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什么职位大没实权?

亚当当183


企业不同于机关单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所有的职位设置和权力利用都是为了企业的效益,而且不同性质的企业,权力与位置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一、企业职位的设置

企业职位设置一般有两种依据,一是已发设置,二是根据需求设置。

1.依法设置

依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与监事会,只保留执行董事、总经理、监事人这三个职位。如果设立董事会及监事会,则要设置董事长、董事及监事长等职位。

2.按需设置

公司治理层之外的其他岗位不是法律要求的,可以根据需要老进行设置。一般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管理需求进行职能划分,形成组织架构。各职位与组织架构进行匹配。按需设立的职位都有对应的职能,职能的行使需要一定的权限和资源配置。

3.职位大小的确定

企业与国家机构不一样,职务有层级的差别,但是并没有实际大小的概念。如果按照职级来进行划分,就有基层、中层和高层的说法。非要以大小来论的话,所有高层的职位是比较大的。最高层是作为股东会的常设机构董事会的相关职位以及与董事会对应的监事机构。通常董事长、监事长职位级别就算比较高的了。

二、职位大小与权力大小的关系

通常来说,职位级别越高,资源掌握的越多,在财务、人事等方面的话语权越大。

1.董事会职务级别最高,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最高级别的人事、财务决策权力。

A.召集股东会,讨论公司的股权、投资、利益分配模式等重大性问题。

B.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战略预算和重大的战略方案,并监督执行。

C.决定公司组织架构的设置

D.决定公司高层人员的任免

E.审批公司的制度章程

F.对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结果负责

2.高层实际是在董事会领导之下的执行层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层其实是执行公司决定,通过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达成公司目标和业绩的团队。换句话说,就是干活的。大部分高层与基层员工与阳,都只是公司的普通员工而已。

执行层的日常工作包括:

A.战略规划的执行

根据董事会的整体战略指示进行具体的计划与工作安排

B.中层及基层人员的任免或者人事决定权

高层一般具有对中层和基层人员的任免权,具有人员调整、绩效评价等人事权力。

C.执行预算的权力

在董事会审批通过的前提下,在财务预算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支出和使用,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进行。

D.公司规章制度的执行权

按照审批通过的规章制度执行,包括职能的行使和激励、奖罚等工作

一般来说,执行层及以下级别的员工掌握的是具体执行的权力,而执行层以上的监事机构、董事机构是具有全局把握和控制的权力的。所以真正大的权力都在最高层。

三、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吗?

按照平常理解,确实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但实际并不一定。

A.董事会的权力是股东会授予的,但是董事会是法定的机构,其权力是不可动摇的。

董事会成员职位大,权力也大,而且都是实权。

B.执行层,比如总经理或者执行总裁的权力是董事会授予的。为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必须授权他们与责任对等的权力。所以执行层在承担公司整体业绩任务的同时,具有公司整体资源的调配权,还有部分的决策权。

执行层是真抓实干的,他们的权力如果虚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就废了。所以,基本都是实权。

2.有两个特殊的机构,不一定有实权

在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里,有两个部门不一定有实权。

A.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的最高负责人叫工会主席。其职位级别在公司属于绝对的高层。但是因为大部分公司公会职能并没有真正行使,所以这个部门一定程度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工会主席就成了“官大权小“的领导了。

一般工会主席既没有大的人事权力,也没有决定性的财务权力。只能听从公司的安排。

B.另外一个就是监事会。

监事会是否有实权与公司紧密相关。在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监事机构是有实权。

在一般民营企业,监事机构大多没有实权,与工会组织一样,形同虚设。但是监事机构的负责人,也就是监事长,职位级别却是非常高的。

四、存在权力的特殊现象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权力一般掌握在老板和股东的手里,其他人基本上算不上实权。但是也要分情况:

1.对于不同人,权力的意义不同

董事长的权力很大,但是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没有直接关系。基层员工平时都是和自己的直接上级打交道,甚至自己的职场命运都掌握在直接上级手中。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直接上级就是掌握实权的人,而最高层只是级别高,但基层员工感觉不到他们的权力。

2.对于部分人来说,谁与他的利益关系最密切,谁就有最大的权力。

A.一些国有企业的基层员工,级别不高,但是手里有公章,有现场的管理权限。

有的时候,拿到领导的审批签字去办事,这些人不高兴,你一样没办法。上层领导有审批的权力,但是审批之后能不能得到执行就要看这些“实权”人物的脸色了。

所以有时候即使领导同意了,你办事的时候照样磨破嘴、跑断腿。对于求人办事的人来说,领导就是职位大,但是没实权的。

职位与权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管在什么样的机构,职位的存在都是为了做事,能够把权力用到工作上,对工作积极开展有正向作用,是好的;拿着鸡毛当令箭,把权力当作自己交易的筹码的,不会长久。单纯谈职位大小与权力大小没有意义。



