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說起李臣,有些初入行的朋友可能不太瞭解,他在全國範圍也許不如馬未都的名聲那麼大。但,凡是知道李臣老師的,都會對他的眼力、學品和人品由衷地敬佩,有的還達到了崇拜的地步!有一次我與李老師在街上走,有一位年輕女士突然喊了聲"李臣老師"!竟然當著丈夫的面給了李臣一個大大的擁抱,其夫不但毫不介意,還跟著樂!

原來,這位女士長年看北京電視臺的《拍寶》,對李臣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次有幸見到了真人,激動之情就爆發出來啦!的確,李老師的鐵粉真是不少,不僅北京,全國大部省份,還有韓國日本,都時時能遇到。一手握著瓷器,“老的!老到什麼時候呢?" 已成為李臣老師的標誌形象。

李老師不是古玩世家出身,也不是文博科班畢業,他是學航天的,是航天專家和領導。但他從年輕時就與古陶瓷結了緣,退居二線後就一心撲在古瓷尤其是明清瓷的收藏、研究和鑑定上,正趕上這次中國歷史上最盛的收藏熱,他如神龍入海,上天入地入,縱橫馳騁,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不但藏品漢牛充棟,還應邀四處講學,在幾家電視臺作專家組嘉賓,成為了古陶瓷專業教授和電視名人,桃裡遍天下,還著作等身,中國收藏家協會授予其“全國收藏鑑賞家"稱號。

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李臣與耿寶昌先生交流瓷器鑑賞

李臣的成功有什麼奧秘呢?我看有三條:

一,虛懷若谷。正因為不是古玩世家和文博出身,所以他把身段放得很低。他有句名言: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我要說三人行都是我師!" 不只是這麼說,他真是這麼做的。他請教過的老師從耿寶昌這樣的大師,直到擺地攤的小販,三教九流,不懂就問,絕不裝懂。就是現在成名了,他還能把身段放得更低,全無敖慢之色。他常講,我李臣雖然對古陶瓷有了一些認識,可我也有買錯的時候,到現在也有打眼的時候!

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李臣在潘家園地攤與攤主攀談


二,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看似平常,實則很難做到!李臣老師是個極認真的人,因是科研出身,他搞收藏像搞科研那樣嚴謹實鑿,絕不含糊,絕不僥倖,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是實事。同時,李老師還下工夫精細地鑽研古瓷的特徵和演變規律,如把元明清各代所用青花料的髮色特點和前後沿革,搞得一清二楚; 把清代早、中、晚期冰梅紋的畫法分得涇渭分明;把卷缸的缸沿精準地分成板沿、繩沿、角沿和無沿四種,這些都是李老師潛心三十年鑽研總結的規律和秘訣,為器物斷代提供了確鑿的依據,真正做到了“求是"!這些深入的認識成果,李老師都把它們沉澱在身己的著述中,《明清瓷器識真》,大家如能仔細看看,就會看出許多門道。

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李臣藏明正德青花蓮託八寶秀礅


三,執著勤奮。李老師從踏進古瓷收藏,就義無反顧,奮力拼搏。他的口頭禪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滿身汗水一腳泥,要在泥水裡滾過,在汗水淚水中浸過!他在古玩市場和鑑定授課活動中閱瓷無數,狠練眼力,到現在都近80的人了,人們還能在古玩市場天天看到他的身影。每天凌晨,李老師就起床寫作,現已有六、七部著作問世。他常說,我們是工薪收藏,不勤奮怎麼能收到東西?我們不是文博出身,不勤奮怎能煉出眼力?人家郎平能三連冠,那是一天要接幾千個扣球,直到爬不起來為止啊!

因為是工薪收藏,量入為出,李老師的砍價兒水平也不得了。他風趣地說,你就是要幾塊錢,我也得跟你砍,這裡面有市場規律,也有一份樂趣啊!

李臣是怎樣煉成的

李臣藏室一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