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比如得到、樊登读书等,却感觉没学到什么?怎么办?

不重則不威


你要是从得到,从樊登读书,这类网络快餐,学到点什么真东西,那倒是咄咄怪事了。读书一要有方向性有目标。二要有时间性,一段时间里只完成一个目标。三要选取该领域真正大拿所著,特别是经典,一流培训教本,精读。四要勤于思考,举一反三。五要耐住性子,不能浅尝辄止。六要融汇贯通,活学活用,勇于运用。七不要跟风,不要迷信培训机构,适可而止,自我把握,乱七八糟的所谓书籍论文,质量太差,沽名钓誉堆砌文字的,为评职称写的,坚决不读。八要依自己禀赋,悟性,能力,财力,时间,爱好,综合考量定之,切忌盲目,白耗时间白费力白花钱。


100号台风


对于听书,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用的听书软件是得到和喜马拉雅,喜马拉雅主要是在睡觉的时候或者喝茶聊天的时候,放一些情感故事或者听一些相声、评书之类的。使用最多的还是得到,但是我属于蹭课的,就是那种不缴费,天天蹭免费的课的人。先声明,不缴费不是人品的问题,而是其他层面的问题。

我个人来说是比较喜欢听书的,在我小时候,文化生活是比较匮乏的,甚至于连课外书都没有,家里倒是有一些繁体字的书,但是看不懂。文化获取除了上学,基本上就是村里的广播和后来家里的黑白电视。广播每天在傍晚的时候会播放一段评书,属于连载性质的,大致要听上好几个月才行,早晨家里的黑白电视也是放评书,现在还记得田连元讲的七侠五义。可以说,我有很多历史知识,基本上是靠听评书所获取的。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听罗振宇讲逻辑思维,后来他成立了得到大学后,我就下载了得到APP,说句实在话,他现在在每天一讲里面,质量明显不比前几年,更多的是介绍课程,不过也讲新的内容。我几乎每天都会听,把当天的听完还会接着听以前的。时间主要是上班的路上和下班的路上,周末跑步也会听,不过效果会差一些,毕竟跑步的时候思考不是很方便,总被气喘吁吁所打断。

我先说说我是怎么听的,基本上都是听“罗胖”老师的观点,对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自己会主动思考一下,对于自己不喜欢听的,比如经济之类、公司之类的,就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但不是不听,尤其是里面说不准有那句话就会和你的实际工作、生活经历相贴合起来,自己以前没感觉,有时候一啄磨,不就是这回事吗。对于所说的一些观点,自己会用手机的记事本先记下来,可以和别人探讨,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深化认知的过程。

有时候,讲的东西自己并记不住,但是有时候能够大约记得一些观点和做法,我认为这就足够了。要想在做深一步的了解和思考,如果是想钻研这个领域或者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我想可以,但如果不想的话,这就足够了。

从题主的说法来看,觉得没有什么用,其实听书、看书,并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有了多大的收获,不能简单的划为能够背了多少收唐诗宋词,记下了多少个英语单词,听书和看书,会让你增长阅历。从我个人来讲,通过听书,有很多的观点正在慢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虽然没有感觉到,但是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考正在进步,尤其是在与同事们沟通工作上的事情或者开会座谈的时候,引用一两个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别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就好比罗胖老师曾经讲到过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不是你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所以,听书、读书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思考,或许现在没有收获,但是坚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


傲虎楼主


有些人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人学习就是跟风,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该干嘛,所以天天保持学习上进的形象。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天天早起打卡记单词,可是你要问他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变现途径,他就回答不上来了。


国人现在学英语的热情之高,超乎想象。上次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到英语机构地推人员发宣传单,非得拉我上去参加试听课。耐不过她的坚持,就上去参观了一下。没想到人气还挺旺,不少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领,帅哥靓女,还有家庭主妇,还有没事干的老爷爷老奶奶在那里学习,戴耳机听英语的有,一群中国人围到一起坑坑把把说英语的有,看英语电影的有。

当时我就在想:没事干的时候多学习,参加类似的活动,肯定是好的。可是真的有这么多人需要英语吗?除了那些工作中真的有机会用到英语的公司白领,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英语的呢?比如那些老头儿老太太,都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不想干嘛就干嘛去呗,为什么要凑热闹要干这些,吃力还不一定有结果的事情呢?今天记两个单词,明天忘记八个,越学越倒退,越学越受打击,那你学习英语的意义是什么呢?

