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光令人怀念吗?

只是个笨蛋


别说小学时光了,我觉得从打记事的时候起,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怀念。我现在已经年过花甲,有些时候还是喜欢跟儿孙们去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就算那时候我们曾经经历有过几许痛苦,几许辛酸,但那样一个时期同样是值得我们去怀念的。

假设有人能够用你的现在去换回你过去的一段时光的话,我想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愿意去换,因为任何时候年轻都是比年老强的,

可是时光不能倒流,青春不可重复,没准儿当你以后比现在还要老一些的时候,还会怀念现在的今天呢?所以你可以尽情地去怀念自己的童年時代,学生时代,怀念你的整个青春,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时常来回忆一下,无可厚非,但是更值得珍惜的却是我们的当下,大家都应该脚踏实地的过好今后的每一天,这才是真格的!


涛声依旧Lao


大家好,我是一名爱好旅游的传媒人。

很荣幸接受头条新闻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我小学的时光很让人怀念,因为那个时候和现在孩子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 我小的时候从二年级开始就没有家长接送了,学校离家需要坐3站地的公交车,每天都是脖子上挂着钥匙、月票和同学挤公交车上下学。
  • 小学的时候课间休息都是和同学一起,打沙包和跳皮筋,每天的运动量比现在的孩子要多很多。
  • 小学的时候学校会经常组织同学们听各种演讲和报告,记得那时候经常有“劳动模范叔叔”“解放军叔叔”“抗日英雄爷爷”来做报告,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模范教育比现在要好。
  • 小学的时候学校大扫除和冬天扫雪是一定要的,即使放寒假如果下雪也要回到学校去扫雪。这些好的传统现在都已经被时代变迁给遗忘了。

社会发展的很快,科技日新月异,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吧,虽然社会在变化,但希望我们大家不要遗忘以前好的本质和原则。


lan眼中的世界





大清遗民


童年所上的小学在一座不起眼的山坡上,有一条国道在学校操场前蜿蜒而过。道路向南延伸,隐没于稻田中,映入眼帘的当是星星点点的小村庄。

到现在为止,离家久了,我总是记不起那些村庄的名字。实际上,在我看来,都是一模一样的,无非是在山底下和稻田边,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形成自然的村落。

小时候很贪玩,和邻居小伙伴一起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穿梭奔跑,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了泥里,那可是母亲抽空辛苦纳出的新鞋。我担心回家挨骂,就将脏了的鞋,在附近的小河里洗了洗,与小伙伴一起来到稻田后面的山坡,将打湿的鞋晾晒在石头上,然后两个人爬到不高不矮的树上玩耍,累了,就靠在树旁睡着了。那时的山还有很多树木,以松树、枞树居多,灌木也不少,时不时的还能看见一簇簇的野花,在不同的季节绚丽绽放。人呆在树丛之间,不发出声响,还真的难以找到踪影。

太阳西沉,四野茫茫。从睡梦中醒来,我的肚子饿了,也迷失了方向,但我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有稻田的气息,闻着让人安心。

就在这时,隐约传来一阵琴声,那时高时低、激昂悠扬的声音,回荡在连绵的山坳里,好似天外飞曲。那时我还不知道它的曲名,长大后才搞清楚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当时对悠扬凄美的琴声,很是着迷,在这穷乡僻壤,竟然还有这样一种美妙的声音存在,小小的心灵,被这悠扬动人的琴声所打动。竟然不自觉地从树上爬下来,着了魔似的,朝着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终于到了附近的小学,远远看见一位老师坐在教室门口,忘我地拉起了琴。我和小伙伴躲在一颗大树后面,就这样静静地偷听。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拉琴,也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为陶醉、最难以忘怀的音乐。

听着听着,让人触景生情,自己突然嚎啕大哭,天色已晚,那时还经常有狼在天黑之后出没,想着自己可能迷路找不到家,开始担心害怕了。这时,琴声嘎然而止,拉琴的老师循着哭泣的方向,走了过来,问我们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天黑了,还不回家?或许,我还没有从刚才的场景里缓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回答了他。

