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2019年台风少了?

用户1802520316


目前已经进入盛夏季节,高温酷暑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刷屏的同时,往年夏季天气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台风”似乎缺席了。

截止到今年(2019年)7月24日,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区域共生成了5个台风。而常年到目前,平均的台风生成数量在7个左右。从数量上看,的确是偏少的。

不但如此,除去1月生成的台风“帕布”和2月生成的“蝴蝶”,今年夏季已经生成的3个台风:“圣帕”、“木恩”、“丹娜丝”,也都是强度羸弱,结构散乱,发展过程曲折缓慢的“奇葩”台风。

三个台风强度最强时,近中心最大风力都没有超过9级(热带风暴强度)。

4号台风“木恩”7月3日登陆海南省的时候,登陆点附近几乎无风无雨,对流散乱在周边。

5号台风“丹娜丝”结构散乱迟迟不能整合成功,甚至在发展途中发生分裂,东西各甩出一个新的对流中心,和裸露的中心环流形成三中心的诡异结构。

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是厄尔尼诺发生的次年,异常的沃克环流,导致今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西,强度偏强。入夏后,迟迟不北抬。北抬后迟迟不撤出“霸占”的台风策源地--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对流受到抑制,不利于抬升,进而导致台风难以形成。


台风是一种可能造成灾害的天气现象。台风数量少,强度弱,看似是好事。但这其实是今年大气环流总体异常的一种征象。

副热带高压是夏季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推手,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它边缘的雨带是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副热带高压迟迟不北抬意味着我国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容易造成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和北方地区的旱情发展。

另外副热带高压长时间占据热带西北太平洋洋面,这一带海域海温目前偏高,积累的能量容易导致盛夏过后的秋台风数量偏多,强度偏强,破坏力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木阳说天气


只是迟到了,不会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