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有些農村人生育也不那麼積極了?

KMOY013545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進步,錢越來越難賺,物價越來越高,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培養孩子成人代價越來越大。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是四個老人一個孩子,真的是負擔不起,好多家庭也不像以前那樣必須要孩子,或者是必須要男孩。我們家有鄰居,大閨女快四十了,因為當時農村的思想,必須要男孩傳後,生了七個閨女,最後也沒有兒子,但是孩子太多,就打消了繼續生的念頭。其實都一樣,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隨著觀念的改變,社會的進步,農村選擇生一胎甚至一胎都不生的越來越多了。




王冠男海鮮


你好,我是驍驍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是養不起。大的方面不說,只拿我自己來做例子,生二寶之前,大寶的衣櫃一直是滿滿的,每次上街都是大包小包的給大寶買零食回家。生二寶後,二寶現在已經四個半月了,還只有三套內衣三套外套,上街也最多給大寶買兩三樣零食了。

其次,很多人願意丁克,沒有孩子的話,兩個人可以過得自由自在,想去哪去哪。操心也很多,人也不會很累。





驍驍媽


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小伊,我從小在河南的小村子裡長大,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現在農村人生育也不積極了,一家一般都是兩個孩子,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以前的農村生育現象

我小時候還是計劃生育非常嚴的時間,我記得那時候家裡很窮,計劃生育的工作人員每年都來我家拉糧食,不交錢也沒糧食,就把我家唯一值錢的拖拉機開走,不交錢就不允許開回來。

在八幾年和九幾年的時候,河南農村生孩子特別積極,我們村有的一家七八個孩子,這樣的家裡都是女孩兒多,他們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就想要個兒子,所以就會生很多孩子,就算吃不上飯也要繼續生孩子。有的父母為了生孩子在懷孕後去住孃家,甚至住在田地裡、樹林裡,直到我上初中的時候,還有為了躲避計劃生育住在我們村的孕婦。

如今農村一般也都是兩個孩子,都主張一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很少再有出現一家三四個甚至更過孩子的現象。

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1. 觀念的改變。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養兒防老”,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兒子是傳宗接代的象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沒有兒子,那麼以後就無法面對自己的先人,所以就看到農村以前的有個現象,前面幾個都是女孩兒,就會繼續生孩子,就為了一個兒子。如果兩口兒沒兒子,媳婦兒就會被公公婆婆看不起,也會被鄰居看不起。但是現在主張男女平等,雖然有些地方也還有“重男輕女”的陋習,在年輕人心裡已經好很多了。


  2. 法制的進步。以前農村家長仗著自己兒子多,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負人家少的人家,他們走在街上都好像高人一等。這個我真的深有體會,我奶奶就我爸爸一個兒子,我鄰居他們兄弟三個,在我小的時候我爸媽就經常被他們欺負,我們蓋房子都要給他們讓出來一部分宅基地,這種情況直到我上高中後才有所改善,他們真的特別勢利眼。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誰都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再是那個依靠人多來欺負弱小的時候了。

  3. 經濟的壓力。我小時候養孩子可沒有這麼精緻,那個時代只要有口吃的,能養活就可以了,反正農村人地裡種著莊稼呢,養活一個孩子需要糧食,在多養活一個孩子大人少吃點也就夠了;一件衣服本來就是別人給的,還要老大穿完給二孩兒,二孩兒穿完給三孩兒,爛了就縫縫補補還能再穿兩年。現在可是不一樣,現在小孩子在四五歲之前都要喝奶粉,一個月少說兩三千塊錢;大一點上幼兒園,都是按月收費;上小學和初中要去縣城,有些家長還要去縣城陪讀。男孩子長大有出息了還好一點,沒出息了再農村蓋房娶媳婦兒,我老家彩禮16萬起步,還要有房子有車,娶媳婦兒六十萬都不富餘,要是三四個兒子,恐怕一輩子掙得錢都不夠。

  4. 生活品質的需求。以前的老人覺得生活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的80後和90後不一樣,他們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區追求,他們為自己而活,追求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兩個人能掙錢就那麼多,孩子多了,兩個人的生活質量自然要降低,所以也會考慮不要那麼多的孩子。

結語:隨著農村人觀念的改變、法制的進步、經濟壓力以及夫妻生活質量的追求,農村人生育也不再積極,我覺得是一個好現象,是計劃生育的效果,是農村人的進步。

以上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關於“農村人生育不那麼積極的原因”的回答,您覺得我說的對嗎?歡迎留言!


