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威震天下的瓦崗寨,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

看過《隋唐演義》的都知道,什麼秦瓊、程咬金、王伯當都是瓦崗出身。瓦崗寨起義軍轟轟烈烈,有好漢46名,如秦叔寶、程咬金、徐茂公等等,他們相聚在一起,劫貧濟富,攻打貪汙腐敗的隋朝政府,成為了十八路起義軍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可謂威震天下。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瓦崗究竟是這樣的呢?

其實隋末唐初的農民起義大潮中,也確實存在瓦崗寨這麼一股勢力,而且其勢力也非常強悍。

《隋唐演義》中威震天下的瓦崗寨,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

大業七年(611),東郡法曹翟讓因犯罪而被下獄,獄吏私自釋放了他。於是,他逃亡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聚眾起義。同郡的單雄信、徐世績也都前往參加。他們在永濟渠沿岸劫奪來往船隻,以致“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起義隊伍逐步擴大起來。

而瓦崗真正的擴大卻要多虧了李密。

李密是北周開國的柱國功臣李弼之後,襲浦山公,助禮部尚書楊玄感兵變失敗,被拘脫逃,前來投奔瓦崗寨的。

原來領導人翟讓,沒什麼大的抱負。但是李密不一樣啊,人家是門閥出身,無論是見識還是眼光都遠不是瓦崗的人所能比的,他讓籍籍無名的瓦崗寨從十幾股大小義軍之中脫穎而出,擺脫低層次的打家劫舍的土匪形象,這支義軍開始有了自己的政冶理想和軍事策略。

《隋唐演義》中威震天下的瓦崗寨,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

而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

滎陽是中原的戰略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已逼近東都洛陽。

隋煬帝特派“號為名將”、“威振東夏”的張須陀為滎陽通守,鎮壓瓦崗軍。李密認為張須陀勇而無謀,遂建議翟讓與張須陀正面接戰,佯敗而北走。

李密率精兵埋伏在滎陽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張須陀緊跟翟讓十餘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間時,李密伏兵四起,隋軍陷入重圍。張須陀為了救被瓦崗軍包圍的部下,幾度殺回重圍,最後,力竭而死。

張須陀戰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隨後李密組織瓦崗軍奪取了洛口倉,獲得大量的糧食,開倉放糧,隊伍急劇擴大,四方豪傑紛紛投奔,瓦崗一時間風頭無兩。

《隋唐演義》中威震天下的瓦崗寨,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

瓦崗軍還公開宣佈了隋煬帝的十大罪狀,表示要推翻隋朝政權。

但是瓦崗內部卻走向了分裂,雄才大略的李密和翟讓的矛盾越發突出,翟讓遂主動把領導權讓給了李密。但是後來,翟讓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勸翟讓奪回領導權,這樣一來,矛盾日益激化,以致最後李密殺了翟讓。

這也為瓦崗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隋唐演義》中威震天下的瓦崗寨,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

義寧元年(618)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軍北上,瓦崗軍雖然對宇文化及作戰取得勝利,但也損失嚴重。九月,東都隋軍乘機發動進攻,在兩面夾擊之下,瓦崗軍全面失敗,李密走投無路,於十月奔赴長安,向新建的唐朝投降。

其實瓦崗軍本來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的政府軍,割斷了江都與洛陽的聯繫,迫使隋煬帝陷入江都孤島,不能控制全國。

但是在洛陽這個四戰之地,瓦崗始終沒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權,最終在諸多勢力之間的矛盾中耗光了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