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英语主科,作为自选科,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北斗67349155


取消英语主科、将其定为自选课,这是避免我国科技水平永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废除外语作为主课的地位,我国的科技水平永远赶不上国外的科技水平。原因在于:

同样是学习,当我国的孩子学习外语的时候,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时间用来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其他各类课程。待到大学毕业,国外的孩子可以比中国的孩子多出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打好自己的基础,而中国的孩子在近十五年的时间里将三分之一的时间化在了学习一门外语准备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自然在科研基础知识储备上就远远比不上国外的孩子,从这方面来说,国外的孩子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就具备了超出中国孩子相当大的优势。而中国孩子与国外孩子相比,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多掌握了一门语言。在进行科研工作时,一旦遇到需要了解别国的科研资料或者需要与外国专家进行交流时,中国孩子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那门外语直接查阅外文资料或者与外国专家直接交流,国外孩子则无法直接查阅外文资料或与别国专家直接交流。但是,借助翻译软件或聘请翻译,外国孩子也能够方便地查阅外文资料或与别国专家进行交流。从这方面来看,外国孩子借助翻译软件或聘请语言翻译人员取得了与掌握一门外语的中国孩子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中国孩子学了十几年外语的成果,相当于外国孩子阅读别国资料时点选翻译软件的那轻轻一按,或者相当于外国孩子为了与别国专家进行交流而支出的那区区一点翻译劳务费。由于中国孩子将相当一部分时间花费在外语学习上面,因此在科研领域外国孩子将始终领先一步,中国孩子将永远跟在外国孩子的后面,一直在追赶但永远不会赶上。

因此我断定,如果外语作为主课的情况不改变,中国科技水平将永远落后于外国,即使引进再多的人才也无济于事。


清风舞新柳


我是一个农民,小时候家庭极度贫穷,学中医是我人生的追求,读书想上大学学中医,就因为高考英语成绩很低落选了。梦也就破灭了。我觉得连自己民族的语言都没学明白,而学别的国家语言合适吗。不是不要学,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学英语就是浪费精力和财力,还是留给爱好英语的人去学。不喜欢的人,一辈子也用不了一次


手机用户书道探微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是赞成的。

第一,不是所有的人毕业后都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直白的说,除了上学考试,毕业后的用处不大。

第二,可以把英语改成生物,化学,物理为主考科,学习和专研这方面的人才多了,国家在各方面的领域成就才能更高。

第三,不是不作为主考了,就不学了,大错特错,相关领域的还是要学的,包括留学的,包括要考研的。

第四,英语是门语言,我们决定全国学子命运的考试三个主科竟然有两个是语言,还跟我们语文平等,泱泱大国,岂不是自降身价,要说现在的人崇洋媚外,是不是有这个原因?


老赵不打诳语


我赞成!因为孩子们学习的科目太多太浪费精力,况且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国内基本上是用不到英语的,与其浪费精力学习一门根本用不到的科目不如定向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这样既能够让孩子把自己擅长的科目学的更扎实为国家定向培养专业的人才!

定向培养,改为选学科目,也同样可以吸引喜欢英语的部分同学,不会因此而于世界脱轨!

同时,学好汉语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国学智慧是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支柱!

一笔一世界,一字一乾坤!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应该把中国文化,中国汉字,国学智慧全力向世界推广,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终极目标,让中国汉字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亲子教育文化


英语作为一种非母语语言,在国内地位甚至超过母语,这本身就不正常,在全世界也属罕见,对英语在国内教育中地位降级早该进行。

1.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习英语而绝大部分人一辈子用不上或者用不了,意义何在?

2.英语学习占用相当大时间,对其他科目学习势必相应减少,一门少用或基本不用的语言占用其他有用课程来学习本身就是对国家未来的不负责任!

3.所有职称和涉及的考试都和英语挂钩,导致很多英语短腿而其他学科强的或者其他方面强的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无缘好学校或者职称及项目经费,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4.英语在国内摆到等同于母语甚至超过母语地位如此做派不亚于我们一边在强调文化自信一边在自毁长城培养大量洋奴!


澧水樵夫


1、英语虽然重要,但远远没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重要。英语地位应当下降,与美术、音乐一样就可以了,有兴趣从事英语翻译、涉外工作的,可以进入大学专修英语;想进外资企业、出国深造的,可以报培训班专门突击英语。

2、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机会、没动力、没兴趣、没环境去练纯正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英语不影响日常阅读就可以了,所以只要像音乐、美术那样学习足以。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英语作为主科,客观上必然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门门都重要,意味着门门都不精;即便有那么些学霸存在,但那也是极少数例子,不具有普遍性。

4、为了备战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英语,多少家长给孩子报班,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牺牲了道德、兴趣培养,影响家庭关系,然而大学学英语专业的有多少?



