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亲家母说要陪嫁一辆车一套房,现在要领证了,女孩家不提陪嫁了,该怎么提醒她?

飒飒暖阳


之前亲家母说要陪嫁一辆车,一套房,现在要领证了,却不提这个事了,有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原本你的亲家家里面经济条件还不错,可是突然遭遇了什么变故,经济状况变差了,一下子陪不起了,又不好意思向亲家母解释,直接就采取不再提起的办法,以便略过。这些年大家大落的人家并不少,遭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也有一种可能,你的亲家母本来可能就是说大话的人,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还蛮多的,说话的时候根本没有下巴,不管后果如何,说过就拉倒。有可能亲家母说这话的时候特别看重女婿,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配得上亲家,所以随口说出了这样的承诺,现在临到关键时刻又退缩了,或者根本就不记得自己讲过的话。大千世界,人上一百,五颜六色,说了话转眼就忘的人也不是没有。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她说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是过后想想又可能觉得这样做亏了,自己生的女儿,好不容易把她扶养那么大,为什么还要陪钱呢?所以觉得这会儿不提更好。

怎么说呢?她不再提,自然有不再提的理由,至于究竟是什么理由,你或许不知道,对方却心知肚明,根本用不着提醒。所以为了儿子的幸福,这事就算了,你的儿子都不计较这个,你计较干嘛?媳妇陪嫁的房子和车子,难道还归你吗?再说了,娶媳妇不是人品更重要吗?难道你是看中他们家的钱才娶媳妇的吗?


苏小妮


我觉得吧,自己儿子娶个老婆不容易,娶个好老婆更不容易,都这个份上了,这陪嫁,我再穷,也不去念着。再说了,陪嫁都是给孩子的,亲家不心疼她闺女,我干嘛心疼自己儿子,儿子还比女儿皮实多了。孩子们没有车开,那是他们的事,自己不知道挣钱买啊。买不起,不知道坐地铁公交车啊。他们没有那套房子,那也是他们的事,反正自己准备好了住的地方。对吧。都结婚,该放手就放手,懒得去给他们操心,让他们自己操心自己去。


不负如来不负卿们


千万别问,我家儿媳妇结婚,我给十万,当时我们也没有指望女方带回什么,结果亲家把新房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买回来了,还给儿媳买的车,给儿媳一个大卡,把我们给的十万带回来了,所有家电,床上用品,厨房所有都买了,不管我要一分钱,


15840703357


这个不是很简单嘛!那你就找个机会与你未来的儿媳妇在聊天的时候问她一下,你说你们快要结婚了,你家准备什么时候买婚房,还有车子!这个时候看她怎么回答;如她说不知道,要问她妈去!那就说明她妈就根本没有打算买房买车!我想不管是什么情况,你已经跟你未来的儿媳提醒过了,她肯定会跟她妈妈说的!到时你就看亲家的反应,如真的没有反应,你就打电话直接问车子房子的事!这就是对策……其余的你有什么想法,那是你们的事了,我们作为旁人也不好跟你们同谋!这毕竟是三观不合!

我们说婚姻需要真诚,不能相互欺骗,相互隐瞒!只要是两厢情愿即可!要做到合情合理方可成事 ,否则的话就免谈婚姻……



用户抖音之


这位亲家,犯傻了吧?如果亲家准备陪送车房,即使你不提醒,亲家也会陪送,如果家中条件有变,不准备陪送车房了,你提醒也没有用。难道女方不陪嫁车房,你还要作妖,让你儿子不娶不成?如果不能,何必要讨人嫌呢?

其实,我觉得既然已经走到要领证这地步了,说明两个孩子还是有感情的,只要孩子喜欢,就没有必要在意计较陪嫁和彩礼等感情以外的东西了,让一切都顺顺利利的,那才是给小两口最好的祝福。

不过,女方母亲在当初挂在嘴上的陪嫁,在要领证的时候忽然不说了,在你看来,也许是女方母亲挂在嘴上的陪嫁,其实是对你们的一个欺骗。但也有可能是对你们家的一个考验,想看一看如果女孩没有陪嫁的情况下,你们会露出什么样的嘴脸,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的提醒就会让你的形象受损。

当然,也有可能当初你们同意让儿子与女方结合,本身不是为了感情,而是为了女方陪嫁的车与房。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请您最好早些撤退,以免耽误了以后你寻找新儿媳的脚步。这样,对你来说,也算是及时止损吧,对女孩来说,也避免了跳入一个火坑。也算是双羸了吧。


萍风竹雨123


你这会找亲家哟,找了一个有钱的,我反到想问:你是打算让你儿子入赘吗?人家女方家有陪房子有陪车的,你们干啥呢?

我如果是女孩家长,陪房陪车可以,但生的孩子必须跟我姓,你愿意吗?以后男方收入全部上交,你愿意吗?如果你不愿意,就别好意思去提醒了,在小城市一般陪一辆车十几、二十万。一套房子大几十万。算下来快百把万了。大城市更别说了,这都是人家一辈子的辛苦钱,就这么白白交给你了?完了孩子还得随你家姓?