得到啊,樊登读书会啊,还有那么多的书籍和讲座,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这些东西都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肯定都是好的,可是作为你个人,你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我天天看奇葩说,得到平台的创始人罗振宇也是现场嘉宾,我经常看到有其他主讲嘉宾直接就讽刺他是“贩卖焦虑”的,很多人都跟着笑。当时我就在想:得到平台做那么大,影响人群那么广,而且现在也取得了那么大市场效益,罗振宇的得到平台,被估值十几亿美金。难道就一句“贩卖焦虑”就完全讲明白了吗?还有樊登读书会,被高晓松说成是贩卖成功学,难道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尤其是这些人是名人,对这些平台不认同,你就跟着排斥了他们吗?不,你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思考,不能盲从,对事情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别人都说好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别人都说不好的,也不一定就真的对你没有帮助。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检验标准。


对于学习,我们不能盲从;对于学到的东西,不能仅限于听明白了。听明白了,没有实际去用,就还是不够明白。一定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来学习的,而且要不断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得出今天这样一个问题是好事儿。爱学习也是好事,总比那些什么都不做整天在那里抱怨的人要强。


作家杨文华


说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今年29岁,初次相识感觉比较精致、干练,但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开始读书,什么四大名著,海内外历年畅销书等等。几年下来,家里堆满了各种书,遗憾的是,这些书未曾被翻过几页,崭新依旧……

再后来随着《樊登读书》的兴起,朋友立刻开了会员,并到线下参加读书会。这本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后来发现朋友参加读书会仅仅是为了往朋友圈传几张摆拍的照片。再后来随着对朋友的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她所谓的读书仅仅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因读书而有“气质”而已……

为此我觉得很好笑,但念与朋友的自尊,又不好直接讲出来。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竟然将朋友“引入歧途”。所以,朋友“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除了家里越来越多的书。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读书,需要思考,需要内化,需要将所读所学真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阿白读书


看到这个问题的瞬间,我感觉这个问题仿佛是专为我量身定做,从16年开始,我陆续花在各类网络培训的费用超过2万元。



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很节约的人,但我特别舍得在学习方面花钱,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这种花费不同于一般的消费,算是一种投资,另外一方面,我又是一个感性的人,容易被营销。



比如得到刚推出付费专栏,我一下就订阅了两个,关注的公众号,推送了什么课程,只要是我稍微有点兴趣的,马上就会下单,只要别人说好的培训,我内心就会按耐不住,因为我对现状太不满,太想寻求改变和突破了,一直抱着听几次课,吸收一点新信息,就能获得蜕变的幻想。



我上过一天1000元的线下营销培训课,还买过几千的培训资料,花几千块参加一年的社群,还学过几千块的写作课,但最后想想我得到了什么呢?



说实话,从物质层面来看,没有挣到一分钱,工作还是维持原样,从精神层面来看,我更加空虚和内疚。我最开始的学习完全出于功利目的,我学习的初衷是想获得更好的职位,更高的薪水,我是有所求的,但是结果并不像课程宣传的那样。



我不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年轻,把学习想得过于简单。现在我深刻理解到,工作后的学习还是需要联系实际,学跟工作相关的内容,学了马上有用武之地,俗称边干边学,这样的学习叫理论联系实际,才有意义。



19年这一年,我再没有抱培训课程,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陪孩子和做家务,内心没有功利,反而平静很多。

我现在认为,像你问题中提到的那种学习,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帮助真的不大,还被别人牵着走,浪费很多时间。成年人还是应该有意识的寻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哪怕对工作没有帮助,能让自己身心愉悦,不功利的学习,长期来看对我们也很有利。

我给你的具体建议有以下三点:

1、对那些快餐课程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不要幻想你学了某个课程,就能成为牛人,大部分时间你都只是参与了一下,属于被收割的韭菜一类。

2、对工作不要太心急,允许成绩慢慢来;

人的心一急,就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个普通人,允许自己走得慢一点,把时间拉长看,开始慢的最后大多都走得更高。

3、投入生活中去

一个人除了工作,还应该有生活,不要忘记分一些时间给家庭,陪陪家人,一个人越多参与生活,他越可能成为一个接地气不固执的人,他才不容易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阿川说情


往往成功不可复制,而人们喜欢听成功的故事来启发自己,听时热血沸腾,然后静下来发现自己去干肯定是不可行的,往往你听到时已经有无数人尝试过了,后续就是很多尝试的人赔本赚吆喝,因此,也就是听听,而且听多了,还限制了你的思路。真正要注意的是应该参考一些失败教训,很有必要!就如中国很多砖家,写了一些书,例如销售一类的,有几个砖家是做过销售的?又有几个砖家是销售大师?因此人们常说的80%的书是无用的,只有20%的是有用的,一定注意吧!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多观察,以自己长处为依托,发现机会,然后自己去抓住机会,你就走上成功的道路了!附图:从法兰克福开车,沿着美丽的莱茵河去往科隆路上美景。











缥缈的我1828


人生只有经历才是最好的书集,它会告诉你人间的冷暖。和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只要你肯努力一定可以的加油吧!