正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山前的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着我们俩个的名字,是着急的家人一路寻来。见到我们后,自然少不了一阵责骂。从与母亲的交谈声中,我知道了这个老师的名字,他还是我母亲的一位本家侄子。那年我六岁。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偶尔归乡,站在车流滚滚的国道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打的瞌睡,哪里听到悠扬的琴声。记忆已经没了参照物,只有那条崎岖的道路还在,路修宽了,行道树全砍没了,杂草丛生。路两边的稻田已被开发成住宅区,盖起了小洋楼。小学的操场,以及操场前的小池塘,被国道改扩建工程所侵占,不见了踪影,飞奔的是车流,还有我飞奔的记忆,却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方向。

自然小学也没了,山包削去了海拔,降低了高度,与公路平齐。山上高大的树木,早已被村民砍成柴禾,烧饭用了。留下一些低矮、斑驳、疏离的灌木,没有了树木的衬托打扮,山也就失去了巍峨和苍翠。校舍所在的地方,已经被全部拆掉,建成了气派的村委会。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不仅农田在消失,学校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跳龙门,或是当兵出人头地,或是外出打工谋生,以各种因由离开故土。几代农民的梦想,就是成为城里人。他们带走了梦想,带走了儿女,也带走了农村的生机和希望。

其实,我也没有例外。在成为城里人之前,我依然经历了小学和中学这个过程。转眼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挎上新书包,来到山坳上的小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好奇。最为好奇的,还是那悠扬琴声的吸引,我一直忘不了,想知道这种声音是怎么发出的?

我没有失望。一次值日打扫卫生,我们几个小同学留到了最后,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嘻戏打闹,这时又从耳边响起了那悠扬的二胡声。这声音是从高年级那边传来的,对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我循着声音走去,偷偷爬在教室的窗户上,向里张望,还是那名男老师,独自坐在椅子上,自顾自地拉着一把半新半旧的琴,摇头晃脑,身体和表情极为夸张,一双灵巧的双手,右手拉着琴杆来回挥动,左手抚着琴弦上下漂移,完全沉浸在自制的乐曲声里,注意不到窗外的偷窥者。

后来,我也慢慢掌握了一个规律,就是上学期间,每天下午课后,送走调皮捣蛋的学生,他都会坐在教室里,拉起那把心爱的二胡。在悠扬的二胡声中,于他是一种操劳之后的休憩,于听众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于是,经常听他拉琴,成为了我的一种嗜好。

成长的过程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转眼之间,到了四年级,终于轮上这位老师带我们语文课了。他还指定我当上了班干部。这样,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就慢慢增多了。他不光教语文课,还客串音乐课。对于八十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农村是贫瘠的,农村孩子的思想和艺术世界同样贫瘠,很少能接触到阳春白雪。是他在我们贫瘠的心灵,撒上了文艺的种子。我们自然很喜欢上他的音乐课,他是一个干什么事都很认真,很投入,很有激情的人,一边打着拍子教我们清唱,一边拉着琴伴奏,如果大家配合不好,他就用竹条打在课桌上劈里啪啦响,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喜爱,我们常常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所以学起来很快。

他二胡拉的最多的曲目,就是《二泉映月》和《梁祝》,凄婉动人,仿佛是自己内心的宣泄,际遇的呐喊。偶尔,也能听到他拉出的《赛马》、《步步高》,听起来奔放有力,但还是透着一股激愤和荒凉。

他还能写一手好字,他最爱在讲课之余,在黑板上写行书和草书,写的最多的内容,就是苏轼的《赤壁怀古》和岳飞的《满江红》,苍劲有力,龙飞凤舞,叹为观止。每次写完后,都会矗立在黑板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那时印考试卷子,都是手工蜡纸刻写,手推油印机油印,一种污染严重却又很原生态的试卷。出一套试卷是一个繁杂的过程,从选题出题,刻写,油印,吹干,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也是一件技术活,在钢板上刻字的难度,远远大过在白纸上写字,油印试卷同样也要把握火候,否则印出来的试卷模糊不清,考试的时候学生哇哇大叫。当然,这对我这位老师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帮老师油印试卷。他在那儿刻写,我在一旁油印,常常忙到很晚才回家。

