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割礼:原始宗教的禁欲戒律认为“女子两腿之间有肮脏的、致使男人堕落的东西”。所以在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度里,女孩4-8岁之间就要进行割礼。所谓的割礼就是切除女性的性生殖器官,包括外阴唇和内阴唇切除缝合起来,只留下一个火柴孔大小的洞口来排尿和月经。直到长大成婚,在新婚之夜由丈夫亲自拆开。


01

  • 冠以宗教信仰的名义,以伤害为代价的禁锢

四岁被父亲的朋友强奸;五岁被迫接受割礼;

十二岁为了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头,成为他的第四任妻子。

在母亲的默许下,在新婚前夜赤脚逃婚,迷失在沙漠中差点成为狮子的囊中之物。

从死亡中存活下来,找到外婆,机缘巧合到英国索马里大使馆当了6年保姆。

十八岁再次被抛弃英国街头,此前她连最基本的日常英语沟通都不会讲。

在餐馆做清洁工,被精明的摄影师挖掘,幸运踏上超模之路。

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沙漠之花》,尽量抹去残忍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语速来像观众展示一个女孩逆袭的人生故事中的种种经历。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沙漠之花海报

从观看角度来说,这不是一部成功令人震撼并吸引眼球的电影,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部过于真实的电影,从看她的第一眼会让人沉迷下去的。

这部2009年上映的电影,豆瓣高达8.7评分,它不是经典著作,但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记录那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残忍,以禁欲的名义,冠上贞洁的名誉。

据统计,大约每十秒,世界上某个地方就有一名女孩被按住,双腿被拉开,一名没有受过医疗训练的当地妇女亮出一把刀或者刮胡片,把那名女孩的外阴部分或全部切。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打麻醉剂的。 --摘自《天空的另一半》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天空的另一半》封面

这个被冠上宗教信仰名义的陋习,尽管《古兰经》上并没有描述,但却被传播了近千年的历史。

没有记录从何时开始,最远的考古也只能从埃及女木乃伊身上证实有割礼的存在。

至于更远古的年代,也让人无从追溯。父性社会的可耻在于,用各种神教的旨意,把所有的一切罪罚承受给女性。而基于父性护佑的女性,默默承受这一切。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沙漠之花剧照



02

  • 以宗教名义的伤害,他们都是刽子手

电影中,让人愤怒的一幕,不是割礼的残忍。而是备受割礼折磨的华莉丝,经受不住疼痛看病就医时。

看到被紧密缝住的阴部,故作镇定的男医生,尽量用平稳不尖锐的语气跟她商量,失去的东西我们没办法复原,但我们能尽量让它不那么痛苦。

怕她听不懂英语,好心的医生找来了同样来自索马里的翻译来帮忙。可是这位愚昧的信徒,却没有如实翻译,而是用责备的语气质问道:

你不觉得丢人吗?都被白人看光了,我们的习俗不关别人的事。你要改变它,就是背叛父母,离经叛道,你的父母知道吗?你不觉得可耻吗?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沙漠之花剧照

抛开索马里的动荡和落后来说,这位来自索马里的同胞早已摆脱了本国的困扰,能在他乡国度医院任职,可谓也算的上社会精英。

可是这么可耻的话,竟然出自一个精英口中。一种无以名状的悲愤,这种根深蒂固的愚昧竟然把搭救当做一种可耻。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这也让我想起《天空的另一半》这本书中,也有讲述关于割礼的描述:

思想前卫的母亲,深知割礼给女孩带来的伤害,出于对女儿的保护。没有对女儿进行割礼,可是处于同一环境下的女儿,却显得格外另类。为了融入群体,竟然求着母亲对她进行割礼,并发誓不会有半点反抗。

然而当地的约定习俗就如华莉丝所说的那样,没有进行割礼的女孩,是不纯洁,在当地的地位与妓女同等,没有男人会去不贞洁的女孩。

可是对于女孩而言,割礼是一场梦魇。有据数据统计,现全球仍有1.3亿人被迫割礼,每天至少有6000多名女孩被残忍的割去阴蒂和阴唇。

从而每天又有将近上千名女孩因为受到割礼之后的感染,获终身残疾或直接死亡,而存活下来的女孩,却要面临着伤口被一次次撕裂和痛苦。这种以宗教名义的伤害,他们都是刽子手。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03

  • 天空的另一半,是女人撑起的半边天

从非洲种族的割礼,到欧洲贵族的塑腰,再到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脚。似乎对于女性的摧残,从来不是一个地方和民族的事情。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女性的摧残也从未消减过,反而更多的是从肉体的伤害,上升到精神的折磨。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记得姚晨在《星空演讲》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问我是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可为什么没有人问我先生同样的问题?

同样作为蜜芽CEO刘楠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她去出席一个企业家座谈会,在座的记者都问她旁边的男企业家,您是如何获得成功,如何突破重重难关走到今天?可是轮到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问道,您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似乎人们会把事业成业的男人定义为成功人士,而事业成功的女性,兼顾不到家庭,哪怕事业在成功,也会被嘲讽为失败人士。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家庭:

男人和女人一样也是外出工作,但明明男人下班早,却从来不会主动干家务。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女人还没有回来,就会约上几个兄弟,到家门口附近的茶馆上喝上一壶茶,估摸女人买好菜,做好饭的时间,再回去吃个饭,饭后再出去溜达溜达。

这就是男人的一天,而作为他的女人白天工作完后,晚上回来烧饭做饭,洗碗搞卫生,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等作业做完了,还要洗澡洗衣服,这一天停下来的时间,也就睡前1个小时左右。

你说他们委屈吗?可是对于女人来说,这就是她的生活。她要闹,就是无理取闹,因为她所处在的环境就是这样。就像《天空另一半》里提到的,女孩因为没有进行割礼而觉得耻辱一样。

《沙漠之花》:被冠以宗教名义,以伤害为代价,备受摧残的陋习

一个丧偶或离异的家庭,如果离开的是父亲,家庭在艰苦,似乎也能井井有条。但如果缺失了母亲,那家庭十有八九都犹如狗屋般,生活也免不了随意几分。

记得在微信公众号里,曾经一篇很火热的文章写道,我月入两万,但真正撑起这个家的却是我老婆。

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

记得中学时期,地理老师说过,

如果一个国家男人比女人多,

那将必会有很多罪犯。

但如果一个国家女人比男人多,

相对来说局势就会平和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