用户妙音水莲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反省了很多年,尤其在连续几年每年看书几十本,还又听公开课,又每年看几十部电影,却觉得好像还不如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就一学期认真看一本书然后就写一篇书评来得收获多。

归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放进篮子里的菜≠吃到肚子里的营养

听课、阅读、看电影看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很好的途径。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学。都知道,如果光听一节课,老师讲得再生动,你听得再专注,但如果不记笔记日后回顾,不做作业立刻巩固,不参加测试考试检验疏漏,那过不了多久,这堂课就只会成为一段经历,具体其中的价值和收获都会慢慢淡忘。

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菜,但是就放在那里,也不下锅做菜,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我们肚子依旧饿着,菜慢慢烂掉罢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模仿以前小时候课堂上的学习过程:

带着问题和系统输入 - 记笔记整理精华 - 用自己的方法输出巩固 - 过一段时间自我检查

就拿我们读一本书来说:

第一步: 预习

阅读前了解整本书的系统结构,找出自己着重需要阅读的部分

第二步:记笔记

阅读中随时记笔记,勾画重点和自己的理解,如果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理解还可以做一些相关搜索

第三步:做作业

阅读完一本书后整理自己的笔记,如果是文学类作品可以理出情节情感线,如果是论理性作品可以做思维导图,并对自己勾画的亮点和分析进行整理,甚至可以试着输出一些感悟和书评

第四步:考试

可以自己设置每隔一段时间,对这本书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检测,看看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当时的理解和学习,可以看看聊天和新的输出过程中是否能正确运用

不是所有买回来的菜,都非要下锅端上桌不可得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想好要做什么菜,买回来后发现家里少了点什么配料和配菜,只能先搁置,或者换种菜式;

而即使原材料都OK,买回来发现里面夹杂着一些不干净不好的菜,那就得立刻剔除,甚至可能整颗菜都要扔掉。

我之前有段时间想学习一些人际交往接地气一些的实践操作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正好有两个关注的公众号都推了一本书,就去下了电子书看。

可是看了几页发现内容好像没有什么新鲜,反而连篇累牍地赘述了很多我早就知道的东西,但是总觉得既然已经看了,不看完好像自己之前都“白看了”,还偏偏这本书并不薄,但我又不怎么感兴趣,于是花了我断断续续一个多礼拜才看完,而看完的那一刻又觉得,现在好像才是真的“白看了”。

我们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输入,输入前和输入过程中都要随时进行筛选和甄别,更重要。

发现不合适的内容就立刻略过和快进,发现这本书这堂课原来根本不是我想要学习的方向,那立刻停止,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没有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只为了追求“我今天又读完了一本书”而已。

囫囵吞枣,没被噎死已经算你命大

现在很多app都设置了各种数据打卡的模式,让我们每完成一节课,读完一本书都能点上“已完成”的图标,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而等到你一个月、一年后来看自己实现了了那么多“已完成”,更是成就感爆棚。

尤其当你打开各种app上都是“我如何一年阅读200本书”这样类似的推送时,虽然这些文章可能分享的是真的有价值的阅读方法,但可能对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这些数字给我们潜移默化传递的焦虑。

于是很多人,包括我,就会沉迷于追求数量绝对值的这种表面成就感之中。

一口气不停吞下那么多东西,没把我们噎死,甚至让我们彻底对学习和阅读失去兴趣,已经算我们幸运了。

很多的焦虑,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施压,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其实是对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动力,但与其总是告诉自己“我还可以做更多”,还不如告诉自己“慢慢来,我可以做更好。”


蟹肉的职场星球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觉得都没说到点子上。很多人都没有看透一个问题,读书这件事的意义,它不会超出书本身。你看一本书或听一本书,这个行为的价值不会超出你看过或听过的那本书本身。

不论你是一个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还是语文,也仅限于你学会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学不会。

如果你是一个高考生,你所学的那些似乎也只是在为高考做准备,从整个人生来看,似乎一个高中生所读的那些书的价值是最大的了,最起码能得到一个结果——考上大学。

成年以后,很多人不再读书,一旦再读起书来,要么依然为了考试,比如考注册会计师,考心理咨询师,读书最大的收获也就是拿到一个证书。

然而,更多的成年人读书没有目的,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有目的,却不明确到底是什么目的,又或者说他们是一边读书一边寻求目的,想要通过读书找到自己潜在的一些人生目标。

但他们忘了,读书本身的意义不会超出书本,除非你把知识变成行动,你用读书鞭策自己,转化为生产力。你指望读一本书自己就能变成另一种人过上另一种人生?那怎么可能!

有一本英国小说《非普通读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论你是草根还是女王,读书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么明显的改变。

悟性高的人会因读书而转变思维提升自己的人生追求,悟性低的人大概多数时候读书都是浪费了时光。

读书确实对一部分人无效,他们从心底里就不相信书能改变自己,只要能从书中找到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人生是多么正确就已经算是读书带给他们最大的收获了,还谈什么改变。

所以,读书无用论的存在是有存在基础的,这是对读书人最大的讽刺。




爸妈趣读


学习是需要方法的,不能一味的追求量,个人认为在学习这方面量变是不能引起质变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能接触的知识、观点太多了,如果一股脑的全被我们接受了,也许会使我们精神错乱。

在学习这方面,我总结了一个对自己比较有效的三步

首先,带着目的或者疑问去学习,无论是听讲座还是读书,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听或者为什么要读,需要搞清楚想从讲座或者书本上获取什么?

然后要将听到的或者读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它们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

最后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事上练,让这些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