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很难想象这部片子是姜文的处女作,剧本是姜文把自己关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拉上帘,不分白天黑夜地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出来的。这部电影的诞生,本身就充满着传奇色彩。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奠定基调的旁白

影像是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结晶,开篇中大量地引用原著《动物凶猛》中的原句,将文字的语感和节奏融入影片,巧妙地弥补了影像的限制。像篝火前智慧的老人的清了清嗓子准备讲一个遥远的故事,娓娓道来的画外音奠定了厚实而朦胧的情感基础。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伏笔

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傻子古伦木,是原著中没有的,但在影片中看来,这个人物加得相当精髓。大概每个人的回忆里都会有一两个印象深刻的傻子,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所以我们都曾有意无意间留意过这样的人,并曾唤起我们最初对离群者的思考和怜悯。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却在影片中三次关键的转折处出现,意味深远。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走心的细节

优秀级与大师级的差距,往往都是细节。这样的细节表现在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对白上,马小军开锁差点被老奶奶发现那一段,门关上的瞬间,马小军的身体应声抖了一下。冯小刚演的胡老师,写完黑板字后擦齐书名号的小细节都是点睛之笔,加上对应时代人们特有的语言习惯:“无组织无纪律。”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的用心之深和观察之细。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强烈的个人属性

看过姜文后面拍的《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之后越发觉得姜文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野”的味道,像浓烈的浊酒,粗暴直接却畅快淋漓。这点在影片中多个画面可以体现,例如坐在栏杆上的那个刘忆苦浑圆的屁股,无不显得大胆而真实。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事实上图里的站位也很有考究,聚散得当,主次有别。在通篇讲究的影片中,你可能感觉不到,但你回忆下现在一些电影或电视剧中,大量的直拍人物面部,等着人物讲台词,生怕观众不知道主角整的假鼻子有多好看的场景,你就能感受到差别了。

恰逢其时的音乐

打斗出场时背景音乐里的《国际歌》瞬间让人燃起来,让人忍不住跟着补上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而当宁静抱起吉他时,风琴声飘然而至,一股忧郁悠远的情绪溢出银屏。

一画是热血澎湃的红,一画是优柔阴冷的蓝,就像王朔另一部小说的名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而这也正符合懵懂青春里的少年们容易失控的情感,快速成长的力量和蠢蠢欲动的原始欲望使他们不安,他们反叛、逞强斗勇的同时也脆弱得不堪一击,上一秒还竭尽力气地喊出“我喜欢你。”打个雷,下一秒就改口说“我车掉沟里了。”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试探,他们需要破茧而出般的碰撞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顶级的美术指导

看了这么截图,有心人都已经发现,影片中任意剪一帧都可能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是的,作品,无论是从构图还是色彩或是光影都是作品级别的。电影本身是光影艺术,只是在商业片肆虐的时代,影片越来越清晰,光影却越来越被忽视,随手一抓一大把糖水片,令人发腻。是的,我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青春片里无法逾越的高峰,不单只是故事剧本、叙述手法、美术功力等上的无法逾越,那份对影片制作的用心和认真也相当难得。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

故事结尾处事业有成的马小军坐上了豪华轿车穿上了笔挺的西装,电影色调却换成了黑白,他们遇到了古伦木,兴奋地呼喊“古伦木”希望能听到一句“欧巴”,但古伦木却骂了声:“傻子”,是结局,却也正回到了《动物凶猛》里的开头:“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寡和自我慰藉。”

那么,那些我们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