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國家為了能夠成為天下霸主而不停的廣納賢士,只有人才濟濟的國家,才能發展更多的更完備的社會體系。這個道理在當時可謂是人盡皆知,戰國七雄每個國家都有那麼幾個響噹噹的謀士名號,而作為曾經一朝天子的周天子手下,卻是資源乾涸。

周朝作為黃帝的後代,在討伐了商之後便成為了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們以分封制、宗法制來管束天下,冊立了諸個諸侯國來分掌江山。但是後期的諸侯國國力強盛,從而讓身為主國的周國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中,有著三十代傳承的周國,最後竟是毫無體面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一個國家想要強盛,少不了在對自己過去不夠先進的社會思想進行改革,用新的方法來更正秩序。周天子其實也有過很多次的改革,只是沒有想“商鞅變法”一樣成功。早在一開始,周國國庫充裕,兵馬強盛,有將士十餘萬,是普通諸侯國遠遠比不上的。

畢竟,分散權力對於任何一個皇帝而言都是需要轄制和注意的,所以一開始諸侯國對於周國毫無壓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周國故步自封,為了維護和繼承下去老舊律法,而導致發展速度比不上週圍的諸侯國了,再加上,周國皇位之爭動盪根基,讓國家軍事受到了創傷。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用國土來平息戰亂成為了周國的慣用手法,一次次分割,更是使得國力降低。周厲王繼位的時候,同樣想用改革來整改國內局勢,可是這個時候的周國已經是不堪重負,人心不睦,階級鬥陣嚴重,為了維護利益的自私貴族毫不在意整個國家的形勢。

在周宣王在位的時候,父業子承,但是他選擇了一條以民眾為中心的改革手段,這讓西周在百姓的支持下,有了最後的迴光返照,可是由於蠻夷國的多次挑釁和挑起戰亂,西周大敗,國家搖搖欲墜。

到了周幽王這一代,亦是更加不爭氣,西周敗給了王位爭奪戰,周平王倚靠著其他諸侯國的援助才勉強恢復了國家的運營,但是遷都洛陽此舉,實在是將整個周國置於了戰爭的中心點,在晉國、楚國、秦國和鄭國之中,周國顯得尤為卑微。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周王室的勢力日漸削弱,人口、經濟、兵力都遠不如其他的諸侯國,甚至於,面對鄭國這種小國家都要卑躬屈膝,西周成為了大國徵兵他國的籌碼,只有表面上的天子之稱,再無手中滔天權勢。

當然國力孱弱的周國無權插手其他國家之間的紛爭,再加上週國對於傳統的執拗和其本身貴族體系的複雜,讓它是沒辦法改革更沒辦法壯大,在三家分晉國和田氏伐齊國的時候,身為周天子卻不敢發出質疑,還違背族制冊封了這些國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當然,人才的選擇有兩個決定因素,一個是國家求賢若渴,國家的首領大力招攬人才來,第二種就是,聰明的人審時度勢,選擇跟著那些未來前途無限的大國來一展宏圖。而早就在諸侯國中顏面全無毫無權威的周國,甚至不配去邀請人才。

縱然是有商鞅、呂不韋這樣的才賢去給周國效力,但是處在包圍之中、國力薄弱到連皇帝的葬禮都付不起的周國,又有什麼樣的吸引力和契機?縱然是商鞅這樣的人才,也是在離開魏國之後去了秦國,從而使得秦國在變法之中成為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分級制度,讓天子根本無力去邀請士者來助力國家。周國本就在廣納賢士這一方面遠遠比不過其他的國家,他們對宗室的依賴程度讓他們無法去信任和使用有才智的士者。

因此,一個主觀意念不情不願,客觀情況國力衰微的國家,本就不受人才的青睞,在那個時代,人才是一個值得國家去爭取的資源,比不上秦孝公、趙武靈王、魏文侯這樣的賢主,又比不過國土廣闊實力強勁的諸侯國,周國早就是強弩之末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為什麼不投奔正統的周王室,而選擇出仕各諸侯

所以在秦國準備統一天下的時候,他們最先拿下的就是周國,博得了曾經的權威,對於他們稱霸天下便是拿下了一大信念上的優先權。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實在精彩,又實在惋惜,掉落谷底的周國,其實也是自己一步步縱跳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