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扛在肩 扶贫战“疫”两手硬

初心使命扛在肩 扶贫战“疫”两手硬

初心使命扛在肩 扶贫战“疫”两手硬

——记汪清县复兴镇金苍村第一书记刘志峰

“虽然我是第一次独自在家,有些孤独、有些害怕,也很想你们,但一想到你们是为了保护那么多人的生命安全,就什么都不怕了。我已经长大了,一定会听爷爷奶奶的话,在家好好学习。等你们平安回来,我们一起去吃妈妈最爱吃的海鲜,不要让我等的太久啊。为你们骄傲,我爱你们!”刘志峰看着儿子写的信,泪流满面。

刘志峰的妻子是省级媒体记者,在2月15日奔赴武汉战“疫”一线采访,临走前把14岁的儿子送到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家中。此时,刘志峰正在汪清县复兴镇金苍村忙着防疫,忙着谋划2020年村里的扶贫项目,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说实话,我很想回家去看一看老人、孩子,送一送妻子,可当时正是防疫关键期,我同样也放心不下村里的百姓。朝夕相处4年,我们也是亲人,金苍村也是我的家。”刘志峰说。

2016年1月,时任吉林省人社厅军转中心主任的刘志峰被吉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金苍村任第一书记。4年多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班子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强化基层党建等措施,使金苍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村159户贫困户于2018年底全部脱贫,整村出列。

原本可以过一个祥和欢乐的团圆年,可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刘志峰坐不住了。他主动请缨,带领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在大年初三就从长春返回金苍村。

回村之初是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刘志峰每天带领工作人员入户排查外来和返乡人员,测体温、在卡点执勤、为人员密集点消毒、组织党员和群众骨干开会、打扫村内卫生,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村里百姓说,看见刘志峰心里就有了主心骨,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阻击战,大家都信心满满。

“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脱贫攻坚坚决不能停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刘志峰积极研究谋划着村里扶贫产业的发展。组织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开扶贫产业发展对接会,把金业果园、金业木耳菌包厂、金业光伏创业基地、金业养蜂创业基地、金业中药材种植创业基地等“五大扶贫产业基地”项目一个一个拿出来“过筛子”。

“去年发展得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今年打算怎么干?”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认真研究,“五大扶贫产业基地”2020年发展目标最终敲定。

菌包厂是村里的一个重要扶贫产业,疫情让企业复工复产成为难题。“菌包厂不像其他项目,一旦错过生产期,菌包不能及时下地栽培,一年收成就没了,那损失可大了。”刘志峰说,不管有多难都必须解决菌包厂用工问题。他和村干部们积极帮助企业组织招募工人,引导受疫情影响暂时不能外出打工人员到菌包厂干活。经过多方努力,菌包厂很快招够了工人,如期开工。刘志峰会同镇、村干部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工人都要戴口罩,每天为工人测量体温,并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确保人员安全,不发生疫情。“因为疫情影响,我一直没能回城里的饭店上班,心里很是着急,这不刘书记他们介绍我来菌包厂干活,每天160元,干一个月就能挣四五千元钱。特殊时期,在家门口就能找着工作,一点没耽误收入,真好!”村民何景刚高兴地说。

随着天气渐渐变暖,沉睡了一冬的蜜蜂开始飞出蜂箱排泄。今年的蜜蜂越冬情况如何,养蜂产业如何发展,是刘志峰最牵挂的事情之一。提起金苍村养蜂产业的发展,刘志峰略显激动地说:“这个项目犹如我自己养的孩子,里面凝聚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金苍村四面环山,春秋蜜粉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养蜂产业发展。当初,老百姓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蜜蜂死亡率很高,村民普遍对养蜂产业不看好,第一年只有2户贫困户报名。刘志峰积极协调资金,并联系我省养蜂研究所为养蜂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这使2户养蜂户迎来了“大丰收”。2018年养蜂人数大幅增加,达到79户,到2019年已发展到119户,脱贫和带富效果明显,目前已成为村里的一大重要扶贫产业。

“绝不能让疫情阻止产业发展。”3月4日,刘志峰通过电话向省养蜂研究所“取经”,探讨疫情之下如何继续把养蜂业做大做强。

联系采购中药材苗;筹备金业果园开春施肥、减枝事宜;安排清扫光伏创业基地发电板上的雪……村里的大事小情,五大扶贫产业如何发展,刘志峰都装在心里,一件一件安排着。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刘志峰说:“疫情还没结束,脱贫尚未收官,我会一如既往站好岗,直到脱贫和防疫两场‘硬仗’全面胜利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