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對婆婆產生抵觸心理怎麼才能緩解?

沐莞爾


我想很多寶媽們生完寶寶之後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家二寶也剛滿四個月,對於如何緩解有寶寶後對婆婆的牴觸情緒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其實,我覺得牴觸心理的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寶媽心理的變化。

雖然從懷孕到生產有十個月的時間,我們自認為已經做好了當一個媽媽的準備,但當真正的我們成為一個媽媽,面對一個呱呱墜地的一個吃喝拉撒全都依賴自己的寶寶,我們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初為人母的我們可能無法很快適應有娃後的生活,加之頻繁的夜奶引起的睡眠不足,或對自己期望過高在面對現實時產生的落差感等等都會讓寶媽情緒低落,焦慮甚至煩躁。再者,產後體內雌性激素與孕激素的急劇變化,也會引起寶媽情緒上的波動,有時莫名其妙心情不好,看什麼都不順眼又覺得很委屈。本來,婆媳關係就是家庭中比較微妙的存在,這時寶媽們很容易就會把情緒的矛盾點自動安放到婆婆身上,有位寶媽朋友還說過,“一看到婆婆抱孩子就不開心,不想讓婆婆抱”,婆婆呢明明沒做錯什麼,就這樣躺槍了。


2. 育兒觀念的不同

年輕媽媽和婆婆之間經常會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而引起爭執。我家大寶剛出生那會兒,也是一樣,我和婆婆會因為穿紙尿褲還是把屎把尿,喝母乳了還喂不喂水,天氣熱了是不是還一定要捂雙襪子等等等等一系列跟寶寶有關的瑣事鬥智鬥勇。婆婆是老一套的養娃法子,我是現在的科學育兒知識,不同觀念的碰撞難免會產生牴觸心理,但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我負責任的說,那都不重要。是的,不重要,等到寶寶大了你會發現小時候是穿紙尿褲還是把屎把尿,是吃母乳還是餵奶粉,是抱睡還是奶睡都不會影響寶寶健康快樂的長大。你當下十分糾結並嚴陣以待的問題也許都不是問題,只有家庭的和睦,給寶寶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才是真正重要的。

那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緩解對婆婆的牴觸心理:

1. 勤溝通,多交流

嘗試和婆婆多溝通交流,對有分歧的事情講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也多試著理解婆婆的想法,要知道大家的目標是一樣的,她主觀也絕不是要害寶寶,所以何不試著讓她成為自己帶寶寶的助力?一舉多得。

2. 請老公幫忙

老公是婆媳之間的紐帶,更是寶寶的爸爸,如果這種對婆婆的不喜歡的感覺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試著對老公傾訴出來。但切記,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就夠了,可以說出不認同婆婆的哪裡哪裡,不要人身攻擊,這樣把苦水,不開心都傾倒出來,既能得到老公的體諒,自己更是一身輕鬆。

3. 學會自我調節

寶媽要學會放鬆自己,適當放手讓家人參與一起帶寶寶。可以用空閒時間鍛鍊身體,瑜伽或者戶外活動,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會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

最後,其實對婆婆產生牴觸心理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隨著寶寶的長大這種牴觸感也會慢慢消失,所以完全沒必要太過擔心。要記得婆婆始終是長輩,家庭和睦才是寶寶成長路上最寶貴的事。


手牽萌娃的媽媽


先說一句:你沒有錯。

你的想法也很正常。我也有同樣的苦惱。

先說說生孩子前。懷孕8個月的時候婆婆非要來照顧我,來了對我很好,我暗自慶幸,以為我遇到了天底下最好的婆婆。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一切都改變了。孩子是剖腹產,那天剛做完手術,回到病房,之前圍在我身邊的一群人都不見了,之前對我噓寒問暖的婆婆也不見了。我千辛萬苦生下的寶寶,竟然沒有人抱到我面前讓我看一眼。還是自己親媽過來安慰我,從婆婆手裡把孩子要過來,放在我身邊,給我和寶寶拍了第一張合影。麻藥過了疼的死去活來,她都沒有來安慰我一下。

