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小小嬴政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伍次友的学生,一个才华横溢的落魄书生,可是科考却不顺利,因为没有再考试中避讳康熙之名“玄”字而被赶出考场,却在流落街头给一个卖豆脑的小丫头伸冤的时候撞上了微服私访的康熙,一步步得到了康熙的重用。

周培公成了康熙的重臣,谨慎的他提前发现朱三太子和太监要作乱,更是劝降王辅臣,又为康熙平定三藩筹谋划策立下战功,但是结局却不好,因为是一个汉人,受到不信任和排挤,被贬到了盛京,在盛京抑郁而终,周培公并不是康熙处死的,但是死因或多或少还是和康熙有关系的。

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还有一定的道理。

周培公在平定三藩快成功的时候被召回去。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学生,比伍次友更能观察人,第一次遇见微服私访的康熙就认出他的真实身份是皇帝,可惜他没有伍次友看得深刻,伍次友知道满汉不能通婚,更不敢和皇帝争抢女人,他不敢要苏麻喇姑,一个人轻轻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但是一生也活得逍遥自在。

周培公是他的学生,拿着他的举荐信去了京城,科考不顺利可是遇见了微服私访的康熙,康熙知道自己老师伍次友的厉害,欣赏周培公的才华就重用了他,把他带回去进了上书房,直接可以和明珠、索额图、陈廷敬等人一起出谋划策,商定大事,做最漂亮的就是商讨裁撤三藩的大计了。

可是周培公终究只是一个汉人,受到排挤,康熙也在平定三藩快要成功的时候把他召了回来,周培公没有任何抱怨,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终究只是一个汉人。”周培公被康熙任命为盛京提督,其实就是贬去了盛京,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冰天雪地可不是一个好地方了。

周培公给康熙献上《康熙皇舆全览图》。

可怜周培公这样一个大功臣就去了盛京,可是他去了之后却没有任何怨言,还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用十年时间绘制了《康熙皇舆全览图》,就是清朝疆域图。周培公把皇图献给了康熙,说只是自己的一幅画,还举荐了有才能的汉人姚启圣,康熙被震撼了,同时也觉得非常内疚。

康熙听信满族大臣的话,不敢继续重用周培公,谁知道周培公对自己这么忠心了,他非常内疚,重用了姚启圣,也亲自给周培公守灵。

周培公始于康熙,死于康熙。


周培公原本是一个落魄的书生,他所有的辉煌都是康熙给的,但是说他死于康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周培公对大清大康熙是忠心耿耿,油尽灯枯,耗尽心血,却被康熙随意就贬去了盛京,一个南方人很难适应,虽然没有抱怨还在画皇图,但是内心肯定不舒服,最后是抑郁而终。

个人觉得有一句话很适合形容这件事:

伯仁非我所杀,伯仁因我而死。

周培公非康熙所杀,周培公因康熙而死。


湘西小木鱼


周培公之死应验了一句铁的定律,这句话不论古代还是当代屡试不鲜,而且周培公在炮轰王辅臣管辖的十万大军和30万平凉成百姓时,他已然预测到自己的下场,但是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

首先这个问题我要给大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角度一:从《康熙王朝》电视剧角度来分析,周培公病死于雪国盛京,临时前送给了康熙一幅《皇舆全图》,此图前无古人,堪称大清最全最精准之图。

周培公为什么会死在雪国盛京呢?

注:《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是病死在满人的老家盛京的,而非被处死,周培公的病源于对康熙的不满,也是给汉人争了一口气,以命证忠心。

周培公病死盛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周培公生不得时→其为汉人,不是满人,如果其为满人则可如日登天,称王封侯,指日可待,

  2. 小人陷害→背后受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等人的弹劾,两人多次在康熙面前提及,周培公如脱缰野马,与图海武将,强强联手,气吞山河,恐其有成为第二个吴三桂的趋势,多次给康熙煽风点火,康熙基于其为汉人的基础,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防万一,把周培公“关押候审”,把其发配至满人的老家盛京雪藏,秘密监视其一举一动,

  1. 周培公被康熙从“九层妖塔”根部推崇到塔尖,在其春风得意之时,临门一脚,将其再次踢到塔底,换个说法就是把一支在油锅中活蹦乱跳的鱼虾,瞬间捞起,放入低温零下100度的冰箱里雪藏,鱼虾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和心情?