伊人間


你好,我是【至愛是清歡】,計劃生育從1982年開始全面實行,到2016年結束。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人們的生育觀念從過去的不讓生也要生,頂著罰款也要生二孩甚至三孩的觀念,逐漸轉變成叫生也不生。

我這一代,在農村,幾乎每個家庭都是三個孩子,那時人們的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比較多,很多農村人就想要一個男孩。基本上沒有獨生子女的現象,或者說很少。

當然,我爸那一代超生現象特別普遍,比如我爸就兄妹六個,我媽兄妹八個。村裡弟兄七八個很普通,屬於普遍現象。

現在這幾年,基本上都是隻要兩個孩子,甚至只要一個孩子,重男輕女的現象也變少了。當然也有要三個的,比如我姐,也許因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許是因為有兩個閨女沒有兒子覺得少了點什麼,家裡現在是三個孩子。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生育不積極呢?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一是開始講究生活質量了,或者說重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二呢生、養、育一個孩子花費太多,從生下來到上學,一個孩子要花數十萬,還不算孩子大了結婚買房之類。

還有現在生女孩比男孩吃香,男孩長大後,娶個媳婦真的不是說話那麼簡單,彩禮、房、車,下來基本都得百十萬。也聽過一個故事,農村有一家,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再次懷孕後去檢查,沒想到來了個雙胞胎,兩個都是男孩,這種情況如果放到七八十年代,那是天大的喜事,聽說後來母親哭著把一個孩子送人了。

市場經濟下,生活成本的提高是農民們生育觀念轉變的主要原因,我小的時候,老一輩養孩子的觀念是,管吃管喝讓孩子長大,為他娶妻就算撫育成人,而現在的“養孩子”並不是如此,有人計算,一個小孩從出生到上學,再到結婚,父母沒有百十萬交待不了。

或許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想問一下,你們那裡年輕人的生育觀念有沒有變化呢?






至愛是清歡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也是我目前現在遇到的問題。

首先現在農村生活壓力也有點大,不比我小時候那會了,就是窮養,有啥吃的哥幾個分,穿的老大穿了老二穿了老三穿,接著就是我穿了,再看看現在的小孩,誰家不是嬌慣著養,還跟別人家比,還上保險,大點了上幼兒園,平時的零食啥的,花的錢多了去了,一年下來一個小孩就得好幾萬,這對於不富裕的家庭也是筆大花銷啊。

還有就是大人們也不想多生了,比如我吧,我想要,老婆不想要,主要怕偏心,怕自個不能一視同仁,還有是一個小孩可以把所有精力、物力供他吃喝,倆小孩呢這所有的倆孩就平分,差距就出來了。

再一個現在小孩一般都是家裡老人給看著,現在普遍結婚晚,第一個孩子生的也晚,要第二個的話老人也上歲數了,沒那麼大精力看倆孩子了,自個倆口子呢還得上班掙錢養一大家子。

綜合呢,還是沒錢,看看有錢人誰家不是最少倆孩子啊。

圖片都是以前拍的,希望大家不要誤解,疫情期間都有家裡待著沒有出去玩過。





外號石頭


主要還是現在生活壓力大。我住在農村裡,感受很清楚。首先現在生小孩養大不像以前我們80年代及之前的孩子,只要能吃飽飯長大就好了,不用買新衣服,都是有的衣服穿就好了,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老大也是做一兩套衣服或者撿別人的舊衣服穿。有點病痛,也就農村裡找赤腳醫生或者知道誰會草藥火灸就治好了,也不用花多少錢。不過當時醫療條件也沒那麼好,也確實有好些孩子被病情耽誤的。

以前也不用買玩具,都是田地裡山上玩。想要玩具自己總木頭竹子什麼的自己做。上學了也基本上沒有零花錢的,不住校就來回家裡吃飯。住校了就帶油鹽米菜去學校裡蒸著吃。

不上學的時候,就幫家裡幹活。小就放牛看鴨子拔豬菜餵雞什麼的。再大點上山砍柴,下地裡幫忙幹農活。

以前養大一個孩子主要是上學費用是大頭。生活費用很少,因為基本上都是懂事起就會幫家裡幹活了。

而且以前養大的孩子都不嬌氣,也不會那麼叛逆,也比較懂事,也就是窮人孩子早當家吧。

大孩子會幫忙帶小的,也會有責任心。大人就可以不會整天被小孩纏著。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了,養的孩子也就比較講究,社會環境也不一樣了。吃穿要好的,玩具要買多。又要上幼兒園不小的開支。村裡的小學基本上很少人,大部分村裡小學只辦到四年級。五年級後要去鎮上了。去鎮上讀,遠的又要去鎮上住。長期住鎮上,什麼都要買,而且農村裡的物價比大城市裡還貴。所以在農村鎮上生活成本真不小。而且農村裡年輕人大部分都出城裡打工了,缺乏勞動力,老人家帶孩子,或者夫妻其中一方在家帶孩子。這樣的生活開支也不小。現在孩子上學雖然說九年義務教育免學費,但是平時生活費不少,一個星期一個學生要100元甚至更多生活費。

