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老人只要是能自立。就儘量不要去子女家住,不去養老,網友們我的做法對嗎?

東北的海哥


這樣理智的做法,誰不贊成呢?

不過聰明的老人也要根據真實的狀況適時示弱,請求兒女幫助,才是對自己負責。

不去兒女家住,不去養老,對自理的人來說,其實是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不用連累子女,以自己的心意過每天,多愜意!

每個老人在身體日漸衰弱時,心理訴求隨之而來,希望子女時時關心,處處呵護,需要子女給予安全感,而不是被人嫌棄。

養老問題大家都會遇到,狼狽的老去誰也不能避免,力所能及時儘量享受生活,含飴弄孫,幫助子女,在老去時才會得到善待,得到贍養。


138see


非常對,老人最好不要和孩子們住在一起。住在一個小區或者近一些就是了。

老年人和年輕人住在一起,生活節奏不一樣,生活方式不同,時間長了即便是親生兒子一樣鬧彆扭。

我堂妹的女兒去年結婚有了寶寶,她從老家來到天津帶孩子。女婿是個不錯的孩子,挺懂事的,但是堂妹還是覺得住在一起很不方便。

首先吃上,女婿是東北人最愛吃米飯,我們是河北人以麵食為主,包餃子吧人家不愛吃,可是也不說什麼,就是吃幾個就不吃了,你說說下次還怎麼再包。

再說住,房子到是不小有兩個廁所,但是廁所離孩子們的臥室特別近,她晚上上廁所覺得不太方便。還有每次洗完澡,不管多熱都要裹得嚴嚴實實出來。同理孩子們也是這樣。夏天女婿也是穿的比較規矩。

花錢更不一樣。孩子們單位不錯掙得也多,那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用堂妹的話就是一點不知道節約,瞎買東西。孩子們可不愛聽這個。

所以說不要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各有各的住所,哪怕小一點也要自己住,否則矛盾來了再分開就不好了。


王趙旺


聰明的老人只要是能自立,就儘量不去子女家住,不在哪裡養老,這種做法很好,免得討人嫌,能自立自強最受人尊敬,最有尊嚴。


1小風車1


你說的完全正確,人老雜病多,人老愛管閒事。和兒女住在一走,他們的生活方式讓老人很難習慣。我就不愛跟兒子住在一起,怕適應不了。我老伴走了好幾年,自已有退休金,在農村有四間大瓦房,外加前面有倒制門房,自已還有園地,一個人過,感覺停好。兒子在城裡安家,有事忙不過來要我去照顧下孫女,我去了最多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大禮拜我就回家。要是需要長時間,我也會這樣。雖然花點路費,但總覺得這樣停好,兒子不同意我來回跑,叫我住在他家,我沒同意,告訴他這樣做我兩邊都放心。其碼不能打擾他們小倆口休息空間。再說做為公公,在兒子家常住,對兒媳也不怎麼方便。所以說老人在能動時,儘量少去他們,現在通信也方便,給兒女們一種牽掛,總比在一起產生矛盾好。要是走不動了,趕緊去養老院。知道病常無孝子,何不找個地方任人擺佈,其碼每時每刻都有人。


和為貴1682


聰明的老人只要是能自立,就不去子女家住,不去養老,網友們我這樣做對嗎?

今天我來說一下我的好朋友叫英英,今年65歲了,老公73歲,生育了3個女兒,一個兒子,英英和老公一起收破爛的,日子過得很辛苦

事情發生在前7年,那時候女兒都已經出嫁了,兒子也結婚了,生了一對子女,很可愛,鄰居們都很羨慕英英,終於熬出頭了,以前的辛苦沒有白費,現在享福了,因為兒子媳婦回來接英英夫妻倆去城裡生活,和她們在一起,英英夫妻倆心裡很高興,整天可以見到兒子媳婦最重要的是孫子孫女甜甜的叫著爺爺奶奶的時候,那心裡美滋滋的,無以言表,英英想媳婦也很有禮貌,常常爸爸媽媽的叫著感覺很好,以前都擔心跟媳婦不容易相處,看到現在的媳婦這般對自己,心頭的疑慮就沒有了,我只有一個兒子媳婦以後有錢也是她們的,買菜什麼都是英英出錢,媳婦說媽媽買菜的錢不能你來出,你把錢留起來自己手上有錢方便些,英英覺得好高興,這媳婦很為自己想,真的是個有福氣的人,住了一段時間,兒子說準備買房子,英英把所有的錢取出來給兒子,這是我和你爸所有的積蓄,我們老了也沒能力掙錢了,以後都指望你了,差不多過了半年,兒子的店鋪要拆遷,沒辦法要去找店面,好的店面不好找,另外錢也不夠,看著兒子到處湊錢,英英看不過去,就像女兒借了3萬給兒子,總算店面解決了,店面解決了,還要裝修,裝修的錢還沒有著落,這次媳婦向婆婆開口,有沒有錢先借一下,等以後有錢了我們會還給你,英英手裡真沒錢,可媳婦不相信,她覺得婆婆應該還有錢,就是不願給而已,後來的事情你也能猜到。第二天,英英和老伴一起回到了老家,繼續收破爛

