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时,玉米涨价之日!

政策重视卖粮问题

玉米涨价还靠国家。

注: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对东北玉米的收购下文(国家暂时没有对玉米出手),目前仅针对东北的稻谷收购难做出了指示。

业内估计,3月份以后,国家将会在东北实施国储玉米轮换工作,届时,将会是东北玉米涨价之际!

只不过,很大概率,地趴粮是等不到那一刻了。这个政策利好,大多数都会被优质干玉米所享用。

国家出手时,玉米涨价之日!

这轮下落行情其实是在释放华北的供应压力,对于保存能力有限或者资金有限的中上游个体来说是倒霉了,但对于有实力的大户来说,竞争压力减少了,下落也是在给之后反弹蓄力。但是压力更大的东北这边反而在不断的挤压自己的售粮期,尤其是黑龙江的地趴粮,压力越来越大。

政府可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辽吉蒙多地都有粮库开始收购,黑龙江这边也有粮食局在组织粮食集团进行收购,虽然给的价格一般,但有比没有强。

接下来就看黑龙江的利空暴雷怎么处理了,24日黑龙江省政府开会研究了卖粮难问题,就提到了要指导所有粮食收储企业开库收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所有加工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看起来是有政策帮助供应降压的可能性,近期也传说黑龙江也要收轮换粮了,就看价格和数量怎么样了。有给力的政策还好,有托底、分担压力的,否则早晚还是要面对一次“差粮”踩踏。

一旦物流完全放开,还是要面临供应冲击,也难逃一落,除非有政策收购来分流供应压力,再自信点想想,万一政策性的收购价格偏高,那整个市场的行情就反转了。不过,当下的玉米市场是倾向下游,有玉米的主体有实力保证不会变质可以等一等,规避越落越卖大军,实力欠缺的还是能卖就卖吧,越往后粮质越差,越不值钱。去年此时政策来兜底,近期炒作虫子不给力,我们来炒作政策吧。

据统计,黄淮一带的余粮还有40%多,而且河北地区的余粮偏多,并且其中的高水分潮粮占比偏高,供应端有压力。使得物流恢复较快的华北市场的玉米行情,像坐着过山车到了下坡阶段一样,趋势上偏弱。之前高价追库存做购销的贸易商和有粮的农户在几轮压价后,最终被击垮了心理防线,急于出售使得用粮企业的采购量再度增加,工厂报价在一天内多次下调,虽然单次幅度不大,但黄淮的中上游最吃这样的打法,比起一刀的痛快,大不了不卖,反而这种钝刀割肉更具杀伤力。

囤粮备货遇上刚需,支撑东北抬头。东北产区的“地趴粮问题”使得这个时期的东北市场应该更弱才对,就像去年的2月末那样,但由于1情影响,物流恢复的较慢,黑龙江的交通刚下文要放开,但落实的还是很慢,其他东北地区在春节之后的主打是优质架子粮,在这个时候可供应市场的量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再加上一些贸易商也想备一些货,深加工和饲料厂备的年货也消耗的差不多了,需要补充一轮库存,需求之间有了碰撞,像2月初的非东北市场一样,价格行情偏强,但是上涨幅度不大。

近期还要有降雪天气,玉米流通的速度还会受到影响,所以东北价格行情还是有上行空间的,但压力迟迟得不到释放,终究会有爆发的一天。

等到国家出手大量收购东北玉米的时候,就是玉米涨价之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