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世界工廠;家鄉,等待我們建設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很精彩論述這樣一種看法:即一國資本,在投資農業、製造業和貿易時,出口貿易投資價值最低。

國內出口已不復過去十幾年來的高增長,以美元計,去年僅同比增長0.5%。

而且,這還是在出口企業有退稅補貼的情況下。

舉例:一般的製造業企業,繳納13%的增值稅;而同檔的出口企業,實際繳稅僅3%。

所以,出口企業的直接財務貢獻已經很小了。

再加上疫情後,各國將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出口↘是長期趨勢了。

疫情過後,估計很多人會選擇在家鄉置產、創業,長期講是好事情。

我想,未來發展中小城市,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有人說:中小城市太窮太落後,怎麼發展?

我說,反向思維:正因為窮和落後,一旦重視起來,前景更好。

拿資源來說,最寶貴的耕地資源大量荒蕪,尤其是江南,這些出口貿易最發達的地方。

再從技術上說,農業、民生等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有很大落差。

資源和技術上,中小城市都有非常大的潛力可挖。

我相信,十幾年後中國經濟,將以更持久更健康的方式,重新崛起。

再見,世界工廠;家鄉,等待我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