相信此时的周培公和这个状态的鱼虾一语同态。

角度二:正史上周培公的到底死于何时?

正史上的周培公有两大作为:

1,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

三藩叛乱期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反叛军想与王辅臣等人联合抗清,康熙派遣周培公和黄锡衮一并阻止王辅臣等叛军,不料王辅臣被周培公劝降,康熙甚是欣喜,于是封其为议政道台,赏黄马褂,但其上任后因与“领导”不合,主动辞官返乡。

2,周培公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葛尔丹叛变之时,周培公再次献良策,被康熙二次启用,但是不幸的是周培公在剿灭葛尔丹的行程中死于任中。

以上,两个角度都证实一句定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皇家惯用的伎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均是如此。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周培公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他深谙治世之策,深知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能勉强度日,但好景不长,在周培公十岁时,母亲在李自成作乱时丧命,自此周培公无依无靠,在衙门中做一名小吏。

后来周培公依附进入京城,结识了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很赏识周培公的才华,就把周培公引荐给了康熙。


康熙实行削藩引发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三桂策动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认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战场。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出兵,王辅臣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没当一回事。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还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说降”之策,由图海上奏康熙,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周培公看准了王辅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诱,他凭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单枪匹马孤身入敌境,最终劝降首鼠两端陕西总督王辅臣,王辅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势转危为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皇上能为母亲请旌,其父母亲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满后到山东任职,在山东任职期间与山东总兵意见不合,只干了三年,就辞职归隐。


公元1690年闲赋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尔丹反叛,便主动向康熙提出镇守边疆的任务,其实他还是最想到前线战场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请求,只是封他为盛京提督,调到东北去任个闲职,盛京也就是满清的老巢,连他满清的将领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条件相当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着头皮就去了。

由于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于1701年病逝,享年69岁。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这样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周培公很有才华,有勇有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但康熙还是对汉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后就弃用了他。

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夸大了周培公的功劳,在征讨王辅臣的过程中,图海本来就是抚远大将军,而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在七进七出招降王辅臣的过程中,周培公确实有功,全国的地图也不是周培公所绘,康熙就是一个满人,对汉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劳苦功高,在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候,挽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只可惜锋芒过盛,兔死狗烹,最后被打发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为了满清就这样死在了寒冷的边疆,一个贤臣间接地死在了一个贤君之手,确实叫人哀叹不已。



遗产君


《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通古博今,智慧超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不过,历史上的康熙并没有处死周培公,顶多只是苛待了他,因此用“兔死狗烹”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史书记载,在清朝爆发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在南方造反,而西北军阀王辅臣则在北方响应,试图对清朝形成南北夹击。值此危急时刻,大臣周培公主动请缨前往平凉城劝降了王辅臣,因此为清朝立下大功。消灭了王辅臣后,清廷便能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的吴三桂等人了。


不过,历史上功高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是很常见的。康熙皇帝的气魄未能超过汉高祖、明太祖,而周培公的结局与韩信、傅友德相比,也仅仅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远调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其实就是不太信任他的表现。后来,周培公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主动辞官回了乡。直到康熙29年,周培公才被重新启用为盛京提督,远离朝廷中心,只是负责守卫边疆而已。此后他便一直留在边疆,直到去世。

其实归根结底,康熙薄待周培公的主要原因无外乎有两点。第一是认为周培公功高震主,所以需要加以钳制。第二则是因为他是汉人,因此清廷对他有所保留。



世界人文通史


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少猜测说周培公的死与雍正有关,但是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真实历史如何?

