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說起《伏羲伏羲》,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提到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大家多少會熟悉些。《菊豆》便改編自《伏羲伏羲》。

要論劉恆,就不可不論《伏羲伏羲》”,它是20世紀80年代 我國“新寫實小說”代表人物劉恆的經典之作。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菊豆》電影海報和《伏羲伏羲》書封

50多歲的小地主楊金山一心求子,老婆死後,一擲千金用二十畝地換來了20歲粉嫩嬌妻王菊豆。幾年間,菊豆沒能生個一男半女,楊金山家暴加虐待伺候,把她折磨得不成人形。

楊天青父母雙亡後,成了叔叔介於“長工”和“義子”的存在,他16歲隨楊金山娶親,對菊豆一見鍾情。這樣的三個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不出事的概率幾乎為零

絕望中的菊豆看出了天青對自己有意思,趁丈夫外出引誘荷爾蒙爆棚卻無處安放的光棍兒楊天青。菊豆意外懷孕了,這不倫的結晶讓楊金山如獲至寶、到處炫耀。但樂極生悲,不久後摔成了半身不遂。

楊金山看著妻子和侄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肆無忌憚的秀恩愛,恨不能死,也恨不能同歸於盡,但又無能為力,鬱鬱而終。

長大後的楊天白,不能接受自己私生子的身份,無時無刻不是親身父母之間的屏障,他固執地守護遺孀母親的貞潔,把親爹推向自盡的邊緣。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菊豆

侄嬸穿越禁區的邊界,“父子”違揹人性的戕害,毀盡三觀,但它是上古神話的延續和復現,並將繼續演繹下去,終成不朽。有評論說:

“令我震驚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的原始慾望帶給人的歡樂與痛苦、掙扎與壓抑,以及在生命底層躍動的火焰如何把楊天青和王菊豆燒成了灰燼。”

出於好奇,但又受制於學識淺陋,莉莉分試想從“間接弒父”“匪夷所思活著的意義”“傳奇性及現實思考”幾個方面分享一下淺見。

一、此時無劍勝有劍,間接“弒父”

小說中,即使楊金山和楊天青真正的死因是病死和自殺,但都是間接被下一代害死的,幾代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頗有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感覺。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楊天青

1.楊天青間接害死了楊金山

老實本分的楊天青,卻給精明過人的叔叔戴了綠帽,是不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楊金山有多麼得意地炫耀自己耕耘了一輩子、終於老來得子的豐功偉績,現在打在臉上的耳光就有多痛。

他想讓這種恨反彈回去,試圖掐死飽含欺騙的謬種天白,楊天青健碩堅挺的身體在他孱弱的眼前一晃,便讓他“萬念俱灰只想速死”,楊金山自慚形穢到了極點。

但他求死也沒那麼容易,投火自殺,沒有得逞;反而,天青要顧及顏面,在眾人面前扮演好忠厚好侄兒的角色,楊金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陷入人生的至暗時刻。他只能以受害者自居,自我催眠,在心裡畫圈圈詛咒犯下罪惡的人

“天白稚氣的爹聲傳來,加入了他的報復,兩個深辱家門的人已經不能不敗給他了。”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楊天白

2.楊天白間接害死了楊天青

天白的出生好像拯救了很多人,了卻了金山傳宗接代的希望,讓菊豆脫離了苦海,也讓天青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還勁頭十足。

但他的到來又是個錯誤。

他拒不認父,讓楊天青活在自責與自折中。

“天白以另一個父親的名義嚴峻地認真地圍剿著他,讓他五內俱焚心灰意冷。他有一次想掐死這個小崽子,卻十次百次地想掐死自己淹死自己吊死自己!”

天白讓本來就生活在逼仄空間的親生父母沒有安身之處。

菊豆從天青房間出來,看見天白“陰沉沉的目光卻像個閱盡滄桑的老人”。

這一束審視的目光一直都在,就像道德審判一樣,這讓楊天青質疑“人怎麼能這麼活”。

天白對父親的仇視到了什麼程度,他甚至對天青拳腳相加,這讓楊天青絕望,投缸自殺。

二、匪夷所思的生活信條,毀了一家人

故事裡的人物大都秉持著匪夷所思的生活信條,沒有一個是富有朝氣的,有的活在制度的束縛下,有的活在自己的道德陰霾裡。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楊金山

楊金山,認為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傳宗接代。他的性格集中表現出這幾種特徵:

1.迂腐殘暴。他認為生不出孩子就是娘們兒的事,沒兒子一輩子白活,迂腐可笑。“討債似的對待著菊豆,總是不留情面,掛著一臉殺氣。”

