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假如有時光機的存在,那麼它就是時光機。正如我們瞭解歷史並不是出於對歷史的興趣,而是為了更好地探尋未來。最新的X-PRO 3帶給我的那份回憶,我想分享出來,這對於我們把握現金和未來的數碼相機肯定大有好處。所以我很想分享一些給感興趣的朋友們。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作為中港富士的老員工,作為富士XE2的老用戶,接到約稿邀請,當我第一時間拿到《佳友在線》編輯部送來的X-Pro3,心裡真有一些說不出的滋味。這部相機絕對是一部能夠激發自己回憶的好相機。復古的造型,好似我當年使用過的富士卡機械相機。然而,最最衝擊我心靈的是相機背後的那張假假的“貼紙”。

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很少有同時兼通光學、電子、機械三項的,即使有,也絕對不會再去接觸感光化學和膠片的製造。我比較幸運的是在大學裡,在我們那給偏理工科的攝影專業,我這幾項都學習了。我的光學老師是當時海鷗28-70mm的總師,他讓我這個外行很早就領略到光學仿真設計的奧秘。廣播電子工程是我的畢業論文,我自然下了苦功。機械,我是自學的。感光化學我當時也下了一番功夫去掌握,但是學與用是兩回事。我並不瞭解膠片是怎樣造出來的。我也不明白究竟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膠片的表現力。自己絕對沒有想到的是: 進入中港富士工作以後,我有機會與原上海感光材料廠的頂尖團隊成為了同事,這讓我有機會去真正一探膠片的奧秘。

這當中千絲萬縷的影響其實一直延續至今。

在分享前,還得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對X-Pro3的第一感受。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這麼好的相機,給它裝上一根酒紅色的進口牛皮製揹帶,才能更加凸顯出鈦合金機身的質感。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正是這幅“貼紙”激發了我的回憶。但凡以前用膠片相機的朋友對於這個設計一定不會陌生。儘管現在有很多人覺得這個設計雞肋。其實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的設計原則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對過去有所瞭解才能進一步把玩好當代和未來的數碼相機。這幅“貼紙”也正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的真正內容。不急,在分析這個“貼紙”之前,我先來看看相機本尊。

我不會羅列參數給大家,也不會把廠方的介紹搬給家作為體驗文。參數,建議您上官網自己看,別家的參數不一定準確。我只談我認為的要點,那些會對攝影,會對相機操控產生影響的要點。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佳友在線》提供了我兩支鏡頭,都是優秀產品。一支是56mm F1.2 APD,另外一支是23mm F1.4。這是我提出的請求。富士相機最適合的鏡頭肯定是它自家的鏡頭。我強烈反對將國產鏡頭用於富士相機。道理慢點再展開。其實鏡頭對膠片同樣是有影響的。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鐳射鵰刻的X-Pro3字體非常低調,頂部整體風格簡直是徠卡M6的翻版,和我的XE2的操控界面幾乎也是如出一轍,看了真想撫摸一番。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X-Pro3的價格比較貴,那是因為它有兩套取景系統,而且這兩套系統被精密的合成在一起。一套是近似徠卡M系列的光學旁軸取景系統(OVF),一套是純電子取景器(EVF)。我挺喜歡這套系統的設計。這裡略作展開。瞭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徠卡M系列的瞭解是很深入的。為此我發表了不少論文。這裡我要對比一下兩套系統。

如果你要將X-Pro3當作徠卡M來使用,那是痴人做夢了。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X-Pro3的OVF的放大倍率是0.52。看出去的視場是非常大的,類似於用廣角鏡頭在看外面。但是0.52的倍率可以覆蓋很廣角鏡頭的視場,不需要使用附加取景器了。不過我個人的感受,對於使用35-85mm這個範圍的鏡頭就比較吃力了(畫面很小)。需要相當的技巧。

徠卡M6的取景器倍率是0.72,後來的M6TTL還增加了0.85的可選版本,所以徠卡的視場更加接近眼睛的觀察感受。當然M3更好,1.0倍率,和眼睛完全相同。徠卡的光學取景器在針對35-90mm這個範圍的鏡頭運用來說,是特別優化的,非常舒適。

