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媽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了


雖說家裡面有很多孩子,這樣會使家庭的氣氛升溫。但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孩子們一旦出現問題的話,父母肯定是接應不暇的。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李媽媽家裡面有三個孩子,雖說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這一次,這三個孩子居然把前來做客的小姨給打哭了!關鍵這位小姨也就比三個孩子大幾歲而已,輩分比較大,但是身體很單薄!三個孩子輪番進攻,小姨很快就挺不過去了,最終哭得稀里嘩啦的。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可是當李媽媽質問三個孩子到底是誰打的小姨的時候,三個孩子居然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誰也不承認錯誤。最後為了避免媽媽責罵,三個孩子居然開始窩裡反!老大指著老二,老二指著老三,老三指著老大!李媽媽很迷茫,孩子怎麼一點責任都不敢承擔呢?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網友A:哈哈!這三個孩子太逗了!完全是坑兄弟的典型代表啊!

網友B:犯錯了就要出來乖乖認錯嘛!這也不是什麼大事!真是服了,這些孩子怎麼一點兒責任都不敢承擔?

網友C:完了,這三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就連小姨都不知道是誰打的了!

雖然說網友的評論比較搞笑,但不得不承認現如今的孩子的確不太喜歡承擔責任。不懂得承擔責任的孩子其實是非常惡劣的,他們總是會把責任推給別人,長大了以後也難以成事。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這可是孩子們成長的第一步!

如何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1.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責任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有責任心的話,那麼首先就要讓孩子知道責任是什麼,孩子只有懂得了責任,他們才會知道自己需要負起什麼責任。而孩子一旦形成了責任感,在他們未來的工作上,或者在生活中,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2.指責變成諒解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孩子遠遠沒有大人懂得的多,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可能無法做好,出現錯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大人真正要在意的不是孩子犯錯的過程,而是孩子在犯錯過後的態度。家長不要去指責他們,要諒解他們的行動,因為你的批評會讓孩子逃避責任,只有你的諒解,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

3.信任孩子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家長也需要去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可以解決這些麻煩。對孩子進行鼓勵,也是使孩子充滿自信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一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會感覺到有壓力,而正是這些壓力,可以使他們產生責任感。

4.讓孩子做家務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責任不僅僅只是學習而已,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這隻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學習的機器,一個機器怎麼可能會有責任感呢?所以家長在生活中需要讓孩子去做家務,不要認為家務不是孩子的責任,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而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孩子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他們才會產生責任感。

5.以身作則

三胞胎打哭來做客的小姨,寶媽問是誰打的,寶寶們立刻就窩裡反

家長想讓孩子擁有責任感的話,那就需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或是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家長不可以去逃避責任,特別是在孩子的面前。因為孩子將家長當作是自己學習的模板,家長的舉動和言行,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所以只有家長有責任感,那麼孩子才會產生責任感。

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可能一時半會無法懂得什麼叫做承擔責任。所以我們還需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只要好好的教育他們,他們必然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不再繼續推卸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