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無法接受韓國是發達國家的事實?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蚍蜉撼樹愛自誇 亞洲齊名倆奇葩

首先說,本大仙就無法接受這個所謂的“事實”。如果說韓國是富裕國家,這話沒毛病,畢竟韓國的國土面積比俄羅斯小了170倍,然而GDP卻穩穩壓了俄羅斯一頭(韓國排在全球第11位,俄羅斯排在全球第12位)。然而要說韓國是發達國家,這還真是太抬舉韓國了,也或者說是有人根本就沒有搞清楚“發達國家”的定義。

要看一個國家是否發達國家,首先也得是個主權國家才行。像韓國和日本這類的“屋裡憋屈型”國家,一直以來就被“沒事找抽型”的美帝所霸權,稱其為美帝的半殖民地國家一點也不算冤枉它們。如果韓國勉強還算一個國家的話,那麼發達與否還得看其軟硬兩個方面的條件夠不夠才行。硬件方面包括:經濟、軍事、科技。經濟是基礎,軍事是保障,科技是關鍵;軟件方面包括:政治、文化、外交。政治是形體,文化是靈魂,外交是活力。下面本大仙分別展開講述,韓國是不是發達國家,答案自然揭曉。

硬件不過硬

打鐵還得自身硬。韓國只不過是個滿身贅肉的大胖子而已,有錢任性。但真要是動起手來,瘦骨嶙峋的北極熊能在三招之內KO它。有肥膘,沒肌肉;有志氣,沒底氣。這就是悲催的韓國。

經濟增長乏力

儘管韓國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從第三任總統朴正熙開始就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但是“小龍”就是“小龍”,根本沒有抗衡“大龍”的實力。就拿GDP穩居全球第三的日本來比較吧,雖說日韓都屬於美帝在亞洲的半殖民地國家,但是擱不住日本更加強大啊。日本無論是國土面積、人口總數、GDP總量,都超過了韓國的三倍以上。

彈丸小國,仰人鼻息。韓國想以小欺大,或者想要隔山拜佛,都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體量小,這是客觀現實,不是靠人的意志能解決的事。量變達質變,量都沒有,還談個毛線啊?再怎麼自我感覺良好也沒用,自欺欺人而已。如果吃誰不向誰,背地裡鬼鬼祟祟搞事情,難免會遭到反噬,到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畢竟韓國屬於貿易出口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國際訂單,僅靠國內狹小的市場和弱爆的消費,那就註定會導致其國內企業倒閉、工人下崗。韓國傳統的優勢行業,比如汽車、電子、鍊鋼、造船,均有強勁的對手在瓜分其國際訂單。起碼日本就比韓國強多了,就別提新興大國了。韓國想要趕超,不過就是口號喊得比較響亮罷了,成本下不來,訂單上不去,你拿什麼趕超?大勢所趨,不是文在寅無能,就算把朴槿惠放出來繼續執政,還是不行。

軍事力量薄弱

韓國人的自信,估計除了印度人,他們就能排在世界第一了。特別是韓國人對韓軍的自信,本大仙一直都搞不清楚是個什麼情況。儘管韓國軍事力量理論上說是排在全球第六位,但是總體戰力卻是乏善可陳。因為韓國最厲害的部隊當屬陸軍,然而尷尬的是地處半島南部的韓國陸軍除了對付北鄰之外,基本上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韓國海軍就比較寒酸了,不但沒有航母,甚至連艘像樣的大型水面攻擊軍艦都沒有。這就相當於失去了制海權,只能搞一搞破襲戰,或者協助防守。韓國的空軍戰鬥機多數為F-15K,然而三代機與四代機的差距比較明顯,真要是打起仗來,韓國這批缺乏隱身保護的戰鬥機恐怕會成為空中靶標。

最尷尬的是,韓國軍隊沒有戰時指揮權。一旦戰端一啟,韓軍就要聽命於美軍的調遣,基本上也就是趟地雷加擋槍子的髒活累活憋屈活了。也就是說,離開美軍的保護,韓軍啥都不是。別說跟日本叫板了,就連其窮鄰居都不把它放在眼裡。

