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都是坏的吗?有没有名垂青史的太监?

xiaoZ弹史


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太监都是偏坏的,加上太监这个群体本身就不受人待见的缘故,世人对太监的印象并不好。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也存在过一些比较正能量的太监,其中有个别名垂青史。

明世宗嘉靖时期太监黄锦

在朱厚熜还是兴王府世子的时候,黄锦就是朱厚熜的伴读。后来朱厚熜入京继位,黄锦跟随入宫。史载,黄锦入宫后很受嘉靖帝重用,被委任东厂提督,黄锦权势虽日盛,但并不飞扬跋扈。黄锦曾捐资为家乡建了一座大桥,方便乡里出行,还曾主持重修白马寺。海瑞上疏骂嘉靖帝时,嘉靖帝本要诛杀海瑞,黄锦从中周旋,使得海瑞得以保全性命。黄锦死后,穆宗为其建享堂、碑亭,并赐祠额“旌劳”。

改进造纸术的东汉太监蔡伦

蔡伦绝对是名垂青史了,抛开个人作风不讲,蔡伦的造纸术对后世影响太大了。至今国外一些机构在评选历史上多少位杰出名人或发明家的时候,蔡伦都名列前茅。需要说明的是,纸张并不是蔡伦发明创造的,蔡伦以前已经有纸张存在,只是制作工艺不好,纸张质量较差。蔡伦是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张的质量有质的提高,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的贡献。

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也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著名太监。郑和于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七次远航,其中前六次是在永乐年间,最后一次在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在航海史上也有不小的意义。

陪同崇祯帝殉国的太监王承恩

太监王承恩最著名的事件应该就是跟随崇祯帝殉国。李自成逼近紫禁城时,百官都不敢来上朝,更有人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只有王承恩始终陪伴朱由检左右,直至殉国。后来清顺治帝为表彰王承恩的忠贞,为其修墓立碑,厚葬于崇祯帝陵墓前。

以上几位太监或多或少有一些名垂千古的事迹,至于算不算的上名垂千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守望者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1860.10.6),在北京城的东北郊,出现了一支法国军队。

在路上,法国人遇到了在附近布防的清军。然而,这些纨绔惯了的八旗军,早已被洋人的枪炮吓破了胆,甫一交火,便做鸟兽散去。

乘着胜势,法国人继续前进,他们的目标,正是那座传说中的园林、东方文明与财富的象征——圆明园。

更重要的是,他们早已得知,清朝的统治者们,从咸丰皇帝以降,已经逃得七七八八,此时的圆明园,如同一座不设防的黄金城,正等着他们去接收和抢掠。

被财富刺激得双眼通红的法国人加快了他们的脚步,在他们的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字——抢!

傍晚,法国人终于到达了圆明园。然而,当他们怀揣着发财梦,疯狂地冲入大宫门时,这座空空的园林中突然传出了枪声。

伴随着枪声,从圆明园的出入贤良门中,冲出了二十余名战士。他们手持着简陋的长枪、弓箭、鸟枪,向着全副武装的法国军队发起了冲锋。

之所以称这些人为战士,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军人,而是圆明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技勇太监。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太监由于“雄风已逝”,往往是一副女里女气、弱不禁风的模样,纵然有唐朝杨思勖、宋朝童贯等反例存在,但总体上来说,太监很难与“骁勇善战”这个词产生什么联系。

但是,当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却别出心裁,在京郊的各个行宫当中,设立了70名技勇太监,舞刀弄枪、操练武艺,成为了行宫的保卫力量之一。

雍正帝为什么要组建一支太监侍卫队呢?这就要从他继位之前说起了。

众所周知,康熙末年“九王夺嫡”之惨烈,在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中都可称得上登峰造极。在这场争斗之初,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祯是热门人选,就连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赵昌、大内总管魏珠等亲信,也成为了这两位的忠实“粉丝”。