后来,在母亲的要求和他的首肯下,我也曾跟随他,拉过琴,练习过书法。还曾经代表故乡小镇,到县上参加过书法比赛,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功力不足,最后也只是得了一个优秀奖,以示鼓励。为此,从县城回来后,他还一直耿耿于怀,批评了我好几次。

结果,琴和书法我终归还是没有练成。上初中后,由于学业压力比较大,又没有好的条件,更没有人督促我,只能是荒废了。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学习条件这么好,无论学什么乐器,父母家人都陪伴在身边,舍得投入时间精力,舍得花钱。这些,自然成为了我此生永远的遗憾。

我常常在生活空间里,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听到各种各样乐器的演奏,但无论怎样,依然对悠扬的二胡声情有独钟。每当听到凄婉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我都会想起我那位老师,想起童年经历的一切。

无疑,这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人。那时听很多年长的人说,母亲的这位本家侄子很有才,不光琴拉的好,还画一手好画,写一手好字,板书很不错,还有硬笔和毛笔字也很好。过年时,许多人家为了图吉利,写对联都是找他。另外,他还会做油漆工,谁家打制了新家具,都会请他做油漆,油漆刷的很熟练。刷好后,会在家具上画一些花鸟,包括世人熟知的梅兰竹菊,形象生动完美,乡人很是喜爱。

这些,自然让他声名远播,成为了当地的能人。但个人的境遇一直没有改变,许多能力不如他的人,或转干,成为国家干部;或转为正式老师,上调中学任教。而他的身份,始终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这与他性格和情商有关,有才情的人,往往都很清高,不愿低头求人,不肯投机钻营。加之他性格耿直,脾气火爆,我们上学时,没有少挨他的打,竹条、戒尺、棍棒都曾尝试过。他与人相处也不是很好,独来独往,说话比较冲,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导致了他悲剧的一生,直到他干不动的那一天,境遇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些幕后的真相,自然让我想起了他钟情的音乐和书法,那时我不能理解,这么有才气的人,是值得人尊敬和羡慕的,哪来那么多的忧伤悲愤。

直到成年后,我身披征衣,阔步军旅,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滚滚洪流之中,才慢慢体会到了奋斗的不易,人世的艰难。对于缺乏背景和关系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自身的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有时候完全付出和奋斗不止,并不一定能得到回报,结局也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有时往往还适得其反,导致郁郁而不得志。

我一直认为,性格、爱好和行事方式是可以传染模仿的。受老师的影响,在日后军旅生涯中,无论做什么,自己都充满激情,亲力亲为,不曾停歇,大别山人生性善良、倔强耿直、吃苦耐劳的秉性,在我身上得到传承。

我长期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把对文艺、写作的爱好,融入到了实际工作之中,出点子,造声势,鼓舞士气,履行好自己担负的职责。爱组织文体活动,自己撰写主持词,写作诗歌予以朗诵,还创作快板、小品供表演,活动制作成视频短片,脚本也是自己操刀,干的有滋有味,自得其乐。业余还把自己的感悟和经历,写成诗词和散文结集出版,虽然不成模样,摆不上台面,但还是自娱自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暂时忘却世事的烦恼和成长的忧伤。

然而,另外一个方面,自己也没能跳出老师这种思想和性格的怪圈。耿直急躁,渗透进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干事太有自己的主见,不知道融通,适当拐拐弯。对威权和势利不屑一顾,不愿意献媚低头,不凑无谓的圈子,不干低级的勾当,守住了自己的灵魂和尊严,却失去了成长进步的台阶。是坦然,还是后悔,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我们所有经历的坎坷、艰难,都将是一笔绝美的财富,它使我们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成熟。如果我们不能承受这些重压,自然会被生活打垮,从此一蹶不振。

一路走来,在自己心里,我始终坚信,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将黯淡,只有明天才是最美的光芒。我们要有能力爱自己,有激情爱生活,更要有余力爱这个多彩的世界。

其实,人所做的一切,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回来的时候,最好在人生的最高处再见。只有这样,我们所犯的错误、经历的苦难、度过的岁月,才有价值和意义。

此刻,我心里又回荡起了儿时聆听过的琴声。这种声音令我难以忘怀,回声依旧悠扬激越,将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永远。





举水福田


说真的我挺怀念那个时候令人美好的小学时光,小的时候上学,特别辛苦。上学回来要写作业,帮爸爸妈妈干活,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课,距离学校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有一件事我记得最清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因为常常上课迟到,还被老师给罚站在门口,有的时候要背口令为什么上课老迟到,弄得老尴尬了,总共就有几次上学因迟到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小学时光,真的很值得让人回忆的过去。想想可爱可亲可敬老师们和那些同学们!永远都会令人怀念!