周培公的出身并不是太好,自幼丧父,周培公和母亲相依度日。在李自成进攻荆郢间,母亲殉难,至此之后自己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依靠也没有负担。后来的一次契机,他跟着富贵人家来到京城,又因为种种契机,他走上了仕途之路,最后还担任了内阁供奉,这是他在凄苦的童年从来没有奢望过的。

康熙年间,因为康熙的废三番的决定,激起了吴三桂发动叛乱起兵造反,并且要求在陕西地区的王辅臣在北方接应他,在接到消息之后,耿精忠和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然而康熙为了不让他们有联系的机会,委派周培公带领军队从多个地区阻拦吴三桂的军队。但是康熙后来意识到其实王辅臣在陕西的人马才是对京师威胁最大的,于是开始征讨王辅臣。

但是王辅臣可不是那么好征讨的,他一直以骁勇善战战场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出名,清朝的带兵将领都很怕他,在攻城前夕,周培公突然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也许可以不用费一兵一卒便可以拿下王辅臣。周培公深知王辅臣的叛变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但是如果清朝承诺他消藩之后仍然能够给予他高官俸禄,那么王辅臣肯定会投降。于是周培公自动请缨前去做说服工作。康熙知道之后对周培公的勇气胆识和精干非常佩服,随后他被封为参议道台,前去招抚。果然不辜负康熙的期望,一番劝说之后,王辅臣竟然接受了清朝的招抚。

在那之后,周培公在老家为母亲守了三年的孝,孝期满后复命去山东任职,但是很快因为与当地官员意见不合产生矛盾,周培公觉得不能在继续赴任因此决定辞职回荆门老家,但正好遇到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周培公请命自己前去平叛,康熙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可是在周培公拿着任命书去上任的途中竟然去世了。至于去世的原因,在影视剧中表现的是他因为被康熙调往盛京,最终病故。但就是事实是怎样,显然影视剧和历史记载以及野史传送都有所不同,而我们作为后代人,逝者已矣,我们只需将他的功劳铭记在心,永传后世就可以了


月夜羽夕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其中一个剧情印象特别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为康熙出谋划策,平定了三藩之乱,为平乱治国做出了贡献,但仍免不了发配边疆、客死异乡的结果,但周培公死后,一代皇帝康熙竟又为其守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周培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周培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其智商超群,情商高配,人情练达,谈吐儒雅,不卑不亢。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1、周培公劝降王辅臣,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平凉。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陕西关中地区是天下脊梁,吴三桂这次造反不及时从云南取道四川进取陕西,而盘踞在湘鄂之间与荆襄官兵对峙,实在太不会算计。现在,王辅臣起来造反,举足轻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势所逼和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白内障患者渴望重见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这样也就用不着兴师动众与他们硬碰硬了。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周培公与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

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2、周沛公被委以重任,意见不合辞官归家。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后,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3、周培公被贬盛京,死于苦寒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后来葛尔丹叛乱,周培公又写平叛条陈,康熙帝采纳后,封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当年可是绝对的苦寒之地。周培公被贬盛京11年,这11年周培公尽忠职守,守护边疆安宁,并且在这11年间收集史料,绘制了一幅大清全舆图,临死前周培公不仅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还把这幅大清图上呈给康熙,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尔丹觊觎清朝国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后来康熙三征葛尔丹,平定准噶尔叛乱;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对清朝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国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其纳入福建省来管辖。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

4、周培公多次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周培公虽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其终究是汉人,在当时的朝廷中,满人和汉人势如水火,毕竟清朝是满人的江山。当时的满清大臣嫉妒周培公的功绩和才能,况且周培公又是汉人,没有背景,再加上周培公掌控几十万大军,达到了功高震主、拥兵自重的地步。有人向康熙谏言,说周培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即便是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顺水推舟,贬谪周培公,将周培公发配盛京任提督。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干对抗罗刹国,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龙兴之地,可以牢牢地监视周培公。使得无论是满族大臣还是康熙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不过周培公就悲剧了!周培公被调往东北,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发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里的严寒的天气,半年没有下过炕,就病死了。

可怜一代名臣就这样死在了酷寒之地,小编认为:周培公的死也是康熙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康熙表面上是发配周培公到盛京,实则是为堵满臣之口,暗中重用周培公。在清朝历史上,盛京提督都是八旗将军承担,而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得此重任,可见康熙的信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够委任的人,首先得是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之能才行。所以周培公担任此职位,表明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另外,盛京虽属苦寒之地,却是清朝的大后方和龙兴之地,康熙将盛京留给周培公,是将自己的命脉起源放到周培公手中,所以罢黜、流放一说子虚乌有,晋升、提拔、重用才是真,康熙为其守灵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能是因为其年老体衰,水土不服而最终死于任。





