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出一個令讀者至始至終十分討厭的主角是作者的成功還是失敗?

恍惚面對世界


這是成功的。

有句話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漢姆雷特。不同的人,看了同樣的一本書,對於書中的主角、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文學作品講究的是藝術性,並且一般都能反映出社會的某些問題,要麼是歌頌,要麼是批判。

主角有我們說的善惡之分,但是善惡的程度在不同價值觀,不同的認知侷限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偏差。可能,在我看來是善的,在他看來會是惡的,我他看來是惡的,在我看來可能是無可厚非,也是善的等等。

讓讀者印象深刻,最起碼是作者刻畫的主角打動了讀者,成功的印刻在了讀者的心裡,讓讀者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主角的行為,而引起了讀者情緒的改變。

其次,我們說,讀者對主角在劇中的言行,在對照現實中的某些人物或者社會現象時,做出了自己的一個判斷,這個判斷是讀者的自身認識、要求和價值的反應,從而才會讓讀者持續地記住,並一直厭惡。

當讀者所厭惡的主角的行為,在現實中有出現的時候,讀者會自然而然地進行條件反射,對現實中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批判,表達自己的認同和不認同,從而繼續影響或者深化自己的價值觀念,繼續反思我們生活中的現象。

最後,這樣的角色,可以影響讀者的價值觀念,推動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言行,以及提升自我的思想素養。

就像之前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主角安嘉和無疑是和讓人生厭,氣得牙癢癢的角色,一直揮之不去。但這恰恰是作者的成功,讓讀者對家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反思。

當作者通過書中的角色,成功影響和左右了讀者的思想和言行,那他創造或者寫作這本書的目的就已經在慢慢實現了。




冬夜螢火


以我的閱讀感受來說,我認為如今這個時代,創作出一個令讀者自始至終十分討厭的主角是作者的失敗。


這屆讀者已經走出了可讀物匱乏的時代,胃口已不大容易被滿足。從大家如今對瓊瑤小說的態度就可看出,人們對書中主角有了不同以往的期待。瓊瑤小說中的三觀飽受詬病,連帶著書中角色也讓讀者選擇重新戰隊。比如《一簾幽夢》,“一條腿”和“愛情”孰輕孰重,綠萍與紫菱誰更值得讀者陪一把眼淚,大家已不再接受作者引導了。

那麼讀者期待的是怎樣的主角呢?

2019年暑假,劇版《陳情令》大火,連帶著小說也備受追捧。小說和劇差別不大,這部書最顯著的特點是所有主角沒有誰是令讀者自始至終都十分討厭的。正派主角不那麼完美,反派主角也沒有十惡不赦。在這種人無完人的設定下,備嘗人世險惡的少年成長為戴著虛偽面具左右逢源的大魔頭,作者給了他為自己辯白的機會。讀者一邊恨著一邊痛著,甚是暢快,這種閱讀體驗足夠記好久。

壞人就是為壞而生的創作手法曾經很常見,為突出正派角色之正奉獻了反派的全部三觀。但想想真實人間,有這樣壞得沒有理由,從頭壞到尾的人嗎?沒有。這樣的作品帶著說教意味和疏離感,最多能給讀者一時之快,禁受不住時間的考驗。高明的作家,會塑造出一個個立體的角色呈現給讀者,有厚度有深度的書中角色是正派和反派都需要的。路遙先生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幾位主角各有特色,要說最壞的,非王滿銀莫屬,但這位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鄉村二流子,仍能讓很多讀者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大膽追求心儀的姑娘、勇敢闖蕩不畏懼、浪子回頭金不換等等。

一部書能夠深深地打動讀者,靠的不是簡單的是非觀或寥寥幾筆主角的畫像。作者筆下的角色應是讓人可以感受到尋常人的溫度、好惡或態度的。他們成為好人或者壞人是因為某些事或做了某些事,而不是他就該是個壞人人設。


張晴柔


是成功也是失敗!

我更想從失敗來看,試想,在你讀的典籍當中,那個人物能至始至終呢?

小時候看西遊記中的白骨精,害怕、憤怒、討厭,害的師徒分離。當你歷經事事後發現,白骨精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沒有背景的妖怪,還是唐僧這些高層內定,下到地方體驗的靶子。這時,你還能恨起來嗎?

如果有,那不是作者的問題,而是你壓根就沒長大。

不管什麼作品,為了增加作者的閱讀,一定會增加調動讀者的情緒,搞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但流傳下來的著作,背後一定有血有肉。只要是人物,就不存在至始至終十分討厭(如果有,青提問的小哥講一個)。

所以,就回答這個題目的時候,就已經陷入了誤區!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會隨著時間、經歷、學習改變。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為了不讓自己困死在角落,更應該變換角度看問題,才能給讀者客觀全面的展現。


張明濤Mr


相對而言,不算成功。

人是複雜的,並非大善大惡、大忠大奸、大美大丑的兩極。只有小孩,看影視劇追問好人還是壞人,他的認知判斷中只有單一的標準。

而複雜的現實中,人性因時因事因人因情而異,時好時壞、亦好亦壞、不好不壞,呈現出不斷流變的動態。褒貶臧否,看主流,看大多數情況,只是一個大致的判斷。

“人無完人”。壞人也是如此,自始至終沒啥變化,性格未免失之扁平化。

雨果早期作品大美大丑對比,如《巴黎聖母院》,主題明確一覽無餘。中期《悲慘世界》善惡美醜可以轉化,如冉阿讓。晚期的《九三年》,侯爵朗德納克為救農奴孩子,被革命軍逮捕。司令郭文認為他還有起碼的良知,命不該絕,私下放了。自己被革命軍事法庭處決,政委執行命令時想不通,開槍自殺。人物性格多面立體豐厚深邃,貼近生活,更有真實性。

總之,生活和人性是複雜多元的,藝術作品如表現的黑白分明一成不變,反而失真。


亦清亦虹


我覺得對於我們絕大多數讀者來說,應該都算是作者的失敗。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主角啊,主角就應該符合大多人的價值觀,可以不怎麼帥,但不能猥瑣;可以性格孤傲,但不能邪惡;可以行事偏激,但必須有底線。因為我們讀書都喜歡代入進去,如果一個主角讓人很討厭,那是無論文章怎麼精彩也是讀不下去的。



窗外有雨落花開


感覺應該是作者的成功

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作者想讓我們看到,因此,主角自始至終被我們所討厭,就說明作者擁有深厚的塑造一個人形象的文學功底和細膩的筆觸。主角自始自終的被我們所討厭,說明主角在惡的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文學形象和藝術造型。


fancy921


個人覺得是非常成功的,戲劇小說音樂甚至電影,令人厭惡令人熱血令人欣喜種種情緒,只要撩撥到觀者情緒那麼就是成功的。如果一個主角讓你覺得索然無味你會繼續看下去嗎?英雄也好,惡霸也好。他們都存在你的腦海裡面,那些不能記住的角色通常都是毫無存在感的。所以你說十分令人討厭的主角是我覺得成功的。

最後說一點,那是小說不是真實現實,現實中更多英雄或者值得被銘記的是無名的。他們可能沒有被廣泛報道,但是他們的作用有時候甚至比被報道的英雄還大。切記區分看待。


障目知秋皆一葉


創作出一個令讀者大愛或者大恨的角色,說明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肯定是成功的.


老文110


最大的成功!


金城逸翁


作能創造出個性鮮明讓讀者深刻印象的角色就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