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催芽中長白毛是怎麼了?

大兒子宮


長白毛就是有一小部分變質了也不能再繼續使用。

大姜催芽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今後其產量、品質的高低,那麼,如何做好大姜催芽呢?

一、催芽前的準備 主要是做好一掰二浸三曬的工作。

1.掰姜種:按照1斤姜種分5~6小塊的原則進行均勻掰姜種,但注意每一小塊上至少要保留1個完整的休眠芽,以備催芽之需。

2.浸姜種:把已掰好姜种放在筐內,分批分次進行浸種,可殺死姜種所攜帶的病原菌、根蛆及線蟲,保證芽齊芽壯。

配製浸種液:在缸內用多寧800倍+海綠素600倍+禾豐鉬600倍+阿維菌素800倍配製浸種液。其中,多寧為硫酸銅鈣鹽,對預防大姜根莖腐爛病(俗稱爛脖子)、姜瘟病等根部病害效果突出。阿維菌素可殺滅姜種表面的根結線蟲,即姜種上產生的“黑頭”。海綠素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再配合禾豐鉬,可促進芽齊芽壯、減少姜塊膨大期裂口。

3.曬姜種:把其攤晾在日光下進行曬種。曬種後,挑選無病、肥大、色好、芽壯的姜種進行催芽。

二、催芽 重點做好催芽床的保溫工作。以家中火炕(長3米、寬2米)作為催芽床,床底鋪設麥秸作隔熱層(厚8~10釐米),注意靠近爐火口處,溫度易偏高,應加厚麥秸層(厚20釐米左右)。而三面牆壁,可用紙箱板或泡沫板進行隔熱。然後,把姜種堆放在催芽床上,最外側最好用泡沫板隔離,注意堆放不宜過高,以80~100釐米為宜。為達到姜種出芽的溫度要求(25℃左右),除爐火加溫外,可外加“一草一膜一被”的保溫措施,即首先用乾燥的麥秸覆蓋在姜堆上,厚度約10釐米,接著再覆蓋一層薄膜,最後覆蓋一層棉被,便可進行催芽。但要注意,每隔10天左右,需把已被浸溼的麥秸(大姜催芽中會散發溼氣,被麥秸所吸收)取出晾曬後再回填或更換新的麥秸。姜種經催芽30天左右後,待大部分姜種已露出花生仁大小的頂芽時,便可結束,最後,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種。

三、注意事項:無論採用哪些方法催芽,關鍵要控制好催芽溫度據試驗,種姜在16度以上即可開始發芽,在20度以下發芽緩慢;如高於28度,雖然發芽較快,但姜芽往往徒長、瘦弱;在發芽過程中以保持22-25度較為適宜。因此,催芽期間,應按種姜發芽要求的適宜溫產出管理。否則,如溫度過低,出芽太慢,影響適時播種,但溫度亦不可過高,尤其是陽畦催芽,晴天中午要特別注意溫度變化,若溫度太高,要適當通風降溫。 





農民可樂樂


表面起白毛是壞了,不可以吃了。看生薑是不是壞了,可以颳去皮看看,肉黃而鮮就沒有壞,軟了,起白毛了最好不要用了。 生薑在腐爛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其中有一種 有毒 物質——黃樟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即使攝人量不多,也足以使肝細胞受到非常嚴重的損害。因此,腐爛生薑應該丟棄,不得食用。 另外,為了使鮮姜不易腐爛或幹縮,可在舊臉盆或花盆裡放半溼不幹的沙子,然後把鮮姜埋在沙子裡面,並經常向沙子上灑點水。灑水不可過勤,也不可過少。

曬姜、困姜過程中和催芽前應選取姜塊肥大、色澤鮮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危害的健壯姜塊,然後進行催芽,又叫“燻姜”。種姜在16℃以上便可發芽,但發芽速度極慢,發芽期很長,經處理60天,幼芽才長到1釐米左右;16~20℃,發芽速度仍較緩慢;22~25℃,發芽速度較適宜,幼芽亦較肥壯,一般經25天左右,幼芽便可長達1.5~1.8釐米,粗1~1.4釐米,符合播種要求。22~25℃為生薑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而在高溫條件下,發芽速度很快,但幼芽不健壯。

如在29~30℃條件下,僅經10天左右,芽長便達到1.5~2釐米,發芽雖快,但幼芽瘦弱。從以上生薑種姜對溫度的要求來看,要搞好生薑生產,必須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催好芽。催芽可促使種姜幼芽快速萌發,使種植後出苗快而整齊。我國南方溫暖地區,種姜出窖後,多已現芽,可不經催芽即可播種。而多數地區春季仍低溫多雨,因而應該進行催芽。生薑催芽方法有:

(1)室內催芽池催芽法:在室內用磚砌一長方形催芽池,高80釐米,長、寬依姜種多少而定。先在池底及四周鋪一層10釐米厚的事先曬過的麥穰,再鋪上3~4層草紙,選晴暖天氣在最後次曬姜後,趁姜體溫度高,將種姜層層平放於池內。堆放厚度不超過50~60釐米,10小時姜種散熱後蓋池,蓋池時先在上部蓋10釐米厚乾草,再蓋棉被或棉毯保溫。

保持池溫20~25℃,經20~30天,幼芽0.5~1.5釐米時,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姜裝於席簍、竹筐等容器內,四周及底部墊塑料薄膜和3~5層草紙,將曬好的姜种放於其中,排好之後,將口封嚴,然後在室內生火,保持20~25℃的溫度。經25天左右,幼芽可長至0.5~1.5釐米。

(2)室外催芽法: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建一催芽池,催芽池有地上式、半地下式2種。地上式是在地面以上壘一個四周牆高80釐米的池子;半地下式是在地面下挖25~30釐米,地上壘50~55釐米高的牆,其餘同地上式,長、寬依種姜多少而定。放姜種前,將乾淨無黴爛的麥穰暴曬1天,鋪於池底10~15釐米厚(若姜塊乾燥,可在麥穰上灑適量溫水調溼),然後將姜種層層放好,隨放姜隨在四周塞上5~10釐米厚的麥穰。姜种放好以後,再在上面蓋5~10釐米厚的麥穰,頂部用麥穰泥封住。

也可不壘池子,將姜種堆放於背風向陽處,四周蓋千草,再用乾草泥封住。為了便於調節溫度,可在建催芽池前,先建一火炕,火炕上部再建催芽池,催芽池四角均有煙囪與火炕的燒火灶相通,以利調節溫度。該催芽方法,堆放姜種厚度一般不應超過60釐米,否則往往因透氣不良致使上、下層溫差大,使姜芽萌發不均,甚至在溼度大時還會引起爛種。為了增加催芽池內部的透氣性,可根據姜種多少及池的大小,在池內姜堆上部留一個直徑15~20釐米的通氣孔,孔中豎插幾把高粱或玉米等作物秸稈,使其伸出頂部。經20~25天即可使芽長到1釐米左右。

(3)席簍、竹筐催芽法:在席簍、竹筐等容器內四周及底部墊3~5層草紙,將曬好的姜種平放其中,排好後將口封嚴,然後在廚房裡用木棍搭成架子,架高2.2~2.5米,把簍、筐放置其上,利用每天生火燒飯時產生的熱氣提高溫度進行催芽。此法在山東省常用。

(4)深洞催芽法:可選地勢高、土層深厚的山邊挖洞貯姜,種姜貯藏期間即可發芽。用竹簍裝好姜放入洞內,密封澗口,4月下旬開洞取姜,此法在湖南省山區常用。

(5)大棚或溫室催芽法:在竹筐或紙箱底部墊一層5~10釐米厚的麥稈或草紙,將曬好的姜放入,厚度30~35釐米,上部蓋一層麥稈或草苦,將竹筐或紙箱放入大棚或溫室內即可,控制棚室溫度20~25℃。此法可縮短催芽時間3~5天。

(6)陽畦及溫室催芽法:在避風向陽處建深60釐米、寬150釐米的陽畦,底部及四周鋪10釐米厚乾草,將曬好的種姜放入厚30~35釐米為宜,姜塊上蓋15釐米厚乾草,最後蓋草苫,有條件的還可在陽畦內鋪地熱線加溫,保持畦溫20~25℃。陽畦催芽法姜種擺放薄,內部通氣好,溫度也較易控制,因而催芽時間可縮短3~5天。

在有溫室的地方,可利用溫室進行催芽,即先在竹筐或紙箱內鋪墊一層厚5~10釐米的乾草,將曬好的姜種盛放其中,頂上再蓋一層乾草,將竹筐或紙箱放入溫室中,可在筐頂再蓋草苫保溫,並保持黑暗狀態。不論釆用哪種催芽方法,在催芽過程中,除控制好催芽溫度20~25℃,不可過低或過高外,在保證透氣的條件下,儘量增加覆蓋物厚度,減少水分蒸發,注意保溼。同時,催芽也應適度,幼芽適度標準為芽長0.5~1.0釐米。











農村巧姐


大姜催芽中長白毛?

首先要注意姜在催芽之前的選種、溫度等一系列做法是否正確。

1、姜種的催芽前處理:

選擇持續晴好天氣晾曬,晾曬的目的不僅是利用陽光殺菌,最主要的是利用陽光溫度激活姜塊的生物酶,使姜塊從儲存空間的休眠狀態進入萌芽狀態,晾曬時氣溫要在16℃以上。

2、姜種晾曬程度:通過晾曬姜種提高姜塊體溫,增強了姜塊植物酶的活性,促進內部養分流動,從而加快出芽速度,晾曬減少了姜塊表皮水分和姜塊表層自由水含量,防止了催芽過程中的黴爛現象,必須注意的是,姜種不可晾曬過度!以姜塊表皮發白為宜!