孩子回家以後,婆婆照顧我月子。我剖腹產,很快就下床活動了,每天她會給我做飯,我有時候吃不下,我就不吃。後來她一看我上稱稱體重,就很生氣質問我:是不是想減肥,要不為什麼總不吃飯。我知道,她擔心她孫子沒奶吃。


孩子出生後,我就變成了餵奶機器,之前對我的照顧,全部轉移到孫子身上,只要孫子能吃飽,她對我基本上是視而不見的。這種落差還是很難過的。她照顧我兩個月,我就讓她回家休息了,帶孩子理應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願意有人在我面前指手畫腳。


但是我產假結束了,無奈還是要請公公婆婆幫帶。其實老人真的很辛苦,我應該好好感激才對。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感覺不是他們幫我帶孩子,倒像是我幫他們看孩子。

好像孩子是我幫他們生的,和我關係不大。

孩子穿什麼,要干涉我。

孩子吃什麼,要干涉我。

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不讓我管。

給孩子餵飯,不讓我管。

可是我才是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啊,不是他們。

直到有件事,讓我徹底寒心了。

有次一進門,我抱著睡著的孩子,被門口的地墊滑到了,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喊了一聲。她趕緊過來從我懷裡把仍在熟睡的孩子抱過去,然後抱怨我:你喊什麼,嚇著孩子。

其實我摔得挺重的,摔倒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保護孩子,我自己半天坐地上沒起來。

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她不是我親媽,不會因為我疼而心疼我,她眼裡只有她孫子。


由於她對孫子溺愛放縱,我家孩子從小就很任性,還有手機癮,玩手機甚至會玩到凌晨2點。有次孩子怎麼都不睡覺,都凌晨1點多了,要玩手機,我批評了他。他就不理我了,還要跟奶奶睡。我婆婆愣是給他玩手機,自己睡覺了,我看到了,無法忍受,把孩子手裡的手機奪過來,摔在地上(手機是之前淘汰的,不是她的)。孩子大哭,她火了,對我破口大罵、歇斯底里。這應該是我和婆婆相處3年後,矛盾最激烈的一次。這次之後,我就不再想面對她。這事的好處是,孩子見我就說,媽媽我不玩手機了。


其實,我本意是感恩老人的付出,但是他們擺不正位置,讓我很苦惱。我才是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孩子如何教育、如何撫養,應該我自己決定。起碼,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來干涉我。

這件事已經讓我有點抑鬱了,老公說要跟他父母談一談。如果他們依然這樣,等孩子上幼兒園,我就自己帶孩子,辛苦是辛苦,起碼心理是舒服的。


老人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也沒有對孩子負責的義務,孩子將來怎麼樣,他們不會在意,甚至他們也看不到孩子的將來。我婆婆希望她孫子長大了給她洗腳,這點我都沒指望過,她怎麼有這個想法呢?


但是,孩子的父母不一樣,你要對孩子負責,“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爺爺奶奶很少能想到這。我依然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只是期待他們能不再幹涉我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


大聖媽歸來


你好,我也有個同樣的婆婆,我也有過你的想法,可是我沒有邁出回孃家的一步,我記得有個朋友的一句話我覺得就是真理,在生孩子之前風平浪靜,有了孩子以後波濤洶湧。我覺得真是說到我心裡去了,我家是龍鳳胎寶寶,自從有了小傢伙後我婆婆合整天不攏嘴以此為傲,也是自從有了小傢伙以後,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生了多少次氣。她的控制慾不是一般的強,我都打心底裡叫她武則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管不到的。在小傢伙小的時候,我媽也來幫忙照看,我們兩家雖然是一個省,但是相隔挺遠的,各有各的說話習慣和生活習性。就因為我媽說了一句話,她不依不饒非要我媽不能那樣說,說是她這裡不興這麼說,這樣說了不好,我一聽也非常生氣,我媽幾天就回去了,你忍忍不好嗎,非要弄得那麼僵。有時候我都覺得早晚有一天是因為她我跟老公過不下去的。

