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妻子的思念,全詞哀傷淒涼

寒水依痕叫,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銷肌雪。辜負枕前雲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淒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卻相逢,恰經年離別。——石州慢

《石州慢》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妻子的思念,全詞哀傷淒涼

[語譯]

寒冷的流水依傍著岸邊痕跡,可見早春之意已從煙霧遼闊的沙灘上逐漸迴歸了。溪邊梅花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散發出陣陣清香,寒冷中有數枝花苞爭相開放。天涯阻隔的舊恨啊,試看是多麼令人消魂,就如同這長亭門外無數重的山巒一般。望不盡滿眼的青翠,正是愁緒湧上心頭的季節。

情思是如此迫切,想她定然緊閉著畫樓,期盼著東風歸來,雪樣肌膚也暗中消瘦。離別辜負了這鴛枕上的繾綣柔情,酒杯前的繁花明月啊。在內心迫切的期盼下,產生過多少淒涼,只希望留到歸去後再細細訴說。等到能夠再次相逢,我們正好分別了整整一年。

《石州慢》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妻子的思念,全詞哀傷淒涼

此詞抒發思鄉懷人之情,詞中所描摹的景物意象是在初春,開篇就化用杜甫詩句,說“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也就是說詞人看到溪水漸漲,已接近岸邊豐水期留下的痕跡,便知道春天終於來到了,所以說“春意漸回”是在“沙際”。寫畢春水,再說梅花,氣候雖然仍很寒冷,溪邊梅花已有“數枝爭發”,而且“晴照生香”。這就好像是秦觀《望海潮》詞的開篇“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一般。

春光即將返回大地,景緻如此清新可人,然而詞人卻深懷怨恨,惆悵百端。他怨的是什麼呢?原來是“天涯舊恨”,還要“試看幾許消魂”,江淹《別賦》有句“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可見是因離別而恨。下 句寫“長亭門外山重疊”,長亭本身便具有離別的意象,而遠山重疊,更見阻隔之遠,對應前面所說的“天涯”。春天才至,野草才青,詞人卻不禁愁上心頭,所以說“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

《石州慢》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妻子的思念,全詞哀傷淒涼

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人的思念,究其詞意,所思念的應當是家中妻子。自己在遠方思念妻子的時候,妻子正在做些什麼呢?在詞人的想象中,妻子應該既感冬日寒冷,又為相思所困,百無聊賴,所以會“畫樓深閉”,足不出戶吧。妻子大概“想見東風”,其實含義是指想見丈夫歸來,想啊想啊,相思如此傷人,乃至“暗消肌雪”。詞中寫的是早春景緻,所以這兩句又含有東風襲來,積雪消融之意。接著詞人便感嘆這次離別,是辜負了花前月下的繾綣恩愛,他思念的心情越是迫切,越是倍感別離的淒涼。但孤身在外,這淒涼無人可表,只能寄希望於回去以後,再與妻子備悉分說,一一訴衷腸了。

他們終究分開了多長時間呢?結句給出答案,“到得再相逢,恰經年離別”。還好這次分別還是有期限的,預計在外整整一年,自己就可以回家了。結尾將相思之情暫時畫上一個句號,以約定、希望和期盼將全詞的哀傷情緒略微平復下來。

《石州慢》開片以“情切”二字,引出對妻子的思念,全詞哀傷淒涼

黃蘇在《蓼園詞選》中說:“仲宗於紹興中,坐送胡銓及李綱詞除名。起三句是望天意之回。‘寒枝競發’,是望謫者複用也。‘天涯舊恨‘至‘時節‘是目斷中原又恐不明也。‘想見東風消肌雪’,是遠念同心者應亦瘦損也。負枕前雲雨’,是借夫婦以喻朋友也。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託于思家,意亦苦矣。“又想挖掘微言大義,但這挖掘本也無稽,至於用“雲雨”字樣“借夫婦以喻朋友”,就更顯得可笑。張元幹固多作悲憤之詞,但正不必每首作品都與國事、朝局相關,就如同陳亮好以政論入詞,但不見得每首詞都是政論,辛棄疾好以散文入詞,也不見得每首詞都是散文,柳永常敘男女之情,但《望海朝》“東南形勝”肯定與私情無關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