南风交通设施jixs


童年是美好的,每个人都会怀念自己的童年,我的小学时光正值文革初期,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哈尔滨人,在国民党内当过话务员,还当过国民党的远征军,现在享受着国家髙津贴。他说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受她教学影响我的普通话一直很好,文革中这位老师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学校和学生想尽办法保护她。让我难忘的是在她被批斗回学校还正常为我们上课,老师还健在,已经98岁了,每年都去看望她,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小学时代。


朗诵老年人


非常怀念小学时光。那时候还是困难时期,我平时的小伙伴说今天学校开学,我就和伙伴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小伙伴太多了,我看着他们仨一群俩一伙的等待老师安排,来了一个老师拿着一沓纸上边有学生名单和分班情况,她告诉大家安静,她点名,并告诉分到哪个班级,我被分到一年一班。

班主任是李淑珍,我的老师当年就将近五十岁了,她非常严肃,后来知道是学校少有的优秀老师,我们班级也是全校先进班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的班主任被定为反军黑手,她被把手用墨汁涂黑,被拉到大街游行。后来知道她家出身不好,老公也被隔离审查。

我对小学时光特别留恋,我的很多同学至今还是好朋友经常联系,都是基于小学时候结下的深厚感情。


乐乐叔呓语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喜欢“忆往昔”“想当年”。要不,咋有那么多人喜欢写“回忆录”呢。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总喜欢“拽词儿”。什么“时光如梭”,什么“时间如过隙白驹”等等,一幅少年老成,忧国忧民的样子。实际上,那时候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总是寻思啥时候才能过年。过年了,就有好吃的好穿的,还可以睡懒觉,好不惬意。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老师让写作文,是自主命题,主题是学雷锋。老师说,可以发挥想象力,不一定非得写真人真事儿。于是,我给自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笔一挥”,“大作”完成。原文早就记不得了,只模糊地忆起写的好像是我妈妈让我去生产队的萝卜地里偷萝卜。我按照妈妈的吩咐,蒯个筐就到了萝卜地。不过,正当我弯下腰伸出手准备拔萝卜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了雷锋的形象。于是乎,我急忙转回家,义正辞严地将妈妈教训了一顿。妈妈听了我的一番话,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的这篇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了一遍,并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学习我“想象的能力”。当天下午放学后,我“飞也似”地跑回家,边从书包里拽出作文本递给爸爸,边讲了老师表扬我的事儿。爸爸一脸高兴地接过作文本并翻开来看。我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地等着爸爸的表扬和夸奖。没承想,爸爸看完作文,脸色瞬间大变,一个耳光扇了过来,打得我双眼直冒金星!爸爸边打边说:“幸亏你妈是妇女队长,大家都知道你妈的为人;要不然,就凭你这篇作文,你妈就完了!”

那是爸爸第一次打我。我感到十分十分地委屈。那时候我真的是不谙世事啊!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的这篇作文真的有可能给妈妈带来灭顶之灾。

好在,我客居的那个小山村的父老乡亲,我的那个班主任以及同学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

l


燕东全镜头


我的小学时光的确令人怀念,记得九岁时,村里的小学校开学了,同龄的几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去报名上学,我于是也要去,但是父亲却不容许,急的我哭了起来。奶奶母亲说人家的孩子都去了,一块儿去吧!父亲固执的说家里没钱,其实那时的每个学期的学费才五毛钱,五毛钱都没有可想困难达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什么原因父亲竟然又同意我去上学了。还是父亲领着我,穿了件新衣服,但皱皱巴巴的,进了教室,就看见老师带着已经报过名的学生打扫教室内外,边干活,边唱一支刚刚学会的歌子,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是不是出了两个太阳?不是出了两个太阳,是合作社里的新气象。”我看见那些往日的小伙伴,神气的什么似的。老师停下手中的活,过来和父亲打招呼,给我报名,问我什么名字?父亲没有念过书,又没有准备让我进学堂,根本没有起个什么气派的名,一时竟然僵持在那里,父亲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忽然自己脑海里冒出一个名字:刘延安!我一开口就声音清朗的报了出来,围一大圈叽叽喳喳看我窘态的同学们一下子静了下来,老师也吃了一惊,说,好好,好名字。当然这个名字后来改了。