这两人虽然职位不高,但职权着实重要,在雍正皇帝眼中,他们的存在,对自己的安全造成了莫大的威胁。因此,当雍正即位后,立即对这两人及其党羽展开了“大清洗”——康熙刚刚驾崩,雍正便急不可耐地将赵昌下狱;雍正元年九月,魏珠也被扣上了一个“破坏皇陵风水”的罪名,扔进了大狱里。

赵昌和魏珠的下狱,只是雍正皇帝整肃宫闱的一个开始。从康熙六十一年到雍正元年,所有参与过储位斗争的内侍或下狱、或软禁、或抄家,总之是一网打尽,堪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消除了隐患的同时,雍正皇帝将宫内的侍卫、太监都换成了自己所信任的人,而这支“技勇太监”的设立,原因也在于此。


但是雍正皇帝恐怕没有想到,就在他去世一百二十五年之后,这些技勇太监,居然成为了守卫皇家财富与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法国人所著的《1860年中国远征记》、《远征中国纪行》等史料记载,这场太监迎战侵略者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这场战斗并没有记入我们的历史,参加战斗的太监姓名也大多湮灭于时光之中。幸好,1983年,北京出土了一块墓碑,它属于这场战斗的领导者,也是死难者之一——任亮,让我们终于可以追慕这些英灵:

这些技勇太监,虽然未必会有“保家卫国”的高尚觉悟和情操,但面对侵略者的枪口,他们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一个末日王朝的最后尊严,也彰显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不屈意志。



衔笔书史


这个不能一刀切,大部分还人提起太监就想到指鹿为马的赵高,还有魏忠贤这样的,清末的李莲英。觉得太监很很坏,各个都是祸国殃民。

但历史上还是很有贡献的太监,比如蔡伦改进造纸术,郑和下西洋。

但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在《江山风雨情》这部剧中,王刚饰演的太监,王承恩。

先说电视剧里的王承恩吧!他是魏忠贤派到信王府监视朱由检的。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进攻被魏忠贤软禁,也是王承恩救的。还有崇祯想让大臣捐款筹措军饷时,很多大臣都是哭穷,一些东林党更是可耻,王承恩也是讽刺了这些大臣。

还有在一次京城保卫战中,王承恩也是身穿铠甲,率领皇宫中的太监,共同抗敌。

后来在网上查了查王承恩的情况后,觉得王承恩就是明朝太监中的清流。他跟着崇祯帝一起来到了煤山上,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崇祯帝将白绫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崇祯帝让他自行离开,他却跪在地上发誓死也要追随崇祯帝。果然,崇祯帝上吊自尽之后,王承恩没有苟活于世。他在一块石头上写下了忠君爱国四个字,然后便笑着用刀抹脖子自杀了。后来攻打大明朝的两方势力都得知了王承恩的义举,他们的领导者都对王承恩肃然起敬。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在王承恩去世的地方收敛了他的尸体,还帮他立了碑。





蓋世楠爵


太监之中有两人足以名垂青史,一个是郑和,一个是寇连材。

郑和原本姓马,祖籍云南。在朱元璋平定全国的战斗中,年仅十岁就被俘虏到南京,后来又被阉割后送进了燕王府。在这里他遇到了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被收为弟子,从此人生开了挂。

据记载郑和身材魁梧,有智谋善军事,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勋,朱棣亲笔写下了“郑”字送给他,郑和由此得名。

不过让郑和能名垂青史的事还是他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200多艘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船。其中的大型宝船62艘,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换算下来就是长138米、宽56米,相当于现在轻型航母的大小。

郑和下西洋每次的人数达到2.7万多人。这些人中,不仅有士兵和水手,还有很多商人去进行沿途贸易。

郑和航海最远的地方到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宣扬国威,一个是寻找逃亡海外的建文帝。建文帝没找到,但宣扬国威却给出了满分。他沿途打击了锡兰山国当权者的统治,消灭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以为他篡夺王位,另外还抓住了海盗陈祖义,在东南亚又建立了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走出国门的历史性壮举,不仅确立了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更扬威异域大展国威。

郑和本人虽然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病逝,但他的功业可以说是古今太监中的第一人了!

