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在我國北方地區,人們吃鯉魚的時候,習俗是要把鯉魚身體兩側的那根筋抽出來,這根筋就是“魚腥線”,學名叫“側線管”!幾乎所有的淡水魚類都有側線管,之所以稱它為魚腥線,是因為把它抽出來後,聞上去很腥,民間便一直認為它就是魚腥味的來源,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魚真正的腥味來源於魚肉裡的氧化三甲胺的還原,這裡不多說!

便於理解,本文還把這個“側線管”繼續稱為“魚腥線”!毫不誇張的講,魚腥線是魚類的生命線,對垂釣活動也影響巨大,絕大部分釣魚人還不太瞭解這一點,下文就詳細敘述!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魚腥線的生物功能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

還是那句話,內容較多較全面,沒時間的,可先收藏,後觀看!

魚腥線的生物構造及生物功能

本節只講基本內容,因為太深入就長篇大論了,最主要的是下一節講的對垂釣的影響!

①魚腥線的生物構造

上文說了,魚腥線其實就是側線管,之所以叫側線管,是因為它是管道狀的,是一個發達的神經組織,擁有豐富的神經元和神經末梢,並與魚兒的大腦相連接,讓魚兒對外界變化通過魚腥線感知並指示大腦作出判斷!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魚腥線生物構造示意圖

魚腥線藏於魚身兩側的皮肉組織裡,雖然它神經元豐富,但並不能直接感知外界變化,而是要通過與之相連的“側線孔”來傳遞外界信號,側線孔位於魚身兩側中間鱗片的中間,這話有點拗口,但好理解,這些側線孔連成一條線就是我們常說的“側線”了,看上圖

側線只是側線孔排在一起看上去像一條線,實際上並不是一條完整的線,更像是一條虛線!許多釣魚類的媒體也談側線對垂釣的影響,其實側線並不發揮作用,而是側線孔和裡面的側線管也就是魚腥線在發揮作用!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上圖魚鱗中間的黑點便是側線孔,連在一排像條線

②魚腥線的生物功能

首先,感知低頻振動

自然界裡許許多多的動物都有感知低頻振動的能力,魚兒也是其中一種,一些低頻振動波人類是感受不到的,但魚兒卻能感受到,人們常說的地震前魚兒跳就是魚對低頻地震波的感知,然而人類卻無能為力,自然界就是這麼神奇!

魚兒通過對低頻振動波的感知能有效的發現食物、判斷危險、躲避障礙!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魚類的視覺能力並不強大,許多常年生活在深水裡的魚類甚至是瞎子,全靠這條魚腥線來感知外界變化!

其次,感知溫度的細微變化

養在室內魚缸裡的觀賞魚,即使全年見不到陽光也能準確感受季節變化,靠的就是對外界溫度的準確感知,而這個能力就是通過魚腥線來完成的!自然界裡的魚類這個能力更加出眾,非常細微的溫度變化都能被它們通過魚腥線感知,這也是人們常說的魚兒是趨溫動物的深層原因!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水裡的魚兒對氣溫變化感知敏銳

再次,感知水流並判斷水流方向

側線孔能捕捉微弱的水流變化並傳導給魚腥線神經組織,輕微的水體流動都能喚醒魚兒上溯洄游的本能,靠的就是魚腥線對水流的敏銳感知!魚兒喜流水,這是所有釣魚人都知道的道理!

魚腥線在哪些方面影響著釣魚人的垂釣

①餌料入水產生的振動波是魚兒最先接受到的信號,打頻率的重要性

餌料入水的整個過程,不僅是剛入水時那個“啪”的聲音,這個人類是能聽到的,餌料在下沉的整個過程中直至餌料到底並靜止都會產生振動波,這個振動波人類無法感受得到,魚兒卻能準確感知!

釣魚打頻率實際是就是不斷製造低頻振動波的過程,才是讓魚兒興奮的根源,這是誘魚過程中最先發揮作用的地方,其次才是餌料的味型、顏色等,也是臺釣後來在大陸流行的深層次原因,因為這種講究拋竿頻率的釣法在競技釣中效果非凡!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競技打頻率

②“逗釣”大部分是基於魚腥線對振動的感知,而不是視覺,夜釣也要逗,活餌效果好

“逗釣”是釣魚人經常用到的一種釣法,目的就是吸引魚兒的注意,方便魚兒的就餌。然而逗釣並不是主要依靠魚兒的視覺,而是魚腥線對低頻振動的感知能力,這一點和大多數釣魚人的認知不同,許多釣魚人都認為逗釣是為了讓魚兒更容易看到魚餌,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

上文也說了,魚的視覺能力並不強大,許多深水魚甚至是瞎子,和這個原理類似,夜釣時逗釣也是有作用的,經常夜釣的人應該都有這方面的認知!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釣魚活動

③魚腥線讓魚兒對水溫變化感知敏銳,找著最合適的水溫區對作釣效果至關重要

這一點好理解,上文也說了,魚腥線能讓魚兒敏銳感知水溫的微弱變化,因此,釣魚的時候,如果能準確找到水溫更合適的區域對作釣效果就太重要了!

野釣當中,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在根據溫度的變化來選擇出釣時機,尋找合適釣位!溫度是最最重要的野釣因素!冬天要釣水溫暖一點的,夏天要點水溫涼一點的,同一片水域,哪怕能找著溫度差就那麼一點點的地方,作釣效果就會截然不同,這些都是因為魚腥線對溫度的敏銳感知能力!

④魚腥線讓魚兒對水流變化感知敏銳,這是釣流水的根本原因

釣魚釣流水,這是釣魚人都知道的道理,哪怕是寒冷的冬天,輕微的流水都能喚醒魚兒遊弋的本能!一些出水口,回水灣也是被釣魚人經常選擇的釣位,就是因為這裡的水流魚兒最喜歡,最能刺激魚兒的覓食慾望,最能增加魚兒的活性!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入水口釣魚

⑤魚腥線讓魚兒能準確判斷振動源是食物信號還是危險信號!路亞模仿的是食物信號,大聲說話則是危險信號!

這也是不被大多數釣魚人所知一個原理,路亞釣法還有各種空鉤逗釣實際上都是在模仿魚兒所認為的食物信號,魚兒通過魚腥線能準確判斷外界傳導過來的信號是危險還是友好,是食物還是障礙物,是食物就安全,就趨近覓食,是障礙就危險,就會遠離或者繞道,深海魚類躲避各種水底障礙靠的就是這個本領!

因此,我們在作釣過程中,大聲說話儘管傳入水中可能很微弱了,魚兒依然能夠準確分辨出危險性,就會提高警惕甚至逃之夭夭,大魚更是如此,釣大魚必須要安靜!

科學解析“魚腥線”!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瞭解它

釣大魚要安靜

題外話,補充說明一下

每每談到魚兒的這類生物問題,許多釣魚人都會覺得把釣魚帶入玄學了,實際上,研究魚兒的生物特性才是所有垂釣活動的根本出發點,這不是玄學,這是科學!要不然也不會上學的時候就讓我們學《生物學》這門課程!

其實魚兒的生物特徵遠不止這些,而且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我們的作釣效果,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以後會不定期地和大家分享這方面的內容!

道理簡單,論述卻複雜,形成文字更復雜,不知不覺又是一篇長文,希望對您的垂釣活動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