九章


取消英语学科的话,不出两代,我们会与外面的世界脱节!在高考指挥棒下,前几代体育取消高考,结果整个国民素质的降低,连足球都从来没有打赢过赢过就可以知道,连小小的韩国都打不赢!无知等于挨打!英语是打开了解外界的钥匙,你把它给扔了,那跟锁国自闭有何区别。


小小叶子2015


对这个建议,我非常赞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到了有关外语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一起分享一下:



外语学科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里面已经有较长的历史。

  • 1407年,明朝政府设立了“四夷馆”(有据可考的第一所外文学校)。
  • 1644年,清朝政府设置了“四译馆”(遴选一些翰林学士学习外语)。在此基础上,先后设立了俄罗斯文馆、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等。
  • 1902年,清朝政府将外语列为中学堂的主要教学课程。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规定把英语为主的外语作为中学必修课程。
  • 192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统一规定,以英语作为中学外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中学根据条件开设俄语或英语课。
  • 1956年,教育部决定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开设英语课。
  • 1958年,把外语科目纳入高校入学考试,但不计入成绩。
  • 1962年,外语考试成绩正式计入高考总分。
  • 1982年,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中学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
  • 1986年,国家教委确定了以英语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
  • 1993年,同国际外语教学标准接轨,外语教学进入了繁盛时期。
  • 200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 2002年,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也就是说,英语在我国作为教学课程存在的时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按理说,国人应该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感情才对。

实则不然,很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排斥的心理。

在中小学取消英语的呼声已经很久了,这几年尤为强烈。

我支持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改为自选课。原因很简单,有这么几条:

  1. 全民学英语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形势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已经凸显,我们要做到文化自信,现在外国人已经开始学习汉语了。

  2. 全民学英语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浪费。很多人学了英语以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招考、录用的一种羁绊。

  3. 有志者可以选学英语,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准备。

  4. 可以规定报考双一流大学的学生需要学、考英语,保证尖端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从国家大势和个人的前途讲,英语应是大学的必修课,还是学好母语,写好汉字,这是学子们最根本的。有兴趣爱学外语的就多学习,有成就的到外国语学校继续深造,兴趣不大的就专心学好本专业,别把英语当成一座山挡在学子们的面前,学好母语和数理化是报效祖国的基础学科,我认为这点是无可质疑的。


LWF3


个人观点!我认为可行!

(一)全民从娃娃开始就学英语,“性价比”真的不高。

国内的农村地区,从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就开设了英语必修课;在国内的城市地区,有些家长在孩子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但是,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英语除了给大学毕业生们带来一张四级或者六级证书之外,还能带来什么? 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今年刚从师范院校分配过来,她的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位居国内英语水平“金字塔”的最顶端,那么她现在的月薪多少呢?一个月不到2K……学好英语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说实话我很难看到:出国发展的人如凤毛麟角,能够把英语的用处发挥到极致的也非常罕见。只有那些利用英语这个科目进行有偿补课的辅导机构或者个人,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没能开发出英语这个科目的其他“功能”来。 至于学好英语与外国人做生意,我觉得网上的很多翻译软件也相当强大,有些软件也能把外国人的话完美地翻译过来,同样也可以把国语内容巧妙地转变为英语句子,在与外国人做买卖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二)英语是国内学子参加各种重要考试的“绊脚石”。

表面上已经取消但暗地里还在蠢蠢欲动的“小升初”考试,英语这个科目成为一些小学毕业生进入优质初中学校的“中梗阻”;中考,英语科目成为很多考生顺利考入重点高中的“绊脚石”;高考英语同样对很多考生能否考入心仪的大学有很大的影响;多年前,大学生英语没过四级无法拿到学位证,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漏洞百出错字连篇反而没事;考研和考博的英语更是让一些研友和博友在继续“深造”的过程中欲哭无泪……让英语变为副科,成为“选修课”,相信很多考生都会如释重负。



(三)“选修”不等于“不休”,最好让有需要的人多学英语。

与其全民“必修”英语,不如让英语完成从“必修”到“选修”的华丽转身,让那些最需要学英语这个科目的人潜心学英语,让那些一辈子都用不了几次英语的普罗大众和庸罗大众选择性学英语,这对大部分学子来说无异于一种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