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開啟了,商業大變革時代

隨著中國疫情逐漸被控制住。但世界範圍的疫情正在蔓延和爆發。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正在各個企業2月份的財務報表中得到展現。疫情也將對中國各個行業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世界範圍的疫情不得到控制,這種影響將持續加深。許多新的經濟形態和經濟調整將加速到來。新的商業變革時代將會加速到來。

第一 知識社會,知識經濟和知識生產時代將會加速到來。人類從農業時代走入了工業時代初期,走入後工業化時代,走入知識經濟時代的門口。科研和研發人員在整個企業員工中的比例大大提升。以華為20萬員工為例,有超過10萬的研發人員。研發人員的主要產出就是凝聚海量知識的產品。而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生產線的工人和服務業的工人將會被各種智能化設備大量的替代。辦公室各種職能人員將會被各類智能化系統所期所替代。離數字越近的人被數字系統所替代的概率將會越高。

第二,技術聚變和產業裂變的進程將會因疫情而加速。今天的技術發展,絕不僅僅靠某一傳統行業的技術進步。而是整個社會各個學科,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進行疊加整合和聚變。我們以智能手錶為例,目前的智能手錶已經能夠完成運動監測,血壓監測,心率監測。還不能夠完成體溫檢測,心電監測。智能手錶本身將會集成醫療,芯片,硬件,雲計算等方方面面的知識。需要龐大的科研團隊進行支撐。需要跨眾多的學科進行知識的聚變。目前以平臺公司和行業頭部公司成立了龐大的科研中心,組建了人員規模的科研隊伍 ,建立了龐大的開發者生態 ,形成了海量的數據。以中國和美國為首的高科技公司,在美國高科技公司超過千億美金營收後每年保持了接近20%以上的增長率。在中國超過千億人民幣以後的高科技公司,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傳統的石油、汽車公司、零售、機械僅僅能夠保持百分之三四的增長率。世界上主要的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接近或超過10萬,二線的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也均超過1萬。中小高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比例均超過了50%。這些崗位是最能夠適應遠程辦公和遠程協作的。而傳統的線下企業主要通過客流到店來進行商業交易的模式。將受到疫情的大大挑戰,必須進行線上化遷移和在線化完做完成交易。我們不能夠奢望疫情馬上過去,一切都能恢復如舊。因為世界各國的疫情將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只要世界各地還存在疫情,我們就無法放鬆警惕。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就還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何通過在線化完成各自產業的裂變,是所有傳統行業從業者和創業型公司需要解決的事情。

第三。疫情將加速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設備的高效整合。智能設備就是人的手和腳,以及眼睛耳朵鼻子。5G就是人的神經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就是人的大腦。整個社會經濟和社會生產將會變得更加的智能與高效。每個人,每個組織和每個家庭都將被這5種技術的整合帶入到萬物互聯的智能社會。疫情將會加速5G的發展,推動各個行業的無人化作業,推動娛樂行業的全面在線化,提高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深度。雲計算將會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呼嘯而來的疫情,加速了各個產業和行業的變革與淘汰。唯有能夠找到未來變革方向和及時變革的企業才能夠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