科技受制於人

不得不說,韓國的科技水平還是相當高的。但是還沒有高到可以自立門戶的程度,因為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所以難免會受到強國的壓榨和欺凌。舉個例子說,韓國的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享譽全球,但是其中的核心部件(芯片)卻是日本製造的。這也是為啥日韓貿易戰中,受傷的總是韓國的根源之所在。再比如說韓國的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但是很多先進武器的核心零部件卻是美國製造。韓國只不過是負責生產其中的非核心部件,或者是完成最後的總裝出廠罷了。

軟件太疲軟

韓國的硬件不硬,那麼軟件如何呢?答案仍然很尷尬,是疲軟,好比癩蛤蟆墊桌子腿------就憑一口氣犟頂著,無法持久。

政治混亂不堪

韓國雖然是走的美帝主子為其量身定做的“三權分立”的路線,但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搞得全國政局一團糟。由於韓國的黨派紛爭比較頻繁,而且政黨經常隨意改組合並,結果導致越改越亂。也就是說,韓國的黨派可謂派系林立,各派之間勾心鬥角,總也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所以說,韓國國會當然也是四分五裂,開會等同於置氣,吵架鬥毆都是家常便飯。到最後,往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導致威信掃地,辦公效率低下。

韓國總統的權力非常集中,在位時幾乎一手遮天。然而韓國又是財閥政治佔據主導地位,總統往往會為支持其當選的利益集團牟利,所以就難免會有小辮子被政敵抓住。同時,韓國司法部門的權力過大,甚至可以不經國會批准、繞過政府就去直接調查包括總統在內的高官,結果就把韓國總統給搞成了“世界上最高危的職業”。

文化失之厚重

談到韓國文化,本大仙就覺得非常替他們臊得慌。韓國有文化嗎?仔細想了想,似乎有。但又是什麼呢?似乎除了冗長乏味的狗血韓劇之外,就是各種韓式燒烤和醃菜泡菜了。如果硬要把文化跟GDP扯在一起,那麼不可否認,韓國的旅遊業、醫療業、服裝業也是功不可沒的。但是本大仙又覺得,韓國的文化市場都把寶押在某個國家身上,一旦有個閃失就會造成產業鏈雪崩,這還是說明韓國文化的影響力太差,缺乏在全球推廣的獨特價值。

但是聰明的韓國人自有辦法,“韓式整形”無限延伸。如果各種申遺搶注不能令人口服心服的話,那我就給世界地圖“整整”,把半個亞洲都劃歸我大韓帝國的名下,那麼生於茲長於茲的各種文化名人、包括他們的學說著作,不就都成了我韓國人的專利了嗎?韓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就是這麼生猛,韓國人的自信心就是這麼無畏。真不知道,這本身算不算韓國文化的魅力?

外交亦步亦趨

本大仙始終覺得,一個國家要想有外交,首先得有國防。國防是外交的基礎,外交是國防的體現。比如韓國這樣的國家,國防力量基本都被美軍掌控著,那麼其外交方面又如何不受到美帝的諸多影響和限制?美國如果想讓韓國往東,韓國基本就不敢往西;美國想讓韓國打狗,韓國基本就不敢罵雞。

舉個例子說,韓國是一個能源嚴重匱乏的國家,所以急需中東的石油源源不斷輸入。可想而知,韓國跟伊朗之間的經貿往來是十分頻繁的。換句話說,韓國的能源供應離不開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國家。那麼,韓國肯定就不想同伊朗把關係搞砸了。但是美帝逼迫韓國不得購買伊朗石油,韓國明知道這是要敲竹槓的前奏,但也不得不忍痛割愛;而美帝的航母戰鬥群在北印度洋一帶遊弋,需要盟國派遣軍艦護航,韓國海軍就不得不派遣艦艇加入。如果因為這些事導致伊朗同韓國斷交的話,那麼韓國也是無可奈何的。因為權衡利弊得失,韓國就算是得罪了全世界,也不敢得罪宗主國。

綜上所述,像韓國這樣有肉沒骨頭的國家,它又能唬住誰?像韓國這樣有傲氣沒傲骨的國家,它又能贏得誰的尊重?所以本大仙才會說:韓國跟印度有的一拼,屬於富國、大國、奇葩國,說它們是強國都很牽強,更別提什麼發達國家了。關注本大仙,陰謀全揭穿;關注本大仙,世界真好玩。歡迎點擊本號“小說”,鑑賞長篇玄幻小說《天外魔鏡》,謝謝加關注、加書架圍觀。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韓國是21個發達國家之一,也是亞洲僅有的兩個發達國家的一員,韓國的發達國家身份獲得了世界的普遍認同。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接受韓國是發達國家的事實,主要是韓國發展不均衡,而且財富集中,此外還有一點大國心理。

