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湘西凤凰——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凤凰古城

凤凰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是湖南的一座山城,在近代,这座小小的山城连出了两位十分著名的人物。

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文学大家沈从文,另一位则是后来被人称为熊凤凰的熊希龄。

湘西凤凰——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熊希龄

军人世家的神童少年

近代的凤凰由于位置偏僻,山路闭塞,文化教育不甚发达,而从军尚武之风颇盛,当时很多凤凰人选择从军作为一条出路,譬如早年的沈从文也是军旅出身,后才投身文学。

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就出生于凤凰县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熊希龄的父亲从军的时候恰逢大儒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曾国藩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一时间,湖湘大地讲教重学蔚然成风。于是他决心努力培养长子熊希龄读书,希望把自己的家族由行伍之家转变为书香之家。

而长子熊希龄天资聪慧,聪明过人,是个读书的材料,他六岁在凤凰镇发蒙,《三字经》只用了三四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加上又非常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便闻名遐迩,被誉为“湖南神童”。

名不虚传,经过8年的私塾苦读,年仅14岁的熊希龄就高中了秀才,这不仅对文化不高的熊家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荣耀,如此杰出的秀才就连在当时的湘西也是凤毛麟角。

为何偏爱棉花?此君一出天下暖

1888年,江苏宝山人朱其懿担任沅州知府,在任期间他创办了一所名为沅水校经堂的新型书院,这所书院以“实学课士”为宗旨。要求学生们除学习经史还学习词章、舆地、农政、河渠、兵谋等科目。

为造就有用人才,朱其懿还请来了许多名家大儒前来讲课,一时间,沅水校经堂人才济济,这吸引了当时的熊希龄前来投考就学。

在这里,熊希龄并没有和当时其他的学子一样,读书只求功名整日埋头于四书五经的旧纸堆中,他涉猎很广,尤其钟情于历史与舆地,这种修养后来也成为他建功立业的基础。

相传,熊希龄青年时期在湖南沅水校经堂读书时,有一年春天花朝之日,他和当时的举人秀才欢聚一堂,观花赏景,吟诗作画。

有的人画牡丹,有的人画荷花,更多的是画梅兰竹菊,而熊希龄则与众不同,他画了一朵棉花,他笔下的棉花,枝叶俊秀,傲然独立。

在场的人很不理解,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暗想:棉花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熊希龄不以为意,画完后,他从容的在画上题了七个字:

此君一出天下暖!一时惊动呆了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古人云:诗言志,可以看出,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更有一种兼济天下的胸怀。

参与变法维新,因病捡回一条命

1891年,21岁,参加本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举人,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他的才名一时誉满三湘。

1892年,22岁,参加进士考试,会试得中,但熊希龄却不擅长馆阁体,于是决定暂不参加殿试,先回去练字,下次再来。

1894年,24岁,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湘西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清政府以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这一惨痛的失败,让熊希龄从信赖清政府的迷梦中惊醒,他很快转入了要求改革政治的阵营。

不久后,熊希龄的家乡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已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这给了他新的舞台。他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

熊希龄在湖南领导的维新运动引起了守旧派的嫉恨,他们视时务学堂、《湘报》如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联络京城湘籍官僚不断施压。

陈宝箴被迫妥协,免去了熊希龄的学堂总理职务,恰在此时,熊希龄因在湖南参与维新业绩突出,执意改革的光绪帝征召他入京,熊希龄正好想离开长沙这个是非之地,他与妻子于是打点行装准备北上,他先把妻子安顿到衡阳,再返回长沙。

然而途中由于饮食不慎,突发痢疾,只好返回衡阳养病。就在这养病的十多天里,百日维新失败,戊戌六君子惨遭屠戮。因为一场疾病,熊希龄侥幸讨得一条性命。

后来熊希龄回忆这一节时对人说:“向非一病,当与六君子同命成七贤矣。”

政坛失意,皈依佛门

1913年,袁世凯任命熊希龄为内阁总理,熊希龄希望组成一个“第一流人才与第一流经验”的内阁,但事与愿违,内阁中如梁启超、汪大燮、张謇等所谓“第一流人才”仅担任司法、教育、农商总长等闲职,而陆军、内务、外交等主要部门仍掌握在袁世凯嫡系手中。

当袁世凯达到了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等的后,又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以涉嫌被迫辞职,被任命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他所期待的“第一流内阁”宣告垮台。

一系列挫折打击这让他晚年对政治彻底失望,从此不问政治,皈依佛教,以出世间,学习佛家大慈大悲精神。取法名妙通,自署双清居士。还以佛法给自己撰写了墓志铭:

色身非净,法相非真,

四大和合,亦非我身;

向物为我,我实不存,

我既无我,朽骨何灵?

不忘初心,慈善济世

退出政坛的他本打算隐居起来专研佛法,不问世事,但是当时的中国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凄惨,晚年的他全心全意投入了慈善事业和社会教育事业,为人民发出了最后一份光,最后一份热。

1917年,河北境内大雨连绵,山洪暴发,京城一带倾城泽国,导致600万人受灾。目睹人间惨状的他毅然决然出山赈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各省发出请赈通电,而且以身作则,先捐出现洋500元,又命家中女眷缝纫100套棉衣,捐给难民。

在他的呼吁带动下,团体、个人捐衣、捐洋者不断,外国的慈善团体也提供帮助。他还联合梁启超等人共同发起“水灾游艺助赈会”,并凭借个人声望,向外国洋行借款数百万元,作为救济专款......最终因为他不懈地奔走呼号,无数灾民活了下来。

1918年,当河北水患已平,发现还有两百余孤儿无人认领。于是,他又创建了香山慈幼院,用来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慈幼院以慈善教育为宗旨,极尽所能,让贫困的孩子享受到当时最先进的教育。

香山慈幼院1920年正式开园,到1949年结束,三十年间,先后培养学生六千多人,他们大部分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人才。

他晚年的慈善事业正如他青年时期所喜爱的棉花一样,温暖的世人,温暖了中华大地。

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

建国后,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