寇连材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义举同样能名留青史。

他以为家庭的变故而生活窘迫,不得已入宫做了太监。但寇连材心灵手巧十分聪明,很快就在宫中崭露头角,后来还做了慈禧的梳头太监。

这可是相当于慈禧的发型师啊,不但要美观大方,更要显示出慈禧的雍容华贵,迎合老太太的心意。但这样高难度的活寇连材做的也是得心应手,慈禧对他十分满意不断的赏赐,并引为心腹。

光绪引为戊戌变法被囚禁,慈禧派寇连材去监视光绪。可是她不知道,寇连材虽然是个太监,但却是个有家国情怀的太监,他看着国家已经腐败到如此程度,亡国就在旦夕之间,不仅忧心如焚,更加同情光绪的处境。所以在监视光绪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汇报光绪的言行和举动,反而把慈禧的动态全都告诉了光绪。

后来寇连材又回到了慈禧的身边,他看着国家到了这种地步,慈禧还是奢华如旧又不肯放权光绪,于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死谏慈禧。

他写了洋洋洒洒的《死谏折》,提出了十条主张,处处呛慈禧的肺管子。十条内容主要是:把权力力还给光绪皇帝、停止挪用军费修圆明园、赎回台湾,宁可赔款也不能割地等等,句句忠言字字血泪,忠义之情贯穿全篇。

慈禧接到奏折,一看内容当时就炸毛了,这就差指着她的鼻子说她后宫干政还卖国了,当即命令将寇连材正法!

最后寇连材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斩,可谓是舍生取义!

后人评价他两个字“义宦”,至今北京还有寇公祠堂。


李飞叨


明朝太监里除了郑和还有就是和张居正搭档的冯保。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万历时期,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时,支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复苏。后来万历皇帝因为嫉恨他,将他流放到南京,后被抄家。虽然最后落得这种下场,但他为明朝政权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铭仁说


当然不是,太监当中当然有好的太监,也有好到可以名垂青史的太监。至于为什么说大家感觉太监都是坏的,那真是应了一句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又应了另一句俗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口说无凭,我得拿出个历史人物来,让大家点评点评,我说的是不是那么回事儿。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的事,我就不说了,估计楼上楼下好多朋友都是说郑和的,咱说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北宋,刘承规

刘承规有多牛逼?你见过有谥号的太监吗?

你一定没见过,那这里有一个,他就是北宋的刘承规。

刘承规死的时候,宋真宗深感惋惜,派亲近宦官与负责祭祀的官员共同为刘承规主持葬礼,宋真宗更是亲自为刘承规写了祭文,赐刘承规谥号为“忠肃”,后又追赠为“侍中”。

太监被赐谥号,刘承规是天下第一人。

刘承规原名叫做刘承硅,因为体弱多病,宋真宗为其改名为刘承规,这在道家中,属于改名度危难的做法。

刘承规的太监职业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也是北宋一位大太监,至于为什么刘承规还有个太监父亲,我猜刘承规父亲净身前可能就已经生下了刘承规。

所以,刘承规进宫当太监并不是因为家里穷,因为刘承规家里一点也不缺钱。

武装太监

在北宋,是有一种特殊的太监的,那就是武装太监,也就是说太监领兵打仗。

比如后来的童贯,就是一个武装太监,只是这人是奸臣,我们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刘承规第一次外放地方,就和知州乔维岳默契配合,一举扫平了当地的民乱,朝廷封赏他为胜州刺史。在宋代,州相当于现在的市,所以,刘承规是个做个市长的太监。