而且現在孩子接觸信息多,很難管教,特別是隔代帶孩子又寵愛,孩子也很少幹活,也不懂事。就是很會玩手機[捂臉][捂臉][捂臉]玩遊戲。讓父母頭疼。

現在農村裡男孩子長大了要娶老婆,又要房又要車什麼的經濟條件要求。父母壓力都很大。所以現在農村裡基本上家裡有個男孩的,基本上都是想要女孩了。不像以前都想男孩多好。



鄉村傳統釀酒手藝人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家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下邊的農村的,我們這邊農村和城市也沒我有啥區別了,養一個孩子得多少錢啊,農村現在賺錢一年比一年難了,很多人都把孩子扔家出去打工了,孩子都跟著爺爺奶奶,那孩子沒有爹媽在身邊多可憐啊,很多父母就是因為這種離別苦才不要二胎的!有一個孩子這樣都可憐的不行了!

再有就是一個孩子連上學連吃飯一年得多少錢啊,如果第一胎是男孩二胎是個女孩子還好,要是再來一個男孩那就是要命啊,你知道就我們這農村取個媳婦得多少錢嘛,連樓房再加上結婚,汽車,彩禮,60--70萬啊最少,條件好一點的100左右也不是什麼稀奇事!要是兩個小子你可想而知,那我們這輩子就算交代啦,呵呵,要的起孩子養不起,養的起孩子取不起媳婦,這就是我們這邊的現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同感呢,有同感的加個關注點個贊再走,謝謝啦!





原來ai一直在


以前農村孩子出生後因為家裡窮,說句難聽的只有口吃的餓不死就行,老大穿過後衣服留著下一個孩子穿!農村人都是靠自己家裡幾畝地過活,

現在的社會從懷孕一直到孩子長大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家於農村人來說可能超出過家庭的承受能力,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給孕婦買各種補品,去醫院檢查之類,孩子出生後這個費還要增加,各種奶粉,尿布溼等等各種開銷,

孩子長大後要上學,幼兒園到大學這個費用就更多了,所以現在不僅農村人,城市人更是有很多人對於生育充滿了擔憂!


木木的小木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講講我的情況吧,我是80後有三個小孩,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最小!當時我們零幾年的時候結婚生小孩,感覺只要有的吃,有的穿給他們,然後能供他們讀書就OK了!然後隨著這個時光的推移,小孩長大了,上高中了,上初中了,上小學了,漸漸地發現這個教育成本開支越來越大了!並不是像以前所想像的能給他們吃好穿好就好行了,隨著我們社會經驗和見識的增長,我們也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都想在孩子上面多多培養他們,多付出對他們的培養!可見多生小孩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個開支費用的確是非常大的!至於為什麼現在有些農村人不那麼積極生小孩呢?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因為多生一個小孩,這個生活成本就大幅度提高,在農村原本生活比較拮据的家庭,如果要培養一個小孩子成才,的確要很大的成本開支,現在不是說小孩生的多就是好,小孩培養好才是好!現在農村人的意識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了,思想覺悟也提高了,都覺得要培養小孩才是農村人的出路!

第二個就是現在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給我們的工作生活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力,與之倍增的生活壓力也大大提高了。而且現在的人追求的不單單是生活上的溫飽問題,而是更注重於生活質量方面的提高。如果小孩生多了,生活等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現在這些人沒有像以前老輩那樣能吃苦耐勞,那麼有耐心,往往他們更偏向於自由自在的生活,誰都不想那麼辛苦那麼累,以至於他們都不那麼積極生育!

總而言之,現在的人受生活工作竟急爭壓力大和攀比心理的嚴重影響,他們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他們不再那麼積極生育了!謝謝大家!


湘村金姐


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農村生育力高一點。就拿我老家我們這一輩來說吧!我們有部分留在省會城市。全是一個孩子都有房大部分有車。留在老家的一部分全部2孩子,大部分自建房個別縣城買房,唯一共同點就是都生了二胎。而我問了好幾個留在城市的是否考慮生二胎答案都是不生,只想把這一個孩子培養好。我自己也是一樣的想法。但是老家的人是都覺得必須要生個二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