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類為什麼聽到刀子刮玻璃的聲音會很難受?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蒲公英的約定數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我不認同所謂遠古基因記憶說,即與令人恐懼的聲音相關聯的記憶的喚醒。這是一種心理學的解釋。而實際上,遇到這種聲音時我們每一個人的反應,無論是厭惡,恐懼,還是噁心,或其它任何令人不快的感覺,都是被這種聲音直接激發出來的,而不是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過程。仔細體會一下,的確如此!對吧?!

所以,只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這種頻率的聲音,對應的聲波波長,與人類的聽覺感官的某種空間結構的尺度接近,或大約相等,從而因共鳴導致了機械振動,正是這種振動,讓人產生了受傷害的體驗。

次聲波武器傷害人體,是這個道理。超聲波又無法傷害到人體,也是這個道理。

同頻共振,則同歸於盡;毫不相干,卻相安無事。


郭城3點14壹伍玖


用刀子刮玻璃的聲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內心中的厭惡感、恐懼感讓我們變的煩躁不安。那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做出如此反應?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我們基因中留下的遠古記憶。


在2012年的時候英國紐卡斯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薩賓德•庫馬爾團隊曾做個一項實驗,找14位志願者讓他們聽74種難以忍受的聲之後讓他們根據厭惡程度來排序,最終得出以下10種最令人難以忍受的聲音,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上:

小刀劃杯子、叉子劃玻璃、粉筆蹭黑板、尺子磨杯子、釘子劃黑板、女性的尖叫、圓盤拋光器、自行車剎車聲、嬰兒哭聲、電鑽
相反有幾種聲音是我們最喜歡聽的或者說是聽到後心裡就會很舒暢:嬰兒笑聲、流水聲

我們能感知到的聲波頻率在20-20000赫茲,而上邊那些比較讓人厭惡的聲音多發生在8000赫茲左右,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

有研究人員做過實驗,用科學儀器測量人聽到金屬利器刮玻璃聲音後各器官的反應,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杏仁核的活躍,這可以說明這種聲音引起了我們本能上的恐懼,這已經不僅僅是聽到高頻率聲音的厭惡感了。


人類是從幾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化而來,我們剛從樹上下來開始直立行走,那個時候我們還是處在食物鏈下游的小可憐,一般只能靠著撿食野果謀生,面對著自然界中發生的種種變故都可以直接奪取我們的生命。有科學家認為現在的這種金屬刮玻璃的聲音可能跟遠古我們族群預警的聲音比較類似,這是刻在我們基因中最本能的恐懼。

但是隨著人類使用工具,不僅可以自保還可以捕食大型獵物,我們的自信心爆棚,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越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那種恐懼感確留了下來。



科學黑洞


不只是刀子刮玻璃啊,粉筆刮黑板的聲音也讓人超級煩躁!!

試問誰上學的時候沒被老師指甲或者粉筆劃過黑板的聲音聽得心裡一哆嗦呢。

然後問題來了,刺耳的聲音有什麼共性嗎?有。有科學道理嗎?有。

聲音其實本質上就是波,所以我們在分析波的特點的時候會提到的頻率、振幅、波形也同樣適用於聲音——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

比如我們平時說一個聲音音調高或者低,其實就是聲波的頻率特徵,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而人和聲源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聲音的音量大小則是由聲波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聲波的波形則決定了音色。

一種聲音聽起來是否刺耳,主要是和頻率有關。

一般人對於尖利的、音調高的聲音耐受度都比較低,包括題目裡提到的刀子劃玻璃的聲音,粉筆刮黑板的聲音,還有嬰兒的尖聲哭叫,尖銳的哨聲等等,都令人頭大……這些高音調的聲音頻率大多在2000~5000Hz之間,也是人耳聽覺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當然,聲音的頻率高低本身沒有好壞,我們之所以感覺到刺耳難受,還是聲音在通過聽覺系統傳入大腦後,和大腦聯動產生的反應。

大腦當中有一個區域叫做杏仁體,這個區域主導恐懼情緒,相當於人體的“預警系統”。當人感覺到危險或者威脅的時候,杏仁體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指示身體做出一系列反應——包括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僵硬等等。