葛大小姐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这一角色被二月河先生刻意夸大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周培公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三件事来概括:

一是说降王辅臣,二是为母亲请旌,三是任盛京提督,其余都没有什么光彩的事迹,更没有什么献地图、病死盛京等事迹,甚至有学者怀疑周培公并未就任过盛京提督,因为在《清史稿》上并未有过这样的记载。

那二月河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夸大周培公呢?我分析有二个原因:

第一:清初时期的朝廷汉臣并没有多少存在感,而二月河的小说必须要体现汉臣的作用,不然小说的定位就歪了。

从清顺治时期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之间,清廷是对汉人防范非常大,汉臣根本进不朝堂核心,如果小说写出来的都是满人的奋斗史,那读者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这一小说的定位问题了,而这显然不符合小说对读者群体的期望。

第二:小说必须要有主线和辅线,相比于康熙这个主角,估计读者更喜欢里面的伍次友、周培公、姚启圣等人,他们或大才隐士,或令人惋惜,或大气晚成,相比于枯燥的历史和皇帝,有血有肉的人才更吸引读者。


三多学历史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名叫周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周培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十岁的时候,母亲在闯王李自成作乱中不幸丧命。从此以后,周培公成了孤家寡人,无依无靠。长大后,周培公从小吏坐起,一步一步开始在官场显露头角。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之后,周培公开始为清朝效力。 当时康熙帝认为藩王权势巨大,如果不及时铲除,恐有后患,于是下令削三番,不料此举逼反了吴三桂等人,他们发动了三藩之乱。吴三桂还说服了陕西提督王辅臣一起跟他造反,并让王辅臣在北方与自己呼应。康熙帝忧心忡忡,心神大乱,这个时候,周培公挺身而出。于是康熙任命图海为大将军,让周培公随他一起去剿灭王辅臣。然而王辅臣骁勇善战,丝毫不畏惧清兵。周培公审时度势,认为此时最好的计策是劝说王辅臣投降。周培公主动请缨,冒死进人城劝降了王辅臣。平定王辅臣的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违危机,也为剿灭吴三桂等奠定了基础。然而康熙帝论功行赏时,却出乎意料的把功劳都给了图海。



康熙为什么会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清朝是满人入关,夺取的天下。他们自然不会给于外族人过高的官位。在当时,满族人的身份是最为最贵的,其次是蒙古族等族,最后才是汉人。所以在朝廷需要满足权贵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选择牺牲周培公。纵然他有着很高的功劳。



2. 因为洁身自好,周培公从来不结党营私,更不屑谄媚与当朝大学士明珠等人。而明珠素来就对周培公不满,在这次周培公平定王辅臣叛乱之际,因为害怕康熙重用周培公,于是接二连三在康熙面前说了很多周培公的坏话。一面是刚刚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一面是权倾朝野不敢得罪的大朝大学士,权衡再三,康熙再一次放弃了周培公。



3. 第三个原因是说因为当时周培公手上有三十万的军队,四十门红衣大炮,康熙非常惧怕,而且周培公不像吴三桂等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文武全才,害怕周培公一旦造反自己也不是其对手。所以没有给与他更高的官阶和相应的赏赐。

最后周培公是在忧国忧民中病死的,不是康熙处死的。但周培公晚年过的不如意也是拜康熙所赐。可惜一代忠臣,终究没有落得一个很好的结局。


三七的历史书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出身寒门,才华极高,既有很高的战略眼光,又能上马驰骋疆场。然而周培公的结局并不好,虽然谈不上兔死狗烹,但他的贡献与获得并不匹配,最终身死寒冷的北国。周培公有这样的结局,与满清高层长期以来对汉人的防范与猜疑有关。

