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通常一說到來廣西玉林旅遊,品嚐玉林當地的風味美食,一般人首先會想到“玉林香(gou)肉”、“玉林牛巴”、“玉林牛腩粉”等等,這些知名度已經比較高的玉林地域特色美食。

其實,在本地玉林人習慣中除了這些日常的菜品外,還有一道玉林本地的特色菜最為讓玉林食客老饕們津津樂道,那就是——玉林特色生炒牛料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說起生料玉林人愛吃更會吃各式生料,比如平時的生料粉、生料乾鍋、還有今天提到的生炒牛料。

玉林人食用牛肉牛料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大一統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原地區的農耕文化南下傳入嶺南地區,同時期的耕牛以及養牛技術也一併南傳。

在日常勞作中難免會有耕牛的死傷老化,在古代食材資源匱乏的背景下,只好將耕牛宰殺分而食之。品質較好的上成牛肉分給了上層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則只能分到各式牛雜,比如牛肚、牛腸、牛筋等等。因此,可以說“古代食用牛雜的都是底層勞動人民”。古人根據生活經驗將牛雜生料一一處理,或煲制也就是今天的牛雜串,或下佐料炒制就是傳承至今的玉林特色生炒牛料。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玉林人炒制牛料一般選用新鮮宰殺處理好的牛料,確保牛料食材的新鮮度。生炒牛料多選用牛肉、牛肚、牛腸、牛筋等新鮮生料。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處理並切配好後的牛料就可以下鍋炒制,炒制牛料時一定要猛火高溫炒制,這樣才能保持牛料生脆的口感。翻炒好熟制的牛料出鍋,盛至提前在盆底鋪上凍豆、蘿蔔乾的上面,這樣一盆具有玉林地域特色的生炒牛料就製作完成了。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玉林的生炒牛料吃起來牛肉片嫩滑多汁、牛肚牛筋等爽脆彈牙,搭配脆口的蘿蔔乾、粉糯的凍豆解膩。一般點生炒牛料的同時,也會搭配一盆牛紅韭菜湯,邊吃牛料邊喝湯可以說是吃玉林牛料最基本的菜色搭配。

此外,近些年推出的一道牛料特色菜“椒鹽牛排”也是受到廣大食客的歡迎,大段做好的椒鹽牛排直接用雙手拿起,撕咬外酥裡嫩的椒鹽牛排,給食客帶來滿滿的食慾感。

砍好的大段牛排骨下鍋焯去血水,瀝乾表面水分後下入油鍋炸制。高溫使得牛排外表炸得香脆,同時鎖住內部的水分,因此牛排吃起來外酥裡嫩,香脆多汁。炸好的牛排放入大盆內,撒上椒鹽,上下顛覆均勻,即可盛碟上桌,一道焦香酥脆的“椒鹽排骨”就製作好了。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來玉林只懂吃香(gou)肉?“生炒牛料”一道不可錯過的玉林美食

玉林的牛料食材選擇,秉承著“三不”的原則,藉以確保炒製出來的牛料品質。

一是“不見天”,也就是宰殺處理牛料多在半夜凌晨,這樣“不見天”的牛料能夠保證天亮後提供最新鮮的牛料食材;二是“不見水”,牛料一般只在前期處理時用水清洗,後期都是無水操作,確保牛料的原汁原味;三是“不落地”,為了保證後期“不見水”的操作要求,一般宰殺後將牛後蹄吊起再進行操作,這樣“不落地”就能確保牛料的乾淨衛生,為不見水做好基本工作。

這樣一道獨具廣西玉林地域特色的“生炒牛料”你吃過嗎?一道來玉林旅遊時不可錯過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