有研究發現呢,當人聽到尖銳的聲音的時候,杏仁體的活動就會特別活躍,我們所感覺到的抓心撓肝,焦慮煩躁的感覺也是由此而來。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比較主流也比較可信的解釋還是人類進化中遺傳下來的,寫在基因裡的本能。可能遠古時期這類尖銳的聲音是用於警示危險的,或者是和一些天敵的叫聲所類似,所以現在人們在聽到類似聲音的時候才會覺得反感和心情緊張。

另外呢,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叫做聽覺過敏。

就是對聲音的刺激特別敏感,不只是剛才提到的高頻聲音,即使是日常對話聲音稍微大一點,甚至聲音並不算大,也會感覺到耳鳴、頭疼、心跳加快等情況,這種時候可能就要趕緊去醫院治療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歡迎評論關注和轉發嘻嘻。


不吃腸的大腸


刀子刮玻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難聽的聲音。 在我們耳朵最敏感的2000~5000赫茲的頻率範圍內,潛伏著一種令人普遍討厭的聲音:指比如指甲刮黑板。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世界上最難聽的聲音,刮黑板排在刀子刮擦玻璃之後。

據研究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情感的部分,它“調節大腦聽覺部分的活動,因此我們對高度不愉快聲音的感知,比如刀子刮玻璃,與舒緩的聲音相比會增強。” 換句話說,當你聽到討厭的聲音時,你的杏仁核會受刺激。

我們仍然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耳朵對這種聲音範圍特別敏感。這可能是因為刀子刮玻璃聲音在2000 ~ 5000赫茲的範圍內,我們進化到以生存的名義對這些聲音做出強烈反應。或者我們的耳朵被簡單地塑造成放大那些聲音,引起我們身體上的疼痛,引發強烈的不愉快反應。

人耳的實際形狀放大了一些頻率,這樣實際上會引起疼痛,因此,我們會自動地認為這種噪音是不愉快的聯想。 但是好的噪音怎麼樣?研究人員發現流水聲、雷聲和嬰兒哭聲是最不愉快的,掌聲是最愉快的聲音。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關於不能忍受刀子刮玻璃的聲音,有專門的研究。2012年《神經生物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就是關於這方面的研究。

科學家招募了13名志願者,讓他們聽74種不同的聲音,同時對他們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發現讓人最痛苦的聲音的前五名依次是

  1. 刀子刮玻璃瓶子的聲音,

  2. 叉子刮玻璃的聲音,

  3. 粉筆在黑板上劃出的尖尖的聲音,

  4. 尺子刮瓶子的聲音,

  5. 指甲刮黑板的聲音。

這些聲音有一個共同點,其頻率都在2000赫茲到5000赫茲之間。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最不能忍受這些聲音?

科學家還沒有確切的解釋,也許是一些很原始的原因,與人類進化或者本能有關,比如這種聲音是大腦的杏仁核到聽覺皮層的求救信號。

還有一種例子可能和個人經歷有關。

我大學同學就有這樣的人,當時一起做實驗,她對金屬器械碰玻璃的聲音特別敏感。

生活在18-19世紀之交的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琴納不能忍受刀叉相碰的聲音,一旦聽到就會發狂。他不是生下來就這樣,而是小時候他的大哥送他到接種站住了一週後形成的毛病。

當時來自清廷的人痘接種法傳入歐洲並經過改良,有錢人會給孩子接種,以預防死亡率高達1/3的天花。由於接種人痘後的一週內有傳染性,接種者要在接種站住宿一週。

這一週發生了什麼事,琴納從未提起。但他為此暗暗下決心,要找到一種安全的預防牛痘的方法。

他成功了,他發明的牛痘苗既安全又有效,經過175年,人類靠牛痘苗消滅了天花,於是今天的孩子們再也不用接種天花疫苗了。


京虎子


沒依據,憑直覺,別當真。

刀子刮玻璃的聲音,很多人都聽過,聽得心裡難受。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心裡難受”只是這麼一說,這好比人們經常說“你到底心裡怎麼想的”、“你心裡有沒有我”。

只要稍微讀點書上過學的人都知道,人的記憶和人的思維都是大腦來承擔的,刀子刮玻璃發出刺耳的聲音,這聲音被人耳感受到後,被人耳聽覺器官轉換成特定的信息由神經傳導到大腦,所以,人覺得難受,更應該是耳朵和大腦難受,人們聽到這種聲音後,首先會說聽著刺耳,也會說“心裡難受”。那麼,這就有個問題,為什麼心裡會難受呢,這絕對不是隨口說的,是確確實實地心臟受到了刺激。

