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夏天很搶手,是北方民間的寵兒,5毛錢一隻,南方人:又是野味

野味爭議依舊持續,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大家都提倡並且贊成,只是人工養殖業列入禁食野生動物之列,讓養殖戶有些難以接受。從建場投資,再到種苗引進,接著是精心照料飼養,如今卻被一刀切成了禁食野味,少則幾十萬的投資,多則上千萬,被野味一刀切之後恐要全部打水漂,換誰都沒法接受的。

如今中型養殖動物養殖受到牽連,緊接著小昆蟲也成了熱議的話題。其中明文指出禁食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那之中是否包含哪些小昆蟲或者小害蟲呢?不同網友給出了不一樣的說法。

到夏天很搶手,是北方民間的寵兒,5毛錢一隻,南方人:又是野味

天氣一天一天熱起來,到了夏天,北方的知了猴這種超級野味就要開始成搶手貨了。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在2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有相關記載,食用知了猴的歷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目前國內還流行吃知了猴的地區主要是河北、河南、湖北、山東等少數地區。從分佈區域來看,主要是北方較流行吃知了猴,也可以說是北方地區夏天的寵兒,幾乎農村地區都會晚上去樹林裡捕抓知了猴,回家要麼烤著吃下酒,要麼就是拿去市場賣,一隻能賣5毛錢,一天也能收穫幾十上百元。

到夏天很搶手,是北方民間的寵兒,5毛錢一隻,南方人:又是野味

對知了猴大多數人只是瞭解它的美味,其實都未必真正瞭解它。其實知了猴除了當美味之外,還有很大藥用價值。在藥用領域,知了猴叫金蟬,從名字上就讓人覺得高貴許多了。據《中國藥材學》中也有如下記載,金蟬有益精壯陽、止渴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古代李時珍還說:“今人只知用蛻,而不知用蟬也。” 《神農本草經》雲:“蚱蟬,味鹹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癇,寒熱。”其中對金蟬的記載十分常見。莫說古代人對金蟬的記載很多,就是當下醫學發達的環境下,金蟬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可見金蟬的作用依舊是不可替代的。


到夏天很搶手,是北方民間的寵兒,5毛錢一隻,南方人:又是野味

但如今在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環境下,各界對知了猴的食用也有很多說法。其中筆者總結起來可以分為兩面,一面是依舊贊同食用知了猴,他們認為知了猴不屬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中所明確規定的陸生野生動物範圍,並且這種傳統美味又具有不可替代的醫學價值,禁止了可有損傳統文化,沒有任何好處。另一面表示,知了猴也算是野生動物,雖不是陸生野生動物,但它對農業領域來說也是害蟲。這種害蟲就該禁止,並且杜絕接觸,也能保證我們遠離病毒源頭。當然南方人對知了猴比較不感興趣,常聽南方人說:又是野味,表明他們也是贊同知了猴禁食的。

到夏天很搶手,是北方民間的寵兒,5毛錢一隻,南方人:又是野味

不知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知了猴呢,你們也覺得是野味嗎?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