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了一年《九成宮》,已是第五遍通臨了,感覺進步不大,是繼續臨還是換帖呢?

飛天舞666


這個問題是很多初學書法的人都會碰到的問題,就是隻求數量,不求質量。《九成宮》一年通臨了五遍,看數據還是蠻嚇唬人的,但看作品差的還不少。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這位作者確實是下了功夫的,《九成宮》字數還是不少的,一年通臨五遍,需要真真實實地花時間的,而且也已經寫得有模有樣了,這點要給個贊,但問題也恰恰是在“通臨”兩個字。

從用筆和結字上說說

我們學習書法要臨帖,楷書的學習,就如《九成宮》來說,臨帖的目的就是要去學習歐陽詢的筆法和結構。雖然我沒有學過《九成宮》但一眼看過去,還是能夠發現很多地方與《九成宮》不同的地方。

  1. 控筆還不行,很多點畫明顯有控筆的問題,有些筆畫行筆的過程中有扭曲,特別是一些長撇、長捺、長豎等較長的筆畫,都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2. 《九成宮》的點畫給人瘦硬、秀麗的感覺,而作者的習作的點畫,則有點豐腴、無力、多肉的感覺。沒寫出歐楷的勁拔、骨力,這是點畫外在的形質不過關。

  3. 筆法不太對:例如上圖中我畫出來的幾處,雖然我沒有拿《九成宮》來對比,我也沒學過《九成宮》,但我這個《九成宮》的外人都能看出來,這些地方的筆法絕對不過關。有的是入筆問題、有的是收筆的問題、有的是轉折的問題。

  4. 結體問題更大,很多字的結體一看就不對。《九成宮》以險峻著稱,而臨帖過於平正,橫畫的扛肩角度不夠。另外歐陽詢是很講法度的,而習作的結字法度不嚴謹。

下一步加強精臨,強調質量,不要強調數量

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眼力往往不過關,就是自己寫出來的與原帖的差距,自己很難發現。寫出來一看差不多,就過了。這位書友目前這個階段,下一步最需要加強的就說對《九成宮》的精臨。

精臨不說要百分百一樣吧,也要達到七分相似的地步,而且要一個字一個字的過,不要再通臨了,否則貽害不淺。精臨有什麼好處呢?

  1. 解決筆法的問題。把《九成宮》字帖上字跡清楚的字挑出來,認真臨,與原帖的相似度要達到最少七分相似才可以。另外就是多看看優秀的書法老師的教學視頻,你可以加入《嘉禾書社-書法交流圈》裡面就有臺灣的書法老師陳忠建的歐楷視頻教學。

  2. 解決結構方面的問題,臨完之後原帖反覆比較,左右、上下、穿插等關係,每一個點畫與左右、上下之間的位置、關係。這種比較也是練習學書者的眼力,要學會比較,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問題,書法就很難提高了。

  3. 加強讀帖,讀帖的時候琢磨、想象歐陽詢在寫《九成宮》的時候是怎麼用筆的,想象自己化身於歐陽詢,可以用手指在那寫,這是平時讀帖。臨帖之前也要先讀帖,先分析點畫的位置,起筆、收筆、轉折是怎麼用筆的,然後再下筆寫。

我想通過一段時間的精臨之後,然後再通臨,一定會不一樣,通臨再過關了之後,再背臨,背臨能達到六、七分相似,那就算過關了吧。

以上是翰墨本著交流學習的目的,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的一點淺見,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希望我的學書經歷, 能給老師你的學習提供幫助。(一) 小學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 學習寫大楷, 臨歐體字。(二) 在我父親的指導下, 寫中楷。現在回想, 我父親的師承 (我父親在單位的師付, 孟爺爺, 上過私塾, 解放前的老賬房先生, 他籤票據, 一直都是用毛筆, 寫很漂亮的小楷字), 應該是顏體與瘦金體之融合。但是, 儘管老父親的字很好(在濰坊火車站, 還有些名氣), 卻沒有真正給我講透 "書法\

黃傳新1


嘿嘿哥們,我臨九成宮也差不多有大半年了,正好與你有同樣的困惑。我一開始臨的是宋拓原本,寫出的字毛病和你一樣,有了歐體的感覺,但字形結構、筆劃都不行,也想換帖,後來想到姚孟起的歐楷號稱與碑帖重影,於是買了一本,細看發現與碑帖大不一樣,字形筆劃精細精美很多,對運筆要求更高,才臨了不到十天,一個字一個字地反覆練寫,下面的圖是姚帖剛剛到手幾天臨寫的,不少字形結構還是很差,但基本筆劃已經提高不少,感覺這才算是入了歐楷的門,一起加油吧!



HT99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臨的不像,看看基本筆畫。

就全明白了!

這個根本問題、理念不解決,換什麼帖一樣。


老跨鬥


枕腕而作書也。


鳳虎蘇


臨了一年,成效還是不錯的,進步很大,我有一個觀點,就是在楷書不能停留太長時間,因為人生短暫,書法的真正樂趣還是行草。

但你的楷書還要下功夫,點畫結構都普遍存在問題,田蘊章老師有句名言,要臨好帖,你就死盯著它,不能走心,自然也就寫出自我。這個死盯說的太好了。

死盯是什麼,就是細,準。拿一字來說,‘’以"字,九成宮由於刀刻或年代的原因,筆鋒多呈方筆,但這個以字,刀刻細膩,入筆及筆勢走向十分明廊,這個字真是活了,但你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運筆和字型都不準。

還是建議少臨通算精臨單個字。





地當紙


繼續


用戶3748537571727


一年就想有成效?你以為是割韭菜,十年以後再說吧!不臨寫二十年,都不叫臨帖!


秋褲西服


我今年二月份才開始學寫毛筆字,買了田英章大師的四本一套書,臨了大半年,按道理沒資格說你,但也說下心得吧。所謂臨帖的意思應指的是模仿,你這字連最基本的筆畫都不象呀!還是要先把每個字的筆畫寫對,寫多了筆意就出來了。歐楷筆畫中的弧彎鉤真的有點難,時至今日才基本做到一筆出鉤。換字帖?難道不是還是要解決基本筆畫,然後才能往間架結構上發力,別通臨,沒有任何價值,幾個字幾個字的臨,字是相通的,一個類型的字大體寫法差不多,共勉


用戶4812400310244


不在於量,在於質,少兒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