指尖视野


七十年代初我们厂调来了一个周副厂长,那时候他在国务院工作,可是他老婆孩子都在黄石,两地分居,北京户口控制很严,老婆孩子进不了北京,他只有调到黄石在我厂当了一个副厂长。

他长期在国务院工作,让他当一个管生产的副厂长的确为难他,好在周副厂长脾气特别好,与世无争,见到任何人都是一脸地笑。

其实他工作特别轻松,生产有合同,有计划,只是每个星期开一次生产调度会,布置一下紧急合同生产调剂计划,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在很多次厂务会上他发言不多,知道进退,越是这样歉让会有更多的人没有把他当领导。

他工作轻松,很多时间在我办公室渡过,因为我们办公室有香烟,有茶。供销科是一个对外窗口,甚至还有饭吃。

由于厂大多数部门不卖他的怅,说话不算数,后来我们送他一个外号点头不算摇头算。


王老歪49681976


说个我的经历吧。我们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总共七千多人,我入职也是集团的直管部门,也经常出差出去各个分公司。先说集团公司吧,集团公司之前的总裁,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公司最早发展的时候,老板不管公司,公司发展起来了才回来当董事长。一直以来总裁的话就是圣旨,公司所有大事小事都是总裁说了算,就算和董事长意见有分歧,也是他们两个讨论之后拍板。董事长是从来不会也不敢搏了总裁的面子的,就算争吵,他还要给总裁陪笑。公司老一些的人都是只认总裁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六年。

去年这位总裁离职了,据说是董事长成立了一个研究院,分走了总裁的权利,总裁走的时候集团公司跟着总裁走了好多人,董事长根本不敢公布这个消息,走了一个多月才说陈总出国留学了,以后随时回来公司。这位总裁走了以后,隔了几个月新上了一位总裁,同样是除了董事长以外的二把手,就只能管所有的分公司和前端,后端的研究院归董事长直管,董事长经常大会的时候搏了这位总裁的面子。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另外一个案例,今年5月份,我外派去广州分公司,广分的总经理和总经办主任。按照集团的规定,总经理是一把手,总经办主任由集团指派,管理所有的职能和财务。五月份我去的时候,那一位总经办主任,七月份调回集团当总裁办主任了,新换了一位总经办主任。分总对两位总办主任态度天差地别,老的主任能够直接否决分总的决议,下面各个事业部总经常被总办主任怼,人事任免和财务都牢牢的掌握在总办主任手上。新上来的主任,除了替集团管着财务权以后,人事任免权也大大的缩水,只能管广分职能人员的任免,业务线的人事任免尤其是管理者的人事任免,他完全不能插手了。

两个案例,其实很清楚,我看了评论,很多人说没实权的是工会主席,很多人说没实权的是纪检书记。我想说的是,真的主要是看人,而不是看职位。任何职位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上去的人能够拿的下来这个局面,就是实权,拿不下来那就是虚位


百闻不如一贴


看是什么样体制下的企业吧。

在国有企业里面,有两种职位样子很大而没有实权的。一是不怎么懂业务的书记;二是挂空档的监事会主席或者工会主席。

在民营企业里面,前面说的两种职位没有实权的也有的。民营企业还有一种有职无权的职位,就是办公室主任。

为什么是书记、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办公室主任这些职位有职无权呢?

改革开放以来,强调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本坚持了很多年的、参照政府系列的党委、支部决定大局的做法,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彻底改变了。绝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行政一把手负责制了,当时就叫做厂长(经理)负责制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党的一元化领导开始削弱了,一些不太懂业务、做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变得不怎么吃香的党务干部就开始在企业里面位高而不权重、有职而却无权了。行政级别上,党的书记和厂长(经理)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因为企业不再实行的是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了,所以,书记就大权旁落了,企业一切事物就有厂长、经理说了算了。

监事会主席是企业开始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以后的产物,就是企业建立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用来监督董事长、总经理工作的一个职位,本来应该是很有权利的,应该是对股东负责的、可以控制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滥用职权、违背股东利益和员工权益的一个有职有权的职位的。但是,在很多企业,这个职位也是可有可无的,真正能够规范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企业其实并不是很多的,什么事情也都是董事长、总经理在把持着,真正可以制约董事长、总经理行使职权的有的企业其实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监事会监事长或者监事会主席,如果把审计部、财务部管好了,其实也就把董事长、总经理也给管好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财务部负责人大多是听董事长特别是听负责日常工作的总经理的更多一点。

至于工会主席,不管国企、民企,这个职位弱化的程度就更高了,行政待遇上有的配备的是同级副职待遇和职权的,有的民企干脆就让书记或者基层的一个什么职位的负责人兼任了,这样的情况下,工会主席要想发挥什么大的作用,基本不大可能了。

办公室主任呢?看似神经中枢的主管,但是很多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是事务性的、是不管部部长、是没有什么硬的指标考核的,很多民企里面,都把把办公室主任看成一个可有可无、什么人都可以干的职位的。


坐看云起于此时


职位大有没有实权主要是看公司的岗位设置的,我见过的公司职位大但是没有实权的有以下岗位:

1、监事,大部分的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个监视就是个摆设,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自然没有什么实权了。

2、董事会秘书长,名义上和其他董事平级,可以召开主持董事会,可以监督董事会决议实行!实际上基本都是董事长说了算,没啥用处!