3、在大姜困姜過程中,溫度也就10度左右,但是就有小部分姜長白毛,而且是在掰過的姜的斷面處。

4、還有就是在大姜剛剛開始催芽過程中的前3天裡,長白毛想象特別嚴重,有70%的姜在斷面和頂頭都長白毛,白毛似棉絮狀

5、生薑催芽要選擇在生薑播種前20-30天為宜,根據播種量,(山東地區一般每畝有效播種量450kg左右,)選擇一個合適相對封閉空間,空間內儘量不能有光線進入,催芽空間要提前2-3天加溫除潮,然後用塑料簍或者其他容器盛放,放置離地面50CM處,進行加溫催芽。

6、第一天至第十天催芽空間溫度以28-32℃為宜,夜間以20-22℃為宜,第10-20天,白天溫度以22-28℃為宜,夜間以20-23℃為宜,第20-30天白天溫度以18-22℃為宜,夜間儘量始終保持20℃。經過精心催芽,待大部分姜種露出花生仁大小頂芽,催芽即可結束。

7、特別注意:空間催芽空間內氧氣充足利於生薑開始發芽及生長,保證姜芽健壯。

8、根據你的具體環境問題,可以看看溫度及氧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瓜農老劉


很高興來聊這個問題,以前我家每年種姜催芽困姜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兒。不過我還是挺喜歡吃薑的,每頓飯菜少了姜蔥蒜就感覺沒胃口吃下去。

在種姜催芽前要選優質芽頭多的生薑進行消毒處理後襬晾進行曬種選種放入催芽床進行蓋復適量厚度的溼松沙土進行催芽。為達到姜種出芽齊溫度要求在25℃左右為宜。如果催芽期間溼度或溫度過高及其外來因素的不確定,會導致姜種長白毛或壞掉的可能。

姜種經催芽30天左右後,大部分姜種已長出花生米大小的芽子,這個時候就可以移地栽種了。


民工阿偉


應該注意事項

為達到姜種出芽的溫度要求25℃左右,除爐火加溫外, 可外加“一草一膜一被”的保溫措施,即首先用乾燥的麥秸覆蓋在姜堆上,厚度約10釐米,接著再覆蓋一層薄膜,最後覆蓋一層棉被,便可進行催芽,保持溼度。但要注意,每隔10天左右,需把已被浸溼的麥秸(大姜催芽中會散發溼氣,被麥秸所吸收)取出晾曬後再回填或更換新的麥秸。

姜種經催芽30天左右後,待大部分姜種已露出花生仁大小的頂芽時,便可結束,最後,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種。





歡樂棗農


提到大姜很多人肯定是熟悉的,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生薑,現在生薑的品種還比較多,那種老一點的生薑可以當作配菜來吃,平時我們吃的很多菜裡面都需要用到生薑的,因為生薑是可以用來幫助去腥的。另外像嫩的小生薑可以醃製起來,這樣就能夠當作小菜來吃了,早上喝粥的時候吃也不錯,不僅是口感好同時也是有營養的,生薑還可以幫助驅寒氣。

大姜的種植是通過播種的方式來完成的,但是催芽可是很關鍵的,必須要經過催芽才可以保證大姜的正常生長。但是很多的新手並不懂催芽的方法,其實大姜的催芽有三種方法,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第一種就是陽畦催芽法,要先挖一個陽畦,尺寸可是要把握好的,最好是寬度在15米,深度是在0.6米,底部還需要鋪上一層乾的稻草,這些都準備好了之後再將大姜的種子放進去,大概堆高成30釐米的厚度就可以了。然後再用地膜給蓋好,在晚上冷的時候再鋪上一層稻草,這樣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成功的催芽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蒸籠堆砌法,這個是需要準備火炕的,很多農村地區都是有這樣的火炕,要將大姜種子都堆積在火炕上面,堆積的方法也是有講究的。

第三種方法就是溫室催芽的方法,這個方法使用的是最多的,同時也是成功率最高的。要先在溫室裡面準備一個乾的稻草,然後將生薑放在溫室的稻草上面,溫室的裡面的溫度也是一定要控制好的,溫度最好是控制到20到23度左右,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催芽成功了。