前段時間憋的心裡特別難受,整個人都不好了覺得,我哭的稀里嘩啦的跟老公說了好久,老公也很心疼我,可是對面是他的媽媽呀,我也是個小性的人,老公說,那是我媽媽,她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也保持這個狀態有好幾十年了,想讓她改變是不可能的,這麼小性,斤斤計較格局永遠在那裡打轉轉,同樣媽也是一輩子了,一直在她的那個圈圈裡打轉轉,什麼事也做不了,你要是想好點事情別跟媽學,要不你一輩子也會像她,我也很不喜歡我媽的性格,控制慾太強了,不能因為這個不見她不認她了呀,以後你要改變想法才行,她說什麼你就嗯一生,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學著讓自己“百毒不侵”,別管她說什麼你該怎麼辦你的事情怎麼辦。以一種局外人的感覺對看待她們,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他們很可笑。往往這個東西就是一念之差。

我這段時間嘗試著老公說的話做,真的是這個樣子,雖然有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會生氣,我過一會想想就會好了。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婆婆這個就是她致命的缺點,我要去厲害點,她真的早就氣的不知道怎麼地了,再想想他是老公的媽媽,厚德載物,但是她除了這個致命缺點以外,是個特別好的老太太,會疼人對人熱情特別周到。其實她也是疼孫子,隔代親就是有點可怕的。我們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的,就是處理方式和看法的不同了。

學的讓自己“百毒不侵”,改變老頑固是不可能了。畢竟家和萬事興嘛,希望你也早點打開心結不再煩惱。


阿拉蕾樂園


我婆婆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和你婆婆太像了。例如沒有界限感,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所有事情要刨根問底,家裡大小事都要管。

以前沒孩子上班的時候因為接觸少,也就不那麼認真,矛盾少。有孩子之後就觸發了各種矛盾。

想給你幾點建議

1.首先你要明白婆婆其實沒有惡意,想一想她過去給你們做飯什麼的,她也是希望你們好。有了孩子她更希望孩子好,有句話叫隔代親,她看見孫子估計比看見兒子都高興。她說錯話愛操心其實也是第一次當奶奶激動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婆婆不是媽媽,這一點咱們都明白,但是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可能心裡會舒服些,比如你婆婆再說孩子就是喜歡奶奶抱跟奶奶親這句話的時候,你想想如果這句話是姥姥說的,你是不是內心會好受些,也能理解一點婆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她很多時候其實是無意識的。

2.生完孩子受激素影響,都比較情緒化,而且特別敏感,這點你必須要讓你老公知道,你多找些產後抑鬱的文章讓你老公看看務必引起他的重視,他了解之後,再把你對婆婆的所有感受都告訴你老公,不要指責婆婆,只說自己的感受。如果老公能做好,他會理解你,並且會和婆婆溝通。如果不能理解,就比較麻煩,你儘量和婆婆分開,去自己家也好回自己父母那裡也好,儘量躲開她先把月子做完再說以後。

3.不管是父母還是婆婆,人和人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少產生矛盾。建議你還是自己住,自己帶孩子比較好,因為隔代養育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矛盾產生。我們家現在是輪換著來看孩子,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大家輪流來看孩子,一家半月或者一家一個月,有時候給他們都放假我會自己帶一週或者半個月。距離產生美,許久不見大家還親的不行,相處不久又各回各家了也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4.這是重點,你和婆婆的關係是否改善是否能順利相處,關鍵人物是你老公。

跟你老公溝通,孩子是你生的,你是孩子媽媽,孩子的教育生活問題,全部都是你說了算所有家庭成員在孩子的問題上都必須聽媽媽的。婆婆對孩子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讓她跟你老公說不要直接跟你說,這些都要你老公告訴婆婆。我們家建立了一個家庭群,看了好的育兒文章就全部發到家裡微信群裡,這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大家在養育孩子方面就會比較一致。

最後勸你想開一點吧,婆婆幫你多抱抱孩子你就能多休息一會,畢竟日子還長,孩子總是要吃你的奶,休息好了,孩子才能吃到更多母乳。世上只有媽媽好,誰都不會替代媽媽在孩子心中的位置,畢竟十月懷胎,還要天天餵奶,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是與生俱來,牢不可破的。

願媽媽心情舒暢,孩子健康成長!😃


蓁寶媽媽


問題:生完孩子對婆婆產生牴觸情緒怎麼才能緩解?