给孩子减少压力作为父母肯定都愿意,但也要公平讲良心,一般都是男方家买房子,女方家买车,条件不好的女方不陪车的也多的是,毕竟人家嫁过来要伺候你儿子的,没啥好争的。如果你什么都不拿,就指望着女方家,那你这儿子以后还有啥地位?就算女方家陪房我到希望只写女孩的名字,万一你儿子出轨了,要离婚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好事谁都会想,但不要太贪心,也不要太自私




夕凡


最好是不要提醒。如果要提醒,也只能让儿子出面,婉转点跟未婚妻提下,还必须注意方式,装作无意间提及,不然很容易会让她认为你贪财。

岳父母之前说陪嫁房子和车,现在要领证了他们又不提了,应该是以下原因:

1、家里经济方面出了点状况,暂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买房买车。

2、你的表现不如之前,岳父母有所顾虑,担心你以后对姑娘不好,他们的钱都白花了。

3、很多男人婚前婚后变化很大,岳父母怕你看上的不是他家姑娘,而是陪嫁的房车,因此改了主意,想要婚后再查看你一段时间。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绝对不是他们忘了,所以你犯不着提醒,提醒了反而会让岳父母觉得你是贪图陪嫁的房车,而不是看上了他们的女儿。你什么都不要提,结婚后真心对待你媳妇。过段时间岳父母信任你了,房子和车都会有的。

岳父母既然说了这句话,肯定是有这个实力的。他们现在不提了,只是还不放心你而已。

所以你结婚前最好什么都别提。婚后用真心好好对待你媳妇,车子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


蓉城花事


听你这说话的口气咋感到让人那么的别扭呢?莫非在你的眼里之所以能接受这个儿媳妇,就是专门奔着女方的陪嫁来的?是不是这一辆车和一套房最终没带过来的话,你就会果断拒绝掉这门亲事?

咱们常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陪嫁衣!小俩口只要真心相爱,同时又能够踏踏实实的一心过日子,即便是目前的经济状况再不尽人意,相信这也都只是暂时的,日子总会有好起来的那一天。相反的假如两个年青人都不思进取,一心只抱着肯老的心态得过且过的生活着,面对这种情形,就算是双方父母给他们搬来一座金山银山,也会很快的让他们坐吃山空,这种过度的溺爱反而会害了他们!

我的一个发小,他父亲长年有病不能干重活,母亲有轻度精神残疾,全家人都长期吃低保,后来发小在工厂扛工期间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当时妻子家人因发小家穷便想阻止这门婚事,谁知女生外向,女儿却偏偏认准了发小这个人,趁父母不备偷偷拿了家中户口本就和发小领了证,就这样俩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结了婚,婚后发小果断的辞了职,拿着妻子攒下的几千元私房钱去学了驾驶证,学完之后就跟着一个师傅跑长途,出师后自己一人又开了七八年长途车,前些年自己从别人手中买下一辆二手车,一直到现在家里一共买了三辆大货车,在城里买了三套房子,妻子还先后为其生下一儿一女,小日子是过的红红火火!

再回归正题,咱们实话实讲,摊上这样的情况不管那个人心里都会多少有些想法,女方家先前明明许诺好的陪送一辆车一套房,而现在都到了领证的时候了还不见一点动静,这难免会存在一点骗婚的嫌疑,可是不管咋说人家把闺女已给你当了儿媳这是事实,而今万事俱备只久东风了,真没必要再去计较这些得失了,只要小俩口是真心相爱就好,其它钱财啥的都是浮云,不是有句老话吗,吃亏是福!待到不久后等你们抱上大孙子时,那时就会明白,钱财和孙子比起来孰轻孰重了!


山东汉子也柔情


不必提醒,提醒无益,陪嫁这么大的事忘记是不可能的,而装忘者,提醒是没有用的。“装睡的人叫不醒,装聋的人听不到。”领证前不提陪嫁是不想陪、舍不得陪,先前所承诺的车、房不过是诱饵,她压根就未想真心陪嫁女儿,你的提醒有何意义?

关于诚信,《左传》记载,周王朝与郑国为表忠信以各自的太子、公子互为人质,但郑国仍公然冒犯周王朝, 夺麦抢稻。于是君子发出喟叹,“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如此,承诺不是发自内心,又视信用为粪土,抵押尚且无用,更况亲家母那口是心非的许诺?

我想,亲家母所以说要陪车陪房,大概是当初男方也许并非十分愿意,或者女方索要彩礼太过贪婪,这些因素恐致婚约难立,女方便祭出一车一房,抚慰男方,遂使显失公平的男女双方渐趋平衡。但亲家母真正打算就是口惠而实不至,她从心底里从未打算实践诺言,她的承诺不过是引诱驴子的萝卜缨,永远吃不到嘴的。

与这样充满欺骗、不守诺言的人结为亲家是窝心事。母为子师,前有车后有辙,如果母女如出一撒,不如毁约,与毫无信用的人如何白首终老?如果女孩不随母性,一对年轻人又情比金坚,那么没有嫁妆也罢,毕竟孩子的幸福最重要;如果说真如某些人所虑,亲家经济条件骤变,无力实现承诺,完全可以坦陈实情,这远比绝口不提、叫对方心生疑虑要好,但凡通情达理的人家也能接受毫无陪嫁的媳妇。


玄真子桑


既然亲家母答应陪嫁一辆车一套房,在没领证之前,我觉得你们还是确认一下的好。凡事”先君子后小人“嘛,答应了反悔的人多了去了,既然是他们亲口答应的,那厚着脸皮问一下也无妨。

说不定人家只是忘了。既然已经打算领证了,就在领证之前把所有双方答应的财产,都拿到手吧。尽管这些财产是婚前财产,但既然想结婚了,小夫妻把这些财产落实了也是对的。

我也很讨厌那些已经答应给了,到时候又故意抻着人家,拖几天不给的,本来已经有的好感,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去,到时候即便拿到了,心里也会不开心。

建议你让儿子去问,而不是你去问。你儿子作为女婿,问一下也无妨。或者直接问准儿媳,让准儿媳去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