太平四年的时候,辽国大军进犯北宋。宋太宗(刘承规历任北宋三朝)命令刘承规率军进驻定州,以接应前线作战部队。

关键时刻,黄河决口,刘承规奉命治河,率领军民夜以继日抗洪救灾,最终保住了黄河河堤。

咸平三年的时候,朝廷任命刘承规为新建的天雄军的赞襄,刘承规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多派兵力,以备战时之需,后来战争的发展证明了刘承规的判断没有错。

经世济用

刘承规曾经担任北宋内藏库的长官,也就是皇帝私人金库的财政部长。

刘承规在任上显示出了过人的理财能力,刘承规采用二进位制推算出银两铜钱定数,即一两等于二十四珠,并以识黍为准,从此,宋朝铸币不再杂乱不一,度量衡得到了统一。

刘承规还很有文化,真宗朝最重要最有名的《册府元龟》就是由刘承规居首,王钦若、杨亿等学界大佬编修的,此书内容庞大,上至远古下至五代,所引诸书,皆为古本,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后,宋朝本朝国史的修订和增补,皆由刘承规典领。

刘承规不但能力强,待人还非常谦和,常常礼贤下士,因此在朝中的口碑也很好,真宗也是感念刘承规的功劳,因此在他死后破格赏赐他谥号。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太监或宦官其实是可怜人苦命人,很多太监都年幼时就遭遇割去男性性功能器官的酷刑,太监这些残疾的男人一生都失去了获得人世间最大快乐即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可能。

遭遇这样的酷刑,失去人生最大快乐的痛苦,让太监们往往心理有些变态,于是他们只能拼命讨好皇帝后妃这些主子,热衷于捞钱揽权甚至迫害那些身心健全的杰出人物,因此太监或者宦官往往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

比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张让等十常侍,蜀汉的黄皓,北魏的刘腾,唐朝的高力士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等,这些权倾天下的太监的名声大多声名狼藉,只有高力士因为自始至终对唐玄宗李隆基忠心耿耿,名声稍微好一些。

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两个太监,一个是东汉的蔡伦,他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蔡伦的政治生涯也不太光彩,也帮助邓太后陷害情敌,最后也因为政治斗争而自杀。

另外一个就是明朝的郑和,因为郑和下西洋而名垂青史。


厚德载物49847


太监也称宦官,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将男性进行阉割,切除生殖器官使其失去生育能力。太监原本是一群地位低下的人,却因为与当权者朝夕为伴,轻易间就能得到当权者的信任,获得极大的权利,历史上更有甚者权倾朝野,独揽大权。身体的阉割,生理上的缺陷往往导致心理上的扭曲,历史上有名的太监多半是诸如指鹿为马、陷害蒙氏兄弟、杀害秦二世的赵高,专擅朝政祸害天下、自称"九千岁“的魏忠贤等祸国殃民,玩弄朝野的佞臣。但也有几个另类名垂青史,受人敬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龙门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县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没有之一,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年幼时便在官为太史令父亲司马谈的督导下熟读了《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年长之后继承父亲遗命,立志以继《春秋》修史为己任。后来司马迁因为李凌辩解而被判宫刑,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死后名节虽然可以保全,自己多年心血却付之东流,父亲遗命尚未完成,便在坚忍和屈辱中完成《史记》这一宝贵著作。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世代以打铁为生,从小就满腹经纶熟读诗书,在18岁的时候被人推荐进宫做了太监。因蔡伦为窦太后立功,在10岁的和帝刘肇登基后被提拔为中常侍。在蔡伦兼任尚方令期间给了蔡伦施展才华的极好平台,尚方侍一个制造宫廷御用物品的作坊,汇集了当时所有的能工巧匠。他用烂布头,破渔网,树皮等材料改良了造纸术制得“蔡侯纸”,得到和帝的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被广泛推广。造纸术也成为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郑和,洪武四年出生于云南,原名马三宝。洪武十四年年仅11岁的郑和在明平云南之战中被俘虏,阉割成太监后进入燕王府追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拜访了西他平阳和印度洋中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过东非、红海,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同时也加强了西洋各国同我国的贸易往来,也彰显了明朝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太监虽说名声不好,多是赵高、童贯、汪直等欺压百姓、横征暴敛、残害忠良之辈,但也有蔡伦,郑和、王承恩等人,有着过人天资、忠心为主,为国家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他们必将永垂青史