這個問題我想我有很多話說。

我本人是個被動的人,不知道主動對別人好,但是別人對我好了我就會覺得特別特別感激,不知道怎麼回應才好。

當時我懷孕的時候,公婆照顧也很多,對我很好,所以我從一開始把他們當外人的觀點轉變成了把他們當成我很親近的親人。

轉折也是和你一樣,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微妙的情緒變化就在我和婆婆之間產生了。我和她都想搶著和孩子親近。

為什麼我作為一個媽媽需要用到“搶”這個字。主要是因為我婆婆她和我搶。

她其他地方沒什麼不好,唯獨在孩子上面,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侵略感!

印象最深的是我剛喂完奶,抱著我兒子看,我兒子那純真的小眼睛也在看我,看的我心都要化的時候,我婆婆就迫不及待把他抱走了。我們母子倆對視的那一瞬間可能才十幾秒。

那一瞬間我真的非常非常氣憤。

我要我兒子和我最親,理應如此!但是婆婆要搶在媽媽前面,要超過媽媽的親近度去,這是什麼意思!

這一次的事情我直到現在10年過去了還在後悔,當時那麼美好的時光,就這樣無法再複製了。

每次我一抱我兒子她就要從我手裡搶了去。有一次,我實在太氣憤了,拼命不撒手,兩個人在那搶孩子,我把她手都擠出血來了。

所以我兒子小時候,很長時間都和我不親。

正因為如此,我在親近孩子方面更加得積極。

現在孩子長大了,因為我從小一直陪著他,他自然而然得更親近我,他也沒小時候好控制了,現在我婆婆也歇了“爭”的心思。這些年算是太平了。

通過這些年的經歷,給您個忠告。

您可能是因為婆婆之前對您比較好,現在您忽然發現了事實的真相,覺得她只是對她的孫子好,不是真的對您好,所以您有了心理落差。

其實呢,想開一點,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本來就不是您的親生父母,也沒有從小養育您長大的養育之情。對您沒有感情是很正常的事。你們只是因為你的老公才成為了一家人。從您剛生完孩子這個時間節點來看,你們成為一家人還沒兩年呢,說穿了,骨子裡還是陌生人啊。不要對他們太抱有幻想。不是親生的肯定做不到自己父母那樣對你好。話說回來,親生父母都不一定對子女好呢是不是,您看《都挺好》裡的蘇父蘇母。

本來陌生的人,要想成為一家人,必須經過長時間處在一起培養感情,才能自然地從骨子裡把對方當親人。站在您婆婆的立場,也是一樣的。

您可以把他們定位在普通朋友上,對您好您要記著。但是不要付出整個真心。不然以後得不到回應會很不平衡很難受的。

對您沒有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好,比如有好吃的招呼兒子吃卻忘了招呼您,這是正常的現象,您也不要難受。他們只是下意識自然而然就說出了這樣的話,所以您生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您想想他們其他對您好的地方,也許就會釋然一點。

只要他們的兒子對你好,您就是幸福的!

至於公婆,感情是一點一滴積累的。不要操之過急,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你們就會越來越像親人了。

最後,記住這句話,公婆畢竟不是父母!

希望您越來越幸福,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小貓咪的媽媽


看到這個問題,我和寶媽產生了共鳴,我也是比較討厭被人管制,超級不喜歡別人打擾我的生活,不喜歡別人參與我的生活,喜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其實這是非常自我的表現,性格決定的沒有辦法,但是結婚了有家庭了有寶寶了,我們就要試著改變自己了,否則很容易讓家庭走向不和諧

生寶寶之前,我們二人世界過的很瀟灑,生寶寶之後變成了六口之家(爺爺奶奶雙胞胎兒子),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真的沒辦法接受這麼多人擠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也會經常發脾氣,鬱悶不開心,但沒辦法,只能繼續熬,日子要活下去呀!

現在寶寶兩歲多了,這兩年多的時間,我改變了很多,從沒辦法接受到現在的習以為常,雖然有時候還會覺得生活像一團亂麻,不開心,但是至少可以自我調節了.

提到婆婆,基本大家都會吐槽吧,現在想想真的沒有必要了,我公公婆婆也是屬於那種家裡有什麼事都要參與的,恰巧是我最不喜歡的,兩年多的相處,公公婆婆改變了一些,少了一些參與,我也改變了一些,多了一些理解,就這樣住在一起和諧多了.

