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裡,孝莊皇后的棺槨是怎樣安放的?

a820697057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就是,孝莊皇后肯定不是像有些人形象的那樣棺槨放置在敞開的宮殿之中。



孝莊皇后是清初傑出女政治家,一生培養並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帝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

孝莊皇后本名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公元1643年皇太極死後,她先後培養輔佐兒子福臨(順治皇帝)和孫子玄燁(康熙皇帝)登基並治理天下,直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病死。

有傳言或為不願打擾死去的丈夫,或者由於種種原因無顏與死去的丈夫合葬,又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對孝莊皇后孝敬有加的康熙皇帝並沒有將她安葬,只是在清東陵邊修建暫安奉殿。院內有享殿和暫安奉殿各一座,未建地宮。享殿旁有東西配殿,院門為三座門。孝莊的棺槨被葬在暫安奉殿的寶座上,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


在此後三十五年間,康熙皇帝曾二十六次拜祭此處,足見康熙皇帝對孝莊皇后的崇敬哀念之情。
直至康熙死後的雍正三年,孝莊皇后才被雍正皇帝下令在其棺槨存放處建造陵園,葬入地宮,這就是清昭西陵,孝莊皇后在死後三十七年才正在入土為安,葬在了兒子和孫子附近。


公子皇鋣


孝莊死後靈樞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清東陵大紅門東側,並將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這一停就是37年。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 那麼大清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為什麼?三十多年間,為什麼康熙大帝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後來雍正解釋為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是這個說法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古人講究“入土為安”,這其中應該是有隱情的。 公元1688年1月27日,這位輔佐三代帝王的一代名後,孝莊皇后並沒能戰勝病魔,終是撒手人寰。因為她生前曾囑託康熙,不要將她葬在自己丈夫的陵寢內,只要將她葬在順治帝孝陵附近。孝順的康熙自然不願意忤逆祖母的遺願,因此在無陵可葬的情況,暫時先在孝陵附近修建一座暫安奉殿,用以暫時置放孝莊皇后的靈柩。這一放直到公元1725年,(也就一放放了37年)才葬入地宮之中。 而根據大清早期的葬制,皇后無論死於皇帝前後,都要與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因此康熙非常為難,只能在清東陵外建一座“暫安奉殿”,先將孝莊梓宮停放於此,以便日後在想良策。康熙若是遵照祖母的意思去辦,等於置祖宗的家法規矩不顧,若是不按照祖母的意思去辦,就等於是違背了祖母的懿旨,也算是不孝,所以才遲遲未葬祖母,讓孝莊太皇太后幾十年沒有下葬。 在孝莊的培養之下,康熙開創了康乾盛世,但是,在1688年,孝莊皇后還是去世了,在臨死之前,孝莊告訴康熙,不要把自己和皇太極安葬在一起,只要在順治皇帝的附近就好了,關於這一點,有人說可能是孝莊感覺自己對不起順治,所以才會這樣吧。但是放在康熙皇帝面前的難處就來,首先,自己不能違背祖母的意願,所以孝莊就沒有被安葬在皇太極陵墓,但是順治已經下葬,附近也沒有合適的陵墓進行安葬,於是康熙不得不把自己的祖母暫時安置在奉殿,可是這一放就是37年了。一直到康熙去世,孝莊都還沒有被安葬,這個問題被遺留給了雍正,但是雍正也沒有辦法,最後只能在奉殿建立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