其實在催芽之前還需要先選種,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種子才可以,大姜的種植時間一般是在三月份,要是選擇了合適的種子,這個時候種植是最關鍵的。姜塊要選擇肥大的,然後表皮看起來也是有光澤的,質地一定要堅硬不能是軟化的,最關鍵的是沒有蟲害的生薑才可以。然後就是曬種,但是要先將生薑給掰開,掰開了之後才可以曬種,這樣可以曬死上面的細菌,同時還可以有利於生薑的出芽。在曬生薑的時候最好是攤開的薄一點,這樣在曬種的時候可以更加容易翻動,曬種的時間一般在一週左右就可以了,接下來就是催芽的環節了,至於催芽的方法上面已經提到了,不管怎麼說做這些準備都是為了幫助催芽成功。

個人認為大姜的種植還是挺難的,但是催芽的這個環節肯定是不能忽視的,要是忽視了這個環節會直接影響到出芽率的,結果大姜的產量也是會直接受到影響,所以說大姜的種植需要足夠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在種植之前先去學習,尤其是一些大的種植戶,採取的是大棚的種植,因此一定需要專業的種植經驗才可以,只有做足了準備才可以幫助種植成功。






周遊世界的魚


【慶雙與三農同行】大姜催芽中長白毛是怎麼了?──是被腐爛性的真菌侵害了,白毛是此病菌的菌絲體。要知詳情請往下看。

生薑品種較多,適應性強,產量高,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是大眾化的調味品,尤其是正處在生長中的嫩姜更受人們的喜愛。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種植生薑,有多年栽培生薑的經歷,現對題主的問題作以回答。

題主問大姜催芽時長白毛是怎麼了,其實是催芽的大姜早在催芽之前就已經被病菌侵害了,只不過以前大姜在貯存時溫度沒有催芽時的溫度高,病菌還在大姜體內繁殖生長,還沒有長出大姜體外,而被人誤認為大姜還是好姜的緣故。

●病原菌:從大姜體內長出的白毛是一種腐爛型的真菌,病菌種類不詳。

●病菌侵染途徑:此菌存在於土壤和貯存窖內,大姜在土地中生長到中後期,此菌就開始侵染姜體。到種姜收穫後進入貯存窖內,此菌繼續在姜體內生長繁殖。隨著病菌的不斷生長,受害嚴重的種姜在貯存窖內病菌就會從姜體內長出白白的菌絲,長達5一8釐米。

有些種姜在入貯存窖以前雖然是好的,但在貯存的過程中,分佈在貯存窖內的病菌也會侵染健康的種姜。

●病菌侵染的適宜條件:在大姜貯存的過程中發現,此菌喜歡在較乾燥的環境中生長,在貯存窖內越乾燥發病越嚴重。在貯存窖內,溼度過低種姜失水也多,姜體表麵灰白,更有利於病菌侵染。切開長白毛的姜體,肉眼可以看到斷面的顏色水浸狀,不鮮豔;用鼻子聞,則可以明顯的聞到一股水黴臭的怪味。

而貯存窖內溼度在55%─65%時,種姜表面較溼潤,也不失水,顏色鮮豔,不利於此菌的侵染,貯存的種姜完好,很少有被侵染的種姜。

●大姜在催芽時長白毛:在用已經被此病菌侵染的種姜進行催芽,由於催芽的環境溫度高,而溼度偏低,有利於姜體內的病菌迅速生長繁殖,從而很快從姜體內長出白毛,則此病菌的菌絲體。

●大姜長白毛的解決辦法

○在大姜進入貯存窖內之前,要對種姜嚴格挑選,儘量不把帶病的大姜作種入窖貯存,從源頭上減少病姜的幾率。

○在大姜入窖貯存之前,將貯存窖清理乾淨,用10%的石灰清液對窖內全部潑灑,既可增加窖內的溼度,又可創造鹼性的環境,不利於病菌的生長繁殖。同時,由於窖內溼度達標,大姜姜體不失水分,不利於病菌的侵染,而且顏色也鮮豔。

○在大姜催芽時,掰開種姜,如果掰姜的聲音清脆,而且斷面顏色鮮豔無異樣,則基本可以斷定是好姜,沒有被病菌侵染;如果在掰姜時的聲音沙啞,而且斷面顏色也不符合此品種的形態,用鼻子聞有淡淡的水臭味,則表明種姜已被病菌侵染,不能再做種栽培,要堅決剔除不用。

○在大姜栽種時,可用殺菌劑代森錳鋅加福美雙混合稀釋後,將種姜放進藥液中浸泡半個小時,對病菌的防治也有明顯的效果。


慶雙


大姜沒有白毛病,那是白絹病。防治:可以用霜黴威、烯酰嗎啉、霜脲錳鋅等藥劑噴霧防治,在種植時用敵克松、多菌靈、嘧菌酯等藥劑拌種後再種,也可以防治


China文明哥


大姜催芽中長白毛是黴爛現象。


三農致富路上


溫度沒有控制好,捂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