2018年,韓國經濟總量達到1.6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1位,人均GDP也達到3萬美元,滿足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人口數量5000萬的國家,還有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由此可見韓國的經濟實力,而且與沙特等中東產油國不同,韓國領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只能依靠高科技產業,而沙特的人均GDP只有2萬美元左右。



韓國的電子和造船業發達,三星電子在OLED屏幕和內存條方面佔據壟斷地位,三星提供了94%的柔性屏市場,93%的小尺寸OLED屏市場。70%的DRAM內存和30%的NAND存儲芯片由三星提供,三星手機雖然在國內市場銷量逐年下降,但是三星電子在世界五百強排名當中僅略低於蘋果。


韓國經濟總量很高,但是主要資源全都掌握在三星、樂天和LG等財閥手裡,而且財閥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大到改變司法,朴槿惠因為受賄和閨蜜干政而遭到彈劾,至今仍然被關在監獄,而行賄的三星副社長李在鎔已經回到三星當他的副社長,最近還代表韓國去日本商談經濟制裁問題。

蛋糕被財閥分走,因此韓國普通人的生活並不輕鬆,尤其是水果和肉製品價格極高,除非過年過節,否則不敢肆意消費,韓國普通家庭每天的主要食物是醃菜,一方面是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則是生活水平有限。

如果不能在吃這方面盡興,發達國家還有何意義?

最後一點是大國心理,韓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如今成為美國的附庸,日本在90年代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70%,其他國家再也沒有達到如此高的比例,韓國經濟雖然高速增長,但是與日本相比還是要差得多。


日本在二戰期間橫掃東亞,人們在情感上接受了日本的強大,但是韓國只是經濟發展迅速,所以在內心還不能接受韓國超過自己成為發達國家,如果韓國能夠在軍事上成為東亞第一,才會被認同。


視野新觀


發達國家不是自封的,是有很多指標的。

如果一些人不看指標,就是從現象看韓國,當然可能不願意承認。

但是如果看看韓國的各種指標,他們就不得不承認。

判斷的指標基本上都是從人均角度著眼。

先看看有哪些指標吧!

最主要的兩個。

第一,就是人均GDP。

幾十年前的一個劃線是人均1萬美元算髮達國家,但顯然這個標準可能需要提高了。土耳其在幾年前人均就1萬美元了,但也沒幾個把它看作發達國家。

果然隨著該國匯率大跌,通脹太高導致經濟動盪,該國人均又跌回到1萬美元以下了。

那麼韓國的人均GDP多少?

2018年超過了3萬美元!這是毫無疑問的發達國家水平了。

雖然和瑞士的8萬美元、美國的6萬美元沒法比,但基本上和日本3.6萬美元也差不多了。

第二,是一些社會發展指數,比如福利覆蓋、人均衛生醫療水平等。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叫“人類發展指數”。

這是聯合國為了防止單純用GDP來評價一個經濟體,而綜合考慮了一國在教育、壽命、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社會因素指標,弱化了經濟分數,強化了人文分數。

這也是一個經濟體均衡全面發展的標誌。可以看作是對是否是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依據。

下圖就是2018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看到韓國的名次了吧!排22位,高於法國。分值超過了0.9,屬於發展指數很高的級別了。

從這個角度講,韓國也毫無疑問是發達國家。

這個排名和人均GDP綜合考慮,如果只有一個排名靠前其實還不算什麼,兩個都靠前,那麼就能能判斷哪個國家屬於發達國家了。

另外國際社會還有個OECD組織——

有大約30幾個成員國,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包括了。

此外,還有以色列、日韓等其他經濟體。

這個組織在西方的各個活動上很盛行,幾乎是發達國家和準發達國家的集合體。

所以,看哪些國家發達,看OECD成員國也差不多了。


木春山談天下


首先必須說明。韓國是發達國家,這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認定和承認的,這也不是韓國自己所能決定的。在2018年韓國為1.619萬億美元。世界排名12位。妥妥的經濟強國。之所以無法接受在於韓國僅僅經濟成就,而在政治,軍事,外交和綜合國力卻是一個地道的小國,在地緣政治上還不如他的北部同胞。再就是普遍民眾生活並沒有體現出應有的水平,韓國屬於典型的財閥政治,說白了就是普通民眾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這就是大家覺得韓國不是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

