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女人是勤快好還是懶一點好?


在婚姻中女人是勤快好還是懶一點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女性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後,女人在社會、家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很多人認為,過去社會對女人要求的勤勞賢惠,是迎合男權社會的產物,是對女性單一片面的解讀,更是用來禁錮女性成長的手段。

所以很多人主張:女孩第一次到男友家去的時候,千萬不要主動做家務,更不能主動洗碗,結婚後,女人也不應該太勤快,因為家務事做得太多,就會讓家人形成習慣養成依賴,最後覺得理所應當,不知感恩。

但是,男人們又將“娶妻當娶賢”這句話奉為擇偶的圭臬,他們都夢想娶到勤勞、善良、溫柔、持家的賢惠女子做妻子。

那麼在婚姻中,女人到底該不該做家務?是勤快一點好還是懶惰一點好?

我的個人意見是,請遵從內心,如果你喜歡做家務並享受付出、樂在其中,請做你覺得快樂的事,如果你不擅長甚至覺得痛苦,那麼請與丈夫或家人分攤家務,減輕自己的負擔,讓自己好受一些。

在婚姻中女人是勤快好還是懶一點好?

拿我自己來說。

結婚前我是一個很懶的人,因為家裡有一個勤勞的媽媽,媽媽覺得我做什麼家務尤其是在廚房裡,總是笨手笨腳的,她嫌棄我做不好也不夠細心,反而增加她的工作量,所以我幾乎沒有進過廚房,對於做飯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戀愛後,董先生是一個勤快的男人,多虧公婆從小對他的培養,初中的他就可以煮飯炒菜給父母吃,幫助家裡做家務幹農活。

我和他在一起後,基本都是他做飯,我負責吃。

結婚生下女兒後,我也想給女兒做一些好吃的,於是興致勃勃地採購原材料,在網絡上找各種美食視頻,依貓畫虎一頓操作,但弄出來的飯菜或是甜品總是差強人意,女兒也不怎麼愛吃。

漸漸地,我那偶爾升起的下廚慾望被女兒打壓下去了,我給自己的總結是,我既沒有做美食的天賦也沒有找不到做美食的樂趣。

從此以後珍愛生命、遠離廚房。

但是,這並不表示我一點家務都不做,雖然我不愛下廚,但是我熱愛整理,家裡的物品擺設和衣物收納都是我一個在做,我喜歡將物品歸類存放,讓一切都井井有條。

我還鍾愛在家裡擺放綠植、鮮花,按照自己的審美搭配傢俱和裝飾品,讓家裡每一處都整潔有序、和諧養眼。

當我做這一切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興致勃勃,意趣盎然。

所以,當你熱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那就不是負擔,也沒有抱怨,反而會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去做好。

在婚姻中女人是勤快好還是懶一點好?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我覺得做家務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我想要什麼家務都不做,想要一直懶下去,不可以嗎?

這樣的想法我可以理解,因為人都有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的本性,區別只在於自律的人能剋制,而有的人自制力差剋制不了罷了。

但在家庭裡,一點事情不做,一味懶惰,幾乎不可能。

因為一個人存活在世界上,就必須要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就算有人將所有的事都大包大攬了,也還有一些別人無法替代的事必須自己親手操作。

就算是未婚人士,即使將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之類的主要家務通過外賣、洗衣機、鐘點工等形式拋開不做,那基本的清洗私密衣物、整理擺放衣物等小事也必須自己動手才行。

女人結婚後,組建的小家庭裡,有孩子有丈夫,家務事會比未婚時多上了好幾倍,如果你不做我不做,家何以為家?

結婚意味著兩個成年人共同承擔家庭責任。

如果你享受給家人做美食的過程,樂於給孩子提供一個整潔溫馨的家,喜歡親手給孩子清洗貼身衣物,家務事承擔多一些並不會成為你的負擔,多做一些又何妨。

如果丈夫的工作很忙,而你恰好工作時間比較輕鬆,家人又能理解感恩你的辛苦,那麼多做一些家務也無可厚非。

如果夫妻兩人都很忙,空閒時大家一起分擔家務,反而是促進感情、昇華交流的好時機。

其實,據我觀察,很多女人並不是懶,而是害怕自己被家務瑣事纏身,累得身心俱疲時,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感恩,反而被人輕視和踐踏。

家是共同的家,家務事更不是哪一個人的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責任義務讓家更美好,大家都應該積極付出,主動承擔。

最好在夫妻兩人之間尋找到分擔事務的平衡點,既能發揮行動力,也能找到幸福感。

女神節即將來臨,祝願姐妹們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都能感受到幸福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