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人飘萍,兄弟情惨烈”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天涯路客J


乱世人飘萍,兄弟情惨烈。要理解这句话最好的方式是去看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电影《英雄本色》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侠肝义胆,豪情万丈,句句金言,幕幕动人,子弹芭蕾,暴力美学,义薄云天,热血沸腾。影片成功地将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结在一起,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冲突,影片通过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观赏性。该片掀起了一股"英雄片狂潮",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吴宇森将魄度给了狄龙,将灵巧给了张国荣,而将如同香港夜景一般璀璨难忘的魅力给了周润发。三角英豪无论官匪,都有一根原则的硬骨也都有一脉血性的温柔。如教科书一般工整舒适的场面调度与摄影运动是电影人的匠心,而每一个演员的特写都看得出英雄本色的灵魂。重新看《英雄本色》,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里的江湖气是萦绕如初的。当在没有了年少时的莽撞之后,英雄本色,并非“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是神”的小马哥,而是:勇敢接受新生! 豪哥说出那句“我不做大哥很久了”全厅爆笑,或许真的,再也不是你我的时代:再也不会有小马那样重情重义的兄弟,再也不会有豪哥那样以己渡人的手足,再也没有吴宇森那样戴着圆框眼镜的警察,更没有人再会明目张胆的挂出安迪沃霍尔的图画;谁都在无奈,谁都在惋惜,正如那首《当年情》。那时张国荣还像个孩子,面容光洁,笑靥灿烂,跨着摩托意气风发,一如他正在追赶谭咏麟的脚步。他为这部片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层次,更有一首当年情唱得人如醉如痴。

电影中的枪战场面很血腥,有吴宇森一贯的流水行云的潇洒。看完才知道原来发哥并不是第一男主角,第一男主角是狄龙。可是小马哥的形象却深刻地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单枪匹马去为豪哥报仇那段简直是有型得不得了,可惜后来瘸了。现在看《英雄本色》依然是很经典的香港警匪片,阿豪、阿杰、小马哥,三大主角角色塑造的很丰满,改过自新的黑帮哥哥和在警察局工作的弟弟之间感情变化戏剧冲突十足,阿豪与小马哥之间的兄弟义气令人动容称赞,亲兄弟的重归于好和小马哥的有情有义是影片最感人、最精彩的地方。 

多年后吴宇森说:“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徐克大力支持我重拍龙刚导演的六十年代名作《英雄本色》。而在拍摄期间,许多时候,我都能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和徐克之间,看到我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别人,也终于,我能够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严。虽然如此,我可不自视为英雄,我只不过重视友情,晓得凡事感激。”

兄弟俩分别前最后一次见面,张国荣穿着蓝色的毛衣,气宇轩昂,和同僚打打闹闹,海风吹乱他的头发,他笑容恣意,奔跑在阳光下。而狄龙,要去赴死,他交代弟弟,要好好照顾身体。一时间,当个好人,是多么珍贵的事。一曲《当年情》, 至今犹未已。我如果有向往,男人间的友谊是我向往的。它不是兄弟情谊,它比兄弟情谊升华一些。它是综合着男人最好的质感部分,放进时间之炉里燃烧到白热化时的焰青光辉!


自古忠孝难两全,过时的英雄,垂死挣扎,结局阳光。调度上堪称经典,营养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同类型里的母题级别范本。一边是亲兄弟,一边是真朋友,两难只能保一个,遗憾吴宇森太仁慈。当时陷入低谷的狄龙真的是很拼。狄龙年轻时候的确很帅,一直以为这部电影只是发哥在耍帅,原来不是。狄龙和发哥三年后重逢那场戏泪目,发哥表情太到位,影帝!大佬都是好大佬,想起旺角卡门里面的华仔了。那个年代的片子是不是都用夸张肢体语言表现,有点做作,不过哥哥的眼神戏依然十分到位。

在电影《英雄本色》中,小马哥虽然还没演多久就变成了瘸子,少了几分潇洒,但气场却一点也没丢,枪法也一点不差。周润发在本片中饰演的小马哥,可谓是塑造了一代传奇角色。张国荣就显得青涩很多,但依然充满阳光与帅气。同时这也是吴宇森式暴力美学的开篇之作。用现代的眼光看剧情可能会觉得简单老套了点,但经典就是经典,永远值得推敲与回忆!


看过86版的《英雄本色》之后我想就没必要再去看最新版的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这一版的《英雄本色》已经做到了不可被超越。兄弟情与江湖道义让这部电影全程人物之间充满了冲突戏,从亲兄弟到黑社会内部,无一不是情感和势力的矛盾点,也正是因此,影片才能全程让观众对宋子豪这个昔日黑道大哥产生同情,即便他曾是个坏人,可就是不会恨他。超喜欢这里面周润发的演绎,拿出近几年发哥出演的角色和小马哥一比简直就是天地之差。电影中有一幕是跛腿的小马哥在路边擦完车弯腰捡起阿成丢在地上的钞票,还有坐在仓库角落一个人吃盒饭时面部的特写,与影片开头钞票点烟的春风得意样相对比,简直让人分分钟落下泪来。

一个时代的标志,永远的一个标杆,打破了以往江湖片的旧套路,充满了导演和发哥的内心呐喊,那种不服输似的烟花绽放,那种压抑后爆发的兄弟情深,创造了最经典完美的英雄形象,和以前电影比,英雄更像人,有情还有情绪,和以后电影比,英雄还是英雄,没有纠结黑暗!经典值得怀念!