聰明的老人只要自己有能力,還是自己住,畢竟有代溝,自己照顧好自己,自己自由,子女們生活的會更好,如果可以的話偶爾去看看晚輩,這樣會更好


黃梅嬌


說的太對了,我就是這樣做的,我也是一個聰明人吶。人生不易,到老更難,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養兒防老,現在也不靠譜了。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住房,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養老錢,在身體能夠自理的情況下,就是兒子姑娘孝順,也不要去子女家。

我今年68歲,老伴70歲,自己單獨生活,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早晨願意幾點起來就幾點起來,想吃啥,老伴就做點啥。兒子也非常孝順的,兒媳婦兒也挺好,但是再好在一起也不行,舌頭沒有碰不到牙的,兩代人在一起生活,吃飯吃不到一起,說話也說不到一起,有了矛盾再分開,那是下策。等到身體不能自理了,就花錢僱保姆,儘量不給子女添麻煩。


劉井隆


你們都是高明老人。我不是。我是農村。靠的是土地。靠的是兒女。靠的是同心協力。才能把事兒辦起來。

好多老人說自立。那是有工資。有底氣。孩子都有班上。有固定工資。可以單打獨鬥。才可以有這樣的豪言壯語。

我們不行。農村那點兒收入。如果不集中起來,什麼事兒都辦不了。

我與兒子一起,供他姐大學讀完。之後才有力量。給他娶媳婦。

媳婦家的習慣,父子間經常惡語相向。他父親對他爺爺也不敬。結婚後把這種習慣也帶到了我家。對老人說話也毫無敬重之意。

我們自己家。大人孩子。說話從來和顏悅色。非常和諧。來了這麼一個上躥下跳的東西。非常接受不了。吵了幾架。也不見好轉。

之後掙錢是自己的。在一起吃飯。老人做,老人買,他們管吃。安心的打工。作生意。生孩子全我們管。他全是享受。沒法再說什麼。

棚戶改造進城買了個商鋪。掙了點兒錢。又生個孩子。把我們僅有的三年單過的好日子。強制結束。給他們進城看第二個孩子。業務是看孩子做飯,花自己錢買菜。把自己僅有的錢都給他們做生意。現在三樓買兩個對門住宅。

囉嗦一大堆。想說一個意思。從能勞動一直在一起。家裡的每一份成績都有你的,時間長了毛病就互相習慣了。就能接受你的存在。如果不同心協力。根本也辦不成事兒。

我家商鋪與住宅樓。20米遠。到老的那一天。順手都可以管一下。我們沒工資。只有靠兒子。至於他明天管不管。那就是他的事兒了。現在是一切正常。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沒人敢對我們不敬。


不會開的花蕾


說的很對,現在老人和孩子們的觀念都不一樣,住在一起真的會有很多矛盾。

比如早起,孩子們上了一週班,週末好不容易睡個懶覺吧,老人又嫌這嫌那。我家公公就是這樣,我們平時不在家住,他能自己做飯,我們週末回家了,早晨要睡個懶覺吧,他就在窗戶外面叫,讓我們起來給他做飯吃。真的很生氣。所以寧願住對門,也不要住一個屋簷下。很多不便。


在水一方yhp


我認為和子女住一起的老人比較聰明!首先老人比較積極向上、與時俱進,和子女之間的代溝不存在什麼矛盾,老人會尊重子女,不管、不參與子女的任何事情,即便發生些小矛盾,也會念及子女平時的孝順和工作壓力,也會包容體諒他們。平時身體好時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身體不好時子女也會盡力照顧,如我前二年患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病渾身不能動,是女兒陪同我看病,並每天開車送我去醫院做理療,共去醫院做了40次理療方治癒。我深深感到和女兒她們住一起是利大於弊,特別是現在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總是女兒會第一時間陪我看病。和女兒住一起,不僅每天大家能其樂融融地享受豐盛美食,而且也學會了網上購物、用微信、支付寶購物結帳.....為此,我的二親家常常羨慕我說有三個女兒!(還有15歲的二雙胞胎外孫女也經常教我上網知識)


鳳兒大寶貝


很對呀,我爺爺奶奶一直是這樣做的,後來爺爺去世了,奶奶加全日保姆一起住,到現在也七年了。

奶奶今年九十歲了,五個子女,經濟條件都很好,但奶奶就是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寧可自己住,她家就在醫院對面,門口有超市,很方便。子女每天輪流來看看,帶點吃的,這種狀態雙方都自在。

我覺得老人是否會選擇自己住,跟老人的文化程度、成長背景和離退休前的工作、離退休後的收入有很大關係,農村出來的老人可能傳統觀念強加上沒收入,想讓子女養老。我爺爺是解放前工作的離休老幹部,級別就不說了,反正離休金一個月一兩萬那種,奶奶是科級公務員,也有大幾千,沒經濟壓力,保姆費生活費一個人的工資也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