3、普通董事:名义上高于总裁和总经理,实际上如果手上的表决权不够,并且不在公司任职,几乎没有实权,就是一个摆设,以及关键时候出来为公司或者背后的利益集团讲两句好话的。万科事件的独董就是这么干,平时没有什么实权。

4、其他的,例如荣誉董事、顾问等。

本人从事企业培训和管理咨询,专注于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如果您有企业管理相关问题,请转发评论+关注后私信“咨询”

如果您对个人所发文配图有兴趣,请转发评论+关注后私信“美图”

欢迎您关注本人头条号“微企业彭医生”查看更多文章或者问答!



微企业彭医生


通常董事长都是有实权的,至于其他的职位,包括总经理在内,有没有实权,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所以,实权跟职位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什么叫实权?简单点来说就是第一说话能算数,第二能批下来钱,第三能用得了人,第四能控制住局面,第五能指挥动下属,第六能影响到同级。在企业里,只要是能做到以上六点,就算是有实权了。否则就是没有多大实权。

通常而言,企业里的高级职位,有没有实权,跟两个因素有关:

1、组织架构

就是这个职位在企业里汇报给谁,分配给他的职能是怎样的。比如我公司,一开始HR总监是汇报给中国区经理的,基本上没有任何权力,因为所有的事都要中国区经理说了算,根本不下放给他用人权。搞的HR总监形同虚设。

后来组织架构调整,HR总监的老板由中国区经理变成了全球HR总监,人家HR根本不归你中国管了,权力直接大得不得了,你中国区所有用人考核都是他说了算,你中国区经理几乎无权干涉。HR总监直接成为实权人物。

2、背景靠山

职位有没有实权,和谁来做这个职位有很大关系,同样一个职位,A来做可能就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换成B来做,可能直接就成为实权职位,因为B背景靠山太厉害。就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我司原来有个渠道经理,既不带团队也不直接管理客户,职位虽然高,根本没人鸟他。后来换了一个人做这个职位,中国区经理对他格外看重,他也频频发号施令,整个销售部市场部的人没有敢不听的,直接成为实权人物。

所以,企业里通常而言的实权人物,都是一把手,管人的(HR老大)、管财的(财务老大)、管直接创造利润的(销售老大),管核心竞争力的(可能是供应链老大或者技术老大或者市场老大,看情况)。其他都是边缘部门。但是,这一切还是要看你们企业的具体组织架构,以及是谁在做这些职位上。

企业实权一把手把他的心腹小弟安排到哪个职位上,不管那个职位以前是多么的没有实权,一瞬间都可能成为强大的实权部门。

世界500强经理,资深管理与培训专家,分享职场干货,携手共同成长!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企业里什么职位大没实权?

企业不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岗位设置,都是有统一套路的,都是依据职能设立的,因此,确实存在着有的部门权力大些,有些部门权力小些,有的部门听起来很大,权力不大,有的则部门不大,权力很大的现象。

而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机构设置也呈现出与职能、作用越来越匹配的格局。过去那种机构与权力、责任不匹配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所有机构,都有一定的权力,了心脏病一定的责任,且权力越大、责任越小。

对企业来说,设立什么机构、什么职位,虽然了心脏病一定的套路,一定的要求,但总体上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设立相应的机构。譬如刚刚设立的企业,一般都是技术、市场和资金三大部门的要求最高、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要求也最高、责任最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担任这些部门的领导和分管这些部门的领导,权力就相对大些,职位和权力也更匹配一些。其他一些部门,则看起来职位一样,权力就要小得多,责任也要轻得多。自然,可能给予的薪酬等也要相对低一些。

而随着企业不断做大,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内部监督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大,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等机构的地位会逐步提高,权力也会逐步扩大。如果发展到可以对外投资和扩张了,投资部门、规划部门的权力也会随之扩大。‘

总之,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是需要依据企业的发展来确定的,而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


谭浩俊


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共青团团委书记,国企里这些权利都不大,因为国企和地方不一样一般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也就是主抓生产的,


清风df


所谓实权,就是能够合法代表企业做一些决定,这样导致实权有三种

第一,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党委书记(依据各企业不同而异)

第三,虽然没有签署权,但是深得领导信任,一般他签完字领导就闭眼签的人


肥奇一百岁


工会、吃饱喝足就睡、屁事管来了醒来一张报纸看一天喝一怀茶水下班回家吃完饭、看一看电视睡着了、屁事不顶、老板发工资、管什么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