2.老奸巨猾。婦委會的人來調解矛盾,被毒舌的楊金山懟得落荒而逃;村裡的頭面人物來呵斥,他佯裝得很委屈,掉下幾滴鱷魚的眼淚。

3.大男子主義。菊豆只是家裡另一個只吃飯不領工錢的長工。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菊豆

王菊豆,“初嫁時,雙十的年紀,生著楊樹般的頎長的身材和一團小蘑菇似的粉臉”,但她最好的年華被糟蹋了。即使看到了生命中的一束光,但也擺脫不了悲劇命運

1.即使被虐待,也不喊痛。她被楊金山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對人謊稱是自己挑水滑倒摔的。這種自我掩飾更加助長了楊金山的氣焰。

2.深受綱常約束,在乎別人的眼光。雖然自己幹了有損道德的事,但還是配合著給外人保留貞潔的形象。楊金山死時的表演式哭喪、莫名其妙的避孕方法,人前保持禮數,人後惶惶不安,就是證明。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楊天青低頭吃飯不敢抬眼看嬸嬸

楊天青,從小就不幸成了孤兒,始終擺脫不了下人的思想,一味壓抑自己。怯懦的他活在眾人給他的“仁義厚道懂規矩”的人設裡。

1.不敢追求菊豆。即使喜歡菊豆到了骨子裡,在受到誘惑時,拼命顧左右而言他。

2.不敢絕叔叔後半生。菊豆多次表現出希望置楊金山於死地,可楊天青都是第一個站出來攔著的人。菊豆受到虐待,他氣憤到半夜削凍肉,發洩情緒,這只是他的臆想,不敢輕舉妄動。

3.不敢告訴兒子真相。他與天白以兄弟相稱,因為他怕告知了真相,連兄弟都做不成。

4.不敢逃走。菊豆提議遠走高飛,他滿腹的顧忌,最後只能溺是缸中。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楊天青欲哭無淚地給“兒子”說祝酒辭

楊天白是制度的衛道士。明知道自己是天青的兒子,卻自私地拒絕承認,因為他害怕這個不光彩的私生子同被人唾棄的父母一起被否定。

1.制度走狗。在楊天青看來,“擋住他去路的只有他的兒子”,父母從分居不分食,到最後“鬧到不分食就不過的地步”,都全拜託楊天白的功勞。

2.冷血無情。父母約會的場所已退回到狐狸的洞穴、後山的菜窖,他還是不肯退讓,最後得知天青的死訊,天白視若無睹地開會去了。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慘遭虐待的菊豆

三、悲劇締造的不朽傳奇,引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莉莉分在讀《伏羲伏羲》時,腦子裡總是跳出《紅高粱》影子。

後來,莉莉分又發現,劉恆的《伏羲伏羲》和莫言的《紅高粱》曾一起被稱為“新時期文學啟蒙思潮第一部曲的最強音”,二者都表達出面對愛要怎麼辦這個永恆的主題。

《伏羲伏羲》中,楊天青死了,以一種讓人能記住的死法,似乎在向命運提出控訴,他活成了一個傳奇。

後來《伏羲伏羲》被拍成了電影,《菊豆》起初沒能正常在國內上映,在國際上獲得極高的認可,才倒逼恢復播放,這也從另一角度讓這個故事更具有傳奇性。

《伏羲伏羲》:老夫少妻、亂倫弒父,匪夷所思卻成不朽傳奇

《伏羲伏羲》書封

我們無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回味電影,經典總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1.衝動是魔鬼,行動前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故事可以歸納成一句話:誘人的禁果成了自釀的苦果。

東窗事發才靈魂拷問似的覺得自己做了萬人唾棄的惡事。

即使悟出了“錯了半個念頭,日子就毀了,人也就毀了”這個道理,可已經十幾年過去了。

人生沒有如果,所有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用沉重的代價來賭自己的明天,不划算。

2.帶著希望,活出真正的自我

“人人都懷了希望,希望人人不同”,這是小說中出現的頗有哲理意味的話,道盡了小說中人物的“心懷鬼胎”,他們所懷的希望是冒險:

式微老人對親人佈置的陷阱視而不見;即將失去貞潔的女人無所畏懼;年輕的後生仔笑聲中解除了最後的禁錮……

悲劇一直警醒著我們,不能沒有希望,行屍走肉般活著,帶著希望活出真正的自我,人生才不白走這一遭。

- the end -


我是 ,邀您一起共讀經典好書,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謝謝!(圖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