开开心说历史


如何理解宦官呢?中国古代都把宦官当做反面典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立下圣旨,不允许宦官干政,最后的结果呢?宦官在明朝发展到顶峰,如果这是一个坏的制度,为什么每个朝代离不开宦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宦官的权力

明朝之前哪怕宦官势力最强大的东汉以及唐朝,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只局限在皇宫里,比如东汉末年发生的十常侍乱政,当时有十几个宦官想杀掉大将军何进,按道理说十常侍已权限已经非常大了,但是还是需要假传太后的旨意把何进诱骗到宫内,杀掉何进后,随之而来的是何进军队大规模报复行动,十常侍无一幸免。

可是到了明朝,宦官的不但活动范围扩大了,权限也放大了,涉及政治外交、军政监军等各项职能。比如我们熟悉的宦官郑和,很多历史记载为了寻找朱允炆下落,实际上是明成祖朱棣的一次外交之旅,利用“朝贡”贸易打通海上各邦交的关系,郑和在这次下西洋壮举之中,充当既是军事统领又是外交家,在第一次远航的途经麻喏八歇国时候,便参与了部落冲突,西王误杀了郑和的船员,但是郑和本着外交策略,予以军事的克制,这就是外交家的冷静。

宦官干政的原因

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特别害怕出现汉朝宦官专权的情况出现,因此禁止宦官读书认字,不得干政,那么为什么明朝宦官还担任这么多角色呢?这就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朱棣原来是驻守在北方的燕王,这里是防范蒙古等游牧民族边塞要地,那个时候朱元璋为了保证自己的子孙能够稳固统治,把能打仗的将领已经杀的七七八八了,因为朱棣驻守边境要塞,因此没有动他。但是他手里的军事力量已经是建文帝的心头大患,于是朱棣先下手为强,率兵南下夺取政权。

朱棣幕僚里有好几个能干的宦官,他们从事战争的情报工作,其中包括我们的航海家郑和,朱棣能够获取战争的胜利也是因为宦官的帮忙,当时在建文帝那儿逃过去几个宦官,把当时南京的防守空虚的情报报给了朱棣,于是朱棣避开主力部队,突袭了南京,获得成功。

宦官不像儒家是大夫,他们没有道德束缚,看到朱棣在北方节节胜利,而且给予待遇丰厚,于是主动倒戈朱棣。朱棣也没有亏待他们,在他即位以后重用了这批宦官。

宦官的不可替代

除了宦官有恩于朱棣,宦官的作用也是当时朝廷之上无可替代的,朱棣通过造反上位,经过传统儒家教育的儒家士大夫肯定不服,于是朱棣就拿他们祭刀,对他们进行血腥的屠杀。但是屠杀不能永无止境呀,为了防范这些大臣,于是利用宦官监视文武百官,特别是军政大臣,从此宦官也叫着“太监”。

最为著名的监军太监就是十二团营,朱棣组建14万精兵部队,命名为十二团营,统领他们的居然都是宦官,于是宦官有了正式编制,最高权力机构司礼监,从此取代了以前的兵部。

除了监军,为了监督文武百官,朱棣发明了一个新的机构,东厂。东厂实际是战争期间宦官情报机构演变而来,主要负责监视武将的,后来延伸到监视文武百官甚至百姓。

我们在《新龙门客栈》、《锦衣卫》经常看到,东厂与锦衣卫混淆在一起,其实东厂是锦衣卫的监管部门,锦衣卫作为纪检部门,有对百官的司法审判权力,为了保证锦衣卫的绝对忠诚,因此东厂首领都有宦官担任。我们今天去北京东安门附近东厂,还能看到一块“朝廷心腹”大匾,里面供奉的是岳飞,这能反映出东厂的本质,绝对效忠朱棣。