韓國最大的希望不是國家一統,而是要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國際第一強國再說)。但這本身就是一個不現實的事情,韓國有個戰略家說過,韓國就是一個自作多情的三明治國家。夾在日本,中國之間,還有俄羅斯和美國。但問題是中國與日本都沒有把韓國當做平等的對手和追擊者,韓國最的問題就是。國家經濟資源高度集中。國家無法真正地控制國家體系,五大財閥實際上就是韓國政府,貧富差距實在是巨大。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卻彼此視為對手,而且都是具有取美國“彼可取而代之”的意識、對於韓國的定為不同,在中國和日本眼裡韓國始終是小國,這和韓國經濟大小無關。根本就沒有把韓國當盤菜。而韓國卻不自覺,非要和中國和日本並駕齊驅。小個子卻總想打籃球的意思。

再就是去過韓國人都知道,從“外貌”來看韓國實在看不出一個強國的。如果這只是一個膚淺的看法的話,那麼韓國的軍事和外交的關係完全制約於美國,軍事最高統帥權歸於美國,外交最高核心利益也首先要符合美國利益。韓國屬於後進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序列較晚,需要足夠的時間獲得國際社會認可。而在中國人的眼裡,只有國土廣大,軍事強悍,對外征伐,有國際話語權,經濟發達,所以說僅就一個經濟發達,在中國人的眼裡實在不算一個強大國家。


清水空流


韓國的確是一個發達國家了,其發展水平比很多歐盟國家都還要高,目前的經濟總規模長期排名世界十一位左右,高於整個俄羅斯;而人均排名,也以三萬多美元排在世界三十位之前,逼近日本。

韓國的發展程度是全方位的,不僅是經濟水平的發展,科技、文化、商貿、教體等方面,均發展得不錯,對世界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地區格局。目前,韓國除了附屬於美國,而並非是一個正常國家以外,其他方面均可以看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國”。

當然,韓國成為發達國家,在短時間內也的確難以得到普遍接受。原因很多,歷史原因佔一部分,心理原因也算。

韓國在幾千年的歷史裡,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近代以後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韓戰以後淪為美國的附庸。因此,總的來看,韓國的歷史中,一直都是二流以外的國家,且幾乎一直都算不上一個正常國家,這樣的國家,突然就崛起為與歐美髮達國家並列的發達國家了,難免讓部分人難以接受;

其次,在近代以來國際各國崛起的過程中,第一波崛起的是歐洲列強,第二波崛起的是美日德等國,而這一個階段,韓國在東亞的整體排名是墊底的。而二戰以後,韓國的發展狀態也不怎麼好,甚至長期不如同宗同源的北韓。直到七八十年代,韓國才突然快速發展起來,不過也僅僅是亞洲四小龍的“龍尾”而已,並不很驚豔。只不過,最近十來年,除了韓國以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三個地區,幾乎都已經滯緩下來,而韓國仍然在持續發展,而逐步上位為發達國家。因此,韓國的發展,其實並沒有多少轟轟烈烈,過程中很多方面也就自然被忽略了,一些對韓國的認知沒有及時扭轉過來,也是正常的。


蘇綻


韓國本身就不是一個發達國家,韓國現在的人均GDP其實還不足以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我有很多同事都先後去韓國那邊出差了很長的時間,其實韓國跟我們這邊一線的大城市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基本上他們一半的人口都聚集在首爾,然後其實街道上嗯,佈局啊什麼的都跟我們現在的一線城市差不多,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差異,韓國現在跟日本其實還是有一個長足的距離的,所以韓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跟我們東部沿海城市,其實差不多可能比中部要好很多。


奧斯卡薩瑪


在發達國家的名單中,很多網友最不能接受韓國是發達國家的事實。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國土廣大、軍事強悍,對外征伐,有國際話語權,經濟發達,這才叫做發達國家,而韓國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外交和綜合國力都是一個地道的小國,在地緣政治上還不如朝鮮,像這樣的國家為啥會被稱為是發達國家呢?