大家知道人耳的聽覺,絕大多數人只能感知20赫茲到20000赫茲的聲音,刀子刮玻璃,產生的聲波還有超過20000赫茲的,叫超聲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超聲波是可以驅蚊子的,也就是說,蚊子遇到超聲波是很難受的,其實人也一樣不舒服,既然人耳聽不到超聲波,那麼也談不上聽著難受,頂多聽到尖銳刺耳的聲音,之所以聽得心裡難受,那一定是心臟感受到了超聲波,受到超聲波的刺激,因而,刀子刮玻璃產生的超聲波刺激到了心臟,讓人感到難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中國人的老祖宗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積累並傳承下來的智慧,我們現代人並沒有理解透徹,或者說沒有鬧明白。中國人說的心裡難受,或者心裡想的,或許暗示我們一個事實,就是人的心臟是有記憶的、有思維能力的。據說有人移植心臟後,秉性大變,感情也有變化,這可能就是心臟不為人知的奧秘所在。


劍齒虎008


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刀子刮玻璃的聲音,也有一些科學家對為什麼它會引起如此強烈的本能反應進行過一些研究,一位物理學家甚至曾經因為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而獲得2006年搞笑諾貝爾獎。

實驗過程:錄下一些刮黑板的不悅聲音,通過把聲音中的高頻、中頻和低頻一個一個地移除,然後回放,觀察聲音中哪一部分讓人感到難受,結果發現去掉了中頻才使這種聲音變得可以忍受,而後他們發現黑猩猩發出的警告叫聲與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相似,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人類對這種聲音的厭惡來自於將其識別為一種警告信號。

當聽到不愉快聲音時,負責處理聲音的聽覺皮層和負責處理負面情緒的杏仁核之間會產生互動

2012年,研究人員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觀察13名參與者的大腦對各種聲音的反應。志願者們聽不同聲音,然後給它們打分,從最不舒服的刀子刮玻璃的聲音到最悅耳的潺潺流水聲。大腦成像顯示,當聽到令人不快的噪音時,大腦處理情緒的區域杏仁核會調整聽覺皮層的反應,聽覺皮層活動會增強,引發負面情緒反應,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從杏仁核到聽覺皮層的求救信號。此外,對聲音越反感,這兩個大腦區域之間的互動就越大。根據參與者的評分,一些最不愉快的聲音包括叉子或刀子刮玻璃瓶和黑板上的粉筆,最美妙的聲音包括流水聲和嬰兒笑聲,這就是為什麼流水聲有助於睡眠。聲學分析發現,在2000到5000赫茲的頻率範圍內的聲音都被認為是不愉快的,也是人類耳朵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後來,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讓人難受的聲音會顯著改變聽者的皮膚電導率,這表明這些聲音確實會引起身體應激反應,其中最強烈的是2000到4000赫茲之間的頻率,證實人類對類似這種刀子刮玻璃的聲音的反應可能是一種古老的生存本能。


科學閏土


我自己親自試了一下,我對刀子刮玻璃的聲音感覺很好,並沒有什麼異樣,但是對於手指甲刮到黑板以及刮泡沫的聲音,那是極度的頭皮發麻、渾身難受,渾身打了一個冷顫的感覺,你們試過了沒?

既然這種現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那麼就需要有一個科學的解釋來解釋這種現象的成因,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對於刮黑板的聲音進行頻率過濾,將高頻段的聲音過濾到,但是人耳在聽到過濾後的聲音時還是難以忍受,於是試著將4000赫茲以下的頻率過濾,這樣聽起來就變得好受多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問題,人耳並不是簡單的對高頻率聲音難以忍受,而是對於2000-4000赫茲這個區間內的聲音有著特殊的反應。

人耳的構造並不是簡單的擴音器,相反在人耳的構造上能夠對於2000-4000赫茲的聲音產生共振,讓該頻段的聲音擴大,加強了這種聲音的不適應感。

另外科學研究表明當人耳接收到這種聲音時,會傳輸給大腦皮層的聽覺系統,聽覺系統進行簡單的處理之後會傳輸給杏仁核,杏仁核是與人的情緒、應激反應聯繫在一起的,杏仁核處理這些信息後,產生特定的厭惡、恐懼、不安的情緒。

人們認為這種聲音與靈長類動物的尖叫聲很相似,這可能在人類的進化中找到原因,當進化中的猿猴為了使族群規避風險時,比如偵查到了危險:食肉動物的潛伏靠近,負責偵查、放哨的猿猴就會發出特定的尖叫聲讓族人注意到危險的臨近,久而久之這種條件反射被鐫刻在了人類的基因中。

在座的朋友你可以試一下,你究竟對哪種聲音極度的厭惡呢?