清朝靠马上起家,后金时实行的是奴隶制的渔猎传统,十分羡慕中原文化,入关以后,在对待汉文化问题上,除了保留少数的服饰、头发等本民族特色外,基本上一边倒地学习和融入汉文化。政治上主要沿用前明的制度,同时也吸收各朝代部分好的制度。

然而,在对待和使用汉人的问题上,满清统治者基本上既用且疑,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范。

一是用八旗贵族全面取代汉族地方势力。吴三桂等三藩起兵失败后,汉人地方势力不再占有优势,特别是负有掌兵之权的全国八大总督中,大部分为满族势力所占。这一状况直到太平天国以后才有所改观,此时因镇压太平天国,汉族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满清想除之而不得。

二是在满汉通婚问题上,对汉族女子进入后宫有严格限定。满清皇室在对待蒙古族和汉族女子上有很大区别。虽然康熙及后继的帝王也陆续聚汉族女子为妃,但在后宫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她们的儿子没有皇位继承权,永远只能当庶出的皇子。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在平三藩过程中立了大功,但却在最后关头被康熙用图海取代他,随后又贬到东北去。虽然周培公死是康熙为他守灵,但这仅仅是电视剧情而已,现实中不可能这样的。


华哥杂谈


周培公与其说被处死,不如说是因康熙被贬导致因身体、因身心、环境之故落下病障而“处死”,他的死,在于太过出色,导致康熙怕周培公类似吴三桂、葛尔丹、鳌拜这些人般造反,毕竟,周培公是汉臣,最终结局不算好,也是情理之中。

周培公始于康熙也“死”于康熙

周培公这一生活在康熙这个年代说是幸,也可说是不幸,幸在于遇见康熙,不幸也在于康熙;康熙这个年代由于叛臣过多,导致康熙并不放心他这个汉臣,即便他足智多谋,文武兼备。

周培公与康熙的结识是在一场康熙微服民间时被周培公的睿智发现,当时周培公由于科举考试忘记了忌讳玄烨这个点,导致被赶下考场,后落魄之时,为一个卖豆腐脑的姑娘鸣冤。

以冤情为文,拿案情谱写成曲子,让人在民间流传,以达到鸣冤的作用,后续周培公为帮这姑娘还舍身将自己的推荐信给拿出来,写在了冤情的背面,让这封冤情更有力。

推荐信是伍次友把周培公推荐给康熙的信,而伍次友是周培公的老师,伍次友希望周培公科举能被康熙发现,但奈何忌讳出了差错。

后续康熙微服时听闻该“鸣冤”曲更看到了这穷困潦倒的书生豆腐脑周培公,觉得这人很有才智,竟选择这种方式鸣冤,于是尾随了周培公到平常卖书的摊,然后约周培公至茶楼喝茶闲聊。

在茶楼里,周培公竟然从康熙的举止和谈吐当即就知道了这是当今圣上,后续康熙考究了周培公还为姑娘处理了事情。

这就是周培公与康熙的初见,也因这次初见,周培公在康熙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培公走入官场后,在平定三藩上也是立下汗马功劳,不光这事上,在很多大事上这位旧汉清臣都为康熙平了很多次大乱,例如蒙古察哈尔王当时进攻皇宫时,也是他想出的计谋化解,以及周培公劝降王辅成这些。

诸如以上这些还有很多,这些功劳积累到让朝廷上下大臣都议论纷纷,因为王辅成归顺朝廷后周培公就已经势大,势大到犹如另一个吴三桂,但与吴三桂不一样的是,他没不臣之心。

但不臣之心这东西有时说不准,你如果给对方机会,对方就会生出不臣之心,不给,就生不出,而康熙面对这情况肯定就是不生最为妥善。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周培公被“处死”,这的处死不是真的处死,而是以一种贬的方式让他远离权力,在贬到盛京这十多年,周培公身心疲惫,而且这地冰天雪地,也让他身体保受苦寒。

在一个冬季里,周培公由病逝的方式离开了康熙,而当时康熙还亲自过去看望,为周培公守了一夜的灵,可以说,周培公作为汉臣能如此死法已经算不错了,任何朝代都怕大臣拥兵自重,何况康熙这个年代四面楚歌皆是叛逆,不信之心早于深埋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