老师是村里的一个老牌高中生,也是那年被上面选拔当老师的,倜傥潇洒,穿戴整洁,标准的普通话,学问多的让我们吃惊。

当时的学校,坐落在村中央的民房中间,,破破烂烂的,就一个大教室,几十个娃娃坐在一起上课。最初因为没有板凳,课桌前做了一些供学生坐的土墩,后来随着条件好转才陆续改变了学校面貌,但到我小学毕业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那个教室才被拆重建,这是已经到了我上中学的时候。

上下课的时候,老师拿着一个据说是从村里庙上借来的铜铃,当啷啷一响,大家就蜂蛹而入,下课铃响起,学生就蜂蛹而出。

小学是复式教学大课堂,四个年纪分开两边排列,一三年级坐在左边,二四年级坐在右边。当老师夹着教科书走进教室,全体同学随着班主席一声“起立”,大家齐刷刷站立用天真的童音道:老师好!老师点头还礼学生才坐下。

上新课,老师事先安排其中的一边温习,给另一边讲授课程,完毕再轮到这边。后来我升到高小,中学,都是一班一个教室,老师从头至尾中间没有间断,想起初级小学里那种几个年级一起上课,特别感叹当年老师的辛苦。

学校虽然小,可是开展的教学项目并不少,除语文算术两门正式课程,体育,美术,文艺等样样俱全。

很难想象,老师什么都有两下子,不但汉字的书写,作文的指导上乘,而且篮球,乒乓球也打的非常出色,学校经常组织篮球比赛,爬山上,赛跑等活动,学校的附近有一座高山,他把学生安排在山脚下,排开来,去争夺插在山顶的一面红旗,一声口哨,娃娃们象蚂蚁一般蜂蛹而上,那个场面……。学校前面是长年干枯的沙河,有细细的沙子,赛跑就在那里举行,不知什么原因,跑起来感觉风特别强烈,使人跑不起来。

节日到了,老师挑选了一些比较聪明的学生,排练了好多节目,其中有个小戏剧叫《东海小哨兵》,故事是我国东南沿海有美蒋特务闯入潜伏,一伙小学生协同当地民兵抓获了特务。演出时,扮演特务的一个学生记错了自己的方位,站在了民兵队里,惹得村里的观众哈哈大笑……

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去了数十年,我们都年过半百,我们的老师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每见到他就生出说不出的感慨和敬爱之情,他呢还是当年那种谈笑风生的习惯,雷厉风行的性格,不时还赞扬我们这一辈好学上进,学有专长。

小学,我的生命中的摇篮,永远都会叫人怀念。

文艺


山谷大师


小学属于童年时光。童年嫰志无邪,无忧无虑,天真活潑,玩伴无猜,快乐尽兴。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是国家将小学放到大队来办的时候,我们莺歌海中心小学分成四个小学,我在莺二小学。那是大队办学的第一年,一开始我们只能在生产队的会议室里上课,以后学校建好了才搬进学校上课。学校里只有两间瓦房,其他的都是茅房,桌凳都是用我们本地盛产的木麻黄树加工而成。小学我记忆最深,感觉最好玩的是老师教我们种瓜菜。因为我们是渔村,没有种过瓜菜,所以在学校学习种瓜菜感觉有趣好玩。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小菜园,老师教我们如何下种、浇水、施肥,下午下课,我们几乎每天都到菜园,看看菜苗长大,看到瓜菜逐渐生长我们心里特别高兴。特别是看到我们种的西红柿,树上结满果,又青又红,叮叮当当挂在树上,我们特别高兴,有满满的成就感。小学小小的菜园,教育、培养我们爱劳动,爱生产,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