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嘴上天天喊辞职,但事实上,像那首歌唱的,还能再干500年的同事?小胖就遇到了!小胖有一个同事,天天嚷着要辞职,今天说老板的种种不是和苛刻,明天说公司的桩桩不公和缺陷,在描述中,仿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当大家都以为,这个同事走定了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同事没几天又积极工作了。反而是,平时闷不做声的其他人,突然就离职消失不见,连句再见都没有留下。

那么,这些嘴上喊着辞职的同事,真的是充满了心机,故意使坏吗?也不尽然,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自觉地受了损失厌恶效应的影响。

一、什么是损失厌恶效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著名的马克杯实验。实验者将志愿者分成两组,让他们呆在不同的房间里,给了第一组每人一个马克杯,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拥有了这个马克杯;而只给第二组远远地展示了马克杯,并没有赋予所有权。之后,让他们估计他们愿意出售(拥有马克杯的第一组)或购买(只看过几眼的第二组)马克杯的价格。结果是第一组给出的可以接受的平均售价是5.78美元,而第二组给出的愿意支付的平均价格是2.21美元,低于前者的一半。

这就是损失厌恶的实验,因为第一组的人不希望“损失”掉自己的杯子,他们开的价自然就比第二组为了得到杯子开的价要高出很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研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试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元,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元的赌博。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现有的工作就是那3000元,辞职再找工作,就是那4000元,根据损失厌恶效应,这就是那些嘴上说辞职,但却不行动人的心理预判。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二、损失厌恶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会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损失厌恶这个心理,究竟是什么来的?《海龟交易法则》里的一段话解释损失厌恶:患上损失厌恶症的人对避免损失有一种绝对的偏好,赢利只是第二位的。

1.禀赋效应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出另一个效应,被成为禀赋效应,这个概念,是芝加哥大学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在1980年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物品价值特别大,比拥有之前大得多。

这也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主要区别。罗伯特·清崎在其著作《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提出,穷人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花钱的时候会更心痛,这种想法不仅不利于他们理财,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禀赋效应影响下的弊端。

同样的,在小胖的同事看来,现在的工作是一种“拥有感”,失去工作的痛苦要大于得到新工作的快乐,当这个同事发现,新工作的机会没有出现,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有理由来避免损失了。

2.演化的必然结果

杨勇华学者写过一篇《我们为何偏好损失厌恶:一个演化视角的解释》的研究报告,里面提出,损失厌恶倾向与演化心理学有关。演化心理学家们认为,恐惧、喜爱等人类常见的情绪其实都是一种“进化的记忆”,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的赖以提高生存与繁殖成功率的“适应器”,损失厌恶也是如此。

进化过程中,长期面临恶劣自然条件和残酷生存斗争,损失厌恶型主体比非损失厌恶型或其他类型主体在长期进化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由于决策所面临的死亡威胁分布频率远远大于生存机会,这种长期的选择压力塑造了普遍存在的损失厌恶倾向。

也就是说,损失厌恶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生存本能的保护色。小胖同事若如同嘴上说的那样,说走就走,面对外界竞争的威胁要远大于如今的工作所得,基于这种考量,才有了只动嘴,不行动的现象。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三、面对损失厌恶效应,会对职场人的决策造成哪些影响?

在损失厌恶效应下,会造成哪些决策影响呢?

1.坚持中庸的决策理念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鲁迅先生说过,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大抵如此。

损失厌恶效应下,当职场人做决定的时候,通常会取一个折中的方法。就像小胖的同事,嘴上和行动一致,辞职;嘴上和行动不一致,继续工作;嘴上也不说辞职,这三种决策里,显然,口不对行动的决策,处于一个居中的位置,既能让自己发泄对公司的不满,又不用去面对外界找工作的威胁,这就是中庸的决策理念。

再比如,生活上我们去买东西,商家通常会给出一个高、中、端,三种款式的商品,而你,通常会如同商家所愿那样,选择价格中间档的商品。害怕价格太低,买到的商品没有预期的好;害怕价格太高,买到的商品不值这个价格,所以我们总是选择规避这样的风险,“坚持中庸最好”。还有,我们参与比赛评分的时候,评委经常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来取平均分,也是受了中庸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2.扑克行为的决策偏见

此处的决策偏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决策偏见,而是受损失厌恶效应影响,产生的扑克行为决策偏见。什么是扑克行为?在《赌王之王》中,一个成功的扑克牌手杰克·金说过这么一句话: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少有赌徒记得自己怎么赢的,不过他们每个人都很精确地记得,自己是怎么惨败的!

扑克行为就是指,输了不肯走,赢了能收手的行为。这种决策偏见便是:过于考虑已经发生的成本,留恋过往的投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比如吃自助餐,过食伤胃大家都知道,但为了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就会敞开了肚子吃;比如看电影,哪怕电影很难看,也为了花出去的钱,忍下去。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线上扑克的快速决策往往容易让你寻找最近的记忆,从而忽略了全盘的数据。

我们回到小胖同事的例子,在现有的公司,他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劳动、社交,这些成本是不可挽回的,那么到了一个新公司,他需要重新支出这些成本,出于对自己时间精力成本的斟酌,在嘴上过瘾之后,行动上就会潜意识的选择拒绝。

面对扑克行为的决策偏见,格雷戈.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里有一句话很合适,当你犹豫一件东西要不要买的时候,记住,如果结果不是一个一定的“yes”,那么就是一个确定的“no”。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3.短视安全感的决策诱惑

马斯洛说:“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们其实是逃避成长的,人们会同时热爱和恐惧自己最好的机会,无一例外对成长怀着极其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而在生理需求纸上,就是安全的需求,也就是每个职场人,都渴望的一种需求。而眼前的稳定、利益等,能暂时带来安全的生活状态,哪怕不能持续,也会引诱人不断享受这种安全感,即为短视安全感,成为一种决策诱惑。