后期,东厂权限越来越大,对百姓言论也进行监管。尤其到了明朝末年,东厂对于民众言论的监控到了登峰造极。话说一天晚上四个人在屋里喝酒,其中一个人趁着酒精作用,开始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个人就静静的看着,还没等他骂完,东厂的人就进来了,把他们带到东厂,骂魏忠贤的当然被处死,而其余三人早已吓的魂飞魄散。

宦官的其他用处

明朝宦官权限之所以这么强大,背后都是皇帝的支持,他们是为了皇帝服务的。除了替皇帝监管文武百官,很多太监还负责替皇帝打理私有财产。没错皇帝也有私有财产,明代皇帝有很多私有田产,这些田产都是由宦官打理。比如嘉靖皇帝在湖北安陆府就拥有很多田产,总面积达到了一万多顷。

我们会很好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皇帝还有私田。可以给你个形象比喻,就好像这个公司你的,但是所有对公的账目都需要走财务,而且如果你是上市公司,还要接受审计,所以这些钱虽然是你的,但是所有用途是对公的,使用非常不方便。

明朝皇帝挣钱的方式很多,有上面讲的田产,还有开矿,包括金矿、银矿、铜矿等,这些也都是让宦官去负责的,这些宦官还被称为“矿监”。比如万历时期矿监陈增,常年在山东开矿,受到当地官员与群众的多次举报,因为他经常指着一家房子说:“你家有矿呀!”老百姓就不得不搬迁,可是万历皇帝对举报充耳不闻。

我们看过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一名宦官杨金水,他其实就是替皇帝开展海外贸易的,把苏州、松江一带的纺织品,卖到国外,并与洋人进行谈判,生意做得非常好,据统计明朝时期类似替皇帝做生意的有上千人之多。

我们后来看到经常拿道德去评判这些宦官,其实这些宦官只是皇帝的代理人,为皇帝监军、监理文官,甚至打理私家财产等,是皇权的附庸。古代文人士大夫不可能去讨伐皇帝,所以矛头便指向宦官。

宦官里有没有好人

《苏三起解》里名句“洪洞县里无好人”是对一个群体发泄式的抨击,宦官也一样,这样一个群体里,有坏人也会有好人,而且很多宦官在大臣和皇权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比如明孝宗时期的李兴,当时黄河决堤,皇帝朱佑樘先是派工部侍郎陈政去镇守河堤,结果陈政累死在黄河大堤之上,于是皇帝委派了刘大夏接任陈政前去治理黄河,这个刘大夏是谁呢?就是那个一把火把郑和下西洋所有资料烧掉的那位,理由是劳民伤财,当时还得到了皇帝大加赞赏。

可是这位刘大夏,为人正直,不会变通,在地方上根本吃不开,朱佑樘于是派李兴去担任抗洪总指挥,当李兴到地方以后,地方官员十分配合,而且还能够从皇帝腰包里拿到2万两白银,朝廷还从别处抽调12万人,参与抢险工作,在李兴的统一指挥下,洪灾迅速得到缓解,可见这次洪灾当中,宦官起到的关键作用。宦官代表的是皇权,能够调动皇家的资源,甚至能打破士大夫之间的部门利益,所以宦官就相当于钦差大臣。

宦官也不全是坏人,比如正德三年,在一次早朝的过程中,竟然出现了攻击当时大宦官刘瑾的匿名帖子,刘瑾很恼怒,罚群臣在烈曰底下暴晒,有的人因此中暑了,最后甚至死掉了。当时的一个宦官叫李荣,是司礼监太监,实在看不下去了,给群臣送去了冰镇西瓜,又对群臣说是帖子写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情,谁做的干嘛不承认?这是好男儿应该做的事情。李荣这番话,让刘瑾很生气,被刘瑾发逐到南京去了。

