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到底哪個國家好?

"美國和中國,到底哪個國家好?"剛從美國回來,很多朋友都這樣問我。

"這還用問嗎?當然我們中國好了。"我的回答總是這樣。

"真的呀?"大家對此都是持無比懷疑的態度。

"真的!"我每次也都是回答得無比肯定:"中國比美國好!"。很多沒有出過國門的朋友,從影視劇、文章或者其它各種媒體渠道中認識到的美國,似乎是繁華無比、燈紅酒綠,高科技天堂般的一個存在,認為一定比中國好很多。我先後多次前往美國,對美國有著切實的感受,我很肯定地再次說:"中國比美國好!"我說得如此自信無比,也是有著無比充分的理由的。

一天我在舊金山中國領事館辦事,遇見一箇中國老太太,沒有零錢復印,我給她兌換了零錢。她不知怎麼操作自動拍照機,我又上去細細地告訴了她,等我排隊叫號的時候,我正好坐在了她的身邊。可能因為剛才的交集,她看見我,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人,非常親,拉起我的手敘起了家常。對我這樣一個陌生人,她對我說了很多很多。她說她已經70多歲了,是上海人,在美國已經60多年了。她的母親很年輕的時候就來到美國打拼,現在已經90多歲了。她有倆女兒,女兒也都在美國結了婚成了家有了孩子。現在她的親人都在美國,除了她,她的親人們都入了美國籍,她也可以加入美國籍,但她不捨得放棄中國國籍,她只要了綠卡,只是為了來往方便。她不願意待在美國,只是因為她年邁的老母親還需要她照顧。每一次她回上海,她都感覺住不夠。在中國,老人的生活太豐富了,可以上老年大學、可以跳廣場舞、可以和街坊鄰居隨意地話家常。她有一次,一下子住了半年,超出了期限,過美國海關的時候,美國移民官說,你再這樣,我就收走你的綠卡。老太太直接懟了回去,你願收你就收,我要不是有老母親需要我來美國照顧,我才不稀罕來呢。她說這些的時候,我感覺有點揚了眉吐了氣,腰桿都硬了好些。她接著說:"我在上海的養老院買了位置,我的倆女兒,哪個也靠不上,在美國時間長了,一腦子的美國想法,天天忙工作忙孩子,不會有時間管我的,我也不指靠她們。"阿姨很健談,也有可能很長時間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可以如此痛快地暢所欲言:"都說美國好,我就是覺得咱中國好。"我連連點頭:"就是就是,我也認為中國好!"阿姨接著說:"這裡的人自私得很,各顧各的。也很不安全,一到夜裡,就不敢出門了,太亂了。"看著阿姨滿頭花白的頭髮,滿臉對中國的眷戀,想著她大半輩子花耗在自己不喜歡的國度,其中的無奈和包忍,讓我忍不住心疼地伸出手,輕輕地拍著她的胳膊,企望能夠傳遞些許慰藉。

阿姨是不容易的,她的苦楚我知道,她不喜歡美國,那是一種"根"上的不喜歡。都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地獄。對美國的第一代華人尤其如此,是戰場,是地獄,更是犧牲的一代。他們所接觸交往的圈子大多數還是華人,很難融進當地人的生活,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決定了交往圈狹窄,土生土長的中國胃決定了飲食不能完全西化,生存的壓力決定了必須低眉順眼去打拼。阿姨是二代華人,依然如此,美國的生活對她而言,依然是一種煎熬。即使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生活習慣已經幾近西化,但依然有著一顆難以改變的中國心。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就如一個乾乾淨淨的小村落,燃著炊煙飄著飯香,散發著無盡的魅力,吸引著長居外鄉的人。更何況,中國現在越來越好,很多方面已經完全超越了美國。中國越發地富強,中國文化在眾多文化中更彰顯它的獨特和別緻,國家形象也越來越偉岸。

單從安全方面來講,中國就比美國好很多。中國處處有攝像頭,十字路口有人民警察,飛車搶包黨早已成為過去,壞人想幹點壞事,大喊一聲,不遠的警察就能聽到。夜裡十一二點走在大街上,感覺很安全。但走在美國大街上,總是會有老墨匆匆走過你的身邊,說道:"one dollar",這樣的要錢方式,我多次遇見過,也總是嚇得趕緊摸口袋找零錢,生怕惹惱了他們。記得在阿梅里克斯小鎮,人煙稀少,一個膀大腰圓很壯實的韓國留學生,夜裡行走在經常過往的小道上,遭遇了打劫,嚇得夜裡再也不敢獨自出門。

