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前几天飘飘看了一个视频,五味杂陈。

起初,是孩提趣事,真实可爱。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接着,是少年的懵懂心事,甜蜜青涩。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再后来,生生被这一幕击中——

一位中年男子,孤独地在公交车上哭着吃蛋糕。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

弹幕很暖,但现实很残酷。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眼泪背后的原因无法揣测,但它冰冷地提醒着我们:

成年人的世界,没那么美好。

就像过去一个月,大家的心情都笼罩着灰暗的底色。

会因为一丝微光庆幸“活着真好”,也会为一些悲剧感叹“活着太难”。

大量涌入的信息,催生了连锁的情绪反应,恐慌、焦虑、感动、难过。

情绪大起大落,心情时好时坏。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飘飘以前看韩剧,经常会见到“整理感情”的说法。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尔后恍然大悟,感情其实和物件一样,也需要条分缕析、晾晒洗涤、珍藏保存。

整理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

发现哪些曾被忽视,哪些又被拾获,哪些可以珍藏,哪些可以丢弃。

而那些在慌乱、悲痛之中仍然保持完整的那一份,都是爱的馈赠。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这次被“禁足”在家中,大部分时间的相处对象,其实是自己。

过惯了996的生活,猛然闲下来,竟无所适从。

重复的日子掰着指头过,之前一贯被忽略的仪式感,此刻也放大了它的价值。

有时,飘飘在稿子写完,时间充裕的时候,会给自己好好做一顿饭。

因为难得出门采购,有限的食材都非常珍惜。


每一块肉,吃起来都格外满足。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也看到朋友圈冒出了不少中华小当家,跟着明星一起发掘自己隐藏的厨艺。

先是跟着何老师解锁泡面的新吃法,又向他学习制作小蛋糕。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之后又开始研究鹿晗的油条,誓要做出堪比关爸爸的水平。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当然有些示范就不建议学习了,比如高伟光的糖狐狸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但,吃饱喝足、倒床横躺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儿。

新买的衣服、新做的发型,基本打了水漂。

以前还会每天化妆,现在只能在家独自美丽。

好久没有去健身房,攒下的一身体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以上,都还不算最紧要。

最揪心的是,复工日期一推再推。

飘飘的公司,延期通知就发了三次。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虽然平时总嚷嚷着“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工作”,可当有序的节奏终日不变,便引发了内心的无序。

这才体会到,以前那拼死拼活的日子,原来都是自己热爱生活的信号。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知乎上有一条热门问题。

为什么疫情期间,很多情侣会分手。


3000多条回答,最高赞那条,科普了一个新的称呼:酒肉情侣。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这期间分手的,或许大都是这种情况。


在一起,好像就是为了吃饭逛街、亲吻拥抱。用它抵抗深夜的寂寞,遮掩独处的无聊。

这样的爱,如果因为疫情而两地相隔,想念的浓度,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如果因为疫情而捆绑生活,之前忽视掉的性格棱角,也会在日复一日的考验中戳破表面的和平。

飘飘想到一部港片《十二夜》,它把都市男女的速食爱情,划分成了十二个阶段。

Jeannie(张柏芝 饰)被朋友告知男友劈腿,于是她借用闺蜜男友Alan(陈奕迅 饰),充当自己的新欢,向渣男提出分手。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没想到,两个人之后就这么假戏真做了。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爱情刚开始的时候,每分钟都妙不可言。

Jeannie会挖空心思给Alan准备小礼物。


Alan通宵工作后,也坚持要去给Jeannie送早餐。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但随着彼此日益了解,性格的矛盾也逐渐显露。

Alan不喜欢jeannie穿着过于暴露,看不惯她和男性朋友亲密接触。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Jeannie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也很恼火。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缝隙裂成了口子,好感开始迅速瓦解。


越来越多的矛盾激化到无可挽回,两人选择了分手。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分手之后,Jeannie发现自己还爱着Alan。


她主动求和,向Alan讲述自己在国外的见闻和对他的想念,动情之处,眼泪跟着淌下。


而对方,早就听到睡着。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后来,肉体的需求促成了短暂的复合,但两人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


Alan回心转意,却希望落空。


因为,Jeannie已经开启了下一段“十二夜”。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很多人说这片子太写实,让每个人的恋爱经历,都可以对号入座到它的流程。

