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年後,我就要結婚了。”

剛收到欣欣的消息時,還沒反應過來,緊接著她又發來一條——

“這次你們就不用來啦。”

我盯著屏幕愣了好一會兒,祝福的話卻一個字也敲不出來。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欣欣是我為數不多的好朋友之一。

與平時大大咧咧的樣子不同,每次聊起感情上的事情她總是習慣性的沉默,直到一次酒過三巡後聊起喜歡的人時,她有些激動地說起了自己喜歡的人——

她,也是一個女孩。

作為相熟已久的好友,驚訝之餘大家還是不約而同的選擇祝福她。在欣欣和女朋友在一起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常常一起聚會聊天。

但在過了26歲以後,我們卻同樣站在了被催婚的一邊。

唯一不同的是,我單身,而欣欣正處於不被父母理解的戀愛中。

在老一輩人眼中,這段關係不僅不算戀愛,甚至是旁敲側擊提到時也會引發爭吵的敏感話題。

“大逆不道”,“讓人噁心”,“你老提這些事幹什麼?”都是欣欣在試圖與父母聊起這個群體時,唯一得到的回應。

在好幾次不歡而散之後,欣欣和女朋友決定分別找兩個男同性戀結婚。

希望就此擺脫社會關係的糾纏。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靠譜嗎?安全嗎?婚前協議簽了嗎?”

“你真的決定好了嗎?”

“要不要還是再想想吧?”

在第一次聽到欣欣決定的當下,我幾乎沒猶豫一秒就打出了一串的問題,但發完我就後悔了。

從青春期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這些問題她可能早已想過成百上千遍遍甚至更多。

但,她還是選擇了這條路。

這條几乎只有5%的人走過的路。

欣欣和她的女朋友在形婚網上,分別尋找著自己的“丈夫”。幾番交流下來,欣欣先一步找到了“合作對象”,在簽完各項繁雜的協議後,各自向父母宣佈結婚的打算。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當父母面對著自己帶來的陌生人時,卻表現出了出奇的友好。

甚至主動提出了希望他們早點結婚的意見。

“那大概是近幾年,他們第一次對我笑。”

這是那場婚約中,欣欣唯一感受到的情緒。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幾乎不敢詢問欣欣的近況。怕她選錯,也怕她後悔,更怕自己沒有及時拉住她。

“要不要我幫你去和叔叔阿姨聊聊。”

我曾試探性向她提出過作為親近的朋友,也許可以幫她緩解一下家庭內部的關係。

她笑了笑打斷我說,“有些選擇,是相互影響的結果而已。”

後來我才知道,欣欣和“男友”的父母其實都隱約知道兩個人背後的故事。

卻又一次默契的保持了緘默。

可,沉默就代表不存在嗎?

據不完全統計,同性戀從古至今佔總人口的3%-4%。全世界中,同性戀群體幾乎超過2億人。

在中國,到目前為止大約有3900萬-5300萬人。也就是說,每平均40-60人之間就有一個同性戀者。

這也意味著在“父母”、“親戚”、“朋友”等等社會關係看不見的地方,有數百萬人正在經歷著自我的撕扯。

《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性少數群體所遭受的歧視最常發生於家庭中,佔到了56.1%。

那些我們曾以為最堅實的依靠,恰恰是對性少數者接納程度最低的。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家人間的歧視,往往伴隨著口無遮攔的打壓和更大的殺傷力。甚至被視為“家醜”,使得性少數者面對家庭成員時,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

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不想傷害任何一段關係的前提下,主動或是被動的選擇了“形婚”這個敏感卻又穩定的特殊狀態。

來緩解人生中最劍拔弩張的時期,來應付旁人的責難和複雜的社會關係。

同時,也盡力掩蓋住了自己最大的秘密。

但這也是一段未知的開始。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還記得一部拍攝於2015年的記錄片《以我之名:中國同性戀群體實錄》,那是國內第一部在電視媒體平臺公開播出的此類題材紀錄片。

看過的人不多,但是在豆瓣上卻有8.5的高分。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影片中,40多位素人受訪者及其家人均選擇以真實狀態出境。

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環境、家庭觀念和職業發展。他們看起來,就像是我們在地鐵站擁擠的人潮中,普通又平凡的一份子。

但在感情裡,他們卻成了那一部分少數群體。

社會發展至今,大眾對同性戀群體態度的轉變正在發生,從“去罪化”到“去病化”,再到如今的種種討論。

似乎一切都朝著更加開明的方向前行著。

但從社會回到家庭,仍舊不可避免的回到舉步維艱的境地。

也正是因為這種來自家庭內部的歧視和強烈打壓,有47.6%的選擇不對家人出櫃,13.2% 選擇踏入“形式婚姻”。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就像這部影片中所表達的那樣——

向父母表露出真實的自己,好像是最不可能的事情。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也有人擁有著開明的父母,我想那是一種很好的運氣。

但更多人和父母間的距離,幾乎隔著自己整整一生。

那些無聲的“默契”,正在一點點抽離著這段緊張的親密關係中本就稀薄的氧氣。

最終,他們亦或是她們選擇與陌生人走進親密關係,來隔絕外界的聲音。

可是這樣小心翼翼地偽裝著的一生,就能讓大家都獲得幸福嗎?

那部紀錄片中,一位同性戀男孩的父親說過一句很打動我的話:“這些同性戀的孩子啊,不要低估了父母愛的能力。”

我想,在父母與子女的這場關係中,坦誠也許會帶來傷痛——

但卻是讓雙方都可以通往幸福的,唯一解藥吧。

也希望我們社會的輿論,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坦白的勇氣。


別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前行,

我不願讓你做「櫃子裡的人」。


文 案 緊 緊

編 輯 緊 緊

圖片來源 網 絡

他。她 vol.OO2

推動 性別世界 的更多可能


她們,決定嫁給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