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当主任的时候,自我感觉相当的好。上传下达,办文办会,接待上下,接触的文件多自认为掌握的理论多,接待的领导同事多自认为朋友多,撰写的文章稿件多自认为能力强。那时候,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

然后,来了新领导,我调到新部门——业务。

再然后,几年过去了,当初认鸣得意的东西逐渐被自己颠覆,逐渐萌生出新的感悟。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之一,“理论”多了容易“教条”。我所称之的理论实际上根本算不上什么理论。顶多就是上级文件和单位制度规定和办法等等内容。再顶多就是引用了一两句有关理论的句子。办公室出来的人都有一个在我看来是“毛病”的特长。咬文嚼字,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遇事不善于从实际出发而去寻求解决问题,总喜欢翻规定查制度,再不行挥舞考核之鞭。实际上,这种做法我以前就喜欢搞。后来接触了较多的一线人员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要是什么事情都能制度和规定就解决了,还配那么多领导干什么?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之二,写文多了容易啰嗦。空话大话连篇,自以为文章写的很美,实际上缺少核心的灵魂和精神。为了句子公整对仗,捻断数根须,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体现成绩总喜欢变着法子、绞尽脑汁的夸夸其谈。写东西啰嗦、冗长,让人抓不住重点。几个数字可以搞定的事儿,非要写三四行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同事努力,加班加点等等空话。还有一种情况,开会发言,重要的内容就那么一两句,我建议怎么怎么搞。但是,往往办公室主任多会用60%的篇幅讲意义和重要性。让其他与会同事苦不堪言。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之三,办公室坐久了容易脱离实际。实际这个事情,你只有深入接触了才会发现。道听途说、学文看报没有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品,你细品。这话是相当有道理和深意的。我记得最深的两次事情,可以分享下。在办公室时我给写一老同志的先进事迹,他是个普通的机械工人。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天天干啥,反正就铆足劲地吹,困难怎么写着大怎么写。后来,这老同志一看吓了一跳。他说:“这怎么把我写的跟参加了核项目建设一样啊!”羞愧难当。你说,把一个小工人写的他自己都看不过去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那心理阴影有多大?所以,办公室坐的太久,脚下没有泥土,再好的文章就只是笑谈。这实际上就是脱离实际。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之四,处世哲学多了容易丧失锐气。办公室主任经常接触上下左右的领导,长时间就是不学也会耳濡目染官场哲学。久而久之就不自然变地“深沉”起来,有的还会变得狡黠起来。怎么看?看眼睛。凭感觉看他的眼睛。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学过看相识人。信不信由你。其实,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厚黑和过早的沾染官场习气。所谓官场习气无非就是安全第一,事业第二。个人第一,他人第二。功劳第一,过错第二。在这种心态下指引下,不可能干成事。要说干成了。那也抢了干事人的功劳。因为,一味求稳不可能有冲劲。一味自我不可能协作。如果你还没有超过四十岁,振奋起来干点儿实事,上级不会看不到。组织不会看不到。喜欢耍滑头的人,可能一时乘心,但绝不可能一世得意。

走过岁月:不当主任这几年,我又悟了一些新东西

世间事,凡事均有例外。没有一定。不论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有目标但不唯目标而动,寻功利但不以功利为终,积极行事,螺旋而进,又有何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