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老大連,過去有句口頭禪,“來到大連街,先到青泥窪”

。昔日青泥窪是潮起潮落緩衝地和多條河流匯聚大海處,是大連沿海最具代表的一塊區域。昔日青泥窪,主要指裕景往東至友好廣場,包括五金交電、火車站、大菜市等海邊與陸地接壤部分。名字主要是取這裡地貌“青色”、“窪澇”,“淤泥”的特徵,說明這裡曾遍佈淤泥,既是鹽鹼溼地,屬丘陵窪坳,也是蘆葦叢生水澤之地。

青泥窪橋,位於大連市東部,北依大連火車站,南到五惠路,西抵友好街,東至普照街,是大連知名的商業中心。青泥窪橋擁有近百年的商業傳統,商業區內有大商步行街、勝利地下購物街等等,是外地遊客來大連購物必須要逛的商業區。


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的歷史

青泥窪曾分東、西青泥窪,地方不大,蘆葦叢生。青泥窪入海口往東叫河套,河套旁叫黑嘴子,再往東散落幾個村落,村邊便是靠海吃海叫東寺海邊,大連港就在那裡攔海築壩,建港口,其後延伸出一座城市。自大連開始建市始,這塊窪地是用馬車一車一車不斷運來泥土點點填埋,歷經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最終形成平坦陸地,並在上面建起大連火車站和無數高樓大廈,形成人流最密集繁華區。

據說從明清起,大連始稱“青泥窪”。因為窪地位於青泥陸地,人們習慣稱為“青泥窪”,東邊的窪地稱東青泥窪,西邊的窪地稱西青泥窪。當時南來北往的人們途經青泥海口打聽陸地村莊名稱,當地人便回答為“青泥窪”。久而久之,人們便將青泥陸地村落統稱為“青泥窪”。


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現在的青泥窪是大連最重要的三大商業中心之一。北依大連火車站,南到五惠路,西抵友好街,東至普照街。青泥窪橋擁有近百年的商業傳統,是大連最有名、銷售額最高的商業區,主打中高端的消費群體,並且成為外地遊客來大連購物必須要逛的商業區。

交通信息

青泥窪橋區域有中山路、長江路和五惠路三條東西走向的主幹路,以及大連地鐵2號線,規劃即將建設的地鐵5號線,大連市區三分之一的公交線路都路經青泥窪橋區域,交通非常便利。


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地鐵

大連地鐵2號線在青泥窪橋商業區西側的中山路上設有青泥窪橋站,距離大連火車站600米。在友好廣場西側100米設有友好廣場站,距離大連火車站300米。

公交

青泥窪橋商業區西側,友好街與中山路交叉口附近公交站設有:1、15、16、19、23、303、405、409、411、534、708、710、901路。 站點名稱:青泥窪橋


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商業區北側,大連火車站前,公交設有:7、101、30、31、39、408、531、602路。站點名稱:大連火車站

青泥窪橋商業區東側,解放路上,設有:2、5、22、303、525、1021、1022等線路。站點名稱:青泥窪橋

青泥窪橋商業區南側,五惠路上,設有:11、506、707、515、517路。站點名稱:勞動公園

現在青泥窪橋依然是大連第一大商圈,內有全國最大的百貨集團大商集團總部以及大商下屬的大連商場、新瑪特購物休閒廣場、麥凱樂、大商家家廣場、交電公司等店鋪。青泥窪橋擁有近百年的商業傳統,是大連最有名的商業區,也是銷售額最高的商業區,主打中高端的消費群體。商業區內有大商步行街、勝利地下購物街等等,成為外地遊客來大連購物必須要逛的商業區。


遇見大連之五十二:青泥窪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