老人的生活方式習慣了50多年,不可能按照我們的想法來生活,如果聊天沒有共同話題,就減少聊天的機會,關鍵是帶孩子不容易,我要同時帶兩個,沒有公公婆婆幫忙,我想我早就抑鬱了

想想老人的好,老人的不容易,想想自己也會有老的那一天,就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吧,日子還要過下去不是嗎?心要大一些,才能開心一些.寶寶大一些,你再回頭想想現在的這些事,也許你自己也會笑了.





健康寶貝兒們


我也有過牴觸,可能初為人母,事事都特別緊張,生怕孩子受傷什麼的,也怕別人搶走自己孩子,我記得剛懷孕的時候覺得婆婆對自己百般的照顧,非常貼心,後來孩子出來了,對婆婆開始有牴觸了,也有輕微的產後抑鬱,總覺得婆婆想隔離我和孩子的感情,因為婆婆總不讓我抱孩子,後來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心裡疏導和自己對自己的心裡疏導慢慢沒有那麼牴觸了!


Carry妹


我也是剛生完寶寶,寶寶現在五個月了。之前都是我一個人帶的,再苦再累都感覺很舒心。現在產假休完了,需要上班了。讓婆婆過來幫忙看孩子。剛開始住一起,確實有諸多的不便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不時就會跟老公訴苦,但是我需要上班,娃需要照顧,沒辦法。心裡說服自己,慢慢試著接受,雖然不是親媽,但是總歸比請保姆強一些吧。如果你是一直自己帶孩子的話,你們就沒有必要住在一起。一開始就說清楚,你自己管孩子就可以了,有需要的話再請她幫忙。有時間帶孩子回去一天看看她老人家就就可以了。如果她還一如繼往的管得太多的話,讓你老公跟她說,委婉一些,講講道理,相信她會明白的。希望能幫到你哦。


Xiao豬豬


看到寶媽這個問題,真心感同身受,因為我和你一樣。記得剛出院那天因為孩子吐奶還有我能不能吃青菜的問題氣得哭,半個月的時候孩子吐得越來越嚴重,拍嗝啊豎抱怎樣都沒法,醫生說是正常的。

她就說我給孩子喂得太多,可是不喂她就哭,一直哭。每天當面背面都碎碎念,所以,一個月的時間氣哭無數次。

孩子越來越大,很多事都力不從心,工作和家庭必須兼顧,每天只有靠她奶奶接送。看到有人這麼愛自己的孩子,怎麼說了,還是挺開心的。畢竟,比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好,你說呢?

所以,還是放寬心,多想想婆婆的好,畢竟要長期生活(如果沒住在一起,就再努力熬熬),你一直放在心上,就會一直煎熬自己。一個人心裡不喜歡對方,總會露出蛛絲馬跡的,你們的婆媳關係也不會好。

最後,愛孩子愛老公的同時,千萬別忘了愛自己。


陶沫taomo


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是家庭中很重要的保護對象。產後女性由於壓力過大,脾氣會很暴躁,產後一般都是婆婆在照顧,由於年紀相差較大,在各方面可能會出現分歧,這時會討厭婆婆,那產後很討厭婆婆怎麼辦?

婆媳是天敵,本來婆媳之間就會有很多的矛盾,再加上產後的心情會有很多的變化,這個時候又要和婆婆朝夕相處,所以在產後更容易出現討厭婆婆的現象。解決產後很討厭婆婆的辦法有很多,由於產婦在生產完,身體還很虛弱,不能生氣,可以先和婆婆分開住,不要見面,也不要在產婦面前提關於婆婆的任何信息,時間長了應該就可以緩解了。

產後很討厭婆婆,可以不用婆婆來照顧月子,可以讓自己最親近的人來照顧月子,比如讓自己的媽媽和老公來照顧。母女連心,無話不說,媽媽是最親近的親人,老公也是最親密無間的、無話不說的人,讓他們先來照顧自己,來開導自己,可以緩解壓力,釋放心情,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產後對女性的傷害是很大的,是很傷元氣的,所以要好好的修養。這時家裡人不要讓產婦生氣,要讓她有一個愉快的心情,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在飲食上,要給產婦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不要光臥床不起,要起來適當的運動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