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与海|李珂:敢为人先突破技术难关,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极限”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不负深情厚望,勇于担当作为。两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全省上下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齐鲁儿女勇当弄潮儿、奋进者、挑山工,以一往无前的姿态、永不停息的脚步,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东答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时代,山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苦干实干,不断突破,乡村振兴和海洋强省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在孕育希望的绿色田野,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足音铿锵有力;在饱含机遇的蓝色海洋,山东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的浪潮激情澎湃。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两周年之际,齐鲁网、闪电新闻策划推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大型融媒体报道,记者深入基层、现场、一线,通过镜头展现两年来山东在乡村振兴和海洋强省进程中的新进展、新变化。今天推出《少年与海①|李珂:敢为人先突破技术难关,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极限”》。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1日讯尽管青岛是一座滨海城市,但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58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1%,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客水。

为改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客水依赖度高的状况,青岛自2010年开始着力推进海水淡化项目建设。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青岛海水淡化建成规模已达每日23万吨以上,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五分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山东省海水淡化工程规模34.3万吨/日,跃居全国第一位。

敢为人先,不断突破技术难题

让海水变淡水,技术是关键。深耕海洋的奋斗者们敢为人先,不断突破技术难题。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毗邻胶州湾,是青岛最早建立的十万吨级的海水淡化厂。如今经过层层技术攻关,海水淡化的成本累计下降的近一半。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海水淡化项目建设中的每位奋斗者。

“80后”的李珂,现为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生产部运营主任,是跟随百发一同成长起来的员工,早在公司设计之初,25岁的李珂便参与其中。

“现在已经实施了一组水泵的节能技改,实施完成之后,我们的日耗电量可以节省1万度电。”李珂告诉记者,他和同事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对于整个生产工艺中所有泵组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并且逐一制定了节能技改方案。“最终一步步实施后,我们吨水电耗持续下降”。

近年来,青岛投资强劲,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在董家口经济区众多重点企业相继落户,工业用水需求大大增长,一边是淡水资源缺乏,一方面是浩瀚的海洋,青岛市决定,借鉴百发海水淡化厂的经验,和时间赛跑,向海水要淡水,一座超十万吨级的海水淡化厂,在短短十个月内建设完毕,为企业及时解渴。而每一次海水淡化成本的降低,也将为众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外方撤资“人财”两空,外文资料7天翻译成中文

早在过去,百发还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当时企业更多依靠的是外方技术。前些年外方突然撤资,一时给百发发展带来困境。面对几乎全是进口生产设备和留存不多的外文资料,李珂和同事倍感压力。

“基本上只是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厂,而且很多资料都不全。”外方的撤出,不仅带走了资金,还带走了大部分设备和技术人员。面对资料缺失、人才掏空的局面,李珂和同事没有退缩,“我们就找出外方留在公司的一些资料,用了七天时间译成中文,结合实际反复研究。”

深入现场,夙兴夜寐,李珂和同事们靠着一堆外文资料和工艺流程图,去现场逐一查验,大到整个生产线,小到每一个细小的接口,他们都逐一验证,不断寻找可以改善的部件。

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经过不断地查验和修改,海水淡化厂第一次实现了满负荷运行记录,李珂和同事也根据原有资料和工作经验编写了更为详实的技术操作书。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百发海水淡化厂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华丽转身。

填补市场空白,海水淡化未来大有可为

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就要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延长产业链。这两年,百发除了横向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还进行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研发了国产超滤膜和小型海水淡化设备,填补了小型淡化海水的市场空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宽了企业市场。

2019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将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列为重点推动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并明确提出要求:“支持青岛建设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

早在2018年2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2020年青岛市海水淡化产能达到50万吨/日,2025年预计建成规模70万吨/日,2030年预计建成规模90万吨/日。

在李珂看来,海水淡化未来大有作为,他希望通过技术的提升能为整个城市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淡化水,也希望为国家的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穆广辉 王雨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