初步使用富士X-Pro3的光學取景器OVF後,我發現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對焦提示對準了,可是實際的照片中的焦點完全不是我對準的那個目標,基本上都是跑到後面去了(比如我對準一朵水仙花,結果焦點跑到後面的葉子上去,這是因為我對準的那個焦點目標實在太小了)。這點也不如徠卡M的手動對焦方式來的精準。我想以前用康泰時G1 G2的朋友有很多會遇到我同樣的問題。只不過你們不願意承認。

不過我很快就發現了富士絕妙的解決方案,只需要要OVF/EVF切換杆往左側推一下,就可以在OVF的光學取景畫面中投射出電子尋像器(EVF的另一種說法,我喜歡沿用電視技術上的傳統術語)的焦點放大畫面。電子畫面和光學畫面完美地融合在一個視野中。太讓我感到驚奇了。也許是我大驚小怪了。畢竟我沒有用過X-Pro3的前兩代產品。有了這個功能的輔助,完全解決了在使用OVF時,使用AF時的焦點確認的問題。感受是“妙不可言!”

輕微小結一下:X-Pro3的OVF與徠卡M系列的OVF設計完全不同,無法提供徠卡般良好的視野與拍攝感受,手動對焦尤其困難。但是X-Pro3不是為手動對焦設計的,它是一部純自動化的相機,只是給你一種復古相機操作的感受。它驚人的OVF和EVF融合的設計,讓相機操控變得無比的快捷。所以,千萬不要使用那些所謂的國產鏡頭,一定要使用富士原裝鏡頭。也不要使用手動對焦,一定要使用自動對焦。那是富士的團隊千辛萬苦打造出來給你使用的東西。

我自己用的XE2只有EVF,我不得不使用到現在。如果要問我在X-Pro3上是不是經常切換EVF和OVF。我的回答是:我傾向於使用OVF(也就是不太切換)。短短几分鐘,我就徹底喜歡上了富士X-Pro3的OVF操控。但是切記:用自動對焦。我為什麼這麼青睞富士的OVF呢?因為OVF雖然讓很多人不習慣,但是我認為那方式才是能讓我完成真正構圖的工具。使用EVF是窺視,而使用OVF是框定。兩種方式對於構圖的理解和出發點截然不同。每當我通過OVF中的放大圖像確認好焦點,框定好畫面,其餘的就交給相機。富士的對焦系統相當精準,絕無半點誤差。我100%放心。富士龍高品質鏡頭的特性可以被對焦系統壓榨的乾乾淨淨。

普通人已經被單反機和微單的取景器的“窺視”方式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請放下相機,想一想是如何完成一幅素描的。想一想,什麼是框定畫面?

推薦下擴展閱讀。關於旁軸取景系統的論文,請參考:

旁軸相機和Range-finder相機從原理上是兩回事,細細解讀旁軸相機中最兇的Range-finder測距系統

重磅穿越,並且深挖M型的測距系統

再度重磅穿越,並且深挖M型的測距系統 第二彈

相機測距系統解析第三彈 APO-TELYT 135mm為啥有個奇怪的光圈 F3.4?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X-Pro3的OVF/EVF切換杆。注意:上面的小窗是對焦照明燈,不是徠卡M系的亮框照明窗,它在弱光下會發出紅外線,輔助對焦,不要擋住它。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X-Pro3戴著手套操作毫無壓力,不愧是專業的設計。簡潔,容易控制。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光學部分始終是富士的強項,0.5英寸,約369萬像素OLED彩色取景器。這個取景器的光學部分我特別喜歡,具有高眼點設計。視點:約16.8mm(從相機目鏡起)。這幾天我戴著護目鏡,視野不受任何影響。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因為沒有軍艦頂,所以X-Pro 3非常便攜,我一次可以在攝影公文包中放置1個機身3個鏡頭,還有足夠的空間富裕。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剛拿到相機,有一點我不太適應的地方。沒有找到調ISO的菜單。回過神一看,是在機頂轉盤設定的,這把我蒙的。設計簡潔復古,我太喜歡了。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接下來要話入正題,聊聊衝擊我心靈的這張小“貼紙”了。在用膠片機的時候,大部分相機背後都有這麼個槽,我也會撕下一張膠片包裝插進去。提示我現在用的是什麼膠片。富士的相機,有一個有別於其他數碼相機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膠片模擬。模擬富士自家的幾款經典膠片。而我在用X-Pro3拍攝的時候,覺得還不過癮,我用的是膠片模擬包圍曝光模式。每次拍攝都一次直接模擬三種膠片的色彩。想用哪幅就用哪幅。