天天读诗


乱世人漂萍,兄弟情惨烈

不得不说到的一部电影《喋血街头》

剧中逃难的细荣、阿B、辉仔三兄弟从小在石殎尾陡置区一同成长,情同手足,虽然各人家境贫困,年轻的心却从没有失去对将来的幻想与憧憬。之后三兄弟一同前往越南掘金,大赚一笔而光荣返乡(期间阿辉和阿B还涉及一宗命案),在经历了黑帮的血腥背叛、险遭越共屠杀的逃亡遭遇中,三人的友情则逐渐破裂……

令人难忘的兄弟情义

乍一看骨子里满是兄弟情深

实则内核充满背叛和复仇

剧中完美的解释了乱世人漂萍,兄弟情惨烈,有人为了利益而背叛,有人为了性命而背叛,有句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什么是兄弟情深,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检验,人的堕落自私很容易揭露人性的弱点。

富贵同享,患难分离。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见乱世之中,家破人亡,兄弟反目,妻离子散是常有的事。

人天性自私,人生在世,聪明的人才会懂得保存自己

  


啸清风


飘萍又称浮萍,是一种水面上生长的植物,有须根,常常随波逐流,漂流不定。因此表达情感含蓄的古人喜欢用其来表示自己身世不定,就如这浮萍一般。

乱世人飘萍这句话很精炼的描述了在乱世之中,我命由天不由我得无奈。军阀混战,平常百姓惨遭牵连,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现状。也有人说乱世出英雄,但更多的是像梁山108好汉这样的,之前家庭幸福阖家欢乐。而今家破人亡,苦于生计,生不由己而上山当土匪。即使像宋江侥幸爬上高位,也摆脱不了乱世的支配,前有朝廷贪官竭力剿之,后有平常百姓危言耸听,遭受无辜的辱骂,即使从来不做坏事,甚至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也逃不出乱世的支配。一切都是生不由己而为之。如果社会和谐,免于牵连,则谁会放弃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常日子,上山当土匪呢?

再看后一句“兄弟情惨烈”,我们常说要尊老爱幼,彼此谦让,经常有孔融让梨之类的例子让我们学习,要我们把别人放心上,不能只求自己快乐,要有仁者之心。但以上种种都要在和平盛世才能成立。战争年代,手无寸铁的百姓,就如蝼蚁一般,任人践踏,想要保命就必须逃难,这就导致农田荒废,食物匮乏。不得不说,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道德标志和自我约束力几乎趋于零,因此为一口吃的,往日情深义重的兄弟而今兄弟相残、彼此出卖、甚至彼此伤害者不胜枚举。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之境地,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兄弟情惨烈,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人人情惨戚”。

也许咋们生活在这盛世之中,不觉人心的底线是什么,但你看看现今的叙利亚,弱国无外交,欧美国家对其的欺辱如何?咱们也曾经历过,所以看到“乱世人飘萍,兄弟情惨烈”,我们更应该不忘历史,爱护我们的国家。才能不重蹈覆辙。


老师的推荐


出自“喋血街头”逃难的细荣、阿B、辉仔三兄弟从小在石殎尾陡置区一同成长,情同手足,虽然各人家境贫困,年轻的心却从没有失去对将来的幻想与憧憬。之后三兄弟一同前往越南掘金,大赚一笔而光荣返乡(期间阿辉和阿B还涉及一宗命案),在经历了黑帮的血腥背叛、险遭越共屠杀的逃亡遭遇中,三人的友情则逐渐破裂,甚至反目成仇。


写作背景其实是在近代黑社会的动乱之下,没办法置身事外,是则乱世,处于当时背景之下,生存变成了第一规则,蝼蚁尚且偷生,所以背景决定了结局


河洛之神


生逢乱世,人如漂萍。漂萍,无根浮萍,无所可依。人与人感情淡薄,即使是亲兄弟也会因一点利益而反目成仇,拔刀相向。

这说明环境不仅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对人性的的碾压与考验。有人会因此变得六亲不认,穷凶极恶;也有的人会初心不改,不易其志。


半支莲6


乱世人漂萍 兄弟情惨烈

只有关系复杂的家庭/生活环境 才会让自己置于乱世之中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中谁人不是处在乱世之中 只要自己没本事 没实力 别说亲戚兄弟 有些父母也是带有色眼镜看人的

我自己的家族环境可以说是很贴合这句话了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 没钱 你有的就是会乱世人漂萍 兄弟情惨烈 (这只是针对自己原生家庭的看法)


贰拾肆间


一个人人生在世,如果搞不好拿捏不准情感这个问题,就会意乱情迷,不知道你身边有多少情人女人,而兄弟之间的情谊如果搞不好,相比外族来说争斗更为可怕。


永远有多远4714


朱重八于乱世成王,飞鸟尽良弓藏,朱元璋杀尽功臣。


冢虎种花


人若人逢乱世就如同浮萍一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有亲人也不能相见。


寇米根


乱世人命不如狗,很多时候父母都无情,何况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