我也曾在阿梅里克斯小鎮訪學期間,遭遇過一次有驚無險的事情。我的室友在圖書館遇見了一位黑人學生,告訴了人家家庭住址,第二天晚上,這個黑人就拜訪了我們,並張口向我借錢。當時,我很驚訝,也很害怕,黑人半路打劫,夜裡破門而入的畫面,像放電影一樣"卡卡"在腦海閃過,家裡只有我和我年僅十一歲的兒子兩個人,我一邊和他聊著家常周旋著,一邊大腦高速運轉著,這錢借還是不借,這個人的底細,我不太瞭解,為了我和兒子的安全,這錢還是借吧,但也要說明我們的難處,不能讓他借上癮了,以後就會很麻煩。我就告訴他,我們從中國來,錢也很緊張,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暫時借給他40美金,想著他肯定沒有能力還錢,我也不想成為他的債主,讓他總是惦記著我。就告訴他,這個錢我就不要了。後來瞭解到,他叫Fred,26歲,在佐治亞西南州立大學讀商科,大四學生。他生活得很艱難,很窘迫。他沒錢交學費,向學校申請的Financial aid(經濟補助),一學期是2000美金,運氣好的話會拿到2500美金,實際上,這種補助是一種貸款,年利率15%,以後有工作的話是需要還的。這些錢1500交學費,剩下的就是一學期的生活費用。期末之時,他已經身無分文,窮瘋了,就四處借錢,能借的人他都借遍了。我問他,借的錢他怎麼還,他說他正在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後,就會還錢。正好我們幾個訪問學者想去亞特蘭大感恩節購物,就問他,願不願意車載我們去,給他60元的汽油費,他同意了。結果一路上發現,他不是一般窮,他已經窮得兩元錢的咖啡都喝不起了。他真得是身無分文啊!他一直在找工作,遞了很多簡歷,填了很多求職表,都沒有消息,就是找到工作,每個月扣完稅之後也只能有800美金左右的收入。他一臉愁苦,臉上的表情,比秋風還蕭殺。像Fred這樣的人,在美國很多。他們不是壞人,他們也不想犯罪,但是,如果生活繼續這樣下去,連口吃的都買不起,連油費都付不起,連電話都用不起,工作又找不到,在沒有任何出路和希望的情況下,那他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搶劫,那就是犯罪,因為他必須要活下去。後來,Fred成了我的司機。我沒有車,他有車。我有點錢,他沒有錢。我需要司機,他需要工作。關鍵是,我要保證我在阿梅里克斯的安全,我也不想讓一個不想成為壞人的人淪落成壞人。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和Fred,一拍即合,一個交易就達成了。他做我的司機,我用他的車,給他的車加滿油,另外按照路程給他工資,管他路途中的飲食。就這樣,Fred,在我待在這個小鎮期間,最起碼是衣食無憂的。像他這樣窮的人在美國還有很多很多。

在美國有很多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一個人推著個車子,裡面放著破爛的鋪蓋卷和衣服,走到哪兒,睡到哪兒。記得美國大片《等著幸福來敲門》裡的男主人公,起先就是過著這樣居無定所、缺衣少食的狼狽生活,為了搶一個收容所的一席之位,那也是早早地排隊,甚至衝突打架,收容所的位置是有限的,很快就滿了,拿就需要自己想辦法,男主人公帶著幼小的孩子只好躲到車站的共用廁所裡,那是一種沒有尊嚴沒有保障並且極其不穩定的生活。這樣活著的人很多,美國是一個那麼發達的國家,又是那麼有錢,福利制度那麼好,政府怎麼可以允許有那麼多的流浪漢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在美國,很多人沉迷於毒品得了病,還有一些遭遇經濟蕭條失了業,種種狀況,政府救得他們一時,也難以救他們一世,為了活著,他們只有偷,只有搶。由此帶來的社會治安狀況也是每況愈下。舊金山修訂了治安法例,1000美金以下的案件不予受理,導致停在大街上的車輛被搶,窗戶被砸,偷盜頻仍,這些都成了街頭最為尋常的小事。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箇中國華人教授在美國外出度假的時候,在加油站,大白天車輛被搶走了,加油站里人來人往,對搶劫事件視若無睹、漠不關心。車被搶走了,教授趕緊報了警,警察一點也不著急,一倆小時了才到,問了問情況,說不是他們管的事,應該給誰誰說,然後就走了,最後還是教授運用自己的力量找回了車輛。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就是一種惡性案件,根本不可能這樣明目張膽地發生,即使發生了,警察也會高度重視,調動各種科技手段,靠著我們的天眼,以最快的速度給追回來。

中國不單單安全,中國的生活也是日趨便捷。我們的微信、qq、支付寶、美團、滴滴,都讓我們的生活速度化、便利化了好些。出門不用帶錢,用手機掃一掃。想吃個啥,用手機點一點。想買個啥,刷刷淘寶。想坐個車,叫個滴滴。小日子過得不能再幸福了。美國還是相對比較落後,購物不是刷卡就是交現金,找的零錢硬幣,壓得錢包沉甸甸的,很不方便呢。中國的交通越發地好。大小村鎮,都通了公交,大小城市,都通了高鐵,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又快又方便。美國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農村,小的村鎮,連一個公共交通工具都沒有,中等城市,比如聖何塞,等個公交,得個把小時。大的城市紐約呀什麼的,交通便利倒是真的,但就是髒,城市擁擠得如我們幾十年前的老上海,到處泛著城市特有的一種難聞的氣味。中國的環境也越發地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我們也都有。我們中國富強了,人民的日子好過了,整體素質也都有了明顯得提高,一個崇尚正能量的社會氛圍也正在逐漸形成。

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每當我讀到老子的《道德經》、李白的詩、蘇東波的詞,想到我們魏晉的名士嵇康、阮籍,回頭望去,我們中國的文化就如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江,幾千年來,承載的是那麼多,有著那麼多的人物和故事,足夠充得我的心滿滿的,讓我不由自主地挺值我的脊樑,看著遠方,自信且充滿希望。

美國和中國,到底哪個國家好?

美國和中國,到底哪個國家好?

美國和中國,到底哪個國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