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味道——儿时的味道糜谷粉

忻州味道——儿时的味道糜谷粉

端午节快到了,市场上卖凉粉,糜谷粉的又多了,吃起来总觉得没有小时候的味道香。我的家乡在滹沱河岸边,盐碱地特别多,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在大集体时代盐碱地种硬糜子收成还不错,硬糜子,糜类物植,色微黄,不能做糕,所以叫硬穈子,与软糜子相区别。

忻州味道——儿时的味道糜谷粉

硬穈子制作糜谷粉最好。端午前家家妇女忙着捡糜子,凉晒,去杂质,淘洗,浸泡发酵,将淘洗好的硬糜子用开水煮一煮,里边适当加入玉米、豆子,凉好后在石磨上磨粉,与磨豆腐一样,磨好的粉放桶里拿回家,先用箩子过滤,把粉渣去掉,叫过粉。过好的粉放在大锅里加水、加少量明矾配料,慢慢加热,柴火,碳火都行。当锅里开始发泡时就要控制火了,火大了有黑泡翻起,就是锅底的渣子,渣子到了粉里就成了黑粉,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火,慢慢发泡,慢慢煮,约一小时粉就熟了。这时孩子们就先把粉糊糊放碗里,加入红糖,边搅边吃,粉糊糊吃起来是另一风味,吃完后,孩子们就喊着要吃粉了,大人们为了试粉是否熟了,就急着用勺子、瓢在锅里沾一下,薄薄的一层粉挂上,然后就放水里一会儿,拿出来用刀划开,就能吃了。出粉;将做熟的粉用瓢盛到面盆里,加凉水冷却,粉就做好了。人们下地回来,又渴又饿,首先来一碗糜谷粉,真是舒服。想起小时候吃糜谷粉真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