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富春山居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代表作,是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勾畫了江畔的秋色。


其實黃公望五十歲後才開始畫山水,絕對屬於“大器晚成”型。這幅《富春山居圖》創作前後費時數年,最終在畫家八十多歲時才完成。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這幅作品筆墨渾厚華滋,丘壑嚴謹,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


今天整理了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圖》中使用的繪畫技法,趕快來看看吧!


平頂松畫法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松樹按其形狀可分平頂、直頂、馬尾松三類。


中國畫中平頂松多於直頂松,出現在《富春山居圖》畫幅中央部分的,就是典型的平頂松。其松針雖與扇形松針有區別,但仍需依託扇形松針的組構加以理解。畫松步驟也如畫其他點葉樹,只不過勾松針的點筆排列有一些特別的變化。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類荷葉皴畫法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荷葉皴,顧名思義,形如荷葉的筋脈,皴筆以主石脈為中心,由上而下向兩邊延展。江南多雨潮溼,經雨水長期沖刷後形成了深刻堅硬的土質裂痕。這是畫家由自然景物中捕捉到的又一適宜表現江南山石的皴法。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長披麻皴畫法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富春山居圖》一向是山水畫長披麻皴的經典教材。長披麻皴適合土山多林的地帶,筆性活潑易舒展,更符合江南水鄉一帶的山石體貌。黃公望常準確而精彩地捕捉到了富春江沿江的秀麗山河,不得不說,長披麻皴的技法此功不可沒。


黃公望寫山水訣


1、近代作畫。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筆法樹石。各不相似。學者當盡心焉。


2、樹要四面倶有干與枝。蓋取其圓潤。


3、樹要有身分、畫家謂之紐子。要折搭得中。樹身各要有發生。


4、樹要偃仰稀密相間。有葉樹枝軟。面後皆有仰枝。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5、畫石之法。先從淡墨起。可改可救。漸用濃墨者為上。


6、石無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圓之法。須方多圓少。


7、董源坡腳下多有碎石。乃畫建康山勢。董石謂之麻皮皴。坡腳先向筆畫邊皴起。然後用淡墨破其深凹處。著色不離乎此。石著色要重。


8、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中有云氣。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董源《龍宿郊民圖》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局部


9、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


10、山水中用筆法。謂之筋骨相連。有筆有墨之分。用描處糊突其筆。謂之有墨。水筆不動描法。謂之有筆。此畫家緊要處。山石樹木皆用此。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11、大概樹要填空。(去聲)小樹大樹。一偃一仰。向背濃淡。各不可相犯。繁處間疏處。須要得中。若畫得純熟。自然筆法出現。


12、畫石之妙。用藤黃水浸入墨筆。自然潤色。不可用多。多則要滯筆。間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妝容易入眼。便墨士氣。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丹崖玉樹圖》


13、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生之意。登樓望空闊處氣韻。看雲採。即是山頭景物。李成郭煕。皆用此法。郭煕畫石如雲。古人云。天開園畫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難畫。


15、遠水無痕。遠人無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斷脈。要取活流之源。


17、山頭要折搭轉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眾峰如相揖遜。萬樹相從。如大軍領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寫真山之形也。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淺絳山水圖》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從此有生氣。山腰用雲氣。見得山勢高不可測。


19、畫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側。皆可為面。臨筆之際。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謂之瀬。畫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樹簇之。


21、畫一窠一石。當逸墨撇脫。有士人家風。才多便入畫工之流矣。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九珠峰翠圖》局部


22、或畫山水一幅。先立題目。然後著筆。若無題目。便不成畫。更要記春夏秋冬景色。春則萬物發生。夏則樹木繁冗。秋則萬象粛殺。冬則煙雲黯淡。天色模糊。能畫此者為上矣。


23、李成畫坡腳。須要數層。取其溼厚。米元章論李光丞有後代兒孫昌盛。果出為官者最多。畫亦有風水存焉。


24、松樹不見根。喩君子在野。雑樹喩小人崢嶸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帶水筆。山上有石。小塊堆其上。謂之礬頭。用水筆暈開。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潤。畫不過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為雪。要薄粉暈山頭。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快雪時晴圖》


27、山水之法。在乎臨機應變。先記皴法。不雜佈置。遠近相映。大概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顏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謂之上品。古人作畫。胸次寛闊。佈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畫法盡矣。


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被公開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


28、好絹用水噴溼。石上槌眼匾。然後上幀子。礬法春秋膠礬停。夏日膠多礬少。冬天礬多膠少。


29、著色螺靑拂石上。藤黃入墨。畫樹甚色潤好看。


30、作畫只是個理字最緊要。吳融詩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畫大要,去邪甜俗頼四字。


33、山水之作,昉自漢唐,古筆遺墨,不復多見。米南宮評品稱董北苑無半點李成、范寬俗氣,一片江南景也。厥後僧巨然、陸道士皆宗其法,陸筆罕見,然筆往往有之,亦有逼於董者。其有學於然者曰:“江貫道用墨輕淡勻潔,林木樹葉,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視然則大有徑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