这种短视安全感,会让人固执于蝇头小利,比如抽奖,尽管机会不大,也不愿意放弃;比如拼多多的体现活动,明明需要付出很多社交关系,依然趋之若鹜。不愿意放弃自己眼里的利益,认为自己获得的利益,绝不止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这就是短视安全感带来的决策诱惑。

小胖的同事也是如此,眼前的利益,稳定的薪资、稳定的同事关系、稳定的环境,若干年后,也许这些都会动荡,但至少目前,给小胖的同事带来了安全感。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说,大部分人都是追求100%的安全感的,奢望拥有极致安全感的人,很容易被困在永恒的当下。愿意放弃一点点安全感,敢想敢做的人,才是自己未来的主人。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四、如何克服损失厌恶带来的决策影响?

嘴上说辞职,却从来不辞职,貌似对我们没有什么损失,但在同事的心里,却留下了不可信任、心机的印象。那么,我们该怎么尝试,去克服损失厌恶效应带来的决策影响呢?

1.打破依赖路径,避免中庸决策

路径依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首次提出和使用的。道格拉斯·诺斯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因为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路径要来得方便一些。

要克服损失厌恶效应,就要打破路径依赖,和过去的成本、过去的拥有,作告别。打破“路径依赖”就像断骨重接一样,需要勇气和毅力。

腾讯一直以来的核心产品都是QQ,忽然有一天,微信上位,打开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空间和市场时,自行革命的伟大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破路径依赖,有两步:

  • 一是居安思危,不要被眼前的稳定所迷惑,小胖的同事总是说公司不好,上层领导必然已经知道了,若是他还看不到危机,不作准备,日后被一脚踢出,就会迎来更大的困难;
  • 二是将“因为……所以不能”改为“如果……就能办到”。因为行情不好所以不能辞职,转换一下,如果现有公司再没有发展机会,就辞职,为决定创造条件,而不是为决定思考理由。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2.提升认知,重新评估价值,避免决策偏见

如果一份工作已经如此痛苦,那么为了一时的安稳,为了曾经的成本,是否值得继续追加投资,值得与不值得之间,就是一次认知的碰撞。认知能力可以分为两种:低级认知能力,识记,理解,应用;高级认知能力,分析,评判,创造。对于成本、收益,会有不同的思考,归根究底,是因为认知的偏差。

①首先,我们要转变思维:

  • 交叉思维。用新的视角去看问题,对概念进行随机组合,比如辞职这件事情,换一个角度去考虑,不是从风险,而是从收益;
  • 矩阵思维。画出横轴竖轴,将思考因素排列其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如SWOT矩阵分析,分析优势、弱点、机会、危机,供决策时参考;
  • 肯定式探询思维。
    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发现事情的可取之处,有针对性地去改变。比如把“为什么”转换成“试试这种方法”。

②其次,我们要提升认知能力:

  • 不间断的学习,认知偏差源于无知,学得多懂得多,才能避免认知错误;
  • 知识归类,把学到的东西,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类,归类也是对一次认知的升级;
  • 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认知能力;

李小龙曾经说过:“我不害怕练过10000种踢技的人,但我忌惮将一种踢技练10000遍的人”。思维+认知能力,是我们避免扑克行为偏见的最好方式。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3.创造长期安全感,打破决策诱惑

保罗G. / 孙向东所著的《安全感》里提出,安全感不等同于安全,更不等同于钱包的厚度,安全感的反面是焦虑(对未来不可控的危险产生的负面情绪),抑郁(自责倾向、绝望感)和敌意(责他倾向)。安全感有其锚点,无论发生什么,安全感总会回归到锚点,只是时间的问题。要找到这个锚点,有三个方法:

①增加钱包的厚度。

安全感≠钱包的厚度,但钱包的厚度能够增加安全感。小胖的同事难道不想做一个说得出做得到的人吗?他想的,但是钱包的厚度不够,于是想,就只能是想而已,但生存的底层需求不被解决时,上层的安全需求就得往后靠。

②安全感的载体是重要他人。

《安全感》一书中提出,要恢复安全感就要找到新的重要他人,和他们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就是动情,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情感的需求来建立安全感,我们常常为了心中重要的他人,去放弃一些自己的执着。

比如,我们的父母愿意为了孩子负重前行,我们也愿意为了所爱的人,去尝试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事情。当这个重要的人存在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安全感。所以,在职场上,谁是那个最能给你安全感的人,找到他,让他给你反馈。

③建立ABZ规划。

这个理论是著名的创业者、投资人,LinkedIn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发明的。他认为:你在任何时刻,手中都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 A计划是现在你觉得值得持续投入,并能获得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比如一份令你满意的工作,或者,能够支撑你需求的工作;
  • B计划是现在看起来还不足以成为你的职业,但你对它感兴趣且被长期地看好的事情。比如你因为兴趣而发展的副业,有些人爱好摄影,可以卖作品;有些人喜欢写文章,可以做自媒体;
  • Z计划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这是一个可以保证生存底线的计划,比如说,你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可以在关键的时刻用。

善待你的现在,准备你的未来,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这就是ABZ规划。

为什么有些人嘴上说辞职,却从不行动?原因都在这里了

五、总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因为禀赋效应和演化心理,我们产生了避无可避的损失厌恶效应,受此影响,我们会有中庸的决策理念,会有扑克行为的决策偏见,会有短视安全感的决策诱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打破以来路径,来避免中庸理念;可以凭借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来判断决策行为;最后创造长期安全感,来破除决策诱惑。

有舍有得,才是职场,千万不要让损失厌恶效应,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