其實,韓國是發達國家,這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認定和承認的,這不是韓國自己所能決定的:首先,人均GDP。2018年超過3萬美元!雖然和瑞士的8萬美元、美國的6萬美元相比差距很大,但是韓國基本上和日本的3.6萬美元也差不多了。在2018年韓國為1.619萬億美元,世界排名12位,確實算是經濟強國。

再者,聯合國為了防止單純用GDP來評判一個經濟體,而以綜合指標來考慮一國的教育、壽命、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社會因素指標,弱化了經濟分數,強化了人文分數。得出的重要數據是,2018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韓國的分值超過了0.9,高於法國屬於發展指數很高的級別了。

最後,高端製造業名列前茅。韓國的電子和造船業發達,三星電子在OLED屏幕和內存條方面佔據壟斷地位,三星提供了94%的柔性屏市場,93%的小尺寸OLED屏市場。70%的DRAM內存和30%的NAND存儲芯片由三星提供,三星手機雖然在國內市場銷量逐年下降,但是三星電子在世界五百強排名當中僅略低於蘋果。韓國現在有六大產業,分別是半導體、汽車、鋼鐵、建築、造船、石油化學。其中半導體帶動了經濟增長半壁江山。

那麼,國內外一些人為什麼還不承認韓國是發達國家呢?第一,韓國的國家經濟資源高度集中於五大財閥,韓國政府也要受到五大財閥影響,韓國屬於典型的財閥政治,而財閥政治並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利益,這使得普通民眾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這就是很多人覺得韓國不是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

第二,從戰略上看,韓國夾在日本、中國之間,韓國要想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與日本、中國並駕齊驅,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同時,韓國還要在軍事和外交的關係完全受制於美國,軍事最高統帥權歸於美國,外交最高核心利益也首先要符合美國利益。此外,韓國屬於後進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序列較晚,需要足夠的時間獲得國際社會所有國家的認可。

無論是從經濟(人均GDP)、工業,還是人文等領域來看,韓國肯定是發達國家無疑。人均GDP為3萬美元,非常接近於發達國家日本。國際上一些人之所以不願意承認韓國是發達國家,這主要是韓國國土面積較小,經濟和軍事、政治又受制於美國,國內政府由五大財閥把控,在國際上影響力有限。但實際上,韓國從各項指標上看,都已經當之無愧的成為發達國家,這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認可和承認的。


不執著財經


知乎王陶陶觀點節選

韓國現在有六大產業,分別是半導體、汽車、鋼鐵、建築、造船、石油化學,前文說過,半導體最重要,帶動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現在這個產業日本已經下定決心要吃下來了,而其他行業,不幸的是,大多數都跟中國產業重合,面臨著中國迫在眉睫的追趕。

因為中國經濟依然在高速發展中,中國的工業升級也不可避免成為“發達國家粉碎機”,而第一個要粉碎的,不出意外,就是發達國家守門員韓國了。

我相信文在寅現在可能已經拿到了韓國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想想正在被日本割肉的半導體,想想正在被中國追趕的汽車、鋼鐵、造船,文在寅先生,估計這幾天是睡不好覺了。

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是極難進行重組的,已經在六大賽道上發力多年的韓國,去年還在雄心勃勃制定人均GDP超越日本的計劃,今年就要面臨各項數據的大敗退了。

體量巨大的中國在崛起過程中,會將一些拿不到頂尖行業水準的國家從高臺上拉下來,原本多年不動的發達國家名單,將會依次有一批被淘汰出局。

而韓國,很可能是這份名單上的第一個名字。


子hong


心態作祟,曾經的附屬國,現在居然超過宗主國,所以有點接受不了唄。世界已經變了,很多人的思想就是不願接受。韓國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但它現在的實力等同於另外三小龍之和,工業實力強勁,三星電子享譽全球,娛樂工業更是執亞洲牛耳,韓流席捲全球,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能做到這樣,你說它牛不牛?