我們中的很多人對於兩個問題的認識淺薄了。第一個,JPG不重要,有了RAW就是萬能的;第二個,相機的設計與我沒有關係,我不需要知道。

《佳友在線》的老編希望我談一下RAW對於大多數攝影者的意義。我在本文中說的直接一點。

我認為RAW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因為大部分人對膠片並沒有認識,或者說沒有本質的認識。

膠片的發展史是先有正片才有負片的。正負片的概念我不多展開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網搜。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負片最終超過了正片,佔據了市場的絕大多數。而專業人士最終用過彩色反轉片(也即是彩色正片)以後,很少再會去使用負片拍攝。您搞懂這兩個為什麼了嗎?

第一個為什麼。因為負片可以負負得正,負片可以用負負得正的方式大量製作出我們看得懂的照片。這個世界誰看得懂負片?沒有一個人可以直接看得懂負片。負片提供了大量複製照片的辦法。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負片在製作照片的過程中用的負負得正的原理。負片是負的,相紙也是負的,最終負負得正。在負負得正的過程中,你得到了一個機會。什麼機會?調整照片最終品質的機會。但凡玩過放大的朋友您都能懂得我說的道理。但是負片本身並非你的需求,只有負負得正後的相紙才是你要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拍照是有問題的,所以他們獲得的照片必須要經過調整才能看。這就是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橫行這個世界的真正原因。然而您自己根本無法調整,您得拜託彩擴師傅來幫您完成。其實彩擴師傅也沒有這個能力,他們得依靠先進的彩擴機才能做出漂亮的彩色照片。

第二個為什麼。一旦您用過反轉片,您就不需要再去麻煩彩擴師傅了。因為彩色反轉片在標準的沖洗工藝下一次就給了您可以看的東西。剩下來只是你拍的好與不好的問題。問題不會被掩蓋。但凡與印刷行業打交道的專業攝影師,比如當時的我,絕對不會去選用負片,而是選擇直觀的反轉片。

負片相當於RAW。甚至DNG格式就是直接叫做“數字負片”。

JPG就是正片,您直接可以看的彩色反轉片。

不同的是:膠片中的反轉片,您很難用相紙放大的方式去大量複製照片。而JPG你想拷貝多少就可以拷貝多少。

有人要說RAW沒有損失。沒錯,但是這種沒有損失是以畫質無法使用為代價的。 RAW的原圖很灰,根本無法直接使用,這是因為它要儘可能保留灰階,所以伽瑪曲線平緩(如同優秀的負片一樣)。等你用RAW精心調整出一幅可以輸出的JPG或者TIFF文件的時候,一樣損失很多細節,尤其是那些以鮮豔著稱的照片。如果你能用好相機內置的JPG,真正善用它們的特性,還要費那個勁幹嘛?