科學船塢


噪音汙染按聲源的機械特點可分為:氣體擾動產生的噪音、固體振動產生的噪音、液體撞擊產生的噪聲以及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噪聲。

噪聲按聲音的頻率可分為:<400Hz的低頻噪聲 、400~1000Hz的中頻噪聲及>1000Hz的高頻噪聲。

噪音按時間變化的屬性可分為:穩態噪音、非穩態噪音、起伏噪音、間歇噪聲以及脈衝噪音等。

交通噪聲

交通運輸工具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屬於交通噪音。具有兩個特點:

1.存在十分廣泛。汽車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來源;空中交通的迅速發展,提高了機場臨近區域的噪音水平 。

2.通常音量都很大。機場附近的噪音響度大約在75dB~95dB之間。

職業噪音

在工作場所中的噪音是第二個主要的來源。職業噪音的第一特點是都為寬帶噪音,特別是辦公室裡的噪音,是由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組合而成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廣泛性,並且音量都很大。

建築噪音

環保署在1986年成立時,建築噪音是主要的問題。當時,市區建築地盤的打樁機每天12小時運作,每12位市民便有1位受到打樁噪音滋擾。政府於1989年實施《噪音管制條例》,其後逐漸加強管制建築噪音。已建區的建築工地每日只可進行3至5小時打樁工程,而且必須採用低噪音打樁設備,其他嘈吵建築工序則受管制。然而,日建築噪音的問題仍未徹底解決。人們正探究問題癥結,並鼓勵建造業成員自律守法,改變他們把罰款納入經營成本的錯誤觀念。

其他噪音

飛機噪音由民航處負責管制。該處會監測噪音水平及規定航空公司採納較寧靜的飛行常規,例如在飛機起飛時實施消減噪音的步驟。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遷往赤角後,市區的飛機噪音滋擾已大幅減低。以往,啟德機場附近盡是稠密的住宅區,飛機升降的隆然巨響令38萬居民苦不堪言 。

噪音汙染

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環境汙染也隨著產生,噪音汙染就是環境汙染的一種,已經成為對人類的一大危害。噪音汙染與水汙染、大氣汙染被看成是世界範圍內三個主要環境問題。

噪音是發生體做無規則時發出的聲音 。

聲音由物體振動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通常聽到的聲音為空氣聲。一般情況下,人耳可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稱為可聽聲;低於20Hz,稱為次聲波;高於20000Hz,稱為超聲波。所聽到聲音的音調的高低取決於聲波的頻率,高頻聲聽起來尖銳,而低頻聲給人的感覺較為沉悶。聲音的大小是由聲音的強弱決定的。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噪音是由各種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雜亂、無規律的組合而成;樂音則是和諧的聲音。

判斷一個聲音是否屬於噪音,僅從物理學角度判斷是不夠的,主觀上的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樂對正在欣賞音樂的人來說是樂音,但對於正在學習、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是一種噪音。即使同一種聲音,當人處於不同狀態、不同心情時,對聲音也會產生不同的主觀判斷,此時聲音可能成為噪音或樂音。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講,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音。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音汙染。

噪音的危害

健康影響

一般噪聲高過50dB(A),就對人類日常工作生活產生有害影響。具體危害如下:

聽力損傷

噪音是傷害耳朵感聲器官(耳蝸)的感覺發細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覺發細胞受到傷害,則永遠不會復原。感覺高頻率的感覺發細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傷害,因此一般人聽力已經受噪音傷害了,如果沒有做聽力檢驗卻往往不自覺,直到聽力喪失到無法與人溝通時,卻為時已晚。早期聽力的喪失以4000Hz最容易發生,且雙側對稱(4Kdip)。病患以無法聽到輕柔高頻率的聲音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強烈的聲音下如槍聲,爆竹聲等,聽力的喪失也是漸進性的。

視力損傷

研究表明,當噪音為90分貝時,人們視網膜中視杆細胞區別光亮度的敏感性開始下降,識別弱光的反應時間延長;達到95分貝時,瞳孔會擴大;達到115分貝時,眼睛對光亮度的適應性會降低207。

