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前些天,在朋友圈刷屏崔永元炮轟馮小剛,掀起娛樂圈一池風雨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優雅的老人, 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是受聘於臺灣大學,哈佛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是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她入選“改革開放40週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她90歲生日時,總理親自寫詩為她祝賀,稱讚她心靈純潔,志向高尚,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心靈純淨,志向高尚,詩作給人力量,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她就是94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在2018年6月,她做了一件令人動容的事情:​

她將自己的全部財產1857萬,捐給了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

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贈。浮和沉,名與利,都不是她追求的東西。她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為年輕人開一扇門,將美好的吟誦傳承下去。她才是值得我們一生追尋的“真正的明星。”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她出生在北平的一個書香世家。

她3歲識字,6歲誦讀《論語》、唐詩宋詞。

初中時,日軍佔據北平,父親隨國民政府南下,杳無音訊。17歲,母親腹中長了一顆腫瘤去天津開刀,最終因為血液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車上不幸離世。悲痛欲絕的她寫下八首《哭母詩》,字字泣血!其中有一句,每每讀來都為之悲痛: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她比一般人提早感受到了生命無常,死生隔離的痛苦,葉嘉瑩只能在詩歌中聊以慰藉。

葉嘉瑩說,她這一生都被命運推著走。 畢業後讓教中學,也就教了。一位老師欣賞我,把他弟弟介紹給我,後來也就結了婚。”1948年,她結婚隨丈夫遷居臺灣。

婚後,她隨丈夫遷到了臺灣,併產下大女兒。剛生完女兒,就遇到臺灣當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丈夫因思想問題入獄,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政治風暴讓她無以為家。身為人母,她必須堅強。她只能帶著女兒四處奔波,一邊帶著女兒教學求生,一邊打探著丈夫的消息。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三年後,丈夫終於出獄了。但三年的牢獄生活,讓丈夫性情大變,對她輕則謾罵,重則家暴。她甚至一度絕望,曾想結束自己和女兒的生命。

是詩歌給了他生命的力量,讓她隱忍地活了下來。

1966年,她被臺灣大學派往美國講學。1969年葉嘉瑩攜全家遷居加拿大溫哥華,獲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職。 雖然英語不好,但她對詩詞發自內心的真誠超越了語言和國界。42歲的葉嘉瑩每天熬夜惡補英語,常常查字典、練口語到凌晨兩三點。然後一大早就要上臺講學,讓很多不懂中國文化的人愛上了中國古典詩詞。

漂泊半生但“我的憂患總是接連而至的”。

52歲那年,大女兒跟女婿在一次出遊時出了車禍,兩個人同時不在了。年逾半百,痛失愛女。

料理完女兒女婿的後事,葉嘉瑩閉門不出,日日哭泣,寫了10首《哭女詩》哀悼女兒、女婿,首首催淚,句句斷腸。經過一輪輪苦難,葉嘉瑩突然覺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一生中做過的唯一一次主動選擇,就是回到祖國教書。葉嘉瑩曾寫過一首《浣溪沙》,詞中說:“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她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當看到火車上的年輕人在捧讀《唐詩三百首》時,她覺得儘管這個民族歷盡劫難,但詩歌的靈魂不死。

回到祖國的葉嘉瑩受到了熱烈歡迎。初回南開,她講課時臺階上、窗戶上都坐著學生,她得從教室門口曲曲折折地繞,才能走上講臺。葉嘉瑩白天講詩,晚上講詞,學生聽到不肯下課,直到熄燈號響起。​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期間還受邀到全國的各個名校講學,足跡遍佈大江南北: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劍橋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新疆大學、南開大學……課堂場面熱烈,座無虛席。

她說:“我一生中做過的唯一一次主動選擇,就是回到祖國教書……”

94歲高齡的葉先生依然站在課堂上。有人給她遞椅子,她拒絕了:我從21歲教中學開始,就是站著講課!葉先生說:只有當面的傳達才更富有感染力。“如果到了那麼一天,我願意我的生命結束在講臺上……”

葉嘉瑩先生曾說:“卅載光陰彈指過 ,未應磨染是初心。”

有學生曾經問道:“您講的詩詞很好聽,我們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呢?”葉嘉瑩先生這樣回答:你聽了我的課,當然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可是,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


真正的勇士,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能依然熱愛它。2016年,92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上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她也被公認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2017年4月,葉嘉瑩先生在攙扶下登上《朗讀者》的舞臺,為傳播“真正的吟誦”身體力行。
沒有喧囂,不爭不搶,默默付出,這才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明星

2018年6月,她把畢生財產捐給國家教育事業,繼續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光發熱。

“我這個蓮花總會凋落,可是我要把蓮子留下來。” 這就是這個師者留給我們的所有人的空谷幽蘭般的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