負片的方式其實在選片的過程中是根本沒有效率的。所以需要在大量底片中選片的專業攝影師不會使用負片。“效率”兩字是我在第二篇文章中要重點討論的。

看看你家裡的彩色負片底片,有多少年沒有拿出來重新擴印或者掃描了?就是對上述疑問的最好回答。

看起來全部都是灰色的RAW也是一樣的,你根本無法從中挑出哪張曝光最好,那張是曝光最不好的,因為每張都看起來差不多。

所以,請去JPG圖庫中挑!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如果把JPG比喻做反轉片,我想說設計和製造反轉片恐怕是世界上最最難的技術了,哪怕今天也是如此。這裡的耗費的心血比設計相機還要複雜一些。 在X-Pro3相機中PROVIA是標準的色彩模式。而我喜歡直呼它的縮寫RDP。當然最後一代RDP是RDP-II。專業的反轉片的設計理念與普通彩色負片不同,考量點不同,工藝不同,存儲要求不同。專業反轉片必須用冰箱恆溫存放的,以確保它品質的一致性。這點數碼相機倒是不擔心,基本上拍攝品質不太會受到溫度的過多影響。但是還是有的。很多人不注意相機的散熱降溫,這個會導致獲得JPG圖像的不穩定。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RDP和RDP-II都是富士比較後期推出的產品。我第一次用到RDP一代的時候,RVP(即Velvia 我後文要重點推薦的一種傳奇彩色反轉片)早就被圈世界的專業攝影師使用並熟悉很多年了。RDP作為當時新推出的產品,我們得到了一些非常詳細的培訓。還好,我基本保留了當年的部分培訓資料。實際使用的情況和資料裡的介紹基本一致。

RDP的顆粒度與普通的負片整整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個臺階,它的顆粒特性比之前久負盛名的專業型PRO Neg彩色負片(一種在婚紗人像攝影中運用廣泛的彩色負片)也至少提升了50%。這種提升和進步是讓人一下大跌眼鏡的代差進步。看過RDP的技術參數,你就會明白,這個膠片最強調的是設計的均衡性和穩定性。它每個方面都很出色。色彩和顆粒不比RVP差多少,因為它是富士第一次採用六面扁平晶體結構(SIGMA晶體),這種結構柯達是用在著名的T-MAX黑白膠片上的。六面扁平晶體結構相比之前的傳統乳劑不但顆粒團更加細膩,而且有更好的緊密度與一致性的排列。這點讓做電子分色掃描的印刷從業者感到特別舒服。因為用RDP電分的結果會讓印刷品上的圖片質量上一個臺階。帶來的好處是關聯性的。因為反轉片的最終用戶大約有超過90%是印刷行業的。

RDP也有很強的邊緣銳度(在亮與暗的邊緣加強顯影的能力,通過感光乳劑內摻入DIR顯影抑制劑來實現)。這點相當於現在的數碼相機給你自動調整了銳度。高銳度,顯然不是給印刷行業用的,而是給幻燈片用戶看的。也就是,仍有部分高端業餘攝影師有幻燈片觀影的需求。所以要有高銳度。在我們行業內,高銳度肯定是與高分辨率互相矛盾的,而RVP把這點平衡的非常好。它適合用幻燈機投射出來觀看。

再次強調,不要使用劣質的國產鏡頭在你的富士數碼相機上。RDP的顆粒時非常細膩的,它是給像場中均勻設計的高分辨率鏡頭設計的(從中心到邊邊統統高分辨的鏡頭設計的),這膠捲不是給LOMO設計的。同樣你的高級的富士數碼相機,哪怕是是我用的過時產品,XE2,它的光電管數量仍然超過9000萬。如此高密度的排列,需要有整個像場範圍內有一致高分辨率且低球差的鏡頭來對應。(1600萬像素的相機有9000萬光電管?沒錯,富士是36個光電管對應一個像素。多像SIGMA晶體結構!)


RDP的其餘設計考慮點是普通人想都想不到的。在下面的手冊中有解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RDP除了有多種感光度的選擇,它的分裝形式幾乎涵蓋了我們可以用到所有相機形式。從最普通135暗盒,到120卷裝,甚至散頁片。我當時經常被派到彩擴店去清點暗盒數量。這是所有富士和柯達市場員工最日常的工作吧。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RDP的用戶中,135用戶和散頁片用戶都是比較少的,在中國最多是120形式。這個說明:當時中國的商業攝影師大部分是使用120相機的。大畫幅座機用戶的比例很低。業餘攝影愛好者是不太使用RDP的。RDP最合適的運用場景是商業用途。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在探討RDP的設計考量點前,我特別插入一段回憶和對比。