哥暢足球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韓國確實是發達國家,目前世界上公認的發達國家有21個,亞洲只有2個,分別是日本和韓國,但是近年來國內許多人無法接受韓國是發達國家的事實,首先是因為韓國曆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驟然富裕之後,韓國人的倨傲讓人討厭,同時韓國社會發展巨大的貧富差異,底層社會貧困的生活也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韓國這個發達國家名不副實。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對韓國人的印象可以打個比方,就相當於一個地主,有一個奴顏婢膝的僕人,忽然有一天這個地主窮困潦倒了,而這個僕人呢,跟隨了另一個更加富有強大的主人,這個主人賞賜了他很多錢,這個僕人就反過來不斷地嘲諷原主人,還一個勁的顯示自己多富有,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從根上來說,他還是一個奴僕而已,哪怕富有了,,也只是一個奴隸,沒有什麼自主權。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韓國稱為發達國家的基礎:

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南部,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人口5100萬,2018年GDP總量為1.62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2名,和排在11為的俄羅斯相當,人均GDP超過了3萬美金,排在了世界上第28位,要知道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人均GDP只有9600美金左右,排名世界67位,韓國人均GDP大約是中國人的3倍多。

除此之外,韓國擁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在世界上排在第7位,其中三星電子排在世界第12位,是韓國最大的企業,現代汽車,SK集團,LG電子,浦項制鐵,韓國電力等企業也是世界聞名,韓國是一個地理小國,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韓國在電子產品、汽車、造船、鋼鐵、生物化學等多個方面居於世界前列,我們最熟悉的三星電子,有20多種產品長期居於世界首位。

除了工業發達之外,韓國的文化產業也是十分著名,前幾年,“韓流”也是風靡中國,大量的韓劇、韓國綜藝在中國擁有廣大的粉絲,中國的許多藝人也是去韓國發展取經。據統計,2017年韓國文化產業出口達70億美金左右。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韓國都是當之無愧的發達國家。但是為什麼許多人的印象裡面,韓國不像發達國家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韓國是典型的小國家,大財閥的社會,財閥經濟的盛行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差異。據統計,韓國財閥經濟在經濟總市值中佔比達到了恐怖的77%,財閥企業的擴張極大的破壞了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和經濟的發展活力,加劇的貧富分化,使得民眾長期生活在高壓狀態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真實的反映了韓國貧苦大眾的生活狀態。根據2018年世界經合組織統計,韓國貧困人口站總人口的14%,其中65歲以上韓國人的貧困率解禁了50%。由於普通民眾的生活壓力巨大,許多年輕人選擇了不婚主義,韓國的新生兒出生率世界倒數第一,人口正在逐年減少。

第二,韓國的普通民眾工作壓力巨大。在韓國,普通人的工作壓力巨大,有許多人每天的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由於財閥的出現,造成了小微企業的生存困境,韓國人最想得到的工作,除了進入政府部門,就只有進入財閥企業工作,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競爭壓力太大,只能找一些臨時工作,這些工作沒有社保和保障,收入僅夠維持生計。

第三,韓國的物價水平太高,其實關於韓國物價高這點,基本上許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具體高到什麼程度呢?在韓國,普通民眾想要吃一頓烤肉都很困難,在超市裡,一斤牛肉要200多,一個蘋果可能賣到30塊,一個西瓜賣到100多,難怪來中國的許多韓國留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抱著半個西瓜吃,因為太便宜了。韓國的泡菜很出名,都是到韓國人喜歡吃辣白菜,其實那也只是辣白菜便宜而已。我們看韓劇的時候,經常看到韓國人吃飯,大大小小的盤子,十幾個盤子的菜,看著很豐盛,其實都僅僅是各種泡菜而已,普通人很難做到頓頓吃肉的。

第四,就是韓國永遠宇宙第一的心態。其實韓國是一個可憐的國家,古代的時候是中國的附屬國,後來被日本殖民,二戰過後認了美國主子,不斷的轉換主人造成了韓國人畸形的大國心態,尤其是面對中國,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不斷地去數典忘祖,以為自己有錢了就忘乎所以,認為自己是宇宙第一強國。

第五,韓國是個主權都不完整的國家,沒有戰時指揮權。雖然韓國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宇宙第一的大國,強國,但是我們一直是將韓國人當作小丑看待的,韓國可以修改歷史,修改教科書矇騙自己,但是騙不了別人呀,連戰時指揮權都在美國主子的手上。

第六,韓國人的素質實在是太低。許多人吐槽韓國人的素質問題,一個發達國家,人民的素質是很重要的,但是韓國人的素質實在不敢恭維,大聲喧譁,瞧不起人,亂丟垃圾等等。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蔓延,中國的兩個鄰國日本和韓國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感動了無數人,也讓我們對韓國發生了巨大的改觀,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通過三國的互相合作,共同渡過難關,攜手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