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路遥的爱情也跟着她走了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死了",路遥的爱情也跟着她走了


《平凡的世界》:

故居是他的根,故居里装着他的眷恋,那里有爱情么……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时候,身体早已被病魔和他自己的"疯狂"折磨的不成样子。即使这样,他仍旧沉浸在他的小说帝国中,忘情于我,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田晓霞死了!"

有一天,正在洛川县采访的王天乐突然接到《延安报》社的电话,说路遥让他速去榆林。此时的路遥因身体原因去榆林治病,并在榆林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王天乐以为路遥的身体出了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榆林。

洛川县在延安的南部,距离榆林三百多公里,那时的公路等级很不好,当他颠簸了一天时间,心急火燎地赶到路遥跟前,路遥流着泪痛苦地对弟弟说:"田晓霞死了!"

王天乐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好气又好笑地收拾了大哥一顿:"你已经成了弱智,你想过没有,我好不容易争取的这点时间,赶快采访一两篇稿子,你怎么就把这么些不上串的事打电话叫我大老远跑来?别人知道后,咱弟兄俩是精神病!"

路遥恍惚间仿佛清醒了,赶忙给弟弟道歉。是的,他清醒了,是他自己亲手制造了这样一个悲剧,设计了一场洪水,让田晓霞香消玉殒,也带走了他的爱情。

"田晓霞到底有什么魅力?"

人设上,性格思想很成熟。田晓霞其人,美丽聪颖、才情溢扬、思想开放、热情独立,极富现代知识女性的知性美。她在继承了父辈们善良品质的同时,受到了文化的陶冶,性格中尽是生命的力量和现代生机。

经历上,对事业的追求是执著。田晓霞的根虽在双水村,但她从小生活在城市,并且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是原西县的革委会主任,母亲是人民医院大夫,温和、平等、自由的环境是造就她的温床。受父亲田福军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读书,常常看她父亲单位发的报纸,她父亲也常建议她看《创业史》等一些进步书籍。她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感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修养。父亲的支持和自身追求,田晓霞逐渐成熟起来,而其喜欢冒险,大胆泼辣,具有男孩子般洒脱直率的性格亦逐渐成型。在黄原师专毕业,她顺利成为一名记者,而这样的人生选择同样也出乎她父亲意料之外。在采访中,凭着天性中的闯荡和冒险精神,奔向新闻第一线;亲自下矿井了解观察煤矿工人的劳动情况;暴雨之夜不顾一切地奔赴洪水现场。记者的职业圆了她的梦,更让她的人生在平淡中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

情感上,注重内在精神的契合和感情的共鸣。田晓霞执著地守护着心灵的那片圣地,与孙少平大胆地相识、相知、相恋,在人生追求和精神世界中,他们彼此心有灵犀,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凭着彼此真挚的爱,有了一个动人的约定,当若干年后,孙少平一个人去赴约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到达了甜蜜的顶峰。

世俗上,超脱自由,不为所羁。田晓霞和孙少平两个人门第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在田晓霞的意识里,她没有丝毫顾虑。谢绝了既是高干子弟又是同行记者高朗的追求而向孙少平吐露心迹,在南关影院前遇到少平,她非常坦然带引一身褴褛的孙少平去她家做客;在建筑工地上,她不顾揽工汉们粗鲁的叫唤非常自然地去找孙少平,并偷偷地给他换上新的被褥;当上省报记者后她又勇敢地去大牙湾煤矿探望正是煤矿工人的少平。所有这一切在一般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在田晓霞那里却显得非常自然,她超脱世俗的眼光越过世人眼中的巨大屏障,与所爱之人坚守在一起。

"田晓霞死了",路遥的爱情也跟着她走了

接受了路遥的馈赠和满腔的爱,现实的林虹还是负心抛弃了路遥。这是路遥的第一次爱情,从失恋后路遥一塌糊涂的哭声开始,就注定心气太盛的他,会是爱情的弃儿。虽然被抛弃,但路遥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他也因此收获了他的下一个爱情,直到婚姻和女儿。

这一次,同样姓林,同样是北京知青,也同样是城市的知性女人,她们都和"黄亚萍"一样,和"田晓霞"一样,是路遥的爱情梦想。

田晓霞是路遥塑造的极具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肩负着路遥对现代意识的希望,寄托着路遥对不平凡人生的憧憬,更承载着路遥对爱情的梦想。从田晓霞身上,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路遥在创作中的创作心理,更在精神上注入了路遥对现代女性和爱情的思考。

没有能突破现实,"田晓霞死了",他的爱情也在失落和无奈中,跟着田晓霞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