回憶我第一次使用Provia前,我基本上沒有使用過任何一個型號的專業膠片,90年代的大學生實在太窮了。我不記得是好心的經理還是好心的專業部同事給了我人生中第一卷專業膠捲,Provia,而且免費的。這個膠捲讓我體驗到人生中第一次拍攝出了這麼豔麗明快的圖像,原來我的理光相機還沒有這麼不堪。細膩,豔麗,明快是我對RDP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維繫至今。也應該說中港富士的老同事一直對我相當關照。這是一個好集體。

佳友在線老編也希望我回顧一下我個人對比富士和柯達的關係的理解。我就PK一下。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對於柯達的膠片也是特別關注的。我個人認為在彩色領域基本上柯達的每一個型號都落敗於富士(特指RDP推出以後的時代,之前的時代我沒有經歷過。也特指彩色膠片領域)。Provia的競品是柯達的E1OOS。以前我們在商業攝影時,經常會遇到有攝影師反映富士RDP顏色有品色傾向。我自己的合作伙伴也提出過同樣的問題。其實是他們對攝影的整體系統運用理解有限的問題。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是閃光燈,是糟糕的國產閃光燈的色溫問題。可惜,那個年代很少有高品質的閃光燈來驗證我的推斷。但是我自己驗證過,事實正好反一反,在標準光源下,是柯達E100S有發品的問題。

這也和你對應的沖洗工藝有很大的關係。柯達對應E6是最好的,但是用E6沖洗的E100S都有非常輕微的品色傾向,在拍攝純白色物體時特別明顯,拍攝其他物體你可能體會不到。富士推薦的工藝是自家的CR56。上海有用CR56的供應商,Provia用CR56一衝,反差很大不說,顏色也有品色的傾向。但是解決方案很簡單,用E6沖洗就可以。E6對應Provia會得到非常純正的顏色。就像你用任意一臺富士數碼相機的Provia模式拍攝的JPG一樣。反過來可以嗎?不可以!用富士CR56工藝沖洗的柯達膠片肯定不如E6沖洗的結果。

在數碼相機上,如果你想得到帶有富士膠片特性的圖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使用富士數碼相機,並且使用自帶的膠片模擬功能。

個人可以只用RAW拍攝,然後在PS或者LR中調製出類似富士膠片的色彩嗎?我個人的經驗是:不可能!

因為色彩的構成因素非常複雜,遠遠超出了個人可以調整的能力。

在色彩的特性上,我沒有辦法用Provia與E100S來比較,因為兩者實在是差不多。甚至沒有什麼區別。現實世界中的數碼微單中,其實也有一種與柯達反轉片品質非常類似的產品。這個產品也是我的主力相機之一。如果將它設置到標準擋位,其實和富士Provia模擬的品質也同樣非常接近。那麼差異在哪裡產生呢?在Velvia上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我們下期再討論。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RDP至少允許1級迫衝,相當於強行把感光度從ISO 100提升到200,而性能基本不變。不要覺得沒有什麼。RDP一共有三個感光度規格,100,400和1600。也就是你可以穩定地同時獲得200,800,3200三個額外的感光度。即使在不得不迫衝一檔的情況下,RDP的三色RBG特性曲線幾乎完全重合。也就是說它不會因為欠曝光而產生任何顏色表達上的失誤。對應今天的數碼相機,富士在高感方面是相當優秀的,特殊的CMOS結構幾乎和當年的SIGMA晶體如出一轍。當你用任何一臺富士微單的ISO3200拍攝的時候,噪點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同樣RDP不是針對普通人設計的。普通人只需要考慮在普通的光線下拍得湊合就可以。然而RDP是針對攝影棚內的閃光攝影(標準光源)特別優化的,而且允許你用多次閃光的方式完成曝光。這個出發點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在RDP之前的彩色反轉片幾乎沒有一款是支持你如此使用的。一張反轉片底片進行二次閃光攝影肯定廢片。而RDP不會。這樣就允許你使用非常小的光圈進行拍攝。比如F64。如果攝影師吃透了技術資料,你就根本不用去懷疑RDP的顏色發品了(請回顧我上節所述)。

很多人研究攝影本身,研究相機和鏡頭,但是殊不知攝影的高深功夫可能於相機根本無關。我們為什麼補跳出相機的概念去看看照明對攝影的影響?

