吃粗粮,因为这类病人需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而粗杂粮和豆类含植物蛋白较多,植物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利用率没有肉蛋奶类蛋白高。可以用薯类来代替部分主食,如土豆、山药、红薯、芋头、南瓜等。

总之,粗杂粮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单一的精白米、白面不可能满足人体的需求,所以提倡大家平时多吃粗杂粮,根据粗杂粮的种类、季节和个人体质来选择杂粮,经常更换品种,不宜一次进食太多,让自己的饮食营养充足、丰富多彩!


糖大夫


总是听人说,糖尿病患者吃粗粮好处多,诸如减轻体重,降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润肠通便、均衡营养等等。的确,糖友们日常将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粗粮和细粮的比例为1:3左右,每日约吃1-2两粗粮,对控制血糖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糖友们如果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或者长期大量吃粗粮,就会造成一些弊端。因为粗粮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很高,进食太多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并会影响蛋白质、脂质,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有消瘦症状的糖友,更不宜长期大量吃粗粮。

要明白,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即便一种食物再好,营养再全面,吃多了也会有弊端。而糖友饮食控制中,“凡事适可而止”是一条黄金法则,几乎没有什么是绝对不能吃的,但是对于所有的食物,糖友们都要把控好量才行。

关于粗粮的吃法,食用粗粮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糖人健康网往期有很多相关文章,感兴趣的糖友不妨来糖人主页看看。


糖人健康网


事实上,就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言,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等主食相差无几(约为70多克每100g),大体在 70%~80% 之间。但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同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血糖升高的程度有一定差异

基于上述原因,血糖居高不下者,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而通常情况下,应粗、细粮搭配。但无论粗粮、细粮,均应依糖尿病饮食处方而定,粗粮也不能多吃


少吃精细加工的粗粮

虽然吃粗粮有益健康,但像速溶麦片、五谷杂粮豆浆粉、红豆薏米粉等这类经过加工的粗粮,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碰。

这类的精加工“速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是淀粉经过加热或者在酶作用下初步得到的短链水解产物。糖尿病人不适合喝粥,就是因为经过熬煮后的粥里含有大量的糊精,糊精相比淀粉,更容易被快速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分解成葡萄糖,使升血糖的速度更快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选择粗粮比细粮好,就是因为未经过精加工的粗粮升糖指数低,比如大米饭的升糖指数是83.2,糙米饭是70,玉米糁粥是51.8。升糖快的粗粮精加工“速食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


儿科医生鲍秀兰


作为四大主食的面粉、大米、小米及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在74%-76%。由于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从而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同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同等量的玉米和面粉转化成血糖的量前者低于后者,山东医科院糖尿病专科建议,血糖居高不下不妨用粗粮代替细粮。


情感拼图


糖尿病人吃粗粮对控制血糖有益,但应科学吃粗粮。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而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损害继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饮食治疗或控制是延缓和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推荐糖尿病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但一般每日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不宜少于130克(相当于4两米饭),否则可能导致饥饿性酮症。其中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粗杂粮及其制品(荞麦面包、小麦面条等),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有利于血糖控制。粗杂粮不仅升高血糖的速度慢,还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但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不宜大量吃粗杂粮,否则容易加重胃肠负担。 此外,还应注意每日定时进餐,尽量保持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

马博士健康团闫心语硕士生


马冠生马上营养


饮食结构失衡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很多都知道,糖尿病人在吃主食的时候要注意,过于精细的主食会引起血糖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对于控制血糖尤为不利。粗粮如今已经成为明星食物,医生也会建议糖尿病人适当的增加粗粮摄入量,为何要建议糖尿病人吃点粗粮?

膳食纤维

粗粮与我们常说的米饭和馒头所不同的是,其加工精度较低,含有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较多。膳食纤维是我们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能够延缓血糖升高速度。也就是说,同样的100克玉米面和100克精白小麦粉,精白小麦粉做成的馒头在吃完以后,餐后血糖快速上升。而玉米面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较多,在进食以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较慢,血糖的波动幅度小,有利于调控血糖。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是一个大家庭,他们在人体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粗粮的加工度较低,能够保留较多的B族维生素,对于糖尿病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粗粮虽然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粗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比如钙、铁,这些营养素在吸收的时候就会因为膳食纤维而造成吸收率下降。老人的胃消化能力降低,不能吃较多的粗粮。建议糖果尿病人每天三餐的主食有一餐的量可以用粗粮来代替。粗粮的种类有很多,有些人感觉粗粮的口感较差,就采用粗粮细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不利于膳食纤维的保留,尽量地采用粗加工的方式,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