此外,長期接觸噪音的人,最易發生眼疲勞、眼痛、視物不清和流淚等現象。

睡眠影響

有高達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認為噪音影響睡眠,但長久影響下是否對健康有傷害,尚待進一步的探討。

心理影響

在高頻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狀,容易激動的情形。有人研究發現噪音越高的工作場所,意外事件越多,生產力越低,此項結果仍有爭論。


水木99999


這個現象在全人類中普遍存在,所以還真有科學家去研究為什麼。

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如指甲掛過黑板或者刀子刮玻璃的聲音,我們把這些聲音定義為刺耳的噪音。而數十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先後研究了當我們聽到這些聲音時,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以試圖找到這種難受的根源。包括聲學家、神經生物學家和動物學家等。

首先通過檢測相關生理指標,如心率,血壓和皮膚的電導率等來得到客觀難受和厭惡感,畢竟嗎靠志願者主觀描述自己聽到這些聲音難受還是不難受,並不靠譜。幸運的是,讓我們難受的聲音的確能引發身體上的變化,這就讓研究有了客觀基礎。

圖示:叉子刮玻璃杯也讓人顫慄,不過現在流行用叉子考高中生的靜力學學得怎麼樣,^_^。


研究者首先確定了有哪些普遍讓人不快的噪音,通過讓志願者聽數百種不同的聲音,最終他們發現:瓶子上的刀刮聲,玻璃上的叉子摩擦聲以及黑板上的尖銳粉筆聲以及指甲刮在黑板上的聲音,是被絕大多數志願者認定為最讓人難受的聲音,而同時這些志願者的心率、血壓和皮膚電導率也會因此產生可測量的波動。這些研究順便也發現,多數人都認為動聽的聲音包括流水,遠處的雷聲和寶寶的笑。這也難怪中國古代名曲之一正是高山流水!

圖示:高山流水,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這首曲子還搭上了旅行者一號光盤,飛向太陽系外,可能將永世長存。


他們發現,令人反感的聲音會顯著改變聽眾的皮膚電導率甚至心率和血壓,這表明它們確實會導致可測量的物理壓力反應。而且神經生物學家還發現這也會引發杏仁核的興奮。杏仁核主管戰鬥和恐懼。

圖示:這些聲音甚至會在部分志願者那裡引發杏仁核活動產生恐懼感,圖右。


經過仔細研究,科學家發現最讓人痛苦的頻率即不是人耳能聽到的最高頻率也不是最低頻率,而是那些處於2,000到4,000赫茲之間的聲音,而這個頻率正好就是,人耳最敏感的頻率。聲學家還發現,人的耳道的形狀不是亂長的,它就是放大2000~4000赫茲的聲音的近乎完美的形狀。

所以,這意味著這是我們自作自受。


又或者意味著,我們對這些頻率聲音的敏感有著非常原始的根源,需要到進化論中去尋找答案。或許在古老的從前,能否及時聽到這些頻率的聲音,生死攸關。而這種從前生死攸關的耳道和神經敏感性,到了現代社會中卻成為讓我們痛苦的根源,畢竟原始叢林和非洲草原上並沒有黑板、粉筆、玻璃、刀叉。所以,這種讓我們痛苦的聲音,只是過去的進化產物帶給我們的一種不幸副作用。


最後,動物學家們也參與進來,他們發現,如果給黑猩猩播放這些讓人難受的聲音,黑猩猩就會一擁而散,儘快逃命!進一步的研究證明,這壓根不是偶然,事實上黑猩猩群體內部的告警聲,就與黑板上的指甲聲頗為類似呢。


所以,人類為什麼聽到刀子刮玻璃的聲音會很難受?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是,這些聲音模仿了人類進化史上的告警聲,我們的耳朵和大腦對這些告警聲非常敏感,並且這些聲音還會引發我們的不快甚至恐懼。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先祖聽到這樣的聲音就得趕緊上樹逃命。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們聽到這種聲音就毛骨悚然渾身難受了,因為缺乏這樣的感覺的個體都變成其他動物的菜了。


而我們這一進化而來的特點也被恐怖片的配樂所利用,比如在知名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電影《心理學家》中就有一個場景,緊靠配樂和演員的表演就讓觀眾看得毛骨悚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