在此,我特別推薦大家嘗試用一下富士相機和瑞典Profoto A1X閃光燈的特別組合,此時不要忘記,一定要使用富士數碼相機的Provia膠片模擬模式來獲得一幅最正確的JPG圖像。現在我投資的公司正在負責對應Profoto中國售後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我深知Profoto閃光燈能賦予攝影師最棒的協同能力。Profoto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高品質的閃光燈。這不是我個人的說法,而是業界內一致的認同。無論是同行還是攝影師。鋰電池供電的A1X能達到的攝影效果是其他競品遠遠無法企及的。它具有的園型光源投射(有別於其他燈的矩形光源),出色的回電速度(鋰電池的緣故),出色的無線組群功能,這些都給你信心。但是最重要的是Profoto很穩定,它的每次輸出幾乎都是一致的(相當於把本來只能在攝影棚裡使用的頂級標準光源搬到了相機上,當然你也可以玩離機閃光)。回想當年,如果我周邊的每個朋友都有了一個A1X,我們還需要去討論RDP的色彩還原問題嗎?

非常有幸的是:A1X今年已經有了富士卡口。

而富士相機用戶要想發揮Profoto的最標準的性能,需要配合Provia模式使用。這是Provia模式在現實世界中非常大的一個運用場景。千萬不要忽略了。

數碼機的設計與膠片是有繼承性的。Provia模擬模式的實質我歸納一下個人的理解:給你最平衡的色彩效果、最標準的色溫還原、適中的銳度,儘可能多的細節。

除非你不要這些。

我再強調一下,Provia不是最好的,我自己也很少使用這種膠片。因為作為一個業餘攝影者,我不需要這麼優秀的平衡性能。平衡意味著它的色彩不是最鮮豔的,它對色溫的變化不是最敏感的,它沒有最高的銳度,它的顆粒也不是最細的。當進行商業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從冰箱裡拿出RDP,因為它萬無一失,後期還有調整的餘地。可以說Provia簡直是反轉片中的超級負片。RDP-II具有比一代還要好的特性。更加平衡。

我為什麼說了半天Provia如何如何優秀,而我自己很少使用呢?因為我直言不諱,我喜歡Velvia(RVP)。Provia是一種薄乳劑薄片基膠片,我打心裡就不太喜歡,我個人喜歡傳統的厚乳劑膠片。這種個人的喜好甚至保留至今。膠片選擇上我傾向厚乳劑的產品,比如我喜歡傳統的PAN,而不喜歡顆粒細膩且使用扁平顆粒的T-MAX,這讓很多人不解。

“膠片,作為膠片,怎麼可以沒有顆粒呢” 這是我的呼聲!

沒關係,這也僅僅是我的個人喜好。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找到幾幅2000年左右用RDP拍攝的圖片。我之前用RDP拍攝的圖片非常多,常常一個晚上要拍攝20-30個120膠捲.可惜它們都是冷冰冰的產品圖片。本文中,我實在沒有辦法出示更多的傳統圖片,也沒有辦法出示我自己拍攝的數碼照片。抱歉!

進入數碼時代以後,我仍然比較少使用Provia模式來拍攝,我在富士相機上運用的最多的肯定是Velvia模式。X-Pro3中,我個人設置的3中膠片模擬包圍模式中Provia依然缺席。

你可以跟我學,不使用Provia,但是必須牢牢記住“它是富士的標準”。

富士X-PRO3和那些曾經的富士菲林的故事

感興趣的讀者朋友!一下期會繼續詳解Velvia膠片和Velvia模式對攝影的巨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