不过就是吸引、热烈、疲倦、烦恼、争吵、离开的套路。

但,疫情时期,飘飘却看到了另一种爱情。

它不惊艳、不迅速,没有四目相对的电闪雷鸣。

但它绵长而深刻,唯有朝夕相处,才能品尝其中的甜——


武汉,凌晨三点,下起了雨,一位女性撑着伞在路上走着。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她叫汪晓婷,是武昌医院的医生,疫情期间一直奋战在前线。


因为担心传染给家人,她不敢回家,每天住在宾馆。

这个时间,她要去上夜班。

丈夫想开车送她,汪晓婷执意不肯。


于是丈夫就跟在她后面,打着车灯,默默护送着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还有一对杭州的老年夫妻。

于是奶奶每天带着一封信和爷爷爱吃的猕猴桃,一个人走到ICU门口,托护士转交给爷爷。

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老伴”。


原以为“亲爱的”,多是用在热恋中的情侣。

却没想到,携手几十年后的情深伉俪,叫出来也不觉得扭捏、肉麻,反倒因为饱含着岁月赠与的厚度,而更加珍贵。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爷爷也会回信,告诉她不要累着,明天再见。


落款,是只有爱人才会称呼的“杰”。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信息化时代,老辈们仍以书信的方式,保留着朴素而恳切的表达。

落下的一笔一划,都蘸满了辗转反侧的相思。

这是“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最佳注解,也是“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现代童话。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和爱人相守一生不同,或许此生,我们都再也不会有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和家人相处。


除非,像《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一样,辞职回老家呆上几个月。


中国人一向避谈的生死,被她撞个正着。


嘉玲的阿嬷摔伤了腿,嘉玲弟弟一边背着阿嬷,一边打趣:


别人的阿嬷是走路走到跌倒

我们的阿嬷是爬树摘水果

厉害 阿嬷你真厉害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你看,阿嬷身子多硬朗。


对于阿嬷老了这件事,大家心照不宣,又避而不谈。


可嘉玲阿嬷偏偏要谈。


她开始安排自己的葬礼:钱不要乱花,不要给我叫什么孝女白琴(丧礼中带头痛哭的专业哭丧人士)。


嘉玲爸爸直摇头:妈,没有人要听这个。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大家不是不想听,是不愿去想。


好像不想,阿嬷就不会去世一样。


可不想的结果是什么?阿嬷去世前,翻箱倒柜,想撬开一个抽屉找书。


嘉玲爸爸说,你也不识字,字也不识你,撬不开就算了,吃饭先。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结果,也就是这一顿饭的功夫,阿嬷去世了。


嘉玲爸爸拼命地打开抽屉,发现里面只是一本歌词,《纯情青春梦》。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阿嬷一直有个歌手梦。


可开药店的阿公觉得,堂堂一个医生娘,出去唱歌会被笑话,他不准。(虽然,最后阿公还是松口了)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她想做歌里的“断线风筝,双人放手就来自由飞”,可一辈子,都做了被这一方小小家庭牵住的风筝。


小时候爸妈叫她阿月,朋友叫她月英。可嫁给阿公后,她就成了陈李月英。


别人都叫她陈太太,不然就是老板娘,家里人叫她妈妈、阿嬷。


阿嬷说,可以帮我把骨灰撒在海里吗。


做了一辈子的陈李月英,让我自由自在当李月英吧。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至少这次,把热搜还给她


你要说阿嬷不幸福吗?


她的家庭,也算得上平凡幸福。


是她割舍了人生更广阔的色彩,放弃了一部分的自由,才让这个家庭那么温馨有爱。


飘飘的奶奶,也是这样。


奶奶原本从教师做到了校长,她不凶,可学校里没人不服。飘飘初中解不出来的化学题,她不但能做,还能解释得清晰易懂。


但为了照顾爸爸,奶奶退居二线,家务做得和工作一样优秀。


为了照顾爷爷面子,朋友造访,奶奶一个人在厨房烧一大桌子菜,自己却从来不上桌。


奶奶常对飘飘说,看到你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我也没什么可挂念的。飘飘总装不知,只说奶奶会长命百岁。


可这一个月里,看着无数社会新闻、生离死别,飘飘才不得不接受:生死,不是我们想避开,就不存在。


原来,她们才是我头号想珍重的人。


每天消毒两遍,费劲心思搭配三餐的她。


不能出门染发,发根已经悄悄褪色的她。


这次疫情,让飘飘涤清了很多情绪。


过去繁忙的生活中,我们似乎会习惯性地忽略掉,平日里温暖的细枝末节。


而今安宁的日子里,才能静下来细细体味,这些小确幸的来之不易。


因为,每一次的“理所应当”,其实都是爱的闪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