正德时期,文官集团称围绕在明武宗旁边的八个宦官叫"八虎",其实即使"八虎"本身,内部也有很多矛盾,张永借藩王以诛刘瑾为口号,发动叛乱的契机,在武宗面前告了刘瑾一状,说他要谋反了,武宗才把刘瑾处死了。而张永这个人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不仅平灭了安化王的叛乱,而且当江彬等人诬陷王阳明的时候,还替王阳明辩解。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宦官,大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历史小说里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已经被后世文人给恶意抹黑了。这些人常年受到程朱理学儒家忠孝文化的影响,如果公开指责皇帝,会背负不忠的骂名,因此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宦官,于是我们看到了宦官没好人。


高广银


肯定不是啊,在古代封建社会,太监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人数众多,人多了,肯定就好坏之分,有像魏忠贤那样遗臭万年的,自然也会有名流千古的。今天就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历史上究竟有哪些太监能够名流千古。\r 【1】-高力士-唐朝-(684年—762年)\r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力士,这个在大唐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决赛的宦官。之所以第一个想到他,并不是说他的能力、为人排第一,而是最近刚刚热播结束的《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郭利仕。其实,他就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高力士。这个剧中的演员演得挺好,演出了高力士的地位,演出了他衷心护主的一片赤诚,也演出了他对太子一脉的大力支持。\r首先:他早期帮助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太平公主谋反”有功。是因为李隆基在不断的明争暗斗中和高力士有所交集,高力士的功劳也不小,故而二人的关系自然不差,于是,在李隆基将李家的江山大概稳定之后,便开始了论功行赏,而高力士的功劳也实在是不小,所以后来高力士的身份显著,其原因和这一点是密切相关的,总不能因为他是宦官而漠视他的功劳吧。\r不同于其他宦官红人,一得势就恃宠而骄,扰乱超纲,残害忠良。反关高力士一生,自在武则天时期起,一直到最后知道唐玄宗驾崩之后,吐血而死。他一辈子都兢兢业业,忠于唐玄宗,忠于大唐。即使“安史之乱”后,高力士对待唐玄宗的心也不变,还曾经在李辅国对唐玄宗不利的时候救过唐玄宗。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两人之间的主仆关系,也成为了一段佳话,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点也不为过。

【2】-冯保-明朝-(1543年-1583年)\r冯保(1543-1583年),明代太监。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r冯保——太监中的艺术家。其实从人品上说,冯保算不上一个好人,跟其他的坏太监一样,他也贪婪狠毒阴险狡诈。但是冯保也没干过他的同类们做的十恶不赦的坏事。而且其选择的政治盟友是张居正,并用其在内宫的控制力支持了张居正的改革。冯保最可取的也许就是其在艺术上的造诣了。明史赞他颇有“儒者风度”。个人认为,大明朝由宰相张居正发起的十年改革,有他一份功劳!张居正成为首辅,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内相冯保的配合下,亲政了多年,并推行了“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裁减冗员,减少支出,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张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内阁首辅,施展政治报负,是因为有冯保的全力支持。\r所以,冯保虽然是控制了内公势力,但他却没去干阻碍大明发展的事情,未结党营私,也未残害忠良,也是位难得的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的宦官。\r【3】-蔡伦-汉朝-(公元62年—121年)\r蔡伦,听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了,没错,他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没有追求什么更高的地位、金钱,而是将心思花在了工匠技术上。于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r所以,说蔡伦是名留千古的太监,一点不夸张。\r【4】-郑成功-明末清初-(1624.08.26-1662.06.23)\r提到郑成功,他的主要功绩肯定是收复台湾。\r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r所以,从中华民族讲,他抵御外族统治,最终从打败荷兰,收复台湾,说郑成功是名留千古的太监,也是不为过。\r综上所述,就我所了解的,高力士、冯保、蔡伦、郑成功,都可以说是名留千古的好太监,在历史是车轮上留下了他们光辉的足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